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39424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标线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道路标线涂料是一种安全标记,也是一种“特殊的语音”,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利用道路标线涂料区划车辆行驶车道,渠化交通,从而达到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车辆及人身事故和美化城市道路的目的。因此,对于道路标线涂料的性能要求比较高,通常需要施工快干性、视认性、抗车辙、抗低温和耐高温、耐磨、雨水反光性等等,而且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为了延长标线涂料的使用寿命,延长更换周期,通常还需要标线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污性能,甚至需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汽车尾气,为净化空气环境做出一定的贡献。

为了使标线涂料满足使用要求,对于热熔型的原料配方和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研究,希望能够增强韧性、耐磨性、视认性、抗污性、抗老化等性能,使得标线涂料能够克服冬天发脆龟裂、夏天发软变形和抗车辙性能差、夜间和雨水浸泡下反光可视效果差等缺陷。如中国专利cn2005100476095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热熔型标线涂料,通过加入纳米级纤维、纳米级晶须、微米级纤维、微米级晶须等作为增强材料提高标线涂料的耐磨性和抗龟裂能力,但导致标线涂料层龟裂的原因除了涂料层自身的耐高温、抗低温和抗车辙性能之外,还有一方面原因是由于路面在高温、低温或高压环境下会发生变形,由于路面的变形趋势与标线涂料不一致,从而导致标线涂料龟裂甚至脱落。因此,除该专利仅公开了对标线涂料自身配方的改进来提高标线的耐磨和抗龟裂性能外,其并未公开需要通过提高标线涂料和路面的相互配合改善两者变形的一致性,以便克服标线涂料的龟裂和脱落现象的相关内容。

再如,目前对于标线涂料的夜间视认性和雨天可视性效果改善的改善方法,通常是通过添加普通玻璃微珠等反光材料的传统方法实现的,但玻璃微珠等常规反光材料通常都是颗粒状存在于标线涂料之中,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车辆轮胎磨擦以及道路清扫作业等的磨损作用致使反光材料发生脱落,进而明显降低了标线的反光效果和使用寿命,需要经常对标线进行翻新处理。

因此,为道路标线的各项综合性能的改善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向和实现方式,对于标线涂料的技术革新和健康发展必将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热熔型标线涂料。该新型热熔型标线涂料具有显著的抗裂、耐磨、耐腐、防污和不易脱落等性能,并且具有自发光性能,能够在夜晚或者下雨天等暗环境下保证标线具有很好的可视性。

同时,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20~30份、丙烯酸树脂20~4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3份、矿物融合油3~5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0~15份、聚异丁烯2~3份、微晶蜡2~4份、醋酸丁酯5~7份、六甲基二硅氧烷7~9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10~15份、c5石油树脂20~35份、蓖麻油树脂4~6份、弹性丙烯酸树脂4~6份、重质碳酸钙15~20份、石英砂20~25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5~10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5~10份、改性大豆油4~6份、乙氧基丙酸乙酯6~8份、微晶蜡2~3份、聚乙烯蜡1~2份、玻璃纤维4~6份、高分子纤维2~3份、颜料10~15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0~35份、eva树脂10~15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5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2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1~2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0~15份、纳米氧化钛10~12份、纳米氧化铝12~14份、氟碳表面活性剂2~4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2份、己二酸二辛酯1.5~3份、改性玻璃微珠30~40份、石英砂25~30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0~35份、高分子纤维1~2份。

为了进一步提高标线的耐磨性能,所述石英砂为粒径为80~100目的石英砂与400目的石英砂按照2:1的混合物;所述重质碳酸钙的粒径为200~400目;所述改性玻璃微珠的粒径为80~120目。

为进一步提高面层涂料的反光性能,所述改性玻璃微珠为通过在玻璃微珠的表面附加荧光粉发光膜层制备而成。

为更进一步提高标线的耐磨性、抗裂性,所述中间层涂料中高分子纤维为纳米级高分子纤维与微米级高分子纤维以15:19的比例复合组成;所述面层涂料中高分子纤维为纳米级高分子纤维。

