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173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等车辆中用于将车轮相对于车身旋转自如 地支承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轮用轴承装置中,从被称为第一代的单独使用多列滚动轴承的结 构向在外部构件上一体地具有车身安装凸缘的第二代进化,并进一步开发 有,在一体地具有车轮安装凸缘的轮毂轮的外周将多列滚动轴承的一方的 内侧轨道面一体地形成的第三代,进而,开发有在轮毂轮将等速万向接头 一体化,且在构成该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外周将多列滚动轴承 的另一方的内侧轨道面一体地形成的第四代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l中,记载有被称为第三代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如
图21所示,被称为第三代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具备轮毂轮152,其具有向 外径方向延伸的凸缘151;等速万向接头154,其在该轮毂轮152固定有 外侧接头构件153;外部构件155,其配置在轮毂轮152的外周侧。
等速万向接头154具备所述外侧接头构件153;内侧接头构件I5S, 其配置在该外侧接头构件153的碗形部157内;球159,其配置在该内侧 接头构件158和外侧接头构件153之间;保持器160,其保持该球159。 另外,在内侧接头构件158的中心孔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部161,在该中 心孔内插入有图中省略的轴的端部花键部,并使内侧接头构件158侧的花 键部161与轴侧的花键部卡合。
另外,轮毂轮152具有筒状的轴部163和所述凸缘151,在凸缘151 的外端面164 (接头相反侧的端面)突出设置有安装有图示省略的车轮和 制动盘的短筒状的引导部165。此外,引导部165包括大径的第一部165a 和小径的第二部165b,在第一部165a外嵌有制动盘,在第二部165b上外嵌有车轮。
并且,在轴部163的碗形部157侧端部的外周面设置有切口部166, 在该切口部166嵌合有内轮167。在轮毂轮152的轴部163的外周面的凸 缘附近设置有第一内侧轨道面168,在内轮167的外周面设置有第二内侧 轨道面169。另外,在轮毂轮152的凸缘151设置有螺栓安装孔162,且 在该螺栓安装孔162安装有用于将车轮和制动盘固定在该凸缘151的轮毂 螺栓。
在外部构件155中,在其内周设置有两列外侧轨道面170、 171,并且 在其外周设置有凸缘(车身安装凸缘)151。并且外部构件155的第一外 侧轨道面170与轮毂轮152的第一内侧轨道面168相对,外部构件155的 第二外侧轨道面171与内轮167的轨道面169相对,在它们之间夹装有滚 动体172。 '
在轮毂轮152的轴部163内插入有外侧接头构件153的轴部173。轴 部173在其碗形部相反的端部形成有螺纹部174,在该螺纹部174和碗形 部157之间形成有花键部175。另外,在轮毂轮152的轴部163的内周面 (内径面)形成有花键部176,在将该轴部173插入轮毂轮152的轴部163 时,轴部173侧的花键部175与轮毂轮152侧的花键部176卡合。
并且,在从轴部163突出的轴部173的螺纹部174螺接有螺母构件 177,使轮毂轮152与外侧接头构件153连结。此时,螺母构件177的内 端面(里面)178与轴部163的外端面179抵接,并且碗形部157的轴部 侧的端面180与内轮167的外端面181抵接。即,通过紧固螺母构件177, 使轮毂轮152隔着内轮167由螺母构件177和碗形部157夹持。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4—340311号公报
以往,如上所述,轴部173侧的花键部175与轮毂轮152侧的花键部 176卡合。因此,需要对轴部173侧及轮毂轮152侧这两者实施花键加工, 使成本变高,并且压入时需要将轴部173侧的花键部175与轮毂轮152侧 的花键部176的凹凸对合,此时,由于使齿面对合,当压入时,可能损伤 (啃削)该凹凸齿。另外,如果不使齿面对合,而以凹凸齿的大径对合进 行压入时,容易产生圆周方向的松动。如此,当圆周方向存在松动时,旋 转力矩的传递性差,并且可能产生噪声。因此,如以往所示,利用花键嵌合时,难以将凹凸齿的损伤及圆周方向的松动这两者避免。
另外,需要在从筒部163突出的轴部173的螺纹部174螺接螺母构件 177。因此,在组装时有螺纹紧固作业,操作性差,并且部件个数多,部 件管理性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抑制圆周方向的松动,且轮 毂轮与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连结作业性优良的车轮用轴承装 置。
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具备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具有外部构件, 其在内周具有多列轨道面;内部构件,其在外周具有多列轨道面;多列滚 动体,其夹设在外部构件的轨道面与内部构件的轨道面之间,所述内部构 件具备轮毂轮,该轮毂轮在外径面具有车轮安装用凸缘,嵌插在轮毂轮孔 部的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通过凹凸嵌合结构与轮毂轮一 体化,将在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 的内径面中的任一方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凸部沿轴向压入另一方,并利用 凸部在另一方形成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部,从而构成凸部与凹部的嵌合接 触部位整个区域密接的所述凹凸嵌合结构,并且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与 轮毂轮的内径面之间设置了轴部防脱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用轴承装置,通过凸部与凹部的嵌合接触部位整个 区域密接的凹凸嵌合结构,嵌插在轮毂轮的孔部的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 头构件的轴部与轮毂轮形成一体化,由此在该嵌合结构中,在径向和周向 不会形成松动产生的间隙。另外,通过将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 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的任一方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凸部沿轴向压 入另一方,并利用该凸部在孔部内径面形成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部,从而 构成凹凸嵌合结构。即,在对方侧的凹部形成面进行凸部形状的转印。此 时,通过使凸部陷入对方侧的凹部形成面,孔部形成略微扩径的状态而容 许凸部的轴向的移动,当轴向的移动停止时,孔部要返回原径而进行缩径。 由此,凸部与凹部的嵌合接触部位整个区域密接。
