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33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涂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金属管道而言,由于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钢管或者铸铁管,因此表面容易发生 腐蚀,故而需要在使用前对表面进行处理,也即是对管道内外表面进行涂装,以钢管为例, 目前钢管在使用前多采用镀锌或者衬塑复合的方式进涂装,采用镀锌管,长期使用后容易 造成镀层腐蚀溶解破损,金属锌进入管道输送的液体后,易造成二次污染;采用衬塑复合的 方式,虽然较好的解决了强度、抗腐蚀等技术问题,但是成本较高,加工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来,采用喷塑、浸塑方式对管道进行涂装的技术得到了广 泛的使用,采用该技术,即在金属管的内外表面涂装一层较薄的塑料粉末,使其形成薄层, 从而在应用金属管道的良好的刚性、弹性和强度的同时,解决了金属管容易腐蚀的缺陷。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03085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铸铁管内表面喷塑工艺”及 申请号为200410001797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铸铁管外表面喷塑工艺”中,对如何涂装金 属管内外表面的技术方案分别进行了介绍,然而上述两个技术方案都存在着缺陷1、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内表面采用真空喷粉工艺,而外表面采用旋转管道静电 喷涂的工艺,因此管道涂装需要分步完成,加工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下;2、采用旋转管道静电喷涂,容易造成管道表面涂装层薄厚不均,难于控制,影响涂 装质量;3、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喷涂的粉末涂料的有效利用率低,提高了涂装操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它能同时对管道的内 外壁进行涂装,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 壁涂装的设备,它包括上料架、热气源、加热筒、固化保温筒、行车及设于加热筒与固化保温 筒之间的流化装置。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流化装置包括流化筒及与流化筒下端相通连接的气 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流化筒下端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气源相通连接;进风口 上方设有通风板,通风板上开有多个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加热筒上部设有热风入口,热风入口与热气源相通连接; 加热筒下端设有出风口及引风机,出风口与引风机相通连接,引风机与热气源相通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加热筒内还设有与加热筒内壁固定连接的散风圈,散风 圈由多根钢条纵向排列而成,散风圈上固设有导风圈,导风圈上开有多个导风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固化保温筒与加热筒结构一致。[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加热筒、固化保温筒埋设于工作平台下,两者管口露 出工作平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流化筒埋设于工作平台下,其管口露出工作平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行涂装的时候,利用行车从上料架上 吊取待加工管道,并保持吊取的姿势沉入加热筒对管道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毕后,仍使用行 车吊起管道并沉入流化筒,使流化筒内的粉末涂料粘附于管道内外壁,之后再次吊起管道 沉入固化保温筒,固化一段时间后,再次取出冷却下线、封装;由上述涂装过程可见,该设备 可以一次性浸塑完成管道内外壁的涂装,便于大规模流水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 散风圈及导风圈的设置,使管道各处加热均勻,当管道沉入流化筒后,能够保证管道内外壁 涂层均勻,有效提高粉末涂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加热筒与热气源连接示意图;图3是加热筒结构示意图;图4是流化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架,2、热气源,3、加热筒,4、固化保温筒,5、行车,7、流化筒,8、气源, 71、进风口,72、通风板,721、孔,31、热风入口,32、出风口,33、引风机,34、散风圈,35、导风 圈,351、导风孔,9、工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如图1至4所示,它包括上料架1、热气源2、加 热筒3、固化保温筒4、行车5及位于加热筒3与固化保温筒4之间设有流化装置。流化装置包括流化筒7及与流化筒7下端相通连接的气源8 ;流化筒7下端设有 进风口 71,进风口 71与气源8相通连接;进风口 71上方设有通风板72,通风板72上开有 多个孔721 ;流化筒7中放有粉末涂料且粉末涂料位于通风板72上面,孔721的直径小于 粉末涂料直径,当气源8向流化筒7进气时,粉末涂料在流化筒7中呈“沸腾”状,气源8提 供的气流为干燥冷风。加热筒3上部设有热风入口 31,热风入口 31与热气源2相通连接;加热筒3下端 设有出风口 32及引风机33,出风口 32与引风机33相通连接,引风机33与热气源2相通连 接;加热筒3内还设有与加热筒3内壁固定连接的散风圈34,散风圈34由多根钢条纵向排 列而成,散风圈34上固设有导风圈35,导风圈35上开有多个导风孔351 ;散风圈34与导风 圈35的设置,热气源2提供的热气能均勻散布于加热筒3中;引风机33的设置使得用于加 热的气流能够循环利用;管道加热温度为160°C至220°C。固化保温筒4与加热筒3结构一致,即固化保温筒4也设有热风入口、出风口、引风机及散风圈、导风圈,且设置形式相同,但固化保温的温度为180°C至200°C。所述加热筒3、固化保温筒4、流化筒7埋设于工作平台9下,三者管口露出工作平 台9。应用该设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1、利用行车5将经过表面抛射处理的待加工管道吊起,并沉入加热筒3中,将管道 加热至180 °C ;2、利用行车5将已加热的管道吊起并沉入流化筒7中3至5秒,使呈“沸腾”状的 粉末涂料粘附在管道内外壁形成涂装层;3、利用行车5吊起已涂装的管道沉入固化保温筒4中10至15分钟,固化保温的 温度为190°C ;4、利用行车5吊起管道,冷却并下线、封装。上述工艺采用的粉末涂料为环氧粉末。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料架(1)、热气源(2)、加热筒(3)、固化保温筒(4)、行车(5)及设于加热筒(3)与固化保温筒(4)之间的流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装 置包括流化筒(7)及与流化筒(7)下端相通连接的气源(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化筒(7)下 端设有进风口(71),进风口(71)与气源(8)相通连接;进风口(71)上方设有通风板(72), 通风板(72)上开有多个孔(7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筒(3)上 部设有热风入口(31),热风入口(31)与热气源(2)相通连接;加热筒(3)下端设有出风口 (32)及引风机(33),出风口(32)与引风机(33)相通连接,引风机(33)与热气源(2)相通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筒(3)内 还设有与加热筒(3)内壁固定连接的散风圈(34),散风圈(34)由多根钢条纵向排列而成, 散风圈(34)上固设有导风圈(35),导风圈(35)上开有多个导风孔(3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固化保温筒 (4)与加热筒(3)结构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 (3)、固化保温筒(4)埋设于工作平台下,两者管口露出工作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筒 (7)埋设于工作平台下,其管口露出工作平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涂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它包括上料架、热气源、加热筒、固化保温筒、行车及设于加热筒与固化保温筒之间的流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同时对管道的内外壁进行涂装,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05D3/00GK201632394SQ20102013577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孙竹泉, 杨鑫伟, 沈淦荣, 范永林, 钱银华 申请人: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