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喷头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202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喷头阀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阀体,它是申请号为90203532.0、题为“喷头阀体”的实用新型专利的改进。
实用新型专利90203532.0公开一种喷头阀体,系提供一种使用于香水、古龙水或类似化妆用品之喷雾器(Atomizer),该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增进液体之喷雾效果(AtomizingEffect),构造上则系针对阀体按压之瞬间反射动作之灵敏度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承续前案之研究开发精神,致力于阀体构造之改进,期以更新颖之设计,令阀体具有确实而灵敏之动作,令按压之舒适感及喷雾之效果更形增益,以提升喷头之品质。缘是,本实用新型乃精益求精的针对阀体第二杆部与第三杆部间之肩部形成幅射状水道以增加其反向水压而得本实用新型之产生。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灵敏度之喷头阀体,这种喷头阀体可以提高按压喷头时之灵敏度,令使用者感到灵巧舒适之按压喷灵效果,以提升香水喷头(PerfumeAtomizer)之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喷头阀体,该阀体结构由上而下包括有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及第三杆部,再扩大成一盘状突缘及底部之套筒与套筒中央向下延伸之导柱,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杆部与第三杆部相接处形成有肩部,于肩部设有幅射状之水道,该水道包含有交替设置之开敞式引水道与封闭式贮水道,其中开敞式引水道系直接贯通于第三杆部之边缘,而封闭式贮水道则止于边缘内,又开敞式引水道与封闭式贮水道之交叉中心部位于第二杆部底部周边呈连通状态。
兹举本实用新型之一较具体之实施例,并配合
如下,使本实用新型之各项结构、特征、功效、目的等,得由以下之说明而获得清晰之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喷头阀体之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头阀体之纵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头阀体的动作图。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系针对喷头阀体1构造之改进,其特征在于阀体1肩部14水道15之设计;阀体1包括顶端之第一杆部11,向下延伸直径较大之第二杆部12,及再往下延伸直径最大之第三杆部13;第三杆部13之底部连接一扩大之盘状突缘17,盘状突缘下端又连接一套筒16,套筒16内部中央向下延伸出一导柱18。其中第二杆部12与第三杆13相连处构成之肩部14上,设有幅射状之水道15,该水道15,系以开敞式引水道151与封闭式贮水道152交替设置,而开敞式引水道与封闭式贮水道均在第二杆部12底端相互连通;而第三杆部13与盘状突缘17间设有同心扩开之倒齿状环沟171;第一杆部11之顶端设成圆锥状阀门21系用以封闭活塞杆柱2之中空水道23。
如图2所示,上述之阀体1,系设置在喷头7内,按压时借助液体之压力互动而能将液体喷出。其周边构件包括一活塞体2乃支持一按压喷头7,而活塞体2下系置入一上大下小之不等径汽缸部41内,又汽缸部41与活塞杆柱2之间的空间称为压缩室3,另外阀体1之导柱18结合有弹簧5而向下抵止于小汽缸部42底端,并向下连接汲水管6,该汲水管6伸入液体容器内以汲取容器内之液体。
阀体1之作动与功能,以及其外周之喷头7、活塞杆2、汽缸部4、汲水管6乃至液体于压缩室3内受活塞杆柱2之压迫而再度压动阀体1使阀门21退离中空水道23而令高压液体喷出之动作原理已属众所周知,而本实用新型就这部分作动原理、功能而言与公知者完全相同,故不另赘述。
而本实用新型之创作特征,乃针对阀体的受压制动效果加以改进,在阀体1由按压喷头7及活塞体2将其压迫向下推动时,当压缩室3内受挤压之液体压力大于弹簧5之抗力,阀体1又再度被液体压力向下挤动,则高压液体即可自阀门21与活塞体2之中空水道23孔口处产生之缝隙向上经中空水道23窜升而喷出者;因此阀体1是否具有足够之受压而积,即决定其制动性如何,尤以该受压面必须由上而下,而原先阀体设计由第一杆部11至第三杆部13,甚至包括盘状突缘17与倒齿状环沟171,均尚未完全发挥阀体绝对之灵巧作动,犹有改进之空间存在,因而一如前述,本实用新型乃针对第二杆部12与第三杆部13间之肩部14部分,设置水道15。
由于水道15之设置,在肩部14与活塞杆柱2间贮存足够之液体量,又利用开敝式引水道151将水引入而留置于封闭式贮水道152内,使肩部14构成阀体1作动灵敏度增减之要角。
如图3所示,显示本实用新型之阀体1,在受活塞杆柱2之压迫而下行时,套筒6塞入小汽缸部42内壁而使压缩室3成封闭状,又在阀体不断受压而下行时,压缩室3内积蓄之液体压力不断增大,直至该液压施于肩部14、及盘状突缘17等之压力总和大于弹簧5之向上弹力时,阀体1可在瞬间向下移动,而高压之液体即快速地自第一杆部11之阀门21与活塞体2之中空水道23孔口之缝隙处向上经中空水道23窜升而自按压喷头7作雾化喷出,除了盘状突缘17外,肩部14之水道15乃提供了足够之反压动力予阀体,促使阀体1在压缩、退开液体喷出之过程中,扮演更为灵敏之角色,进而提高喷头之品质,提供使用者按压时之舒适质感。
本实用新型对于阀体肩部14水道之改进,不但能在积蓄液体时先行引入液体,于液体被压缩时,即可产生足够之压力予阀体1,促其快速抵抗超越弹簧5之向上弹力。系一结构精简而功效卓著之创作。
权利要求1.一种喷头阀体,该阀体结构由上而下包括有第一杆部、第二杆部及第三杆部,再扩大成一盘状突缘及底部之套筒与套筒中央向下延伸之导柱,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杆部与第三杆部相接处形成有肩部,于肩部设有幅射状之水道,该水道包含有交替设置之开敞式引水道与封闭式贮水道,其中开敞式引水道系直接贯通于第三杆部之边缘,而封闭式贮水道则止于边缘内,又开敞式引水道与封闭式贮水道之交叉中心部位于第二杆部底部周边呈连通状态。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喷头阀体,主要是在阀体下部之中空套筒上缘,设置辐射状之贮引水槽道,并以开敞式引水道及封闭式贮水道交替配置,而利用于喷头受按压时可对有限空间内贮存之液体对该阀体产生较大之反压力,进而对抗弹簧向上之弹力使阀体下移,令液体得借助阀体下移时所产生之空隙而自中空水道向外喷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精简而功效卓著之喷头阀体。
文档编号B05B1/00GK2154123SQ9321433
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7日
发明者苏正原 申请人:苏正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