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29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工序:

1)在室温下向盛有蒸馏水的烧瓶内加入过硫酸铵,按100~2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0~20min,得到引发剂溶液,备用;在室温下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聚乙二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三乙胺及丁酮,再将温度升至58~80℃,使它们在第一反应釜内混合反应至体系中-NCO%值不再变化,得到初级制品,备用;

2)将温度控制在80℃,向工序1)所得的初级制品内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并反应220~260min,将温度降至58~63℃,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丙烯酸羟乙酯并反应100~150min;再将温度降至38~43℃,加入三乙胺,得到次级制品;在室温下向盛有蒸馏水的第二反应釜中加入次级制品并使次级制品分散于蒸馏水中,加入二乙烯三胺水溶液扩链交联;再向第二反应釜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并反应100~150min;再将温度升至55~65℃,向第二反应釜中滴加工序1)所得的引发剂溶液,混合反应160~200min,得到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备用;

3)在室温下向第三反应釜中加入硅溶胶和工序2)所得的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按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50~70min,得到混合乳液,备用;

4)向盛有蒸馏水的第四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丙烯酸共聚物钾盐、碱溶胀丙烯酸增稠剂和聚醚改性有机硅,按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4~10min,再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钛、云母,按1500~18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35~42min,得到混合底液;

5)向工序4)所得的混合底液内加入工序3)所得的混合乳液,按350~5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2~22min;再加入适量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碱溶胀丙烯酸增稠剂、水性硅油、聚醚改性有机硅,按200~300r/min的转速搅拌混合15~20min,得到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

所述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由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制得: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0~80份,聚丙二醇25~40份,聚乙二醇25~80份,二羟甲基丙酸3~1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20份,丙烯酸羟乙酯3~8份,过硫酸铵0.5~2份,丁酮50~80份,二乙烯三胺5~12份,三乙胺3~11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3份,蒸馏水40~80份;所述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制得: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60~80%,硅溶胶5~10%,二氧化钛2~5%,云母3~5%,水性硅油1~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1~0.5%,碱溶胀丙烯酸增稠剂0.5~1%,聚醚改性二甲基硅氧烷0.3~0.6%,丙烯酸共聚物钾盐0.1~0.5%,聚醚改性有机硅0.1~0.5%,余量为蒸馏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的原料中异氰酸基-NCO与所述羟基-OH的摩尔比为2.6~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乙胺的加入量与所述二羟甲基丙酸等摩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溶胶与所述丙烯酸改性脂肪族聚氨酯乳液的质量比为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共聚物钾盐的加入量为所述二氧化钛和云母总量的2~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1)中混合反应的温度控制在78~80℃,且混合反应时间为100~1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型可剥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1)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混合反应期间,每隔5~8min测量一次所述第一反应釜内-NCO基团占体系的质量百分含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