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气压保护阀及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4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车气压保护阀及其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车辆气压制动传动保护装置。主要用于汽车气源压力和操纵压力的保护。
现有的汽车挂车多沿用单线断气制动系统,采用这种制动系统普遍存在着挂车后轮制动时间滞后和压力滞后等严重缺点,轻、缓制动效果差,紧急制动时也因进气缓慢影响制动效能的发挥,满足不了我国“关于城市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暂行标准”的要求。为此,国内汽车行业曾对此进行改进。如1986年第二期“汽车杂志”所刊载的“东风半挂车制动系统的改进”一文中所采用的在通往半挂车的充气管路上装设压力保护阀的方法,来保护牵引车气源压力。然而,使用这种方法依然存在着两个问题1、压力保护阀只有当牵引车气源压力达到或超过一定压力(441KPa)时,才开始向挂车充气,这样就造成了牵引车和挂车不能同步充气的缺点。2、牵引车操纵压力的保护,由装于牵引车上的继动阀来承担,由牵引车制动总阀输出的一级操纵讯号使继动阀导通、经继动阀节流后的二级操纵讯号,再使挂车紧急继动阀导通,这样两级操纵同样对保证同步制动带来了困难。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保护牵引车气源压力和操纵压力,保证牵引车和挂车同步充气;制动时,牵引车和挂车同步制动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一种组合式牵引车气压保护阀及其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任务是由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它采用一个由气源阀、控制阀和导通阀组成一体的牵引车气压保护阀及一只用于控制该阀的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组成,以达到对牵引车气源压力和控制压力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对牵引车气源压力进行完全彻底的保护,並在正常的状态下保证了牵引车和挂车的同步充气。
2、牵引车操纵压力得到了保护,並保证了汽车在正常状态制动时原有的制动效能,同时还保证了牵引车和挂车的同步制动,避免了“车撞”现象的发生。
图1为气压保护阀结构的原理图图2为气压保护阀的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描述了气压保护阀的结构原理图,它由控制阀1、气源阀2和同时勾通控制阀和气源阀的导通阀3所组成。导通阀3位于控制阀1和气源阀2之间,其一端与控制阀1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源阀2相连接。
在导通阀3内设置有双向阀门4,並在其两侧设置有两个通道a、a′,通道a、a′通过管道分别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a、a′相通。
在控制阀1内设置有控制阀膜片5,控制阀进气阀门6和控制阀弹簧7,在控制阀1的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车制动总阀相连接的通道8,在其一侧设置有一个与操纵管路相连接的通道9。
在气源阀2内设置有气源阀膜片5′,气源阀进气阀门6′和气源阀弹簧7′,在气源阀2的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车储气筒相连接的通道10,並通过管道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相连接,在其一侧则设置有一个与充气管道相连接的通道11,並通过管道e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相连接。
图2描述了牵引车气压保护阀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它由滑阀2和阀体4两大部分组成。在滑阀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在滑阀2的轴心设置有中心通道D,在中心通道D的末端排气口处D′设置有滤网6和限位螺帽7,在滑阀2的圆周上设置有环状气道B、B′,C、C′,在环状气道B′、B之间,C、C′之间及C′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5。
在阀体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螺帽3,在阀体4的径向设置有通道口a、a′、A、A′,在阀体4的轴向设置有通道E,通道E的一端与通道口a′相通,另一端与阀体内腔通道口E′相通。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手柄1拉出至限位螺帽7碰着阀体4的右端面时,即处于附图2所示①档位,从牵引车储气筒来的压缩空气,经阀体4的径向通道口A,滑阀2上的环状气道B,从通道口a输出,作为牵引车气压保护阀内的导通阀3的初始讯号压力,从导通阀3的a口进入并推动其双向阀门4而关闭a′口。而后初始讯号压力分别进入气源阀2的F′腔和控制阀1的F腔。作用于气源阀2和控制阀1上的气源阀膜片5′及控制阀膜片5的初始讯号压力,克服气源阀2和控制阀1的进气阀门6′及6的回位弹簧7′及7的作用力及其它阻力,使进气阀门6及6′开启,此时气源阀2和控制阀1被导通。一旦导通,将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手柄1推入如图2所示的②档位,此即汽车列车行驶的经常位置。由于滑阀2右移,将通道口A与通道口a气路隔离(此时A′口与a′口仍相通),並使滑阀4的环状气道B′与通道口a相通。此时,压力保护阀上的导通阀3至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一段的初始讯号压力,通过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和环状气道B′,经滑阀2上的中心孔道D,从排气口D′泄放入大气。