由于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与轮毂轮的内径面之间设置了轴部防脱结构,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从轮毂轮的孔部沿轴向脱落。
也可以在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设置所述凹凸嵌合结 构的凸部,并且至少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轮毂轮的孔部内径部 高,通过将所述轴部从凸部的轴向端部侧压入轮毂轮的孔部,利用该凸部 在轮毂轮的孔部内径面形成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部,构成所述凹凸嵌合结 构。另外,也可以在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设置所述凹凸嵌合结构的凸部, 并且至少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 轴部的外径部高,通过将所述轮毂轮侧的凸部从其轴向端部侧压入外侧接 头构件的轴部,利用该凸部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形成与凸部密 接嵌合的凹部,构成所述凹凸嵌合结构。
优选,使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 的任一方设置的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与另一方的凹部形成前的凹部 形成面的位置对应。此时,存在如下情况,即,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尺寸 比连结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设置的多个凸部的顶点而成的圆弧 的最大直径尺寸小,比连结所述轴部的凸部间的谷底而成的圆弧的最大直 径尺寸大。另外,存在如下情况,g卩,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尺寸比 连结在轮毂轮的孔部设置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部的顶点而成的圆 弧的最小直径尺寸大,比连结轮毂轮的孔部的凸部间的谷底而成的圆弧的 最小直径尺寸小。
存在如下情况,即,所述轮毂轮的孔部具备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的轴 部嵌合孔和从该轴部嵌合孔的接头相反侧的端部向接头相反侧扩开的锥 孔,轴部防脱结构由从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接头相反侧延伸且卡止在所 述锥孔的锥状卡止片构成。另外,存在如下情况,即,所述轮毂轮的孔部 具备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的轴部嵌合孔和从该轴部嵌合孔的接头相反侧 的端部向外径侧延伸的台阶面,轴部防脱结构由从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 外径方向延伸且卡止在所述台阶面的外锷状卡止片构成。
锥状卡止片是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轮毂轮的孔部的压入结束状 态下,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扩径而形成的构件,或者是将在外 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端部设置的调心用的短圆筒部扩径而形成的构件。另外,外锷状卡止片是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轮毂轮的孔部的压入结束状 态下,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以向外径侧突出的方式紧固而形 成。
优选设置收纳挤出部的凹槽部,该挤出部由基于所述压入的凹部形成 而产生。在此,挤出部是凸部的凹部嵌合部位嵌入(嵌合)凹部的容量的 材料量,由从形成的凹部压出的材料量、或者由为了形成凹部而切削出的 材料量、或者由压出的材料量和切削出的材料量这两者等构成。
另外,在等速万向接头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的 任一方设置的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与另一方的凹部形成前的凹部形 成面的位置对应。即,压入时使凸部的一部分可靠地陷入凹部形成面。
优选,使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比周向相邻的凸部间的 与所述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尺寸小。通过如此设定,使凸部的突出 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的总和比周向相邻的凸部间嵌合的对方侧的山 部的与所述突出方向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厚度的总和小。
发明效果
对于本发明,在凹凸嵌合结构中,由于在径向和周向不会形成松动产 生的间隙,因此嵌合部位全部有助于传递旋转力矩,能够稳定地传递力矩, 并且也不会产生噪声。并且,由于进行没有间隙的密接,因此提高力矩传 递部位的强度。因此,能够使车轮用轴承装置轻量、紧凑。
通过轴部防脱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从轮毂轮的 孔部沿轴向脱落。由此,能够维持稳定的连结状态,能够实现车轮用轴承 装置的高品质化。
通过将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 的任一方设置的凸部沿轴向压入另一方,能够形成与该凸部密接嵌合的凹 部。因此,能够可靠地形成凹凸嵌合结构。并且,在形成有凹部的构件上 无需事先形成花键部等,生产性优良,并且无需花键彼此的相位对合,实 现了装配性的提高,并且能够避免压入时齿面的损伤,能够维持稳定的嵌 合状态。
