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734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的磁力线圈,特别是关于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
已知的交流接触器(包括进口产品)均采用交流输入控制,而电网50H/60H2交流电压,每次过零时刻衔铁中磁极方向将改变一次,此瞬间吸合力为零,在反推力弹簧的做用下,处于抖动状态,直到下一个反向电压到来,再次稳定周而复始。如


图1所示,其制动衔铁由硅钢片叠合而成,上下间装置反推力弹簧,当交流接触器的磁力线圈通入电网交流电流后,上下衔铁吸合由联动杆连接的触头闭合,通过工作电流。当交流电网50HZ交变电流过零瞬间,电磁力消失,此时衔铁开始释放,到下一个周期到来时再次吸合,因此产生抖动,发出噪音,为防止抖动,在衔铁中镶入短路环,线圈供电衔铁内磁通部分穿过短路环,短路环中产生感应电势由楞次定理可知,此感应电流将阻碍磁通的变化,使其在电网电流过零时仍保持吸合状态,此吸合力在任何时间都大于反推力。但它不等于恒力,为减小变化量,在制造工艺上增加许多麻烦,可靠性也不能保证。也有在磁力线圈两端加直流电压及控噪电路的,它的控噪电路主要包括启动按钮、限流电容、全波整流电路及接触器吸合电压调整电路构成,由于此控噪电路的开关需占用辅助触头,所以使用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它可使衔铁不产生噪音,而且控制端功耗低,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它主要包括磁力线圈、交流耦合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磁力线圈交流通路的是一光控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有红外开关控制电路。
所述的红外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并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正负电源之间,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经光放大驱动电路控制光控晶闸管开关。
所述的交流耦合电路可以是一电容。
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和红外发光管串联组成,电阻一端接红外发光管的正端,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红外发光管的负端接整流电路的负端。
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及光放大驱动电路包括,电阻、红外接收二极管,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接收管的正端与一电阻相连接,电阻的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负端,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其连接点接光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入,光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出与红外发光管驱动电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交流接触器内的磁力线圈由原来的电网交流50HZ直接输入做功,改为由电网输入后,经整流、降压、滤波得一稳定低压直流给磁力线圈供电。50HZ交流电经C1后由D1-D4及C2组成得整流降压电路,得平稳降压、供给线圈,此电压太低不能将衔铁拉下,此时安装在线包内壁两端得红外发光管、红外接收管已加上工作电压,衔铁未档住红外发光管,红外接收管接收到光电流经放大,驱动光控晶闸管S1、S2的触发控制端,此时输入电网电压经整流后变脉冲直流全部加在线圈各两端,这时衔铁内产生较大磁吸力,当衔铁吸合(或接近吸合,此安装位置决定)因上衔铁移位,档住红外发射管发来得光,而使红外接收管无法接收红外光,放大电路即关闭。它可增加触头压力3倍、稳定、不产生噪音,控制端功耗降低30%。本开关反弹力加大、即使衔铁中未镶短路环9,其关断速度也加快,防止触头熔焊更可靠,由于采用了红外开关控制电路,不占用辅助触头,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扩展性,而且还可以将此关键部位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光控晶闸管控制高压,触发极与控制电流隔离,可靠性高,寿命长,体积小、成本低,而且零点触发、高压可全部转换,效率高。它电压稳定、电流方向不变、电磁力恒定可给电器触头提供较大压力,而且不会使衔铁抖动发出噪音。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已知交流接触器衔铁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交流接触器衔铁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控制线圈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短路环;2、衔铁。
如图2所示当交流接触器,通电上下衔铁2吸合后,由稳定直流供电,电压不变,电流方向不变,磁通不变,衔铁2吸合力稳定,由连动杆拉住触头保持稳定闭合,无抖动,无噪音,而且不必在衔铁中镶短路环1,这样断电后可以加快衔铁2分离,从而使电触头关断,速度加快。将交流接触器内的电磁控制吸合装置由原来的电网交流50HZ直接输入做功,改为由电网输入后,经整流、降压、滤波得一稳定低压直流给磁力线圈L供电。其优点是电压稳定、电流方向不变,电磁力恒定,可给电器触头提供较大压力,而且不会使衔铁抖动而发出噪音。
在图3所示,50HZ交流电经C1后由D1-D4及C2组成得整流降压电路,得平稳降压、供给磁力线圈L,磁力线圈L两端连接有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交流电压输入的一端分别连接有两个反相连接的光控晶闸管S1、S2,其中光控晶闸管S1的一端与整流电压的正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负端相连接,红外接收电路经放大驱动光控晶闸管的。
所述的交流耦合电路是电容C1,电容C1的一端与交流输入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R1和红外发光管L1串联组成,电阻R1一端接红外发光管L1的正端,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红外发光管L1的直流电压的负端。
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及放大驱动电路包括,红外接收二极管P1、电阻R2、两个三极管G1、G2、电阻3构成的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接收管P1的正端与电阻R2相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负端,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其连接点接光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入,放大驱动电路5的输出与红外发光管驱动电路相连接。
使用时由电网50HZ变电流先行进入由电容C1、整流二极管组成得整流降压电路,得平稳降压、供给磁力线圈L,此电压太低不能将衔铁2拉下,此时安装在线包内壁两端得红外线对射式发射、接收管已加上工作电压,衔铁2未档住红外发光管L1,红外接收管P1收到充电流经放大,驱动光控晶闸管S1、S2的触发控制端,此时输入电网电压经整流后变脉冲直流全部加在线圈各两端,这时衔铁内产生较大磁吸力,当衔铁吸合(或接近吸合,此安装位置决定)因上衔铁移位,档住红外发射管L1发来的光,而使红接收管P1接收不到光,放大电路即关闭。同时光控晶闸管失去触发信号,等脉冲电流自然过零时,高压中断,此时间约等于10S,而后低压起作用保持吸合状态,图3中D5、D6起到隔离高低压起作用,保证前半部分电子元件不会被击穿,又可以在任何时间不间断为电容C1提供电流。图中电容C1决定低压电压值,这样线圈L可高低压共用。吸合后线圈L电压、电流与线阻的关系,遵循欧姆定理,直到切断输入电源,因平稳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所以触头压力很容易加大。
供高压用可控硅控制高压,体积大,成本高、易坏、可靠性差,用光控晶闸管控制高压,触发极与控制电流隔离,可靠性高、寿命长,体积小、成本低,而且零点触发、高压可全部转换,效率高。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它主要包括磁力线圈、交流耦合电路、整流滤波电路所组成,其特征是控制磁力线圈交流通路的是一光控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有红外开关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并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正负电源之间,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经光放大驱动电路控制光控晶闸管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交流耦合电路可以是一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发射电路由电阻和红外发光管串联组成,电阻一端接红外发光管的正端,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红外发光管的负端接整流电路的负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其特征是所述的红外接收电路及光放大驱动电路包括,电阻、红外接收二极管,两个三极管构成的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接收管的正端与一电阻相连接,电阻的另一端接整流电路的负端,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端接整流电路的正端,其连接点接光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入,光放大驱动电路的输出与红外发光管驱动电路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其特征是:控制磁力线圈交流通路的是一光控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有红外开关控制电路。红外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光放大驱动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并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正负电源之间,红外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经光放大驱动电路控制光控晶闸管开关。这种交流接触器的消噪线圈,它可使衔铁不产生噪音,而且控制端功耗低,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B60M1/00GK2477463SQ0124036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30日
发明者杜建仓 申请人:杜建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