在气源阀2和控制阀1导通的瞬间,气源阀2通过在气源阀2上的通道口11、e气路进入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通道口A′,经滑阀2环状气道C,从通道口a′输出,作为持续讯号压力进入导通阀3的a′口,使气源阀2和控制阀1的进气阀门6′和6继续保持常通状态。如果牵引车气源压力开始为OKPa,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手柄1置于①档位,当发动机启动,空压机输出气压,使气源阀2和控制阀1导通的初始讯号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即可向挂车经常充气,基本达到牵引车和挂车同步充气。在汽车列车实施制动时,因控制阀1的进气阀门6已经开启,从制动总阀输出的操纵压力就可直接操纵——一次操纵挂车紧急继动阀,这样就不会因装用了牵引车气压保护阀而影响挂车原有的制动效能。倘若装用高灵敏度的挂车紧急继动阀,就可保证牵引车和挂车的基本同步制动,减少“车撞”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常用制动的可靠性,增加了驾驶员行车安全感。
此外,当挂车脱挂而充气管路和操纵管路同时断裂,或仅充气管路断裂而操纵管路完好,此时,导通阀3中的持续讯号压力,从导通阀3的通道口a′,及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通道口a′,经滑阀2的环形气道C、通道口A′及与气源阀2的通道口11相连接的e气路从断裂的挂车充气管路处泄放。气源阀2和控制阀1的进气阀门6′及6在其回位弹簧7′及7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使牵引车的两种压力同时得到保护。这样牵引车无需任何修理,依然能保持原有制动效能继续行驶。
如果,当挂车操纵管路断裂,而挂车充气管路完好时,由于导通阀3中持续讯号压力依然存在,控制阀1和气源阀2均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如果汽车列车实施制动,从牵引车制动总阀输出的操纵压力,将从控制阀1开启的进气阀门6,通过断裂的挂车操纵管路泄放到大气,牵引车将失去制动效能。此时,可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将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手柄1推至滑阀2凸肩d碰到阀体4左端面,即如附图2所示的③档位处。因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滑阀2右移,将通道口A′与a′气路隔离,堵塞从气源阀2的通道口11经e气路来的气压,並使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环状气道C′与E′口相通。导通阀3的持续讯号压力将从导通阀3的通道口a′,通过三位手动控制装置的通道口a′、气道E、通道口E′、环状气道C′、滑阀中心通道D,及排气口D′排入大气。此时,导通阀3中的持续讯号压力消失,控制阀1和气源阀2的进气阀门6及6′关闭,保护了因挂车操纵管路断裂的牵引车操纵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牵引车同样保持原有制动效能而可继续行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牵引车气源压力和操纵压力保护的气压保护阀。其特征在于该保护阀含有一个控制阀1,气源阀2、和同时勾通控制阀和气源阀的导通阀3,导通阀3位于控制阀1和气源阀2两者之间,在导通阀3内设置有双向阀门4,並在其两侧设置有两个通道a,a′,通道a,a′通过管道分别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a,a′相通;在控制阀1内,设置有控制阀膜片5,控制阀进气阀门6和控制阀弹簧7,在控制阀1的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车制动总阀相连接的通道8,在其一侧设置有一个与操纵管路相连接的通道9;在气源阀2内设置有气源阀膜片5′,气源阀进气阀门6′和气源阀弹簧7′,在气源阀2的一端设置有与牵引车储气筒相连接的通道10,並通过管道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相连接,在其一侧则设置有一个与充气管道相连接的通道11,並通过管道1与三位手动控制装置上的通道口A′相连接。
2.一种含有手柄1、滑阀2、安装螺帽3、阀体4的用于控制牵引车气源压力和操纵压力保护的气压保护阀的三位手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a)、在阀体4的径向设置有四个通道口a、a′、A′、A,在阀体4的轴向设置有通道E,通道E的一端与通道口a′相通,另一端与阀体内腔通道口E′相通。b)、在滑阀2的轴心设置有中心通道D,在中心通道D的末端排气处D′,设置有滤网6和限位螺帽7。c)在滑阀2的圆周上设置有环状气道B′、B、C、C′,在环状气道B′、B之间,C、C′之间及C′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5。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牵引车气源压力和操纵压力保护的由控制阀1、气源阀2、导通阀3组成一体的气压保护阀及由手柄1、滑阀2、安装螺帽3、阀体4构成的三位手动控制装置,当挂车充气和操纵管路同时断裂,或仅充气管路断裂,或仅操纵管路断裂的情况下,能完全彻底地保护牵引车气源压力,并在正常状况下使挂车和牵引车的基本上达到同步充气,牵引车操纵压力同时也得到保护,并且在正常状况下汽车列车制动时,不影响挂车原有的制动效能,基本上保证了牵引车和挂车的同步制动。
文档编号B60T15/00GK87208864SQ87208864
公开日1988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3日
发明者李正潮 申请人:李正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