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拭器刷端部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432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擦拭器刷端部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平叶片”式机动车用擦拭器刷端部接头。
本发明尤其提出一种擦拭器刷端部接头,其具有
-一开口中空主体,其接纳椎柱体的一纵向端部;
-锁紧部件,其使所述椎柱体的端部锁紧在所述中空主体中的接合位置。
背景技术
根据实施小高度擦拭器刷的设计,去除擦拭器刷的铰接结构—其支承擦拭板或擦拭片,而是一中空支承架与一纵向刚性固定的椎柱体相组合,构成擦拭刷本身的结构。
因此,“平叶片”擦拭器刷具有一中央支承架、一插入在所述支承架中的刚性固定的椎柱体、一使所述擦拭器刷连接于一驱动臂的连接件、以及一擦拭车辆玻璃的擦拭片。
为了实施擦拭片与支承架的固定,擦拭器刷还具有一端部接头,所述端部接头安装在所述支承架的一端部上,且具有用于使之固定到所述支承架和/或所述椎柱体上的部件以及用于使之固定到所述擦拭片上的部件。
为了保持美观,使人总体上感到舒适,擦拭器刷还具有一第二端部接头,其安装在支承架的另一端部上。
当擦拭片不能再用时,必须用一新的擦拭片更换。
根据一普遍采用的方式,擦拭片的更换通过替换整个擦拭器刷进行。由于支承架、椎柱体和连接件的报废,这会产生大量废料。
目前,端部接头在支承架上的装配一般通过最终固定,例如通过嵌装进行,如同文献US-A-5.598.603中所述的那样。
这种组装方法不能从支承架拆下擦拭片,从而在擦拭片不能再用时,要抛弃整个擦拭器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端部接头,其可在擦拭片不能再用时,从支承架拆卸擦拭片。
为此,本发明提出前述类型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锁紧部件是可分离的,以便从椎柱体的前端部拆卸所述端部接头。
根据本发明其它特征[16]-中空主体具有一柱形座腔,所述座腔具有纵向主轴线,椎柱体的端部接合在所述座腔中。
-锁紧部件具有一弹性舌状体,其一自由端具有一凸销,所述凸销接纳在椎柱体上的一互补凹口中,以使所述椎柱体的前端部在柱形座腔中纵向移动地锁紧在接合位置上。
-舌状体沿横向方向在中空主体内水平延伸在柱形座腔之上。
-端部接头具有一活动构件,用于朝椎柱体的解锁位置驱动弹性舌状体。
-活动构件具有一纵向主体和一上部支承指杆,所述上部支承指杆适于同凸销相配合,以便向上朝其解锁位置驱动舌状体。
-中空主体具有一主要纵向定向的下部座腔,所述下部座腔朝前开口,活动构件在其中滑动,以便朝解锁位置驱动舌状体。
-活动构件具有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适于同与座腔互补的部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活动构件在朝解锁位置驱动锁紧部件时,适于在所述座腔内朝后和向上滑动。
-活动构件具有倾斜表面,其适于在所述活动构件在下部座腔内移动时,同与所述座腔互补的斜坡形部分相配合。
-当活动构件处于与舌状体的解锁位置相应的上部背部位置时,支承指杆接纳在椎柱体的凹口内。
-椎柱体适于在其脱离柱形座腔时,驱动活动构件。
-活动构件在中空主体的一座腔内滑动地安装在舌状体的一锁紧位置和一第二拆卸位置之间,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活动构件阻止所述舌状体朝其解锁位置的任何移动,在所述拆卸位置,所述活动构件可使所述锁紧舌状体朝其解锁位置移动。
-中空座腔具有有选择地接纳在与活动构件互补的一槽中的尖顶,以使所述活动构件在所述中空座腔内锁紧在其每个位置。
-中空主体具有舌状体进出的一侧孔,其开在所述主体的一纵向垂直侧壁上,并且,活动构件形成一挡板,适于封闭所述侧孔。
-形成挡板的活动构件适于处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构件封闭中空主体的侧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构件进行人工操纵,以驱动舌状体。
-活动构件在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使舌状体锁定在锁紧位置。
-活动构件具有一内指杆,当所述活动构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内指杆支承在舌状体的一上部表面上。
-活动构件通过具有互补形状的插头固定于中空主体。
-活动构件与中空主体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适于通过其端部之一的断裂脱离所述中空主体。
-活动构件在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覆盖中空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侧壁。
-活动构件适于在其分别从/朝其第一位置朝/从其第二位置移动时,沿中空主体的侧壁纵向滑动。
