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偶氮型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7696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料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聚酯纤维及其混纺织物,醋纤、尼龙染色和印花的偶氮型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灰至黑色分散染料是聚酯纤维用量最大的品种。我国早期使用分散灰N和分散黑3L,4L,GR等都是由C.I分散黄23和C.I分散红60以及C.I分散兰56组成的组合物。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禁止生产使用C.I分散黄23之后,我国染料生产行开发了不少灰型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如用C.I分散兰79,C.I分散橙30以及C.I分散红167作为热熔染色用的高温型品种。随后又开发了C.I分散橙76,C.I分散兰291或C.I分散兰291:1,C.I分散紫93适用于高温加压用的中、低温型组成物。但由于C.I分散橙76是过敏染料而禁用。继而用C.I分散橙288代替C.I分散橙76,但C.I分散橙288有光敏性的风印现象,光照牢度低等缺点。

随后,专利CN104119698A采用分散金黄SE-3R代替C.I分散橙288而得到灰至黑色分散染色料组合物,改善了光照牢度和风印现象,但分散金黄SE-3R有较明显的跳灯现象(其染色布在不同光源下变色现象);且染色时初始上色温度较高,和初始上色较低染料混染,在浅色布中容易造成色差,因此,选择有优良的伍性能的黄至橙分散染料作为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的组份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氮型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其提高了光照牢度,避免了光过敏性和印染色布的风印、跳灯等现象,降低了初始上色温度,而且,染浴PH值不敏感,染料强度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偶氮型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组份Ⅰ、组份Ⅱ、组份Ⅲ、组份Ⅳ,组份Ⅰ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R1=-H, R2=-C1-C4的烷基或C1-C2烷氧基,R1=-Cl时,R2=-H或-Cl;

组份Ⅱ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1=-Cl,或-Br,R3=-C1-C4的烷基,R4=-C2H4CN;

组份Ⅲ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2=-Cl、-Br或-CN,R5、R6、R7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

组份Ⅳ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3=-Cl、-Br或-CN, R8,R9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R10 R11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或-CH3CH=CH2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组份Ⅰ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0%-45%;组份Ⅱ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31%;组份Ⅲ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9%-62%;组份Ⅳ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8%-6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光照牢度提高1-2级;2.避免了光过敏性和印染色布的风印、跳灯等现象;3.初染温度都在110℃左右(分散金黄SE-3R在120℃),配伍性好,不易造成色差;4.染浴PH值不敏感,耐PH值达8-9,印染过程容易控制;5.黄色组份发色力强大,商品染料可达300%以上,有利于高强度灰至黑色组合物的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偶氮型灰至黑色分散染料组合物,包括有组份Ⅰ、组份Ⅱ、组份Ⅲ、组份Ⅳ,组份Ⅰ的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R1=-H, R2=-C1-C4的烷基或C1-C2烷氧基,R1=-Cl时,R2=-H或-Cl;

组份Ⅱ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1=-Cl,或-Br,R3=-C1-C4的烷基,R4=-C2H4CN;

组份Ⅲ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2=-Cl、-Br或-CN,R5、R6、R7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

组份Ⅳ化学结构通式为

其中,X3=-Cl、-Br或-CN, R8,R9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R10 R11为各自独立的C1-C4的烷基或-CH3CH=CH2;组份Ⅰ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0%-45%;组份Ⅱ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31%;组份Ⅲ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9%-62%;组份Ⅳ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8%-6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0%;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60%;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8%,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2: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3%;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9%;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64%,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3: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5%;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1%;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6%;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8%,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4: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1%;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5%;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0%;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4%,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5: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2%;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7%;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2%;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9%,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6: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5%;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6%;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2%;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7%,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7: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36%;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9%;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1%;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4%,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实施例8:采用组份Ⅰ,强度为3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45%;组份Ⅱ,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2%;组份Ⅲ,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19%;组份Ⅳ,强度为200%,其占分散染料组合物整体重量的24%,制得分散染料组合物。

将上述实施例1-8与现有的采用分散金黄SE-3R以及采用C.I分散橙288而得到的灰至黑色分散染色料组合物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制得的灰至黑色分散染色料组合物,光照牢度提高1-2级;避免了光过敏性和印染色布的风印、跳灯等现象;初染温度都在110℃左右、配伍性好、不易造成色差;染浴PH值不敏感,耐PH值达8-9,印染过程容易控制;黄色组份发色力强大,商品染料可达300%以上,有利于高强度灰至黑色组合物的组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