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镜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912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视镜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与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在目前一般人的生活中,摩托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代步工具,所以在大街小巷中都停放、穿梭着许多的摩托车,尤其是在比较繁荣热闹的地区里面,每块地土寸土寸金,因此往往连一部摩托车的停车位都无法提供,所以常见大量摩托车会车、并排行车或并排停靠,更无法避免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的常用后视镜造成摩托车间相互干涉碰撞,上述问题已成为一般摩托车驾驶人的梦魇,更是许多交通意外发生的主因,所以很多的驾驶人也就因此把常用后视镜拆除,形成另一潜伏的危机;另外,由于现代人的营养愈来愈好,所以国民身高也愈来愈高大,但是市面上所卖的摩托车中,常用后视镜的结构都是固定式,因此无法随使用者身高调整,常使驾驶人在行驶中放弃视察后视镜,而自行转头回视后方,造成更多的危险意外;因此,目前很多的摩托车使用者都在寻找一种可以解决摩托车常用后视镜问题的新结构。
常用后视镜结构,请参阅


图1所示,此种常用的后视镜结构是以一具卡制凹槽11的镜面壳10、一具卡制凸杆12的镜杆13与照后镜面14所组合而成;以上结构是目前市面上所贩卖摩托车中,最为常见的常用后视镜结构,在此不再对其组合位置多做赘述,但是以上结构在实际运用之后,会产生下列的问题其一,由于此种常用后视镜结构的镜面壳10与镜杆13组合后,镜面壳10会由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所以常会在摩托车会车、并排行车或并排停靠时相互干涉碰撞,不但造成驾驶人的不便与危险,更令许多的使用者不愿意装设此种常用后视镜,形成行驶时更大的潜在危机;其二,仍是因为镜面壳10会由二侧突出于摩托车车体,所以当摩托车倾倒、滑倒于地时,镜面壳10、后视镜面14与镜杆13会碰撞地面,不但后视镜面14容易破裂,且螺设在摩托车本体的镜杆13也十分容易因之弯曲,甚至折断,造成使用者金钱的浪费,并会使许多的使用者不顾意再次装设此种常用后视镜,变成马路上更多的潜在危机;其三,此种常用后视镜结构的镜面壳10与镜杆13组合后,是具有一固定高度,且无法再行调整,故若驾驶入身高较为高大时,驾驶人需把头部向左下、右下倾转,才能看到左、右照后镜面14里的影像,而这种动作在摩托车行驶中是极端危险的;所以,针对以上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目,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详思细索,并积近三十年骑乘各种不同厂牌、型式摩托车的经验,再以之为基础进行研究、开发,终而得以研发出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且不易弯曲、破损、折断与视察方便的新型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镜杆是采用内、外杆二段式套合,且在内杆设活动卡制元件、在外杆设置相对应的通孔,运用此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依照骑乘者的身高任意调整镜杆长度;因此确实是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向前然后偏里面一点折曲的镜杆,使得车在倾倒、滑倒于地时,照后镜不会碰撞地面,故后视镜不再容易折断、破损、弯曲;因此确实是一种不易折断、破损、弯曲的照后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镜面体可调整设置在此眼部略高一点的位置,故骑乘者不再需要偏转及低下头部,只要向左、右略为侧视便可清楚视察后方,可保障行车的安全,因此确实是一种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后视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弯折杆,是一呈ㄣ字型弯曲的杆体,在杆体下端设置有螺纹,且利用螺纹端锁固在机动车辆上;一内镜杆,是一对应固设在弯折杆杆体上的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并在管体内设置有预设数目呈ㄟ字型的卡簧,该卡簧的一端具一凸出部,其凸出部一侧为圆滑斜坡,而另一侧为陡峭阶梯形坡,且令卡簧的凸出部露出管体的预设数目通孔外;一外镜杆,是一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且下端对应套设在内镜杆之处,在其管体上开设有对应内镜杆的预设数目通孔的通孔;一镜面体,是一具有镜子的壳体,且是固设在外镜杆上端。该镜面体的镜子可以是凸面镜。该内镜杆的卡簧一侧端部可加设一凸出部,并在内镜杆对应卡簧凸出部的位置设置一圆形通孔,运用以上结构可加强卡簧与内镜杆间的固定。
综上所述,第一,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向前然后偏里面一点折曲的镜杆,使得摩托车在倾倒、滑倒于地时,后视镜不会碰撞地面,故后视镜不再容易折断、弯曲,破损;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镜杆采用内、外杆二段式套合,且在内杆设活动卡制元件、在外杆设置相对应的通孔,运用此种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依照骑乘者的身高任意调整镜杆长度,使得本实用新型镜面体停留在比眼部略高一点的位置,故骑乘者不再需要偏转及低下头部,只要向左、右略为侧视便可清楚视察后方;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与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图1是现有技术的实施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把手侧的立体组合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
图号部分10.镜面壳 11.卡制凹槽 12.卡制凸杆13.镜杆 14.后视镜面 20.弯折杆21.螺纹 22.摩托车 23.内镜杆24.通孔 25.卡簧 26.凸出部27.圆滑斜坡 28.陡峭阶梯形坡 29.凸出部
