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520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
【背景技术】
[0002]在触摸屏显示屏幕中,透明导电薄膜(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TCF)作为电极元件,是触摸屏显示屏幕重要的组成配件之一。而在使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时,荧屏发出的可见光中都有大量的不规则的短波蓝光,对眼睛伤害较大,通常是采用在显示屏外贴抗蓝光保护膜过滤部分蓝光。而如果将抗蓝光膜作为显示屏内置组件或与其他光学膜复合制备,则不必再外置抗蓝光保护膜,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内置的抗蓝光复合膜产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该抗蓝光导电薄膜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且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基材层、纳米银涂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纳米银涂层设置于透明基材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之间,纳米银涂层的上表面与透明基材层的下表面贴合,纳米银涂层的下表面与抗蓝光UV保护层的上表面贴合。
[0005]所述纳米银涂层采用纳米银涂料涂布而成,纳米银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6]纳米银线浆 22-30份
[0007]增稠剂4.5-5.5 份
[0008]分散剂3.5-4.5 份
[0009]流平剂2.5-3.5 份
[0010]表面活性剂 1.2-2份
[0011]溶剂51-70 份。
[0012]所述增稠剂是由羟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2-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为山梨醇酐三油酸酯和三硬脂酸甘油酯以重量比1.5-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流平剂是由乙二醇二丁醚和有机硅油以重量比1.5-2:1-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六偏磷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溶剂是由无水乙醇和松油醇以重量比50-65:1-5组成的混合物。
[0013]所述纳米银涂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在容器中加入溶剂和流平剂,搅拌30-60min,再依次加入纳米银线浆、增稠剂和表面活性剂,继续搅拌30-60min,最后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2_3h,超声波频率为50-100KHz。
[0014]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采用抗蓝光UV涂料涂布而成,抗蓝光UV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15]卤硅酸盐荧光粉 5-10份
[0016]紫外光固化树脂 20-40份
[0017]成膜剂1-5份
[0018]有机溶剂40-60份。
[0019]所述卤硅酸盐荧光粉为碱土金属卤硅酸盐荧光粉;所述紫外光固化树脂为丙烯酸和丙烯酸酯类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膜剂为硝酸纤维成膜剂和聚氨酯成膜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溶剂为醋酸酯和环醚中的至少一种。
[0020]所述抗蓝光UV涂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上述原料,在容器中加入紫外光固化树脂、成膜剂和有机溶剂,搅拌15-25min,然后加入卤硅酸盐荧光粉,继续搅拌30-60min,最后超声分散l_2h,超声波频率为50_100KHz。
[0021]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为经过电晕处理的PET透明基材层、PC透明基材层、PP透明基材层或PVC透明基材层。
[0022]进一步的,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15-288 μπι。
[0023]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0.08-10 μπι。
[0024]进一步的,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的厚度为1-5 μ m0
[00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通过采用抗蓝光UV保护层,其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通过采用纳米银涂层,其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在满足导电膜基本特性的同时,还增加了抗蓝光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0026]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且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为:1 一透明基材层、2—纳米银涂层、3—抗蓝光UV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30]见图1,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基材层1、纳米银涂层2和抗蓝光UV保护层3,纳米银涂层2设置于透明基材层I和抗蓝光UV保护层3之间,纳米银涂层2的上表面与透明基材层I的下表面贴合,纳米银涂层2的下表面与抗蓝光UV保护层3的上表面贴入口 ο
[0031]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通过采用抗蓝光UV保护层3,其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通过采用纳米银涂层2,其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在满足导电膜基本特性的同时,还增加了抗蓝光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2]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且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3]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层I为PET透明基材层、PC透明基材层、PP透明基材层I或PVC透明基材层。优选的,所述透明基材层I为经过电晕处理的PET透明基材层。所述PET透明基材层的电晕处理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塑料表面电晕放电(高频交流电压高达5000-1500()V/m2),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塑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承印物表面的附着能力。电晕处理使承印物表面分子结构重新排列,产生更多的极性部位,有利于附着外物,形成高光泽透明薄膜,提高PET透明基材层对油墨和粘胶剂的润湿能力,增加附着的牢固度。使氧化膜表面产生化学基团,表面融化并粗糙化作用,并使PET透明基材层I表面张力彡50mN/m,摩擦系数彡0.55。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基材层I的厚度为15-288 μπι。所述透明基材层I的厚度可以为15 μ m、50 μ m、100 μ m、150 μ m、200 μ m、250 μ m或288 μ m,优选的,所述透明基材层I的厚度为150 μπι。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银涂层2的厚度为0.08-10 μ m。所述纳米银涂层2的厚度可以为0.08 μ m、I μ m、3 μ m、5 μ m、8 μ m或10 μ m,优选的,所述纳米银涂层2的厚度为5 μ m。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3的厚度为1-5 μ m0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3的厚度可以为I μηι、2 μηι、3 μηι、4 μπι或5 μm,优选的,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3的厚度为3 μ m0
[003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材层、纳米银涂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纳米银涂层设置于透明基材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之间,纳米银涂层的上表面与透明基材层的下表面贴合,纳米银涂层的下表面与抗蓝光UV保护层的上表面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为经过电晕处理的PET透明基材层、PC透明基材层、PP透明基材层或PVC透明基材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厚度为 15-288 μπ?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涂层的厚度为 0.08-10 μπ?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蓝光UV保护层的厚度为1-5 μ 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蓝光导电薄膜,包括透明基材层、纳米银涂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纳米银涂层设置于透明基材层和抗蓝光UV保护层之间,纳米银涂层的上表面与透明基材层的下表面贴合,纳米银涂层的下表面与抗蓝光UV保护层的上表面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抗蓝光导电薄膜能吸收蓝光并转化成其它波段的可见光,可以阻隔蓝光,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且导电性能稳定,电阻率低,透光率高,附着力强,结构简单,成本低。
【IPC分类】B32B27/32, C09D5/24, C09D133/02, C09D133/04, B32B27/06, C09D7/12, C09D1/00, B32B27/36, B32B27/30
【公开号】CN204737913
【申请号】CN201520335140
【发明人】朱文峰
【申请人】东莞市纳利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