-中空主体具有一上部肋条和一下部肋条,所述上部肋条具有一上部槽,所述下部肋条具有一下部槽,在活动构件沿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滑动时,所述槽对所述活动构件进行导向。
-活动构件由实施在中空主体的侧壁上的一舌状体构成,其适于进行弹性变形,以便朝解锁位置驱动舌状体。
-舌状体实施在中空主体的侧壁上,并且,它具有一活动构件,其位于所述舌状体的延伸部分上,适于脱离所述侧壁,以便脱离一孔口,操纵所述舌状体。
-锁紧部件具有一“L”形槽,所述“L”形槽开在椎柱体上,其大分支部纵向定向,且通到所述椎柱体的前纵向端部,其小分支部横向定向,并且,所述锁紧部件具有一滑块,其横向移动地安装在中空主体内。
-下部擦拭片的固定部件具有两个面对的纵向钩状体,其从中空主体的一下部水平壁朝下垂直延伸,每个钩状体的下端部朝另一钩状体横向延伸,紧固所述擦拭片的一垂直连接带。
-每个钩状体的内横向自由端具有卡爪,所述卡爪朝所述钩状体内横向延伸,且接合在擦拭片的连接带中。
-擦拭片的连接带和中空主体都具有一横向孔,其位于彼此的延伸部分上,接纳一互补的横向插头,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擦拭片相对于端部接头纵向移动的方式实施锁紧。
-舌状体从中空主体的一上部边缘朝下垂直延伸,并且,所述舌状体的下端部支承横向插头。
-中空主体的下部水平壁具有一弹性变形部分,所述弹性变形部分的下部表面支承卡爪,所述卡爪接合在擦拭片的一上部背部中。
-弹性变形部分适于在擦拭片插入在下部钩状体之间时,在柱形座腔内进行弹性变形,然后,在椎柱体接合在所述柱形座腔中时,朝下进行弹性变形,以使卡爪接合在上部背部中。


参照附图和下面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47]图1是本发明的端部接头在其安装到擦拭器刷的椎柱体上之前的立体示意图;[48]-图2A至2D是图1所示的端部接头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49]图3是图1所示的端部接头的仰视图;[50]图4A至4C类似于图2A至2C,示出本发明的端部接头的一变型 图7是图5所示的活动构件的仰视立体图;[54]图8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55]-图9A和9B是图8所示的端部接头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56]-图10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活动构件形成一舌状体,其与端部接头的中空主体用相同的材料制成;[57]-图11A和11B是图10所示的端部接头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58]图12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59]图13A至13C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60]图14A和14B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61]图15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在该实施方式中,椎柱体具有一“L”形槽;[62]-图16A和16B是图15所示的端部接头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椎柱体;[63]图17A至17D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擦拭片;[64]图18A至18C是端部接头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纵向剖面图,示出活动构件和锁紧舌状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以安装或拆卸擦拭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说明本发明,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根据附图示出的标号V、L、T,采用垂直、纵向和横向定向。
同时,采用由前往后的定向作为纵向方向,并采用如图1所示的自左向右的方向。
下文中,相同、相似或类似的构件用相同的标号标示。
图1示出“平叶片”式擦拭器刷的端部接头20,其用于安装到所述擦拭器刷的支承结构的前纵向端部上。
根据一公知的实施方式,擦拭器刷的支承结构具有一纵向支承架22(如图18B所示)和一椎柱体24,所述椎柱体24呈纵向水平带状,安装在所述支承架22内。
当端部接头20安装到支承结构的前纵向端部上时,其覆盖支承架22的该前端部和椎柱体24的前端部。
为此,端部接头具有一中空主体26,所述中空主体26朝后通到内部体积28,支承架22的前端部和椎柱体24的前端部接纳在所述内部体积28中。
中空主体26还具有一柱形座腔30,所述座腔30具有纵向主轴线,椎柱体24的前端部接合在所述座腔30中。
柱形座腔30沿一垂直横向平面的截面与椎柱体24的垂直横向截面互补,以确保椎柱体24的前端部垂直和横向保持在所述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