另外,在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设置所述凹凸嵌合结构的凸部,并且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轮毂轮的孔部内径部高,当将 所述轴部从凸部的轴向端部侧压入轮毂轮的孔部时,能够提高轴部侧的硬 度,能够提高轴部的刚性。另外,在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设置所述凹凸 嵌合结构的凸部,并且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 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部高,在将所述轮毂轮侧的凸部从其轴向端部侧压 入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时,由于无需进行轴部侧的硬度处理(热处理), 因此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生产性优良。
轴部防脱结构是锥状卡止片或外锷状卡止片时,能够省略以往那样的 螺纹紧固。因此,无需在轴部形成从轮毂轮的孔部突出的螺纹部,能够实 现轻量化,并且能够省略螺纹紧固作业,能够实现装配操作性的提高。并 且,在锥状的卡止片中可以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扩径,并且, 在外锷状卡止片中可以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紧固,由此容易进 行轴部防脱结构的形成。锥状卡止片是将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端部设 置的调心用的短圆筒部扩径而得到的构件,能够在防止中心偏离的同时将 轴部压入轮毂轮,能够更加稳定地压入。
设置收纳挤出部的凹槽部,该挤出部由基于所述压入的凹部形成而产 生,由此,能够将挤出部保持(维持)在该凹槽内,挤出部不会进入装置 外的车辆内等。即,能够将挤出部原封不动地收纳于凹槽部,无需进行挤 出部的除去处理,能够实现装配作业工时的减少,能够实现装配操作性的 提高和成本降低。
另外,通过将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配置在凹部形成前的凹部形成 面上,能够使凸部在压入时陷入凹部形成面,从而可靠地形成凹部。
通过使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比周向相邻的凸部间的 与所述突出方向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尺寸小,能够使形成有凹部的对方 侧的山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变大。因此,能够使硬度低的对 方侧的山部的剪切面积变大,能够确保扭曲强度。并且,由于硬度高的凸 部的齿厚小,因此能够使压入载荷变小,能够实现压入性的提高。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图2A是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凹凸嵌合结构的放大剖面图。
图2B是所述图2A的X部放大图。 图3是示出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装配前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凹凸嵌合结构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示出所述图7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所述图7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的剖面图。 图IO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1是所述图10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2是所述图10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3A是遍及整周的外锷状卡止部的端面图。 图13B是沿周向以规定间距配置的外锷状卡止部的端面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15是所述图14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16是示出所述图14的车轮用轴承装置装配前的剖面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主要部分剖 面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主要部分剖 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主要部分剖 面图。
图20A是示出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另一凹凸嵌合结构的横向剖面图。
图20B是所述图20A的Y部放大图。
图21是现有的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剖面图。
1轮毂轮
2轴承
3等速万向接头11 口部12轴部
22孔部
22a轴部嵌合孔
22e台阶面
24内轮
25外部构件
26、 27外侧轨道面
28、 29内侧轨道面
31紧固部
45挤出部
50凹槽部
65锥状卡止片
70锥状卡止片
76外锷状卡止片
M凹凸嵌合结构
Ml轴部防脱结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
基于图1 图20对以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将轮毂轮1、多列滚动轴承2和等速万向接头3—体化而形成。
等速万向接头3构成为,主要构件有作为外侧接头构件的外轮5;
在外轮5的内侧配置的作为内侧接头构件的内轮6;夹设在外轮5和内轮6之间并传递转矩的多个球7;夹设在外轮5和内轮6之间并保持球7的保持架8。内轮6通过将轴10的端部10a压入其孔部内径6a进行花键嵌合而与轴IO能够传递转矩地结合。此外,在轴10的端部10a嵌合有轴防脱用的挡圈9。
外轮5包括口部11和杆部(轴部)12, 口部11为一端开口的碗状,在其内球面13内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轨道槽14,该轨道槽14延伸到口部11的开口端。在内轮6的外球面15,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轨道槽16。
