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1135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聚合物溶液和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溶液溶于适量的纯水中,搅拌混匀;步骤二、向步骤一溶液中加入硝酸铜溶液,继续搅拌;步骤三、向步骤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甲醛,在50-90℃下加热10-100min,得到蓝色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溶液。本发明以聚合物为稳定剂,甲醛为还原剂,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为助剂,硝酸铜为Cu源,反应条件温和。本发明合成的纳米铜团簇具有价格便宜、性能稳定、无毒等优点,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标记物有望应用于光成像、生物标记、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并且它在环境分析、生化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制备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团簇是由几个至几千个原子、分子、离子通过物理和化学结合力组成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它的空间尺寸在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内。由于纳米团簇具有较大比例的表面原子,该部分原子和团簇内部原子的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使得纳米团簇具有一系列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也不同于大块固体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极大的比表面使它具有异常高的化学活性和催化性能、光的量子尺寸效应和非线性效应、电导的几何尺寸效应、掺杂及掺包原子的导电性和超导性、碳管、碳葱的导电性等。
[0003]随着金属纳米粒子尺度的减小,其能级结构会发生急剧变化,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从准连续态过渡到分立能级。能级结构的变化使得金属纳米团簇具有不同于本体金属的独特性能,近年来在催化、荧光分析和生物标记等方面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0004]但是,目前对亚纳米尺度上过渡金属纳米团簇研究主要集中于贵金属Au和Ag,而对处于同族(IB)的Cu纳米团簇研究相对较少。而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Cu纳米粒子尺寸较大,且较易氧化。因此,稳定的Cu纳米团簇的简单合成方法是金属团簇研究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稳定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所用原料价格便宜、反应条件温和、无毒等优点,制备的铜纳米团簇性能稳定、易于保存,且所用仪器设备均为普通设备,如:磁力搅拌器、圆底烧瓶等。
[0006]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300-9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聚合物溶液和300-600 μ L浓度为10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适量纯水中,搅拌2_20min ;
[0008]步骤二、向步骤一溶液中加入100-300 μ 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 2-20min ;
[0009]步骤三、在强磁力搅拌下向步骤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甲醛,在50-90°C下加热lO-lOOmin,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0010]所述步骤一中的聚合物为聚乙烯亚胺、壳聚糖或聚赖氨酸。
[0011]步骤一中纯水的量在1390 - 2680 μ Lo
[0012]步骤三中甲醛的量在10 — 30 μ L0
[0013]本发明合成的高稳定性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具有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反应条件温和、无毒等优点,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标记物有望应用于光成像、生物标记、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并且它在环境分析、生化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旦
-5^ 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合成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电镜图谱。
[0015]图2为本发明合成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荧光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7]实施例1:
[0018]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I)将5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聚乙烯亚胺(PEI)溶液和300 μ L浓度为10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2020 μ L的纯水中,搅拌5min ;
[0020](2)向步骤⑴溶液中加入150y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20min ;
[0021](3)在磁力搅拌下向步骤(2)溶液中加入30 μ L的甲醛,在50°C下加热20min,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制得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电镜图谱如图1所示,荧光图谱如图2所示。
[0022]实施例2:
[0023]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I)将8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壳聚糖溶液和500 μ L浓度为lOmmol/1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1390 μ L的纯水中,搅拌20min ;
[0025](2)向步骤⑴溶液中加入300 μ L的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5min ;
[0026](3)在磁力搅拌下向步骤(2)溶液中加入10 μ L的甲醛,在70°C下加热50min,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0027]实施例3:
[0028]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I)将3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赖氨酸溶液和600 μ L浓度为lOmmol/1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1980 μ L的纯水中,搅拌1min ;
[0030](2)向步骤⑴溶液中加入10y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15min ;
[0031](3)在磁力搅拌下向步骤⑵溶液中加入2(^1^的甲醒,在801:下加热801^11,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0032]实施例4:
[0033]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I)将9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聚乙烯亚胺(PEI)溶液和500 μ L浓度为10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2680 μ L的纯水中,搅拌2min ;
[0035](2)向步骤⑴溶液中加入10y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15min ;
[0036](3)在磁力搅拌下向步骤⑵溶液中加入20 μ L的甲醛,在90°C下加热lOmin,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0037]实施例5:
[0038]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I)将6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赖氨酸溶液和400 μ L浓度为10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1980 μ L的纯水中,搅拌1min ;
[0040](2)向步骤⑴溶液中加入250y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2min ;
[0041](3)在磁力搅拌下向步骤(2)溶液中加入1(^1^的甲醛,在601:下加热601^11,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权利要求】
1.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300-900 μ L的浓度为0.lg/mL的聚合物溶液和300-600 μ L浓度为1mmol/I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溶液溶于适量的纯水中,搅拌2-20min ; 步骤二、向步骤一溶液中加入100-300 μ L的浓度为lOOmmol/1的硝酸铜溶液,搅拌2_20min ; 步骤三、在强磁力搅拌下向步骤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甲醛,在50-90°C下加热lO-lOOmin,得到蓝色溶液,即为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聚合物为聚乙烯亚胺、壳聚糖或聚赖氨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纯水的量在1390 - 2680 μ L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保护荧光铜纳米团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甲醛的量在10 — 30 μ L0
【文档编号】C09K11/02GK104139188SQ201410335952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宋功武, 王仁宗, 何瑜, 刘裕, 钟亚平, 葛伊利, 朱晶晶 申请人:武汉诺唯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湖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