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8904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菌菌剂的发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绿僵菌是能够寄生于多种害虫的一类杀虫真菌,通过体表入侵作用进入害虫体内,在害虫体内不断增繁殖通过消耗营养、机械穿透、产生毒素,使害虫致死,并不断在害虫种群中传播。绿僵菌对人畜无害,同时还具有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人类利用绿僵菌防治害虫已逾百年。
[0003]菌条是绿僵菌的一种新剂型,尤其是在防治蛀干害虫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菌条主要是由于其载体能吸收大量的营养液,使绿僵菌在菌条上大量生长并产生大量孢子。目前菌条的生产中主要是将营养液与液体种子混合后,让载体吸收大量的营养液后,将其悬挂或平铺在固定的培养架上,然后置于培养室中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室的温湿度控制要求较高,尤其是湿度,在培养前期需要保持培养室中湿度在95%以上,否则培养载体中的水分极易散失,而且在绿僵菌菌丝生长阶段需要环境湿度较高。所以,菌条的生产受到了生产场所、环境控制等因素的影响,其生产过程复杂繁琐,对生产场所的要求高,而且培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高效率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
目.ο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面、筋板和底座,所述容器壁与容器底面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的高度为5-lOcm,所述容器底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
4-6_,所述发酵容器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筋板与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容器底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配合的开口槽,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堆叠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底面为长方形,所述容器壁与所述容器底面连接形成钝角。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容器底面。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容器的开口围成的面积大于容器底面的面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容器的数目小于20。
[0011 ]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交错堆叠设置或者一一对应堆叠设置。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绿僵菌生长的特点,发酵前期设计容器的高度为5-lOcm且具有开口的容器,其容器壁高度刚好,有利于温湿度的均匀分布,空间利用率得到了保证,容器底面设置有4-6mm的通孔,使得容器不会出现局部积水,方便于菌条摆放,同时可以保证菌丝生长所需的高湿度及菌条中的水分不易散失,促进菌丝生长;在培养后期把容器交错堆叠,通孔有利于透气,促进绿僵菌孢子的产生,在培养后期在底座上设置有与翻边配合的开口槽,开口槽让堆叠起来的容器不会出现滑动,使其在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保证结构稳定,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过程中不需要调控湿度,且具有结构简单、高效、省时省力、可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的发酵容器的结构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一一对应堆叠时的结构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交错堆叠时的结构图。
[0016]标号说明:
[0017]1、发酵容器;11、容器底面;12、容器壁;13、筋板;14、底座;2、开口 ;3、通孔;4、翻边;5、加强筋;6、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9]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根据绿僵菌生长的特点,发酵前期采用容器壁为
5-10cm的且容器底面设置有4-6mm的通孔的开口容器的堆叠,来构建绿僵菌菌条的培养环境,保证菌丝生长所需的高湿度及菌条中的水分不易散失,在培养后期把容器交错堆叠,这样有利于菌条的通风透气,促进绿僵菌孢子的产生,这种发酵装置在菌条培养过程中不需要调控湿度,不仅培养效率高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轻便,省工省力。
[0020]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1,所述发酵容器I包括容器壁12、容器底面11、筋板13和底座14,所述容器壁12与容器底面11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 2的发酵容器1,所述发酵容器I的高度为5-lOcm,所述容器底面11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3,所述通孔3的直径为4-6_,所述发酵容器I在开口 2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4,所述翻边4通过筋板13与所述容器壁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设置于容器底面11远离所述开口 2的一面,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4配合的开口槽6,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I堆叠设置。
[0021]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计容器的高度为5-lOcm且具有开口的容器,其容器的高度刚好,有利于温湿度的均匀分布,空间利用率得到了保证,容器底面11设置有4-6_的通孔3,使得容器不会出现局部积水,方便于菌条摆放,在培养后期通孔有利于透气,在底座14上设置有与翻边4配合的开口槽,开口槽6让堆叠起来的容器不会出现滑动,使其在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保证结构稳定。优选的,在堆叠过程中最低层采用底面没有设置通孔的容器,最上层采用与容器匹配的盖子,这样在培养前期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密闭环境,保证菌条中的水分不易散失以及满足菌丝生长所需的高湿度,待菌丝长满整个菌条并开始产孢,即可进入培养后期,在培养后期把容器交错堆叠,这样有利于菌条的通风透气,在培养过程中无需调控湿度,也不需要固定的培养架和培养室,轻便又灵活,省时省工。