根据“平叶片”式擦拭器刷的一普遍采用的实施方式,支承架22成形为气动力学型,以使车辆行驶时形成的相对气流产生擦拭器刷对所述擦拭玻璃的压力。
由于中空主体26围绕支承架22安装,因此所述中空主体成形为气动力学型。为此,所述中空主体具有一凹入上壁26s和一纵向垂直侧壁26a。
端部接头20可实施支承架与车辆窗玻璃的一擦拭片32的固定。
尤其是图17B至17D所示的擦拭片32具有一上部背部或凸缘34、一下部擦拭板36和一使所述上部背部34与所述下部擦拭板36相连接的垂直连接带38。
为了使端部接头20与擦拭片32进行固定,所述端部接头20具有两个面对面的下部纵向钩状体40,所述下部纵向钩状体40从中空主体26的一下壁42朝下垂直延伸,每个纵向钩状体40的下端部40i朝内弯曲,以便朝另一纵向钩状体40的方向横向延伸。
因此,纵向钩状体40限定一中空座腔44,所述中空座腔44与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互补,且朝下连通,以使垂直连接带38通过。
端部接头20实施擦拭片32与支承结构即与椎柱体24和支承架22的固定。
为此,端部接头20具有锁紧部件,使椎柱体24的前端部锁紧在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锁紧部件具有一弹性舌状体46,其自由端具有一凸销48,所述凸销48在柱形座腔30内延伸,且接纳在一与椎柱体24的前端部互补的凹口50中。
凹口50开在椎柱体24的一侧边缘24a上,它具有一前表面50a,凸销48支承在其上,以便通过朝后纵向移动的方式实现所述椎柱体24的锁紧。
为了从支承架22拆卸擦拭片32,端部接头20可从椎柱体24拆卸下来。
为此,根据本发明,椎柱体24在柱形座腔30内的接合位置的锁紧是可分开的,即弹性舌状体46的凸销48适于不再同所述椎柱体24的凹口50相配合。
当凸销48不再与椎柱体24的凹口50配合时,即当所述凸销48延伸在所述凹口50的外部时,所述椎柱体24相对于端部接头20自由地朝后纵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舌状体46在中空主体26内沿一总体上横向的方向水平延伸,且在柱形座腔30之上延伸。
因此,舌状体46开在中空主体26的一水平内壁52上,所述水平内壁52局部地限定柱形座腔30,凸销48从所述舌状体46的一下部表面朝下垂直延伸。
此外,舌状体46在中空主体26内在一锁紧低位和一解锁高位之间活动,所述锁紧低位如图2A和2B所示,在所述锁紧低位,凸销48适于接纳在凹口50内,所述解锁高位如图2C和2D所示,在所述解锁高位,所述凸销48延伸在所述凹口50的外部。
因为舌状体46开在中空主体26的水平内壁52上,其稳定的位置是其如图2A所示的低位。因此,当舌状体46处于其高位时,它进行弹性变形,且朝其低位进行弹性恢复。
舌状体46朝其低位的弹性恢复可使椎柱体24具有稳定的锁紧位置。
此外,舌状体46朝其高位的移动,需要与朝其低位的弹性恢复力相反地对所述舌状体46的辅助作用。
根据如图2A至4C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舌状体46朝其高位的移动通过一构件54进行,所述构件54相对于中空主体26活动地安装,且在相对于所述中空主体26移动时,朝其高位驱动所述舌状体46。
该活动构件54滑动地安装在一下部座腔56内,它具有一纵向主体58和一上部支承或控制指杆60,所述指杆60适于同凸销48相配合,以便朝其高位驱动舌状体46。
下部座腔56在柱形座腔30的下面延伸,且在其前纵向端部连通,以便插入活动构件54。
为了朝其高位驱动舌状体46,活动构件54具有导向部件(62),所述导向部件(62)适于同与座腔(56)互补的部件(64)相配合。因此,构件(54)适于在其在下部座腔56内滑动时向上移动,以便上部指杆60同时将凸销48向上推动到凹口50的外面。
为此,活动构件54还具有倾斜表面62,其适于同下部座腔56的互补斜坡形部分64相配合。
因此,如图2B和2C所示,活动构件54首先插入在下部座腔56内,直至倾斜表面62与斜坡形部分64接触。在该最初的移动中,活动构件54在下部座腔56内朝后纵向移动。
在第二次移动中,如图2C所示,活动构件54继续朝后(朝图右)移动,倾斜表面62与斜坡形部分64的配合迫使所述活动构件54沿着朝后和向上定向的倾斜方向平移。
在这样朝后和向上移动时,活动构件54的上部指杆60向上将凸销48推动到凹口50的外面,就位于所述凹口50内。
因此,椎柱体24不再由凸销50锁紧,从而可在柱形座腔30内朝后滑动。
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2C所示的后部位置时,因为上部指杆60接纳在椎柱体24的凹口50内,所以可使所述椎柱体24锁紧在柱形座腔30内。
为了可拆卸椎柱体24,上部指杆60具有一斜面66,其成形为可使活动构件54在下部座腔56内朝前和朝下移动,与此同时,所述椎柱体24朝后移动。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4A至4C所示的,下部座腔56还向上连通到柱形座腔30内,且朝后连通到中空主体26的内部体积28中。
这可在椎柱体24移动的同时,使活动构件54朝后纵向脱离下部座腔56。