30.外镜杆 31.通孔 32.镜面体33.镜子34.通孔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改良结构包括有一弯折杆20,是一呈ㄣ字型弯曲的杆体,在杆体下端设置有螺纹21,且利用螺纹21端锁固在摩托车22上;一内镜杆23,是一对应固设在弯折杆20杆体上的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内镜杆23管体上开设有三条长条形通孔24,并在内镜杆23管体内设置三个呈ㄟ字型的卡簧25,该三个卡簧25皆具一凸出部26,其凸出部26一侧为圆滑斜坡27,而另一侧为陡峭阶梯形坡28,且令三个卡簧25的三个凸出部26皆露出于三个通孔24之外,而在该内镜杆23的三个卡簧25另一端再各设一凸出部29,并在内镜杆23对应各卡簧25凸出部29的位置再各设置一圆孔状的通孔34;一外镜杆30,是一下端对应套设在内镜杆23之外的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外镜杆30管体上开设有对应内镜杆23的三个通孔24的通孔31一镜面体32,是一具有凸面镜子33的壳体,且是固设在外镜杆30上端;以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相关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其次,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他优点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请参阅图2、图3、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外镜杆30套设在内镜杆23之外的二段式套合,首先是将内镜杆23呈ㄟ字型的三个卡簧25的三个凸出部29从三个通孔24放入后,再露出于另三个圆形通孔34之外,进而全部卡制住,接着就是将三个卡簧25的另三个凸出部26皆露出于三个通孔24之外,最后再都穿过外镜杆30的三个通孔31到达外面,使得外镜杆30与内镜杆23相互卡制;运用此种结构,使用者便可依照他自己的身高任意调整外镜杆30与内镜杆23的卡制位置,譬如说需要放长一节时,只要将露出于外镜杆30的三个通孔31外的三个卡簧25的三个凸出部26同时往内压,使三个凸出部26的陡峭阶梯形坡28不再卡制在外镜杆30的通孔31与内镜杆23的通孔24之间,使用者便可往上移动外镜杆30,并在预设的外镜杆30的通孔31与内镜杆23的通孔24的位置卡制住;而此时整支后视镜就往上升起了一节,此时如果使用者还嫌镜面体32不够高,想再放长一节时,动作原理与上述的内容类似,只是少按一个卡簧25的凸出部26(在已经上升了一节的情况下,内镜杆23最下面的卡簧25的凸出部26已无外镜杆30的通孔可卡制,因此其凸出部26不需往内压)。
若使用者换了一个人需要缩短已上升了二节的本实用新型时,一样是先将露出于外镜杆30的通孔31及内镜杆23的通孔24外的上面二个卡簧25的二个凸出部26同时往内压,使得最上面的卡簧25的凸出部26的陡峭阶梯形坡28不再卡制在外镜杆30的通孔31与内镜杆23的通孔24之间,并将外镜杆30往下移动(在已上升了二节的情况下,内镜杆23的中央卡簧25的凸出部26虽已无外镜杆30的通孔可卡制,但为了不妨碍外镜杆30往下移动的动作,使用者仍需将其往内压),使用者便可将整支后视镜往下缩短一节,并在预设的外镜杆30的通孔31与内镜杆23的通孔24之间的位置卡制住;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另外,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向前然后偏里面一点折曲的弯折杆20,基介呈ㄣ字型弯曲,使得摩托车二侧的照后镜结构在倾倒、滑倒于地时,镜面体32与内镜杆23、外镜杆30不会直接碰撞地面,故本实用新型的镜面体32与内镜杆23、外镜杆30不再容易折断、破损、弯曲,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不易折断、破损、弯曲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镜面体32可运用外镜杆30与内镜杆23的调整,将位置设置在比驾驶人眼部略高一点的位置,故驾驶入不再需要偏转及低下头部视察镜面体32,只要眼部向左、右略为侧视便可清楚视察后方,而保障了行车的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后视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弯折杆,是一呈ㄣ字型弯曲的杆体,在杆体下端设置有螺纹,且利用螺纹端锁固在机动车辆上;一内镜杆,是一对应固设在弯折杆杆体上的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并在管体内设置有预设数目呈ㄟ字型的卡簧,该卡簧的一端具一凸出部,其凸出部一侧为圆滑斜坡,而另一侧为陡峭阶梯形坡,且令卡簧的凸出部露出管体的预设数目通孔外;一外镜杆,是一六角形中空管体,在其管体上开设有预设数目通孔,且下端对应套设在内镜杆之处,在其管体上开设有对应内镜杆的预设数目通孔的通孔;一镜面体,是一具有镜子的壳体,且是固设在外镜杆上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镜面体的镜子可以是凸面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视镜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镜杆的卡簧一侧端部可加设一凸出部,并在内镜杆对应卡簧凸出部的位置设置一圆形通孔,运用以上结构可加强卡簧与内镜杆间的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可随使用者身高调整、不易弯曲、不易破损、不易折断与视察方便的后视镜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消除常用后视镜结构无法依照使用者身高调整,以及容易因摩托车倾倒、滑倒于地时,轻易折断、弯曲、破损与视察时不方便的问题;大体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之道,乃是采用向前然后偏里面一点折曲的镜杆,使得摩托车在倾倒、滑倒于地时,后视镜不会碰撞地面,故后视镜不再容易折断、弯曲、破损。
文档编号B60R1/02GK2411156SQ0020488
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4日
发明者徐豫台 申请人:徐豫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