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05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的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是一种车辆用的警示器,属于车辆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级的公路越来越多,机动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由此发生的追尾交通事故也大幅增加。为有效防止和降低此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普遍采用刹车警示灯来起到预警示作用。使用这种警示灯时,必须将装置中的传感器和汽车的化油器、变速箱等机械部件连接,不仅影响汽车的性能,同时装置采用机械部件,性能不可靠,容易损坏,线路结构也相对复杂,实施困难。
本实用新型采用盒式一体化结构,将电子线路板封装在一个密闭的盒中,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电路和高位警示灯,盒的前端为透光玻璃,可透过高位警示灯的光。盒前端透光玻璃可以是垂直平面或倾斜平面,也可以是弧形的,与各种车辆尾部形状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主要包括高性能的加速度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和控制驱动电路。能感受车速变化的加速度传感器感应车辆的速度变化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后,由微处理器控制驱动管的开断,决定高位灯是否接通电源而发出预警灯光信号。
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的盒式一体化结构,取消了与车辆所有机械连接接口和电气接口的连接,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仅与车辆的运动速度状态有关,不会影响车辆的运行性能,并且可以方便地直接安装在车尾适当位置,并可适应各种形状不同的车辆。电子线路简单实用,采用高性能加速度传感器,能快速灵敏地感受车辆加速度的变化,使之能比一般制动灯提前指示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的减速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使后方的驾驶员能及时地对此作出反应,有效减少追尾交通事故。而在车辆正常平缓减速刹车而加速度较小时,加速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很小,不需要也不会产生预警指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盒式一体化结构,盒的前端为倾斜的透光玻璃1,其倾斜度与车辆尾部倾斜面相对应,电子线路板3装在盒的外壳2内,整个装置密闭,只需留出外接电源及并接刹车灯的引出线。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线路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主要包括加速度传感器4、信号放大电路和控制驱动电路。加速度传感器4的输出连接由电阻R1、R2、R3和放大器IC1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器IC1的输出通过电阻R4与微处理器IC2相连接,微处理器IC2的输出连接到由电阻R5、驱动管T1组成的驱动电路,并控制高位警示灯LD的开断。电容C1、C2和T组成振荡电路。
加速度的阀值由微处理器IC2构成的控制电路设定。当车辆减速时的加速度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加速度传感器4输出的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微处理器IC2,经过信号处理后输出高电平,使驱动三极管D饱和导通,点亮高位警示灯LD。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器4采用高性能的ADXL05,能快速灵敏地感受车速变化。微处理器IC2采用89C2051,C1=C2=20P,T=4MHZ,R1=R3=R4=10K,R2=20K,R5=5.1K。
本实用新型的防追尾高位灯整体安装在车辆尾部。当车辆减速度超过某一设定数值时,高位警示灯持续点亮,自动显示减速状态。而在车辆减速没有达到这一设定数值,以及在各种复杂路况下正常行驶时均不会出现误示警。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其特征在于采用盒式一体化结构,盒的前端为透光玻璃(1),电子线路板(3)装在盒的外壳(2)内,整个装置密闭,只留出引出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加速度传感器(4)的输出连接由电阻R1、R2、R3和放大器IC1组成的放大电路,放大器IC1的输出通过电阻R4与微处理器IC2相连接,微处理器IC2的输出连接到由电阻R5、驱动管T1组成的驱动电路,并控制高位警示灯LD的开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一种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其特征在于电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4)采用ADXL05,微处理器IC2采用89C2051。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防追尾高位灯,采用独特的盒式一体化结构,盒的前端为透光玻璃,电子线路板封装在盒内。电路中采用了高性能的加速度传感器,其输出经放大到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控制高位警示灯的开断。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立简单,不会影响车辆的运行性能,可以方便地直接安装在车尾,并能快速灵敏地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有效减少追尾交通事故。
文档编号B60Q1/26GK2496715SQ01253229
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1日
发明者邱培均 申请人:邱培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