此外,当活动构件54处于高位—其朝高位驱动舌状体46时,因为支承指杆60接纳在凹口50内,所以椎柱体24适于在活动构件54脱离柱形座腔30时,驱动所述活动构件54。
图8、9A和9B示出活动构件54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具有一孔口或窗口68,供舌状体46的自由端进出,并且,根据该实施方式,活动构件54形成一挡板,相对于所述中空主体26在一如图9A所示的关闭位置和一如图8所示的开启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活动构件54封闭所述孔口68,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孔口68畅通。
当活动构件54处于孔口68畅通的该开启位置时,如图8所示,可使舌状体进入,且作用于所述舌状体46的自由端,使之朝其高位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该另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活动构件54还用作工具,由一人人工操纵,朝高位驱动舌状体46。
为此,由图9B可见,活动构件54用作一操纵杆,所述活动构件54的一下部边缘54i具有一斜面70,便于该下部边缘54i插入在凸销48的下面。
最后,活动构件54的上部边缘54s也具有一斜面72,以便在所述活动构件54处于其关闭位置时,使所述活动构件从中空主体26分离。
活动构件54保持在关闭位置,通过互补构件的嵌入进行。为此,如图9A和9B所示,活动构件54具有上部和下部钩状体76,其适于同中空主体26的壁26a相配合,以保持所述活动构件54。
根据另一实施例,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9A所示的关闭位置时,活动构件使舌状体46锁定在锁紧位置。
为此,活动构件54具有一内指杆74,当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内指杆74支承在舌状体46的上部表面46s上。
图10、11A、11B示出活动构件54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构件54由一垂直舌状体构成,所述垂直舌状体与中空主体26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且形成于所述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上。
活动构件54适于通过其上部端部54s的断裂脱离中空主体26,如图11B所示,以便脱离孔口68。
因此,可人工地或借助于一工具,朝其高位驱动舌状体46穿过畅通的孔口68。
图14A和14B示出活动构件54的一变型实施例,这里,所述活动构件54也由一垂直舌状体组成,所述舌状体形成于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上。
为了朝其高位驱动舌状体46,这里,活动构件54可朝中空主体26内弹性变形,其下端部46i具有一支承或控制内指杆74,所述内指杆74作用于所述舌状体46的自由端,朝其高位驱动所述舌状体46。
图12也示出活动构件54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活动构件54活动地安装在孔口68封闭的一关闭位置和所述孔口68畅通的一开启位置之间。
这里,活动构件54适于在其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全部覆盖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
活动构件54保持在关闭位置,通过一下部肋条76和通过一上部肋条78进行,它们分别从侧壁26a的下部边缘和上部边缘横向延伸,每个都分别具有一下部槽部或槽80和一上部槽部或槽82。
下部槽部80和上部槽部82使活动构件54相对于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进行定位,所述活动构件54保持在其关闭位置通过实施在所述上部槽部82中的一指杆84进行,所述指杆84适于接纳在所述活动构件54的一互补凹口86中。
图13A至13C示出舌状体46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舌状体46实施在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上,总体上纵向定向,从所述侧壁26a的一前边缘朝后延伸。
这里,舌状体46也具有一凸销48,所述凸销48接纳在椎柱体24的凹口50中,以使所述椎柱体24纵向锁紧在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
这里,舌状体46也可弹性变形,因此,它在如图13A所示的一第一锁紧位置和如图13C所示的一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第一锁紧位置,所述舌状体46纵向延伸,而且凸销48接纳在凹口50中,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舌状体46朝中空主体26外进行弹性变形,以使所述凸销48延伸到所述凹口50的外部。
