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89087发布日期:2018-06-02 06:11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抛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锆陶瓷材料具有硬度高、抗弯强度高、可加工性强、电学性能好和安全、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电子、机械研磨、光通讯、医疗、航空等领域。尤其是随着手机、智能手表等3C电子产品的迅速普及,带动了氧化锆陶瓷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机械抛光是氧化锆陶瓷实现表面精密加工的关键工艺,关于陶瓷抛光液的公开资料并不多。如CN 104694018A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氧化锆陶瓷抛光的抛光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硝酸铈、氯化锡、碳酸钙、二氧化硅、氮化硅和氨水,按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应、固液分离、洗涤、焙烧、冷却,最后经过气流粉碎制得,工艺复杂,成本高,不利于产业化。CN 106978091A提供了一种酸性含磷化合物的抛光组合物,适合于镜面氧化锆陶瓷的抛光,且抛光效率较高,但其PH值1.5-4.5且含有磷化合物,为废液处理增加投入。CN 104046244A公开了一种经过锆改性的小粒径硅溶胶陶瓷抛光液,适用于瓷砖的釉面抛光,根据化学机械抛光原理,大粒径的硅溶胶(通常指粒度60-120nm)具有更好的切削力。CN 105385358A提出了一种大粒径硅溶胶抛光液,适用于陶瓷和蓝宝石两种材质连接工件的弧面抛光。

在现有的公开方法中,一般多是采用高速平面或球面抛光设备,该设备的一般构成是下盘(承载盘)和上盘(抛光盘)相对运动,同时上盘施加向下的压力,由二氧化硅胶体或其他研磨颗粒在高速旋转的抛光垫作用下,实现氧化锆陶瓷的表面抛光,但该工艺仅适合于平面、厚壁或者实心工件的加工,而对于3D曲面、薄片(厚度小于3mm)工件的加工,常规的平面或球面抛光设备及相关工艺完全达不到精度要求。因此,业界内已经出现专门针对3D曲面专用扫光机,如CN 106826510A、CN107020560A和CN107052972A,该类设备区别于现有抛光设备的关键在于上盘(抛光盘)采用软质刷头,完全或部分代替硬质抛光垫。如此,原来的抛光液,是作用在抛光垫的压力下,由抛光液与工件产生磨削力和化学反应,来达到抛光的目的,但在3D扫光机上得不到足够的压力和化学反应,抛光液的功效不能完全发挥,所以导致抛光效率低、工件表面质量缺陷等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及其制备方法,使其适合于具有软质刷头的3D抛光设备下的抛光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二氧化硅胶体10-50%

分散剂0.01-0.5%

抗结晶剂0.1-2%

缓蚀剂0.01-0.2%

表面活性剂0.01-0.5%

消泡剂0.01-0.5%

适量pH调节剂调节pH值在8.5-11.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二氧化硅胶体粒径为40-150nm。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的抛光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二氧化硅胶体35-40%

分散剂0.05-0.1%

抗结晶剂0.5-1%

缓蚀剂0.05-0.1%

表面活性剂0.05-0.1%

消泡剂0.05-0.1%

适量pH调节剂调节pH值在9.5-10.5,余量为去离子水。

进一步优选地,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二氧化硅胶体粒径为80-110nm。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pH调节剂采用pH酸性调节剂或pH碱性调节剂,所述pH酸性调节剂采用盐酸、硝酸、草酸、柠檬酸、磷酸中的任一种;所述pH碱性调节剂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三乙醇胺、乙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分散剂采用PEG(聚乙二醇)和纤维素,重量配比为0.5-2:1;或所述分散剂采用PEG、纤维素和异丙醇,重量配比为0.5-2:1:0.5-2。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抗结晶剂采用山梨糖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咪唑、硅酸钠、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消泡剂采用聚醚消泡剂或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二氧化硅胶体与分散剂按比例混合,分散剂事先分散至去离子水中,持续搅拌,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抗结晶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最后在搅拌状态下使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使用去离子水调节含量。

