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060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控液压举升阀,尤其是一种在车辆上使用的气控液压举升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气控液压举升阀,包括阀体和套装于阀体内的阀芯,在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室、回油室、气室、气室进气口、一个高压油口和一个低压油口,在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具有将二者连通的阀口,所述阀芯的一端构成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气室内。该气控液压举升阀可以对液压举升装置的液压油进行控制,特别是用于各种车辆液压举升装置的控制。由于该气控液压举升阀的阀芯设置在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内,阀芯的侧壁与阀口相配合的部分为阀芯侧壁的金属与阀口金属的硬接触,必须要制作得十分精密才能够达到密封要求,所以造成了生产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另外,长时间的磨擦会让阀芯的侧壁与阀口相配合的金属部分磨损,引起密封不严并造成漏油,让气控液压举升阀工作不稳定或不工作,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上述现有气控液压举升阀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气控液压举升阀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加工难度低、机件不易磨损且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密封性能良好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包括阀体和套装于阀体内的阀芯,在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室、回油室、气室、气室进气口、高压油口和低压油口,所述气室与气室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高压油口与进油室相连通,所述低压油口与回油室相连通,在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具有将二者连通的阀口,所述阀芯的一端构成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气室内,其特征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内,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套置有与阀口相配合的弹性密封环,所述阀体上位于阀芯另一端的弹簧室内设置有与阀芯相接触的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高压油口包括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所述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分别位于阀体两侧且均与进油室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阀芯的侧壁与阀口相配合的部分为具有弹性的密封环,它是一种能够利用自身的弹力,让阀芯的侧壁与阀口间能够紧密配合的环状结构,该弹性密封环可以由多种材料制作而成,如橡胶密封环或弹性金属密封环等。
在本实用新型在阀体的两侧分别设置了第一、第二高压油口,因此,当本举升阀应用于双缸自卸车时,则可在任一高压油口的前端设置三通接头,并让二高压油口分别与高压油泵出油口相连通。当在单缸自卸车上使用本举升阀时,则既可以采用常见的管道堵头将连接后闲置的高压油口封堵,也可以不封堵该闲置的高压油口,而将其作为一个输油支路,使其直接与单缸进油口相接,从而减少接头。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设置低压油口。也即是说,在阀体上同时设置第一低压油口和第二低压油口,让第一、第二高压油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且分别与进油室相连通。这样,在安装本举升阀时,无论举升车的贮油箱位于举升阀的左侧还是右侧,均可以灵活方便地实现该油箱与举升阀低压油口的连接。对于连接后闲置的低压油口,也可以采用常见的管道堵头将其封堵。
在本实用新型的阀体内还可以设置限压腔,并在阀体上开设让该限压腔分别与进油室和回油室相连通的限压进油口和限压出油口,在上述限压腔内设置限压阀门和限压阀门顶推弹簧,让限压阀门顶推弹簧把上述限压阀门顶推到将限压进油口封闭的状态。这样就可以在进油室内的油液压力超过限压阀门顶推弹簧的顶推力时,让油液经限压进油口推开限压阀门,并经开启的限压进油口流入回油室内,避免了因过高油压引起该举升阀损坏。
另外,在举升阀阀体的进油室和弹簧室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可以设置弹性密封环,以防止高压油渗漏到弹簧室内。同时,还可以在阀体的回油室和气室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设置弹性密封环,用以防止液压油渗漏到气室内。
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时,可以用连接管将阀门的高压油口与自卸车高压油泵的出油口相连通,将阀门的低压油口与自卸车的贮油箱相连通。在举升车箱时,气室进气口处不进入压缩空气,阀芯此时处于让弹簧室内的阀芯复位弹簧顶推到将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封堵的状态,高压油泵出油口送出的液压油不能通过回油室而回到贮油箱,相应对自卸车举升缸活塞施加工作油压,实现车箱的举升。当不需要举升车箱时,自卸车司机可开启气阀,让压缩空气进入举升阀的气室,对气室内施加气压并克服位于弹簧室内的阀芯复位弹簧顶推力,进而推动气活塞带动阀芯开启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高压油泵出油口送出的液压油会依次经举升阀的高压油口、进油室、回油室和低压油口回到贮油箱,不对自卸车举升缸活塞施加工作油压。
