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防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348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防腐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地铁、公路或铁路的金属基面进行防腐维修处理时,通常会在金属基面的表面涂覆防腐涂料,形成防腐涂层。由于金属基面的表面常常带有金属锈,防腐涂层不能与金属基面的表面充分贴合,因此所得的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较差。

实际施工时,为了获得较好的防腐效果,会在涂覆防腐涂料前,对待涂覆的金属基面进行表面处理,去除金属锈等杂质。但是,传统的金属基面的处理方法比如酸洗、喷砂等,会对施工现场造成严重的污染,损坏金属基层的表面结构,并且所得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较大。

另外,铁路领域的基面施工常常发生在列车停运后的晚上,光线差、工作人员疲劳等问题的存在,会影响表面处理的处理质量,从而影响所得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

技术人员正尝试各种努力去改善现有的防腐结构的以上缺点,但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合适的对策,因此,本技术领域迫切需要一种能克服上述问题或部分解决上述问题的新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防腐结构,设置于带锈金属基层上,包括:两层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和两层多彩耐候面漆涂层;

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位于所述带锈金属基层的表面,在所述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的表面往上依次涂有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和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

所述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为包含还原性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层;

所述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中的部分底漆渗透至所述带锈金属基层的金属表面,所述铁酸盐还原所述带锈金属基层上的锈蚀物。

可选地,所述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的厚度为10~60μm;

所述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的厚度为20~80μm。

可选地,所述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的厚度为10~60μm;

所述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的厚度小于80μm。

可选地,所述多彩耐候面漆涂层为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或氟碳面漆。

可选地,所述复合防腐结构还包括中间粘结层;

所述中间粘结层喷涂于所述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和所述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之间。

可选地,所述中间粘结层的厚度小于120μm。

可选地,所述中间粘结层为环氧类或改性环氧类防腐中间底漆。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

依据本实用新型,使用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即包含还原性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涂覆于带锈金属基层的表面,在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的表面往上依次涂有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和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由于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能够渗透到金属基层的表面,因此可有效去除金属基层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间的空气和水分,防止锈蚀物生成。同时,由于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中的铁酸盐会将带锈金属基层中的锈蚀物还原成颜料填充物,有效去除金属基层的锈蚀物,因此可以在带锈金属基层的表面直接喷涂包含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所得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带锈施工能力。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带锈施工能力,因此施工过程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严重的污染,不会损坏金属基层的表面结构。另外产品VOC含量极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所得复合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受防腐材料的材料种类的影响较大,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较小,可以减少对施工工人和工艺的要求,达到“七分材料,三分施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防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防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复合防腐结构设置于带锈金属基层1上,带锈金属基层1是锈蚀后的金属基层经打磨、高压冲洗等处理后得到的基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复合防腐结构包括:

两层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和两层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

具体地,包括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和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以及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和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2。

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喷涂于带锈金属基层1的表面,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喷涂于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上,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喷涂于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上,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2喷涂于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上。

其中,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为包含还原性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层,所使用的渗透型底漆是通过接枝共聚改性,把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以及橡胶复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高固含低粘度的合成树脂,经过搅拌分散研磨等工艺加工制得的具有渗透性能的底漆,该渗透型底漆的固体含量较高、粘度较低。

喷涂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时,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中的部分底漆能够渗透至带锈金属基层1的金属表面,具体地,渗透型底漆能够渗透至带锈金属基层1的金属表面,可以有效去除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和带锈金属基层1之间的水分和空气,防止金属锈蚀物的生成,优化了防腐性能。

同时,由于渗透型底漆中加入了还原性铁酸盐,铁酸盐可以还原金属基层1上的锈蚀物,将锈蚀物还原成颜料填充物,因此可以在带锈金属基层1的表面直接喷涂包含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无需对带锈金属基层1进行除锈处理,所得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带锈施工能力。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所得的复合防腐结构减少了金属表面的锈蚀物,增强了涂层和基材的粘接能力。

复合防腐结构中的多彩耐候面涂层3可以为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或氟碳面漆。

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当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的厚度为10~60μm时,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1和带锈金属基础之间的水分和空气可以被有效去除,带锈金属基面的表面不易生成锈蚀物,所得复合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较好。

研究还发现,当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的厚度为20~80μm,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的厚度为10~60μm,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2的厚度小于80μm时,所得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对复合防腐结构进行了优化,在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和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之间增加了中间粘结层(未画出),以增加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22与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31的粘结强度。喷涂的中间粘结层的厚度小于120μm,中间粘结层为环氧类或改性环氧类防腐中间底漆。研究发现,优化后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更好的防腐蚀性能,可以达到长效防腐蚀。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使用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即包含还原性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涂覆于带锈金属基层的表面,在第一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的表面往上依次喷涂有第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第一多彩耐候面漆涂层和第二多彩耐候面漆涂层,由于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能够渗透到金属基层的表面,因此可有效去除金属基层和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间的空气和水分,防止锈蚀物生成。同时,由于高渗透带锈防腐底漆层中的铁酸盐会将带锈金属基层中的锈蚀物还原成颜料填充物,有效去除金属基层的锈蚀物,因此可以在带锈金属基层的表面直接喷涂包含铁酸盐的渗透型底漆,所得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带锈施工能力。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防腐结构具有带锈施工能力,因此施工过程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严重的污染,不会损坏金属基层的表面结构。另外产品VOC含量极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和推广的新技术,所得复合防腐结构的防腐性能受防腐材料的材料种类的影响较大,受人工操作的影响较小,可以减少对施工工人和工艺的要求,达到“七分材料,三分施工”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防腐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