侧壁26a具有一孔口68,所述孔口68位于舌状体46的后面,可穿过所述孔口68插入一工具88,操纵所述舌状体46的后自由端,朝其解锁位置驱动所述舌状体46。
最后,侧壁26a具有一活动构件54,所述活动构件54封闭该孔口68。
活动构件54与侧壁26a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从孔口68的一后部侧边缘68a朝前纵向延伸。
活动构件54的后纵向端部具有一抗破裂性小的部分90,其适于断裂,以脱离孔口68,从而朝其解锁位置驱动舌状体46。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孔口68纵向面对椎柱体24的凹口50,以便使活动构件54朝凹口50内活动,以脱离所述孔口68。
此外,因为孔口68面对凹口50,所以更易于使工具88插入到中空主体26内,以操纵舌状体46。
图5至7示出活动构件54的另一实施方式10,所述活动构件54滑动地安装在实施于中空主体26的一纵向座腔56内,且适于在该纵向座腔56中处于一将舌状体46锁定在锁紧位置的位置,以及舌状体46适于朝其高位移动的一位置。
舌状体46朝其高位的移动,在使椎柱体24朝后脱离柱形座腔30时进行。为此,凸销48具有一斜坡形部分48a,所述斜坡形部分48a与凹口50的前表面50a相配合。
活动构件54还适于处于如图6A所示的一初始安装位置,可在椎柱体24接合在柱形座腔30中时,使舌状体46朝其高位移动。
因此,活动构件54适于在纵向座腔56中处于三个依次相连的不同的位置,每个位置相应于椎柱体24安装、锁紧在柱形座腔30中或从所述柱形座腔30拆卸,如图6A、6B和6C连续所示。
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6A所示的第一安装位置时,可使舌状体46朝其高位移动。为此,它纵向布置在舌状体46的前面,以便不影响舌状体46的移动。
当椎柱体24处于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时,活动构件54朝后朝其图6B所示的第二位置纵向移动,在该位置,所述活动构件54覆盖舌状体46。在该位置,活动构件54使舌状体46锁定在锁紧位置。
为了从柱形座腔30拆卸椎柱体24,活动构件54从其第二位置朝后朝其如图6C所示的第三位置纵向移动。
为此,活动构件54具有一下部槽部100,所述下部槽部100实施在其下部水平表面98上。下部槽部100纵向布置在活动构件54的下部表面98上,以便当所述活动构件54处于其第三位置时,所述下部槽部100延伸在舌状体46的上方。
因此,舌状体46适于在下部槽部100内向上移动。
最后,活动构件54和纵向座腔56具有锁紧部件或保持部件,使所述活动构件54锁紧或保持在三个不同位置中的每个位置。
这里,纵向座腔56具有一前顶部或前楔92和一后顶部或后楔94,它们从其下部水平壁56i向上凸起,且纵向布置在舌状体46的前面和后面。
前顶部92和后顶部94根据活动构件54的纵向位置,有选择地接纳在实施于所述活动构件54的下部表面98上的一互补横向槽96中。
因此,如图6A所示,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第一安装位置时,前顶部92接纳在横向槽96内,从而锁紧或保持所述活动构件54。
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6B所示的第二锁紧位置时,后顶部94接纳在横向槽96内,使活动构件锁紧在其第二位置。
最后,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6C所示的第三拆卸位置时,前顶部92和后顶部94分别支承在下部槽部100的前横向表面和后横向表面上,从而使活动构件54锁紧在其第三位置。
最后,纵向座腔56具有一形成止动件102的构件,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如图6C所示的第三拆卸位置时,所述止动件102朝后止动所述活动构件54。
这里,形成止动件102的构件总体上具有一倒“L”形状,其大分支部104从纵向座腔56的下部水平表面56i向上纵向延伸,其小分支部106从所述大分支部104的后纵向端部向上垂直延伸。
当活动构件54处于其第三拆卸位置时,形成止动件102的构件接纳在所述活动构件54的一互补槽108内。
图15、16A和16B示出使椎柱体24锁紧在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的锁紧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所述椎柱体24具有一中央槽110,所述中央槽110从所述椎柱体24的前纵向端部的垂直横向表面24b朝后纵向延伸。
该中央槽110总体上呈“L”形,其大分支部或叶片112从椎柱体24的垂直横向表面24b朝后纵向延伸,且通到所述椎柱体24的该垂直横向表面24b上。
中央槽110的小分支部或叶片114横向延伸大叶片112的后纵向端部。
为使椎柱体24锁紧在柱形座腔中的接合位置,端部接头20具有一活动滑块116和一侧向按钮120,所述活动滑块116具有一下部指杆118,所述下部指杆118接纳在“L”形槽中,使用者可通过所述侧向按钮120操纵所述滑块116。
当椎柱体24处于柱形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时,滑块116的下部指杆118接纳在中央槽110的小叶片114内。