为进一步提高标线的综合性能,所述改性大豆油为大豆油经过氧化和马来酸酐活化改性而成。

为进一步提高标线的耐磨性、抗裂性能、防污性能,所述底胶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25的eva树脂与熔指为45的eva树脂按照4:3的混合物;中间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45的eva树脂与熔指为65的eva树脂按照3:5的混合物;面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32的eva树脂与熔指为45的eva树脂按照4:5的混合物。

上述热熔型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制备底胶涂料:将矿物融合油、石油精馏沥青质、聚异丁烯和微晶蜡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eva树脂、丙烯酸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六甲基二硅氧烷,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2)制备中间层涂料:将改性大豆油、乙氧基丙酸乙酯、微晶蜡、聚乙烯蜡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eva树脂、c5石油树脂、蓖麻油树脂、弹性丙烯酸树脂,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重质碳酸钙、石英砂、玻璃纤维、高分子纤维和颜料,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3)制备面层涂料:将c5石油树脂、eva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氟碳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己二酸二辛酯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再依次加入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铝、改性玻璃微珠、石英砂、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高分子纤维,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本发明涉及标线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涂料中底胶层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中通过选择多种功能性助剂的结合使用,提高其耐磨性、抗裂、耐腐蚀和防污性能。其中底胶涂料能够与地面很好地结合,封闭路面微气孔,更好地平衡在高温或者高压条件下路面和标线之间变形的差异,减小由于两者之间变形的差异性而引起的标线裂纹乃至脱落,打破传统涂料中仅通过调整面层涂料的各种助剂的成分和用量来改善标线抗裂、脱落等内在性能的思维定式;中间层涂料中加入着色颜料及辅助发光材料,作为视认、发光层,并与面层涂料结合使用;面层涂料中加入玻璃微珠以提高涂层的反光折射作用。中间层及面层中所含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和纳米荧光颗粒,显著提高了标线的可视性

本发明热熔型标线涂料,使用时先在路面上涂覆底胶涂料,形成底胶层,在底胶层上涂覆中间层涂料形成中间着色发光层,然后在中间着色发光层上再涂覆面层涂料,形成反光面层。本发明热熔型标线涂料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结合使用。其中底胶涂料能够与地面很好地结合,封闭路面微气孔,更好地平衡在高温或者高压条件下路面和标线之间变形的差异,减小由于两者之间变形的差异性而引起的标线裂纹乃至脱落,打破传统涂料中仅通过调整面层涂料的各种助剂的成分和用量来改善标线抗裂、脱落等内在性能的思维定式,采用新的方式提升标线的抗压和抗裂性能;中间层涂料中加入着色颜料及辅助发光材料,作为视认、发光层,并与面层涂料结合使用;面层涂料中加入玻璃微珠以提高涂层的反光折射作用,能够很好的将中间层中被基材吸收的光反射出去,增加反射出的光强度,提高标线的可视性,进而提高标线的提示和警示作用;而且底胶层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中通过创造性的选择多种功能性助剂的结合使用,提高整体标线涂料形成标线的耐磨、抗裂、耐腐、防污和高视认等性能,具体体现在:

1)本发明中底胶层涂料中加入石油精馏沥青质和矿物融合油,在矿物融合油的促进作用下,加入的石油精馏沥青质能够对路面产生一定的促进改善作用,改善标线接触路面的抗车辙和耐高温性能,尽量降低因路面裂纹而导致的标线裂纹。并且底胶层涂料中加入eva树脂与丙烯酸树脂复配作为成膜物质,并加入对苯二甲酸二辛酯作为增塑剂,六甲基二硅氧烷能够促进成膜树脂与增塑剂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形成致密的膜层,而且加入聚异丁烯和微晶蜡调节涂料的粘度,提高涂料的流平性,并结合加入的醋酸丁酯能够阻止涂料缩孔,提高底胶涂料层的各项性能,底胶涂料层能够很好地发挥桥梁作用,很好地平衡路面与标线的各项性能差异,显著提高了标线与路面的结合强度,有效避免了由于路面裂纹或变形而导致的标线裂纹、变形甚至脱落;