与前述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举升阀在阀芯的侧壁上套置了与阀口相配合的弹性密封环,既降低了上述密封部位的加工难度,又使机件不易磨损,且长时间使用也能保持密封性能良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举升阀中还设置了二个高压油口,从而有利于双缸举升车的设计采用,节省高压管及接头,安全性能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


图1是实施例中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包括阀体1和套装于阀体1内的阀芯2,在阀体1上设置有进油室3、回油室4、气室5、气室进气口6、高压油口和低压油口,所述气室5与气室进气口6相连通,所述高压油口与进油室3相连通,所述低压油口与回油室4相连通,在进油室3与回油室4之间具有将二者连通的阀口9,所述阀芯2的一端构成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气室5内,其特征是所述阀芯2设置在所述进油室3与回油室4之间的阀口9内,在所述阀芯2的侧壁上套置有与阀口9相配合的弹性密封环10,所述阀体1上位于阀芯另一端的弹簧室11内设置有与阀芯2相接触的阀芯复位弹簧12,所述高压油口包括第一高压油口7和第二高压油口8,所述第一高压油口7和第二高压油口8分别位于阀体两侧且均与进油室3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低压油口包括第一低压油口13和第二低压油口14,所述第一低压油口13和第二低压油口14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且分别与回油室4相连通。
本实施例还在阀体1内设置有限压腔15,在阀体上开设有让该限压腔15分别与进油室3和回油室4相连通的限压出油口16和限压进油口17,在所述限压腔15内设置有限压阀门18和限压阀门顶推弹簧19,所述限压阀门18与限压出油口16相配合。
另外,本实施例在阀体的进油室3和弹簧室11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环20。在阀体的回油室4和气室5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环21。
本实施例还在弹簧室11与回油室4之间设置了连通通道22,该连通通道22开设在阀芯2上。这样,若高压油漏入弹簧室11,则可通过该连通通道22回流到回油室4。当然,也可不设置上述连通通道22,而可以采用其它排油方式排出漏入弹簧室11的油料(如以开启弹簧室11的方式排除漏油)。
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包括阀体和套装于阀体内的阀芯,在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室、回油室、气室、气室进气口、高压油口和低压油口,所述气室与气室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高压油口与进油室相连通,所述低压油口与回油室相连通,在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具有将二者连通的阀口,所述阀芯的一端构成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气室内,其特征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内,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套置有与阀口相配合的弹性密封环,所述阀体上位于阀芯另一端的弹簧室内设置有与阀芯相接触的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高压油口包括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所述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分别位于阀体两侧且均与进油室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其特征是所述低压油口包括第一低压油口和第二低压油口,所述第一低压油口和第二低压油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且分别与回油室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其特征是在阀体内设置有限压腔,在阀体上开设有让该限压腔分别与进油室和回油室相连通的限压进油口和限压出油口,在所述限压腔内设置有限压阀门和限压阀门顶推弹簧,所述限压阀门与限压出油口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其特征是在阀体的进油室和弹簧室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其特征是在阀体的回油室和气室之间的与阀芯接触部设置有弹性密封环。
专利摘要一种车用气控液压举升阀,包括阀体和套装于阀体内的阀芯,在阀体上设置有进油室、回油室、气室、气室进气口、高压油口和低压油口,所述气室与气室进气口相连通,高压油口与进油室相连通,低压油口与回油室相连通,在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具有将二者连通的阀口,所述阀芯的一端构成气活塞,所述气活塞位于气室内,其特征是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进油室与回油室之间的阀口内,在所述阀芯的侧壁上套置有与阀口相配合的弹性密封环,所述阀体上位于阀芯另一端的弹簧室内设置有与阀芯相接触的阀芯复位弹簧,所述高压油口包括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所述第一高压油口和第二高压油口分别位于阀体两侧且均与进油室相连通。
文档编号B60P1/16GK2758542SQ20042012091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柯寿乾 申请人:柯寿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