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封窜堵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86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井封窜堵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井体膨颗粒封堵材料,是一种油井和注水井堵水调剖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油井封窜堵漏剂。
背景技术
油井堵水和注水井调剖技术是当今石油工业采油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堵水调剖材料又是采油关键技术中的关键。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层间窜水和油层中由于长期注水驱油形成的大孔道,是影响石油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封窜堵漏调剖技术包括机械和有机化学材料封窜堵漏调剖两种,在解决油井出砂、油井出水、油井高液量、低产量的技术问题时大多采用化学方法。而机械封窜堵漏仅适用于特定的油层地质条件。现有的有机化学材料封窜堵漏调剖存在的缺点①有机化学封窜堵漏调剖材料价格高,使油井封窜堵漏调剖成本提高。
②污染地下水和降低原油质量。
③适应性差,一种化学堵剂只满足一种油井条件。
④强度低,显效周期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采用无机材料生产,成本低廉、无毒无害,吸水多,膨胀率高,适用性强,封堵强度高,显效周期长,作业效率高,使用方便的油井封窜堵漏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占50-60%、二水石膏粉占5-8.4%、膨润土占34.1-40%、木钙占0.5-1%、硼酸占0.4-0.6%的比例构成的油井封窜堵漏剂,所述配比为重量百分比,混合磨细制成。
本发明的细度要求比表面积≥380m2/kg;配制浆体密度1.2-1.6g/cm3;水灰比0.8-1.5。
按照上述配比,经过混合磨细制成油井封窜堵漏剂,细度要求比表面积大于380m2/kg,包装出厂。在油田现场使用时,根据油层地质条件和层间水窜及大孔道情况确定水灰比,调配浆体密度,加水搅拌混合,用泥浆泵注入油井或注水井地层内。凝固后的体积膨胀率达2-3倍。适应油井温度20℃~50℃,以油井污水为混合液,初凝时间2.5小时,终凝时间3小时,凝结固体24小时抗压强度达10MPa以上。
本发明是采用无机材料,经科学合理的配方和组合,磨细加工制成。可取代现有的使用有机化学材料和方法实施的封窜堵漏调剖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油井封窜堵漏调剖成本。油井封窜堵漏剂具有“固水不固油”的特性,能够达到“以水堵水”的效果,减少含水率,提高封窜堵漏调剖效率和原油产量。使用本发明治理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层间窜和油层中由于长期注水驱油形成的大孔道效果显著。
实施例例1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50%、二水石膏粉8.4%、膨润土40%、木钙1%、硼酸0.6%、水灰比0.8、浆体密度1.6g/cm3。
例2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60%、二水石膏粉5%、膨润土34.1%、木钙0.5%、硼酸0.4%、水灰比1.5、浆体密度1.2g/cm3。
最佳实施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57.38%、二水石膏粉6.5%、膨润土35%、木钙0.7%、硼酸0.42%、最佳浆体密度1.46g/cm3、最佳水灰比0.91。
按照上述配比,经过混合磨细制成油井封窜堵漏剂,根据油层地质条件和层间水窜及大孔道情况确定水灰比,水灰比0.8-1.5,水料混合后要充分搅拌,注油井封窜堵漏剂浆液作业要提前作好作业准备。前置液和隔离液要选择得当。配液密度应在1.20-1.60g/cm3之间。升温曲线起始温度为20℃,每30分钟上升10℃,90分钟升至50℃。依此测定初凝时间。通过调配浆体密度,加水搅拌混合后,用泥浆泵注入油井或注水井地层内。凝固后的体积膨胀率达2-3倍。适应油井温度20℃~50℃,以油井污水为混合液,初凝时间2.5小时,终凝时间3小时,凝结固体24小时抗压强度达10MPa以上。
发明效果1、该油井封窜堵漏剂浆体密度低,流动性好,泵注扩散距离远,封窜堵漏调剖范围大,适用于深部大孔道堵漏调剖。具有“固水不固油”的特点;防止原油污染,可用油井污水稀释混合,给施工带来方便。
2、稠化曲线成直角拐弯,表明初凝后能很快终凝,即在浆体停止流动后能很快增长强度;封窜堵漏材料浆液在可泵时时间内流动性好,密度低,不易产生失重。30-50℃地温条件下,初凝时间大于2.5小时,终凝3小时,初凝到终凝的时间小于30分钟,早强快硬但具有“快硬不快凝”的特点,24h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
3、该封窜堵漏剂具有高膨胀性,能紧密的胶结二界面(岩面和套管)防止了层间窜和管外冒等问题的发生。体积膨胀率为粉体材料的2-3倍。封窜堵漏成本低,效果显著。
4、稠化时间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能根据不同的油井地质条件配制不同稠化时间的封窜堵漏浆体,以达到最佳封堵效果。
5、该封窜堵漏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渗透性,环空能长久保持密封,保护套管,延长油、气管的使用寿命。
6、具有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注浆作业易于控制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油井封窜堵漏剂,其特征是以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50-60%、二水石膏粉5-8.4%、膨润土34.1-40%、木钙0.5-1%、硼酸0.4-0.6%的比例混合磨细制成,所述配比为重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井封窜堵漏剂,其特征是所述配比混合磨细制成的细度要求比表面积≥380m2/kg;配制浆体密度1.2-1.6g/cm3;水灰比0.8-1.5。
全文摘要
一种油井封窜堵漏剂,由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细粉50-60%、二水石膏粉5-8.4%、膨润土34.1-40%、木钙0.5-1%、硼酸0.4-0.6%的比例磨细加工制成。本发明具有“固水不固油”的特性,减少含水率,提高封窜堵漏调剖效率和原油产量。对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层间窜和油层中由于长期注水驱油形成的大孔道效果显著。浆液在可泵时间内流动性好,不易产生失重。30-50℃地温条件下,初凝时间大于2.5小时,终凝小于3小时,初凝到终凝的时间小于30分钟,早强快硬但具有“快硬不快凝”的特点,24h抗压强度可达到10MPa以上。可根据不同的油井地质条件配制不同稠化时间的封窜堵漏浆液。并具有耐腐蚀性和抗渗透性,生产成本低,价格性能比高,易于大量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C09K8/42GK1757697SQ20051010442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7日
发明者刘茂平, 李明国, 范合玉, 刘敏, 任秀娥 申请人:刘茂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