外轮5的轨道槽14和内轮6的轨道槽16形成一对,在每一个由各对轨道槽14、 16构成的球轨道内装入有作为转矩传递要素的能够滚动的球7 。球7夹设在外轮5的轨道槽14和内轮6的轨道槽16之间来传递力矩。保持架8能够滑动地夹设在外轮5和内轮6之间,且外球面8a与外轮5的内球面13相接,内球面8b与内轮6的外球面15相接。此外,该情况的等速万向接头表示在各轨道槽14、 16的槽底具有直线状的直线部的免根切型,但是也可以是球笼型等其它的等速万向接头。
另外,口部11的开口部利用防尘罩60密封。防尘罩60包括大径部60a、小径部60b、连结大径部60a与小径部60b的波纹部60c。大径部60a外嵌在口部ll的开口部,在该状态下利用防尘罩带61进行紧固,小径部60b外嵌在轴10的防尘罩安装部10b,在该状态下利用防尘罩带62进行紧固。
轮毂轮1具有筒部20和在筒部20的接头相反侧的端部设置的凸缘21。筒部20的孔部22具备轴向中间部的轴部嵌合孔22a、接头相反侧的锥孔22b和接头侧的大径孔22c。 g卩,在轴部嵌合孔22a中,通过后述的凹凸嵌合结构M使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的轴部12与轮毂轮1结合。另外,在轴部嵌合孔22a和大径孔22c之间设置有锥部(锥孔)22d。该锥部22d沿着结合轮毂轮1和外轮5的轴部12时的压入方向而进行縮径。锥部22d的锥角0 (参照图3)例如为15° 75°。
滚动轴承2具备轮毂轮l;内部构件,其具备与阶梯部23嵌合的内轮24,该阶梯部23设置在该轮毂轮1的筒部20的接头侧;外部构件25,其横跨筒部20至内轮24而外嵌。在外部构件25的内周设置有两列外侧轨道面(外部轨道)26、 27。另外,在内部构件形成有第一内侧轨道面(内部轨道)28和第二内侧轨道面(内部轨道)29,该第一内侧轨道面28在轮毂轮1的筒部外周设置且与第一外侧轨道面26相对,所述第二内侧轨道面29在内轮24的外周面设置且与第二外侧轨道面27相对。并且,在外侧轨道面26、 27和与其相对的内侧轨道面28、 29之间夹装有作为滚动体30的球。此外,在外部构件25的两开口部安装有密封构件S。在该情况下,紧固轮毂轮1的接头侧的端部,并利用该紧固部31对
滚动轴承2施加予压。由此,能够将内轮24紧固在轮毂轮1。另外,在轮毂轮1的凸缘21设置有螺栓安装孔32,且在该螺栓安装孔32安装有用于将车轮和制动盘固定在该凸缘21的轮毂螺栓33。
如图2A、图2B以及图3所示,例如,凹凸嵌合结构M包括凸部35,其设置在轴部12的端部且沿轴向延伸;凹部36,其形成在轮毂轮1的孔部22的内径面(该情况为轴部嵌合孔22a的内径面37),凸部35和与该凸部35嵌合的轮毂轮1的凹部36的嵌合接触部位38的整个区域密接。即,在轴部12的口部相反侧的外周面沿周向以规定间距配置有多个凸部35,在轮毂轮1的孔部22的轴部嵌合孔22a的内径面37沿周向形成有凸部35嵌合的多个凹部36。 S卩,遍及周向全周将凸部35和与其嵌合的凹部36进行过盈配合。
在该情况下,各凸部35的截面为具有凸R状顶点的三角形状(山形状),各凸部35的凹部嵌合部位为图2B所示的范围A,是从截面中的山形的中腹部到山顶的范围。另外,在周向相邻的凸部35之间,在比轮毂轮1的内径面37更靠内径侧形成有间隙40。
如此,能够通过凹凸嵌合结构M将轮毂轮1与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的轴部12连结。此时,由于紧固轮毂轮1的接头侧的端部并通过该紧固部31对滚动轴承2施加予压,由此无需通过外轮5的口部11对内轮24施加予压,而使口部11相对于轮毂轮1的端部(该情况为紧固部31)成为未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另外,也可以使紧固部31和口部11的背面lla抵接(接触),并将该情况的接触面压力形成在100Mpa以下。(图示省略)
如此,抵接(接触)时能够构成外轮5的轴部12的定位。即,通过定位,能够使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尺寸精度稳定,并且能够将沿轴向配置的凹凸嵌合结构M的轴向长度确保为稳定的长度,能够实现力矩传递性的提高。当轮毂轮l的紧固部31与口部11的背面lla的接触面压力超过100Mpa时可能产生噪声。g卩,在大转矩负载时,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与轮毂轮1的扭转量产生差异,由于该差异,在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与轮毂轮1的接触部产生急剧的滑动而发出噪声。与此相对,如本发明所示,当接触面压力在100Mpa以下时则能够防止产生急剧滑动,能够抑制噪声的产生。由此,能够构成安静的车轮用轴承装置。此外,虽然接触面
压力在100Mpa以下,但也需要在能够构成密封结构的表面压力以上。
另外,在外轮5的轴部12的端部和轮毂轮1的内径面37之间设置有轴部防脱结构M1。该轴部防脱结构M1由从外轮5的轴部12的端部向接头相反侧延伸且卡止在锥孔22b的锥状卡止片65形成。g卩,锥状卡止片65由从接头侧向接头相反侧扩径的环状体形成,且其外周面65a的至少一部分与锥孔22b进行压力接触或接触。
接下来,对凹凸嵌合结构M的嵌合方法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对轴部12的外径部实施热硬化处理,在该硬化层H形成花键41,该花键41包括沿轴向的凸条41a和凹条41b。因此,将花键41的凸条41a进行硬化处理,使该凸条41a成为凹凸嵌合结构M的凸部35。此外,该实施方式中的硬化层H的范围如交叉影线部所示,是从花键41的外端缘到外轮5的口部11的底壁的一部分。作为该热硬化处理可以采用高频淬火或渗碳淬火等各种热处理。在此,高频淬火是应用如下原理的淬火方法,该原理为在高频电流流动的线圈中放入需要淬火的部分,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焦耳热,对传导性物体进行加热。另外渗碳淬火是使碳从低碳材料的表面渗入/扩散,之后进行淬火的方法。将轴部12的花键41形成为模数在0.5以下的小齿。在此,模数等于节圆直径除以齿数。
另外,可以使轮毂轮l的内径侧保持未淬火状态。即,在轮毂轮l的孔部22的内径面37侧形成未进行热硬化处理的未硬化部(未淬火状态)。使外轮5的轴部12的硬化层H与轮毂轮1的未硬化部的硬度差为HRC30点以上。
此时,凸部35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与凹部形成前的凹部形成面(该情况为轮毂轮1的孔部22的内径面37)的位置对应。即,将孔部22的内径面37的内径尺寸D设定为比凸部35的最大外径小、S卩比连结作为花键41的凸条41a的凸部35的顶点的圆弧的最大直径尺寸(外接圆直径)Dl小,且比连结凸部间的谷底(花键41的凹条41b的底)的圆弧的直径尺寸D2大。艮卩D2〈D〈D1。
能够通过作为现有的公知公用的方法的滚压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冲压加工、拉拔加工等各种方法形成花键41。另外,作为热硬化处理,可以采用高频淬火或渗碳淬火等各种热处理。