2)本发明在中间层涂料中加入eva树脂和c5石油树脂复配作为成膜树脂,蓖麻油树脂和弹性丙烯酸树脂复配作为成膜制剂,重质碳酸钙、石英砂复配作为填料,并结合加入玻璃纤维和高分子纤维、加入改性大豆油和乙氧基丙酸乙酯作为增塑剂,加入微晶蜡和聚乙烯蜡复配作为粘度调节剂,各种功能性原料之间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高标线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裂性能;

3)本发明中间层、面层涂料中加入纳米铝酸锶荧光粉与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配合使用,在夜间或者下雨天光线差的环境下,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能够吸收和蓄积车灯等照射的光线,转化为可见光,而且随着自然光线的变化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自身的原子能级也会发生变化,继而发射出可见光,与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结合,能够在夜间或者下雨环境中自发光,提高标线的可视性,使标线在任何环境下都很好体现出好的提示和警示作用;

4)本发明面层涂料中加入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两者树脂成分为低表面能树脂,能够降低标线的表面能,进而降低污染物在标线表面的附着,再结合氟碳表面活性剂活性剂的作用,能够提升标线的自清洁作用,延长标线的使用寿命。并且再结合c5石油树脂、eva树脂和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复配使用作为成膜物质,能够很好地改善由于低表面树脂的使用对涂料成膜性能的影响,使涂料在具有很好的低表面能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成膜稳定性,再结合加入的纳米氧化铝、石英砂和高分子纤维,能够增强涂膜的硬度和强度,提高标线的耐磨性和抗裂性能;

5)同时,本发明面层涂料中加入纳米氧化钛可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产生光催化效应,在光的作用下,可将空气中的有机物、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汽车尾气成分降解,达到吸收汽车尾气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石英砂为粒径为80~100目的石英砂与400目的石英砂按照2:1的混合物;重质碳酸钙的粒径为200~400目;改性玻璃微珠的粒径为80~120目;改性玻璃微珠为通过在玻璃微珠的表面附加荧光粉发光膜层制备而成。

中间层涂料中高分子纤维为纳米级高分子纤维与微米级高分子纤维以15:19的比例复合组成;所述面层涂料中高分子纤维为纳米级高分子纤维;

改性大豆油为大豆油经过氧化和马来酸酐活化改性而成;

底胶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25的eva树脂与熔指为45的eva树脂按照4:3的混合物;中间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45的eva树脂与熔指为65的eva树脂按照3:5的混合物;面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32的eva树脂与熔指为45的eva树脂按照4:5的混合物。

实施例1

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3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矿物融合油4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3份、聚异丁烯2.5份、微晶蜡3份、醋酸丁酯6份、六甲基二硅氧烷8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12份、c5石油树脂30份、蓖麻油树脂5份、弹性丙烯酸树脂5份、重质碳酸钙18份、石英砂23份、改性大豆油5份、乙氧基丙酸乙酯7份、微晶蜡2.5份、聚乙烯蜡1.5份、玻璃纤维5份、高分子纤维2.5份、颜料12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8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2份、eva树脂12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1.5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3份、纳米氧化钛11份、纳米氧化铝13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5份、己二酸二辛酯2份、改性玻璃微珠35份、石英砂2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2份、高分子纤维1.5份。