最后,滑块116在中空主体26内活动地安装在一如图16A所示的第一锁紧位置和一如图16B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间,在所述第一锁紧位置,下部指杆118安装在小叶片114的自由端中,以便面对所述小叶片114的前横向表面114a,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下部指杆118面对大叶片112延伸。
因此,当滑块116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下部指杆118构成一椎柱体24的朝后的纵向止动件,从而阻止其拆卸,而当所述滑块116处于其第二位置时,椎柱体24自由地脱离柱形座腔30,槽110的大叶片112由所述下部指杆118导向。
根据图16A和16B所示的实施方式,滑块116横向滑动地安装在中空主体26内,端部接头20具有使所述滑块116朝其第一锁紧位置弹性恢复的一弹性恢复部件122。这里,弹性恢复部件122由一压缩弹簧构成。
根据一变型实施例,滑块116与端部接头20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侧向按钮120通过至少一例如如图15所示的连接带121连接于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所述连接带121使所述侧向按钮120与所述侧壁26a相连接。
但是,显然,本发明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此外,连接带121可不同地加以布置。
该材料带121引导滑块116在主体26内枢转,也使所述滑块116(代替或补足弹簧122)弹性恢复到将椎柱体24锁紧在中空座腔30中的接合位置的一稳固的锁紧位置,在该位置,下部指杆118接纳在槽的小叶片114中。
为了实施擦拭片32与支承架22的固定,端部接头20还具有用于其与所述擦拭片32进行固定的部件。
图3示出使端部接头20与擦拭片30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的一第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卡爪124,所述卡爪124朝内横向延伸钩状体40的下部端部40i,其适于接合在擦拭片32的连接带38中。
图8、9A和9B示出使端部接头20与擦拭片32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下部钩状体40每个都具有一横向孔126,所述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也具有一横向孔128。
当擦拭片32处于安装位置时,钩状体40的横向孔126和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的横向孔128在延伸部分彼此同轴地延伸。
最后,横向孔126、128接纳一具有互补截面的横向插头130。
根据一优选实施方式,横向插头130镶接在下部钩状体40的横向孔126内,可避免其从端部接头20意外拆开。
图18A至18C示出使端部接头20与擦拭片32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中空主体26的下部水平壁42具有一可弹性变形部分132,其下部水平表面132i具有下部卡爪134,其延伸在中空座腔44内,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接纳在其中。
该可弹性变形部分132成形为,当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插入中空座腔44中时,所述可弹性变形部分132在柱形座腔30内向上进行弹性变形,如图18B所示。因此,下部卡爪134向上缩进,以使上部背部34自由通过。
然后,当椎柱体24插入柱形座腔30中时,如图18C所示,所述椎柱体24对可弹性变形部分132的上部水平表面132s施加一朝下定向的压力,从而使所述可弹性变形部分132朝下再度变形,以便下部卡爪134进入擦拭片32的上部背部34内。
下部卡爪134成形为,通过擦拭片32相对于端部接头20纵向移动的方式实现锁紧。
图17A至17D示出通过擦拭片32相对于端部接头20纵向移动的方式进行锁紧的锁紧部件的另一实施方式,根据该实施方式,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具有一舌状体136,所述舌状体136从所述侧壁26a的一上部边缘朝下垂直延伸,其例如通过所述侧壁26a冲切而成,且具有一横向指杆138,所述横向指杆138适于接纳在开在所述擦拭片32的连接带38上的一横向孔128中。
图17B至17D示出擦拭片32安装在端部接头20上的各个不同的阶段。
根据如图17B所示的首次移动,舌状体136朝端部接头20的中空主体26外进行弹性变形,如箭头F1示意所示,以便脱离中空座腔44。
然后,擦拭片32安装在端部接头20上,使其上部背部34通过朝前或朝后的纵向移动,插入到中空座腔44中,直至横向孔128纵向面对横向指杆138,如图17C所示。