另外,使用于构成所述锥状卡止片65的短圆筒部66从轴部12的端面12a的外周缘部沿轴向突出。短圆筒部66的外径D4设定为比孔部22的嵌合孔22a的内径尺寸D小。即,如下所述,该短圆筒部66成为轴部12向轮毂轮1的孔部22压入时的调心构件。
并且,如图3所示,在轮毂轮1的轴心与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的轴心对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轮毂轮1将外轮5的轴部12插入(压入)。此时,由于在轮毂轮l的孔部22形成沿压入方向縮径的锥部22d,因此该锥部22d能够构成开始压入时的引导件。另外,由于孔部22的内径面37的内径尺寸D、凸部35的最大外径尺寸Dl和凸部间的谷底的外径尺寸D2存在上述的关系,并且凸部35的硬度比孔部22的内径面37的硬度大30点以上,因此当将轴IO压入轮毂轮1的孔部22时,该凸部35陷入内径面37,并且凸部35沿轴向形成该凸部35嵌合的凹部36。
由此,如图2A及图2B所示,轴部12的端部的凸部35和与其嵌合的凹部36的嵌合接触部位38的整体密接。即,在对方侧的凹部形成面(该情况为孔部22的内径面37)进行凸部35的形状的转印。此时,通过使凸部35陷入孔部22的内径面37,孔部22形成略微的扩径状态而允许凸部35的轴向移动,当轴向的移动停止时,孔部22要返回原来的直径而进行缩径。换言之,在凸部35压入时,轮毂轮l沿径向发生弹性变形,并将该弹性变形量的予压施加到凸部35的齿面(凹部嵌合部位的表面)。因此,凸部35的凹部嵌合部位的整体可靠地形成相对于其对应的凹部36密接的凹凸嵌合结构M。
如此,在将外轮5的轴部12压入轮毂轮1的孔部22并通过凹凸嵌合结构M将外轮5的轴部12与轮毂轮1一体化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短圆筒部66从嵌合孔22a向锥孔22b侧突出。
在此,使用钻模67将该短圆筒部66扩径。钻模67具备圆柱状的主体部68和与该主体部68的前端部相连设置的圆锥梯形部69。钻模67的圆锥梯形部69中,使其倾斜面69a的倾斜角度与锥孔22b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并且,将其前端的外径尺寸设定为与短圆筒部66的内径相同或者略微比短圆筒部66的内径小。并且,如图5所示,通过经由锥孔22b将钻模67的圆锥梯形部69嵌入而施加箭头(X方向的载荷,由此对短圆筒
部66的内径侧施加使短圆筒部66扩径的箭头(3方向的扩径力。此时,通 过钻模67的圆锥梯形部69将短圆筒部66的至少一部分向锥孔22b的内 径面侧按压,并形成与锥孔22b的内径面进行压力接触或接触的状态,能 够构成所述轴部防脱结构M1。此外,在施加钻模67的箭头a方向的载荷 时,为了使该车轮用轴承装置不向箭头cc方向移动而需要固定,但是用固 定构件支承轮毂轮1或等速万向接头3等的一部分即可。可是,短圆筒部 66的内径面也可以为向轴端侧扩径的锥形状。当形成这样的形状时可以通 过锻造形成内径面,这与成本的降低相关。
另外,为了减少的钻模67的箭头ct方向的载荷,可以在短圆筒部66 上开设切口 ,也可以在周向部分地配置钻模67的圆锥梯形部69的圆锥面。 当在短圆筒部66上开设切口时,容易将短圆筒部66扩径。另外,在周向 部分地配置钻模67的圆锥梯形部69的圆锥面时,由于使短圆筒部66扩 径的部位成为圆周上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减少钻模67的压入载荷。
在本发明中,凹凸嵌合结构M由于是将凸部35与凹部36的嵌合接 触部位38的整体进行密接,因此在该凹凸嵌合结构M中,在径向和圆周 方向不会形成松动产生的间隙。因此,嵌合部位全部有助于传递旋转力矩, 能够稳定地传递力矩,并且也不会产生噪声。
在形成凹部36的构件(该情况为轮毂轮1)无需形成花键部等,生产 性优良,并且无需进行花键彼此的相位对合,实现了装配性的提高,并且 能够避免压入时齿面的损伤,能够维持稳定的嵌合状态。
由于锥部22d能够构成开始压入时的引导件,因此能够相对于轮毂轮 1的孔部22将外轮5的轴部12不产生偏差地压入,能够稳定地传递力矩。 并且,由于将短圆筒部66的外径D4设定为比孔部22的嵌合孔22a的内 径尺寸D小,因此短圆筒部66成为调心构件,能够在防止中心偏离的同 时将轴部压入轮毂轮,能够更加稳定地压入。
通过轴部防脱结构Ml能够有效地防止外轮5的轴部12从轮毂轮1 的孔部22脱落(尤其向轴侧的轴向的脱落)。由此,能够维持稳定的连结 状态,能够实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高品质化。另外,由于轴部防脱结构 Ml是锥状卡止片65,能够省略以往那样的螺纹紧固。因此,在轴部12无需形成从轮毂轮1的孔部22突出的螺纹部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 够省略螺纹紧固作业,能够实现装配作业性的提高。并且,在锥状卡止片
65中,将外轮5的轴部12的一部分扩径即可,能够容易形成轴部防脱结 构M1。此外,外轮5的轴部12向接头相反方向的移动需要向进一步压入 轴部12方向的按压力,因而很难产生外轮5的轴部12向接头相反方向的 位置偏离,并且即使该方向产生位置偏离,由于外轮5的口部11的底部 与轮毂轮1的紧固部31抵接,因而外轮5的轴部12不从轮毂轮1脱落。 使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的轴部12的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轮 毂轮1的孔部内径部高,并且将轴部12从凸部35的轴向端部侧压入轮毂 轮1的孔部22,由此容易向轮毂轮1的孔部内径面形成凹部。另外,能够 提高轴部侧的硬度,能够提高轴部12的扭转强度。
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由于在轴部12形成的花键41使用模数为0.5 以下的小齿,因此能够实现该花键41的成形性的提高,并且实现压入载 荷的降低。此外,由于能够以在该种轴通常形成的花键构成凸部35,因此 能够用低成本简单地形成该凸部35。
另外,通过将轴部12压入轮毂轮1来形成凹部36时,在该凹部36 侧产生加工硬化。在此,所谓加工硬化是指对物体施加塑性变形(塑性加 工)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相对于变形的阻力增大,比未承受变形的 材料硬。因此通过压入时进行塑性变形,凹部36侧的轮毂轮1的内径面 37硬化,能够实现旋转力矩传递性的提高。
轮毂轮1的内径侧比较柔软。因此能够实现外轮5的轴部12的外径 面的凸部35与轮毂轮1的孔部内径面的凹部36嵌合时的嵌合性(密接性) 的提高,能够精度良好地抑制在径向及圆周方向产生松动。
可是,在上述图3所示的花键41中,凸条41a的间距与凹条41b的 间距设定为相同。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2B所示,凸部35的 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L和周向相邻的凸部35间的与上述中间部 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尺寸LO大致相同。
