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05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车轮,特别是一种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属于摩托车、踏板车配件领域。
技术背景摩托车、踏板车车轮大多采用铝合金铸造的整体车轮,轮坯通过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差压铸造等不同方式加工。车轮铸造毛坯再经过热处理、喷漆、机械加工,形成各式各样的整体轮使用于踏板车,由于是涉及安全的重要部件,要避免整体轮受冲击后破碎造成事故,同时又受到铸造工艺要求δmin>4mm,整体重量不易减轻。目前使用较多的是铁制轮,轮圈采用冲击性能及焊接性能良好的冷轧钢带,或优质碳素结构板材料(δ=2-2.5mm),带料卷圆成型后,用自动焊焊接,焊缝除去焊渣,再用扎辊辊制,轮圈、轮毂、辐板用冲件点焊(边焊)组成整体,该轮圈表面喷漆或烘漆,所以表面外观状态较差,长期使用后容易生锈。亦有铝轮毂和铁圈组成,但上述各种车轮都显示不出牢固轻巧、装卸方便、外观美观的优点,同时与外国使用习惯不同,特别是与免内胎车轮使用发展不相适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的构思,其技术方案如下,主要包括轮圈、辐板、轮毂,轮圈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轮圈剖面的中心线上,或加强筋设置偏移轮圈剖面中心线一侧,加强筋上设有孔,辐板上的外圈和内圈上均设有孔,通过螺栓将加强筋上的孔与辐板外圈孔定位,通过螺栓将辐板内圈的孔与轮毂定位固定。辐板和轮毂可压铸成一体,并通过螺栓将带有通孔的复合辐板轮毂与轮圈定位固定。本实用新型车轮轮圈选用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铝合金轮圈不易生锈,刚性好的优点,同时具有普通轮圈或钢板卷制轮圈的弹性、柔性的优点,并且完全可适应于免内胎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图1加强筋偏向一侧的车轮结构示意正视图(一)
图2加强筋偏向一侧的车轮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加强筋在中心线的车轮结构示意侧视图图4辐板和轮毂铸成一体的车轮结构示意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轮圈1、辐板2、轮毂3,轮圈1上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设置在轮圈1剖面的中心线上,或加强筋4设置偏移轮圈1剖面中心线一侧,加强筋4上设有孔,辐板2上的外圈和内圈上均设有孔,通过螺栓将加强筋4上的孔与辐板2外圈孔定位,通过螺栓将辐板2内圈的孔与轮毂3定位固定。
如图4所示,辐板2和轮毂3可压铸成一体,并通过螺栓将带有通孔的复合辐板轮毂5与轮圈定位固定。本实用新型车轮轮圈1选用铝合金材料。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主要包括轮圈(1)、辐板(2)、轮毂(3),其特征在于轮圈(1)上设有加强筋(4),加强筋(4)设置在轮圈(1)剖面的中心线上,或加强筋(4)设置偏移轮圈(1)剖面中心线一侧,加强筋(4)上设有孔,辐板(2)上的外圈和内圈上均设有孔,通过螺栓加强筋(4)上的孔与辐板(2)外圈孔定位,通过螺栓将辐板(2)内圈的孔与轮毂(3)定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其特征是辐板(2)和轮毂(3)可压铸成一体,并通过螺栓将带有通孔的复合辐板轮毂(5)与轮圈(1)定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其特征是车轮轮圈(1)选用铝合金材料。
专利摘要组合式铝合金免内胎摩托车、踏板车车轮,主要包括:轮圈、辐板、轮毂,轮圈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置在轮圈剖面的中心线上,或加强筋设置偏移轮圈剖面中心线一侧,加强筋上设有孔,辐板上的外圈和内圈上均设有孔,通过螺栓加强筋上的孔与辐板外圈孔定位,通过螺栓将辐板内圈的孔与轮毂定位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铝合金轮圈不易生锈,刚性好的优点,同时具有普通轮圈或钢板卷制轮圈的弹性、柔性的优点,并且完全可适应于免内胎的使用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B60B3/14GK2494276SQ0125322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1日
发明者廖永丛, 曹文彪 申请人:上海康适达轮圈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