上述热熔型标线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制备底胶涂料:将矿物融合油、石油精馏沥青质、聚异丁烯和微晶蜡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eva树脂、丙烯酸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对苯二甲酸二辛酯、六甲基二硅氧烷,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2)制备中间层涂料:将改性大豆油、乙氧基丙酸乙酯、微晶蜡、聚乙烯蜡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依次加入eva树脂、c5石油树脂、蓖麻油树脂、弹性丙烯酸树脂,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重质碳酸钙、石英砂、玻璃纤维、高分子纤维和颜料、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3)制备面层涂料:将c5石油树脂、eva树脂、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氟碳表面活性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己二酸二辛酯加入加热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再依次加入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铝、改性玻璃微珠、石英砂、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高分子纤维,混合搅拌均匀,出料,包装,即完成。

将本实施例的标线涂料涂覆在试验路面上,对其夜间可视性和下雨天可视性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夜间,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3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下雨天,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5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

实施例2

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20份、丙烯酸树脂2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份、矿物融合油3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5份、聚异丁烯3份、微晶蜡2份、醋酸丁酯5份、六甲基二硅氧烷9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10份、c5石油树脂20份、蓖麻油树脂6份、弹性丙烯酸树脂4份、重质碳酸钙15份、石英砂20份、改性大豆油6份、乙氧基丙酸乙酯6份、微晶蜡2份、聚乙烯蜡2份、玻璃纤维4份、高分子纤维2份、颜料10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5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5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0份、eva树脂15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5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2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0份、纳米氧化钛10份、纳米氧化铝14份、氟碳表面活性剂4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份、己二酸二辛酯1.5份、改性玻璃微珠30份、石英砂30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5份、高分子纤维2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本实施例的标线涂料涂覆在试验路面上,对其夜间可视性和下雨天可视性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夜间,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3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下雨天,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5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

实施例3

一种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30份、丙烯酸树脂4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3份、矿物融合油5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0份、聚异丁烯2份、微晶蜡4份、醋酸丁酯7份、六甲基二硅氧烷7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15份、c5石油树脂35份、蓖麻油树脂4份、弹性丙烯酸树脂6份、重质碳酸钙20份、石英砂25份、改性大豆油4份、乙氧基丙酸乙酯8份、微晶蜡3份、聚乙烯蜡1份、玻璃纤维6份、高分子纤维3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0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10份、颜料15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5份、eva树脂10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3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2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1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5份、纳米氧化钛12份、纳米氧化铝12份、氟碳表面活性剂2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份、己二酸二辛酯3份、改性玻璃微珠40份、石英砂25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0份、高分子纤维1份。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将本实施例的标线涂料涂覆在试验路面上,对其夜间可视性和下雨天可视性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夜间,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3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下雨天,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5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

对比例1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面层涂料的组成不同,本对比例中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2份、eva树脂12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3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3份、纳米氧化钛11份、纳米氧化铝13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3.5份、改性玻璃微珠35份、石英砂2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2份、高分子纤维1.5份。

对比例2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面层涂料的组成不同,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面层涂料的组成不同,本对比例中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32份、eva树脂12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3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3份、纳米氧化钛11份、纳米氧化铝13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己二酸二辛酯3.5份、改性玻璃微珠35份、石英砂2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2份、高分子纤维1.5份。

对比例3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30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聚异丁烯2.5份、微晶蜡3份、醋酸丁酯14份、六甲基二硅氧烷8份。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4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25份、丙烯酸树脂30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3份、微晶蜡5.5份、醋酸丁酯6份、六甲基二硅氧烷8份。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5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矿物融合油4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3份、聚异丁烯5.5份、醋酸丁酯6份、六甲基二硅氧烷8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42份、蓖麻油树脂10份、石英砂41份、改性大豆油5份、乙氧基丙酸乙酯7份、微晶蜡4份、玻璃纤维7.5份、颜料12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8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c5石油树脂44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1.5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3份、纳米氧化钛11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5份、己二酸二辛酯2份、改性玻璃微珠35份、石英砂41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2份、高分子纤维1.5份。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热熔型标线涂料,包括底胶涂料、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其中底胶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丙烯酸树脂55份、对苯二甲酸二辛酯2.5份、矿物融合油4份、石油精馏沥青质13份、微晶蜡5.5份、醋酸丁酯6份、六甲基二硅氧烷8份;