与此相对,如图6所示,可以使凸部35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 厚度L2比周向相邻的凸部35间的与上述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尺寸 Ll小。艮卩,在轴部12形成的花键41中,使凸部35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齿厚)L2比在凸部35间嵌合的轮毂轮1侧的凸部35的突 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齿厚)Ll小。
因此,将轴部12侧的整周的凸部35的齿厚的总和S(Bl+B2+B3+…) 设定为比轮毂轮1侧的山部43 (沿周向相邻的凸部间的凸齿)的齿厚的总 和2 (Al+A2+A3+…)小。由此,能够使轮毂轮1侧的山部43的剪切面 积变大,能够确保扭转强度。并且,由于凸部35的齿厚小,因此能够减 小压入载荷,能够实现压入性的提高。当凸部35的周向厚度的总和比对 方侧的山部43的周向厚度的总和小时,无需使所有凸部35中的周向厚度 L2都比周向相邻的凸部35间的周向的尺寸Ll (山部43的周向尺寸)小。 即,既可以使多个凸部35中的任意的凸部35的周向厚度与周向相邻的凸 部间的周向的尺寸相同,也可以比其周向的尺寸大,只要总和小即可。此 外,图6中的凸部35的截面为梯形。
图7表示第二实施方式,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轴部防脱结构M1未预 先形成图4所示的短圆筒部66,而是通过将轴部12的一部分设置成向外 径方向突出的锥状卡止片70而构成。
在该情况下,使用图8所示的钻模71。钻模71具备圆柱状的主体部 72和与该主体部72的前端部相连设置的短圆筒部73,在短圆筒部73的 外周面的前端设置有切口部74。因此,在钻模71形成有前端楔部75。将 前端楔部75打入时(施加箭头a方向的载荷时),该前端楔部75的截面 形状的外径侧为倾斜面,通过形成该倾斜面的切口部74将轴部12的端部 的外径侧扩径。
由此,该锥状卡止片70至少一部分与锥孔22b的内径面进行压力接 触或接触。因此,即使是这样的锥状卡止片70也与上述图1等中所示的 锥状卡止片65相同,能够有效地防止外轮5的轴部12从轮毂轮1的孔部 22沿轴向脱落。由此,能够维持稳定的连结状态,能够实现车轮用轴承装 置的高品质化。此外,前端楔部75的内径面也可以为锥形状。
图10表示第三实施方式,该车轮用轴承装置的轴部防脱结构M l通 过外锷状卡止片76构成,该外锷状卡止片76通过将轴部12的一部分以 向外径方向突出的方式进行紧固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轮毂轮l的孔部 22中,在嵌合孔22a和锥孔22b之间设置台阶面22e,外锷状卡止片76卡止在该台阶面22e。
在该轴部防脱结构M 1中,使用图11所示的钻模77。该钻模77具 备圆筒体78。将圆筒体78的外径D5设定为比轴部12的端部的外径D7 大,并且将圆筒体78的内径D6设定为比轴部12的端部的外径D7小。
因此,将该钻模77的轴心与外轮5的轴部12的轴心对合,在该状态 下通过钻模77的端面77a对轴部12的端面12a沿箭头a方向施加载荷时, 如图12所示,能够将轴部12的端面12a的外周侧压碎而形成外锷状卡止 片76。
即使是这样的外锷状卡止片76,由于外锷状卡止片76卡止在台阶面 22e,因此也与上述图l等中所示的锥状卡止片65相同,能够有效地防止 外轮5的轴部12从轮毂轮1的孔部22沿轴向脱落。由此,能够维持稳定 的连结状态,能够实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高品质化。
当使用图11和凸12所示的钻模77时,如图13A所示,外锷状卡止 片76沿圆周方向形成。因此,作为钻模当按压部沿周向以规定间距(例 如90°间距)配置时,如图13B所示,多个外锷状卡止片76沿周向以规定 间隔配置。如图13B所示,即使多个外锷状卡止片76沿周向以规定间距 配置,由于外锷状卡止片76卡止在台阶面22e,因此也能够有效地防止外 轮5的轴部12从轮毂轮1的孔部22沿轴向脱落。
当相对于轮毂轮1将外轮5的轴部12压入时,从利用凸部35形成的 凹部36挤出材料而形成图14所示的挤出部45。挤出部45是凸部35的凹 部嵌合部位嵌入(嵌合)凹部36的容量的材料量,由从形成的凹部36压 出的材料量、或者由为了形成凹部36而切削出的材料量、或者由压出的 材料量和切削出的材料量这两者等构成。
因此,在上述图1等所示的车轮用轴承装置中,在轮毂轮1装配等速 万向接头后需要进行该挤出部45的除去作业。因此,在该图14所示的第 四实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轴部12设置有收纳挤出部45的凹槽部50。
通过在轴部12的花键41的轴端缘设置周向槽51来形成凹槽部50, 如图15所示,在周向槽51中,其花键41侧的侧面51a是相对于轴向正 交的平面,花键相反侧的侧面51b是从槽底51c向花键相反侧扩径的锥面。 另外,在比该侧面51b更靠花键相反侧形成有构成轴部防脱结构Ml的锥状卡止片65。
如图16所示,在轮毂轮1的轴心与等速万向接头3的外轮5的轴心 对合的状态下,当将轴部12压入轮毂轮1的孔部22时,形成的挤出部45 在巻曲的同时收纳于凹槽部50内。即,从孔部22的内径面削掉或压出的 材料的一部分进入凹槽部50内。
如此,通过设置收纳挤出部45的凹槽部50,能够将挤出部45保持(维 持)在该凹槽部50内,挤出部45不会进入装置外的车辆内等,该挤出部 45由基于上述压入的凹部形成而产生。即,能够将挤出部45原封不动地 收纳于凹槽部50,无需进行挤出部45的除去处理,能够实现装配作业工
时的减少,能够实现装配作业性的提高和成本降低。
另外,压入结束后,由于短圆筒部66处于进入锥孔22b的状态,因 此需要将该短圆筒部66扩径。因此,通过使用图4所示的钻模67能够使 其扩径,若将短圆筒部66扩径则形成轴部防脱结构Ml。
作为轴部防脱结构Ml既可以如第五实施方式的图17所示使用螺栓 螺母结合,也可以如第六实施方式的图18所示使用挡圈,还可如第七实 施方式的图19所示使用焊接等结合方法。、
在图17中,在轴部12相连设置螺纹轴部80,在该螺纹轴部80螺接 螺母构件81。并且,使螺母构件81与孔部22的台阶面22e抵接。由此, 限制轴部12从轮毂轮1的孔部22向轴侧脱落。
在图18中,在比花键41靠接头相反侧设置轴延伸部83,并且在该轴 延伸部83设置周向槽84,在该周向槽84嵌接挡圈85。并且,在轮毂轮1 的孔部22中,在嵌合孔22a和锥孔22b之间设置所述挡圈85卡止的阶梯 部22f。由此,使挡圈85卡止在阶梯部22f来限制轴部12从轮毂轮1的 孔部22向轴侧脱落。