化学机械抛光是一个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一方面是抛光液中的化学成分向陶瓷材料表面进行润湿、扩散,与化学成分中的氧化剂、活性剂等进行接触、反应使材料表面损伤层软化,提高抛光效率。另一方面,加工过程中,抛光垫和磨粒(二氧化硅颗粒)通过对材料表面的研磨,将化学作用过程形成的表面软化层剥离表面,使新的表面露出,从而保证化学作用继续进行。因此,吸附和解析,是保证抛光效率的必要条件,平面抛光和3D曲面抛光的差别在于,其吸附和解析平衡发生变化,需要从配方组成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本发明含有特定二氧化硅胶体颗粒,配合合适含量的分散剂、抗结晶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各组分相互配合作用,组成的抛光液适合利用具有软质刷头的3D扫光机对氧化锆陶瓷材料的3D的曲面或薄片进行抛光,实验发现,本发明的抛光液,其粘度值在10-15cp(厘泊),相对于现有技术产品的一般粘度值≤10cp,其粘度较高,可以很好地附着在3D扫光机上盘的软质刷头上,增加与被抛光氧化锆陶瓷的摩擦几率,抛光效率高、工件表面质量缺陷率极低,从而带来理想的抛光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氧化锆陶瓷3D抛光的抛光液,适合于3D抛光设备(上盘具有软质刷头的3D扫光机)条件下进行氧化锆陶瓷3D的曲面或薄片抛光,该抛光液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二氧化硅胶体10-50%,优选35-40%;分散剂0.01-0.5%,优选0.05-0.1%;抗结晶剂0.1-2%,优选0.5-1%;缓蚀剂0.01-0.2%,优选0.05-0.1%;表面活性剂0.01-0.5%,优选0.05-0.1%;消泡剂0.01-0.5%,优选0.05-0.1%;适量pH调节剂调节pH值在8.5-11.5,优选9.5-10.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二氧化硅胶体粒径为40-150nm,优选80-110nm。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含有特定二氧化硅颗粒,适合氧化锆陶瓷材料的3D抛光工艺。实验发现,本发明的抛光液,其粘度值在10-15cp(厘泊),相对于现有技术产品的一般粘度值≤10cp,其粘度较高,可以很好地附着在3D扫光机上盘的软质刷头上,增加与被抛光氧化锆陶瓷的摩擦几率,抛光效率高、工件表面质量缺陷率极低,从而带来理想的抛光结果。

下面对本发明抛光液中的其它各组分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pH调节剂采用pH酸性调节剂或pH碱性调节剂,所述pH酸性调节剂采用盐酸、硝酸、草酸、柠檬酸、磷酸中的任一种,优选盐酸;所述pH碱性调节剂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三乙醇胺、乙二胺、四甲基氢氧化铵中的任一种,优选氢氧化钠。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分散剂采用PEG和纤维素,重量配比为0.5-2:1;或所述分散剂采用PEG、纤维素和异丙醇,重量配比为0.5-2:1:0.5-2。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抗结晶剂采用山梨糖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山梨糖醇。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咪唑、硅酸钠、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苯并三氮唑。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消泡剂采用聚醚消泡剂、有机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醚消泡剂。

本发明的抛光液中,所述去离子水,用于均匀分散抛光液中的二氧化硅胶体、分散剂、抗结晶剂、缓蚀剂等,并调节合适的产品比重。

上述抛光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二氧化硅胶体与分散剂按比例混合(分散剂事先分散至去离子水中),持续搅拌0.5-1.5小时,优选约1小时,在搅拌条件下,依次加入抗结晶剂、缓蚀剂、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最后在搅拌状态下使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使用去离子水调节含量。

为了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最终该化合物的二氧化硅含量最好不低于20%,因此需要控制好各助剂的稀释比例和去离子水加入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称取PEG2000 10g(去离子水200ML溶解),纤维素10g(热水500ML溶解),山梨糖醇50g(去离子水200ML),苯并三氮唑5g(去离子水200ML溶解),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g,聚醚消泡剂10g,依次加入到在搅拌状态下的10kg硅溶胶内(100nm硅溶胶),搅拌1小时。最后在搅拌状态下使用氢氧化钠(5%溶液)调节PH值至10.5,使用去离子水调含量到40%。

实施例2

称取PEG2000 8g(去离子水300ML溶解),纤维素8g(热水300ML溶解),山梨糖醇100g(去离子水500ML溶解),苯并三氮唑10g(去离子水200ML溶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聚丙烯酸钠5g,聚醚消泡剂10g,依次加入到在搅拌状态下的10KG硅溶胶内(80nm硅溶胶),搅拌1小时,最后在搅拌状态下使用氢氧化钾(5%溶液)调节PH值到10,使用去离子水调含量35%。

实施例3

称取PEG2000 5g(去离子水200ML溶解),纤维素5g(热水300ML溶解),山梨糖醇80g(去离子水300ML溶解),苯并三氮唑8g(去离子水200ML溶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5g,聚醚消泡剂10g,依次加入到在搅拌状态下的10KG硅溶胶内(120nm硅溶胶),搅拌1小时。最后在搅拌状态下使用四甲基氢氧化铵调PH值到10.5,使用去离子水调含量40%。

上述实施例1-3及市售抛光液的技术指标对比如下:

采用上述实施例1-3及市售抛光液对3D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进行化学机械抛光。

(一)抛光实验

机台:18B型扫光机,晶片:3D氧化锆陶瓷手机背板,上机片数:20片,机台、抛光液恒温:38-42℃,上盘软毛刷下压晶片,下压大概软毛长度15mm,下盘转速:45r/min,抛光液流量:200L/H,抛光时间:120min,纯水与抛光液配比1:1,温度测试:红外线测温枪,控温设备:机台内置升温与冷水机。

(二)实验结果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市售1

(三)实验结论

通过上机测试,实施例1-3的表面效果要高于市售抛光液的表面效果,配方样品表面通透没有出现发雾状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