中间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42份、弹性丙烯酸树脂10份、石英砂23份、重质碳酸钙18份、改性大豆油5份、乙氧基丙酸乙酯7份、聚乙烯蜡4份、高分子纤维7.5份、颜料12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8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8份;

面层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eva树脂44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4份、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份、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1.5份、纳米铝酸锶荧光粉13份、纳米氧化钛11份、纳米氧化铝16份、氟碳表面活性剂3份、邻苯二甲酸二甲酯1.5份、己二酸二辛酯2份、改性玻璃微珠35份、石英砂25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32份、高分子纤维1.5份。

对比例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其中的石英砂为粒径为80~100目的石英砂;重质碳酸钙的粒径为80~100目;改性玻璃微珠的粒径为200~400目;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中高分子纤维为纳米级高分子纤维;底胶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25的eva树脂;中间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45的eva树脂与熔指为65的eva树脂;面层涂料中eva树脂为熔指为32的eva树脂。其他同实施例1。

对比例8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中间层涂料中省去纳米铝酸锶荧光粉和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调整面层涂料中纳米铝酸锶荧光粉的用量为21份,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的用量为40份,其他同实施例1。

将本对比例的标线涂料涂覆在试验路面上,对其夜间可视性和下雨天可视性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夜间,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2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下雨天,本实施例涂料形成的标线在30米范围内清晰可见。

由本对比例涂料夜间和下雨天的可视性效果可知,其效果明显不如实施例1制备的标线涂料,由此可见本发明在中间层涂料和面层涂料中均加入适量的纳米铝酸锶荧光粉和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标线涂料的可视认性,提升标线涂料的整体使用性能。

试验例1

试验方法:将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备的热熔型标线涂料分别涂覆在涂料漆膜试验用人工模拟沥青路面板材上,模拟路面标线,作为试验样本,每个涂料对应制作两组试验样本,每组试验样本至少为10个,然后将每个涂料对应的两组试验样本中的其中一组试验样本上撒满灰尘,另外一组试验样本上涂覆一层汽油,放置24小时后,统计每个样本上灰尘和汽油的清理状况,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3制备的涂料的防污性能与实施例1基本等同。

由此可见,本发明中采用纳米sio2/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和聚四氟乙烯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共混聚合物复配的方式,再结合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酸二辛酯的复配使用,相互之间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升标线的防污性能。

试验例2

分别对实施例1、对比例3~7制备的标线涂料的耐水性、耐碱性、耐磨性、耐候性、抗压强度、低温抗裂性进行检测;

其中耐水性按照gb/t1733的方法进行检测,耐碱性按照gb/t9265的方法进行检测,耐磨性按照gb/t1768的方法进行检测,耐候性按照gb/t16422.1的方法进行检测;抗压强度的检测方法为:浇制20mm×20mm×20mm涂料抗压试块3块,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做抗压试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的精度不低于0.5级,预负荷为10n,加载速度为30mm/min,统计不同涂料的抗压强度;

低温抗裂性的检测方法为:将实施例1、对比例3~7制备的标线涂料分别涂覆在涂料漆膜试验用人工模拟沥青路面板材上,模拟路面标线,作为试验样本,将每种涂料样本在-10℃下保持4h,然后在室温下放置4h,以此为一个循环,不断的循环,记录出现裂纹的循环次数。

上述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施例2~3制备的热熔型标线涂料的各项性能与实施例1基本等同。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实施例1涂料形成的标线的抗压性能明显由于对比例3和对比例4,表明本发明中底胶涂料中加入矿物融合油、石油精馏沥青质,并结合加入对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异丁烯和微晶蜡,调和各组分的综合性能,使各组分之间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明显增强标线的抗压性能;

实施例1涂料形成的标线的各项综合性能优于对比例5、对比例6和对比例7,由此可见本发明中通过优选多种助剂进行复配,并限定原料的各项性能,将不同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原料复配,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提升标线涂料的综合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