在图19中,通过焯接,接合轴部12的端部外周面与嵌合孔22a的台 阶面22e侧的开口部端缘部。由此,限制轴部12从轮毂轮1的孔部22向 轴侧脱落。在该情况下,作为焊接部位88既可以遍及整周,也可以在沿 周向以规定间隔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轴部12侧形成构成凸部(向径向内侧突出 的凸部)35的花键41,并且对该轴部12的花键41实施硬化处理,轮毂轮1的内径面为未硬化(未经加工的材料)。与此相对,如图20A及图20B 所示,也可以在轮毂轮1的孔部22的内径面形成实施了硬化处理的花键 111 (由凸条llla和凹条lllb构成),并且对轴部12未施加硬化处理。此 外,花键lll也能够通过作为公知公用的方法的拉削加工、切削加工、冲 压加工、拉拔加工等各种加工方法形成。另外,作为热硬化处理也可以采 用高频淬火、渗碳淬火等各种热处理。在该情况下,凸部35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与凹部形成前的凹部形成 面(轴部12的外径面)的位置对应。g卩,将连结凸部35的顶点的圆弧的 直径尺寸(凸部35的最小直径尺寸)D8设定为比轴部12的外径尺寸D10 小,其中凸部35为花键111的凸条llla,将连结花键lll的凹条lllb的 底(周—向相邻的凸部间的谷底)的圆弧的直径尺寸D9设定为比轴部12的 外径尺寸D10大。即D8〈D10〈D9。当将轴部12压入轮毂轮1的孔部22时,通过轮毂轮1侧的凸部35 能够在轴部12的外周面形成该凸部35嵌合的凹部36。由此,凸部35和 与其嵌合的凹部的嵌合接触部位38的整体密接。在此,嵌合接触部位38是图20B所示的范围B,是从凸部35的截面 的山形的中腹部到山顶的范围。另外,在周向相邻的凸部35之间,在比 轴部12的外周面靠外径侧形成有间隙112。即使在图20所示的情况中,由于通过压入而形成有挤出部45,因此 也优选设置收纳该挤出部45的收纳部。由于挤出部45形成在轴部12的 口侧,因此将收纳部设置在轮毂轮l侦lj。如此,在轮毂轮1的孔部22的内径面37设置凹凸嵌合结构M的凸 部35,并且使该凸部35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外轮5的轴部12的外径部高, 在压入的部件中由于无需进行轴部侧的硬度处理(热处理),因此等速万 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外轮5)的生产性优良。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实 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作为凹凸嵌合结构M的凸部35的形 状,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截面三角形状,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 式中为截面梯形(富士山形状),但是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半圆形状、半 椭圆形状、矩形形状等各种形状,凸部35的面积、个数、周向配置间距等也可以任意变化。即,无需形成花键41、 111并以该花键41、 111的凸条41a、 111a作为凹凸嵌合结构M的凸部35,可以是键那样的部件,也 可以是形成曲线状的波形对合面的部件。总之,能够将沿轴向配置的凸部 35压入对方侧,利用该凸部35能够在对方侧形成与凸部35密接嵌合的 凹部36,且凸部35和与其嵌合的凹部36的嵌合接触部位38的整体密接, 并且在轮毂轮1和等速万向接头3之间能够传递旋转力矩即可。另外,作为轮毂轮1的孔部22也可以是圆孔以外的多边形孔等异形 孔,嵌入该孔部22的轴部12的端部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截面以外的 多边形等异形截面。并且,在将轴部12压入轮毂轮1时,由于可以仅使 凸部.35的压入开始端部比形成有凹部36部位的硬度高,因此无需使凸部 35的整体的硬度高。在图2中虽然形成有间隙40,但是也可以连凸部35 间的谷部也陷入轮毂轮1的内径面37。此外,作为凸部35侧和利用凸部 35形成的凹部形成面侧的硬度差,优选如前述那样为HRC30点以上,但 是只要能够压入凸部35即可,也可以小于30点。凸部35的端面(压入开始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相对于轴向正交 的面,但是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以规定角度倾斜的面。在该情况下,从内 径侧向外径侧既可以向凸部相反侧倾斜,也可以向凸部侧倾斜。另外,作为凹槽部50的形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其周向槽51中, 将花键相反侧的侧面51b形成为从槽底51c向花键相反侧扩径的锥面,但 是也可以不形成这样的锥面,总之只要能够收纳(收容)产生的挤出部45 即可,因此,作为凹槽部50的容量只要能够与产生的挤出部45对应即可。另外,也可以在轮毂轮l的孔部22的内径面37设置沿周向以规定间 距配置的小凹部。作为小凹部需要比凹部36的容积小。通过设置这样的 小凹部,能够实现凸部35的压入性的提高。§卩,通过设置小凹部能够减 少在压入凸部35时形成的挤出部45的容量,能够实现压入阻力的减小。 另外,由于能够使挤出部45变小,因此能够使凹槽部50的容积变小,能 够实现凹槽部50的加工性及轴部12的强度的提高。此外,小凹部的形状 可以采用三角形状、半椭圆形、矩形等各种形状,个数也可以任意设置。作为图19所示的结合方法,使用了焊接的结合方法,但是也可以代 替焊接而使用粘接剂。另外,作为轴承2的滚动体30,也可以使用辊。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三代的车轮用轴承装置,但是也可以是第 一代、第二代和第四代。此外,压入凸部35时,可以固定形成有凹部36的一侧而移动形成有凸部35的一侧,相反也可以固定形成有凸部35的一 侧而移动形成有凹部36的一侧,还可以使两者都移动。此外,在等速万 向接头3中,也可以通过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凹凸嵌合结构M使内 轮6与轴IO—体化。此外,在轴部防脱结构M1中,例如,当使用如图18所示的挡圈85 等时,可以不将轴部防脱结构Ml设置在轴部12的端部,而设置在轴部 12的根部侧(口侧)等。