[0022]进一步的,所述容器底面11为长方形,所述容器壁12与所述容器底面11连接形成钝角。
[0023]由上述描述可知,长方形更有利于菌条的摆放,而且长方形更方便于堆叠,其在堆叠过程中受力更均匀,更能满足多数目的堆叠。
[0024]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设置于容器底面11。
[0025]由上述描述可知,在容器底面11设置加强筋5,让容器在装满菌条时不易变形,而且在堆叠过程中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0026]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容器I的开口 2围成的面积大于容器底面11的面积。
[0027]由上述描述可知,容器的开口有利于通风透气,而且方便与菌条的摆放,这种形状有利于堆叠的,使得堆叠后结构紧凑稳定。
[0028]进一步的,所述发酵容器的堆叠数目小于20。
[0029]由上述描述可知,把堆叠数目设置在20层以内,更方便人工操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更安全。优选的,堆叠数目设置在12-15,其不仅可以满足大批量的培养,而且操作安全方便。
[0030]进一步的,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I交错堆叠设置或者一一对应堆叠设置。
[0031]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交错堆叠设置为把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两两交错呈十字形堆叠,所述一一对应堆叠设置为把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中一个发酵容器的底座堆叠到另一个发酵容器的开口上,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一一对应堆叠时,在最底层跟最上层各设置一个底面没有通孔的容器,其就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的培养空间,到了培养后期时,采用交错堆叠有利于菌条的透气与通风,这种设计不仅不占用地方,而且操作方便、灵动。
[0032]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1,所述发酵容器I包括容器壁12、容器底面11、筋板13和底座14,所述容器壁12与容器底面11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 2的发酵容器I,所述发酵容器I的高度为5-lOcm,所述容器底面11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3,所述通孔3的直径为4_6mm,所述发酵容器I在开口 2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4,所述翻边4通过筋板13与所述容器壁1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4设置于容器底面11远离所述开口 2的一面,所述底座14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4配合的开口槽6,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I堆叠设置;所述容器底面11为长方形,所述容器壁12与所述容器底面11连接形成钝角;还包括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设置于容器底面11 ;所述发酵容器I的开口 2围成的面积大于容器底面11的面积;所述发酵容器I的数目小于20 ;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I交错堆叠设置或者一一对应堆叠设置。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轻便灵动,简单且高效率,其不需要特定的培养环境,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工。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面、筋板和底座,所述容器壁与容器底面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的高度为5-lOcm,所述容器底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6_,所述发酵容器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筋板与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容器底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配合的开口槽,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堆叠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面为长方形,所述容器壁与所述容器底面连接形成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容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容器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容器的开口围成的面积大于容器底面的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容器的数目小于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交错堆叠设置或者一一对应堆叠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包括容器壁、容器底面、筋板和底座,所述容器壁与容器底面连接以形成具有开口的发酵容器,所述发酵容器的高度为5-10cm,所述容器底面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为4-6mm,所述发酵容器在开口处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通过筋板与所述容器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置于容器底面远离所述开口的一面,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边配合的开口槽,所述两个以上的发酵容器堆叠设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僵菌菌条的发酵装置,其简单、效率高,生产环境稳定,省时省工。
【IPC分类】C12R1/645, C12M1/00
【公开号】CN204897895
【申请号】CN201520438530
【发明人】蔡守平, 何学友, 曾丽琼, 黄金水, 汤陈生
【申请人】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