工业实用性能够适用于单独使用多列滚动轴承结构的第一代、在外部构件一体地 具有车身安装凸缘的第二代、在一体地具有车轮安装凸缘的轮毂轮的外周 将多列滚动轴承的一方的内侧轨道面一体地形成的第三代、以及在轮毂轮 将等速万向接头一体化,且在构成该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外周 将多列滚动轴承的另一方的内侧轨道面一体地形成的第四代的车轮用轴 承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具备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具有外部构件,其在内周具有多列轨道面;内部构件,其在外周具有多列轨道面;多列滚动体,其夹设在外部构件的轨道面与内部构件的轨道面之间,所述内部构件具备轮毂轮,该轮毂轮在外径面具有车轮安装用凸缘,嵌插在轮毂轮的孔部中的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通过凹凸嵌合结构与轮毂轮一体化,所述车轮用轴承装置的特征在于,将在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的一方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凸部沿轴向压入另一方,并利用凸部在另一方形成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部,从而构成凸部与凹部的嵌合接触部位整个区域密接的所述凹凸嵌合结构,并且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和轮毂轮的内径面之间设置轴部防脱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设置所述凹凸嵌合结构的凸部,并且至少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轮毂轮的孔部内径部高,通过将所述轴部从凸部 的轴向端部侧压入轮毂轮的孔部,利用该凸部在轮毂轮的孔部内径面形成 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部,从而构成所述凹凸嵌合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的内径尺寸设定为比连结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设置的多个凸部的顶点而成的圆弧的最大直径尺寸小,比连接所述 轴部的凸部间的谷底而成的圆弧的最大直径尺寸大。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设置所述凹凸嵌合结构的凸部,并且至少使该凸部的轴向端部的硬度比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 部高,通过将所述轮毂轮侧的凸部从其轴向端部侧压入外侧接头构件的轴 部,利用该凸部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形成与凸部密接嵌合的凹 部,从而构成所述凹凸嵌合结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尺寸设定为比连结在轮毂轮的孔部设置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部的顶点而成的圆弧的最小直径尺寸大,比 连接所述轮毂轮的孔部的凸部间的谷底而成的圆弧的最小直径尺寸小。
6、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轮的孔部具备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的轴部嵌合孔和从该轴部嵌合孔的接头相反侧的端部向接头相反侧扩开的锥孔,轴部防脱结构由 从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接头相反侧延伸且卡止在所述锥孔的锥状卡止 片构成。
7、 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毂轮的孔部具备形成有凹凸嵌合结构的轴部嵌合孔和从该轴部嵌合孔的接头相反侧的端部向外径侧延伸的台阶面,轴部防脱结构由从 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外径方向延伸且卡止在所述台阶面上的外锷状卡 止片构成。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轮毂轮的孔部的压入结束状态下,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扩径而形成所述锥状卡止片。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端部设置的调心用短圆筒部扩径而形成所述锥状卡止片。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向轮毂轮的孔部的压入结束状态下,将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一部分以向外径侧突出的方式紧固而形成所述外锷状卡 止片。
11、 如权利要求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收纳挤出部的凹槽部,该挤出部由基于所述压入的轮毂轮的孔部的凹部形成而产生。
12、 如权利要求1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的外径面和轮毂轮的孔部的内径面中的任一方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凸部的突出方向的任一部位与另一方的凹部形成前的凹部形成面的位置对应。
13、 如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比周向相邻的凸部间的与所述突出方向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尺寸小。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凸部的突出方向中间部位的周向厚度的总和比在周向相邻的凸部间嵌合的对方侧的山部的与所述中间部位对应的位置的周向厚度的总和 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圆周方向的松动,且轮毂轮与等速万向接头的外侧接头构件的连结作业性优良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将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12)的外径面和轮毂轮(1)的孔部(11)的内径面(37)中的一方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凸部(35)沿轴向压入另一方,并在另一方上形成与凸部(35)密接嵌合的凹部(36),构成凸部(35)与凹部(36)的嵌合接触部位(38)的整个区域密接的凹凸嵌合结构(M),并且在外侧接头构件的轴部(12)和轮毂轮(1)的内径面之间设置轴部防脱结构(M1)。
文档编号B60B35/14GK101678712SQ20088001804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
发明者中川亮, 小泽仁博, 山内清茂, 浅野祐一 申请人:Ntn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