最后,如图17D所示,放松舌状体136,所述舌状体136因而朝其垂直延伸的初始位置弹性返回,如箭头F2所示,从而将横向指杆138接合在横向孔128内,使擦拭片32相对于端部接头20进行纵向锁紧。
权利要求
1.擦拭器刷的端部接头(20),所述擦拭器刷具有至少一椎柱体和一擦拭片,所述端部接头具有-一开口中空主体(26),其接纳椎柱体的一纵向端部;-锁紧部件(46,48),其在接合于所述中空主体(26)内的位置上锁紧所述椎柱体的端部(50),所述锁紧部件(46,48)是可分离的,以便从所述椎柱体(24)的端部拆卸所述端部接头(20),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活动构件(54),所述活动构件(54)不同于所述锁紧部件(46,48),并且具有与所述锁紧部件(46,48)互补的部件(60),所述互补部件(60)同所述锁紧部件(46,48)相配合,以解锁所述椎柱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具有一柱形座腔(30),所述座腔(30)具有纵向主轴线,所述椎柱体(24)的端部接合在所述座腔(30)中。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活动构件(54)的互补部件具有一支承指杆(60),所述支承指杆(60)同所述椎柱体的端部的锁紧部件(46,48)相配合。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26)具有一主要纵向定向的朝前开口的座腔(56),所述活动构件(54)在其中滑动,以朝解锁位置驱动所述锁紧部件(46)。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具有导向部件(62),所述导向部件(62)同所述座腔(56)的互补部件(64)相配合,以便所述活动构件(54)适于在其朝解锁位置驱动所述锁紧部件(46,48)时,在所述座腔(56)内朝后和向上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的导向部件具有倾斜表面(62),当所述活动构件(54)在所述座腔(56)内移动时,所述倾斜表面(62)适于同所述座腔(56)的互补斜坡形部分(64)相配合。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具有一舌状体(46),其一自由端具有一凸销(48),所述凸销(48)接纳在椎柱体(24)上的一互补凹口(50)中,以在接合于所述柱形座腔(30)内的位置上,通过所述椎柱体的端部纵向移动来实现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体(46)是弹性的。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体(46)在所述中空主体(26)内沿一横向方向水平地延伸在所述柱形座腔(30)之上。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动构件(54)处于与所述舌状体(46)的解锁位置相应的一上部背部位置时,所述支承指杆(60)接纳在所述椎柱体(24)的凹口(50)内。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柱体(24)适于在其脱离柱形座腔(30)时,驱动所述活动构件(54)。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在所述中空主体(26)的一座腔内滑动地安装在所述舌状体(46)的一锁紧位置和一第二拆卸位置之间,在所述锁紧位置,所述活动构件(54)阻止所述舌状体(46)朝其解锁位置的任何移动,在所述拆卸位置,所述活动构件(54)可使所述锁紧舌状体(46)朝其解锁位置移动。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和所述中空主体(26)的座腔分别具有所述活动构件的互补保持部件(92,94,96,84,86)。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座腔的保持部件包括尖顶(92,94),所述尖顶(92,94)有选择地接纳在所述活动构件(54)的一互补槽(96)中,以便在处于所述中空座腔(30)内的每个位置上,锁紧所述活动构件(54)。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26)具有一用于接近所述舌状体(46)的侧孔(68),所述侧孔(68)开在所述中空主体(26)的一纵向垂直侧壁(26a)上;所述活动构件(54)形成一挡板,其适于封闭所述侧孔(68)。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形成挡板的活动构件(54)适于处于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活动构件封闭中空主体的侧孔(68),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活动构件被操纵,以驱动所述舌状体(46)。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在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使所述舌状体(46)锁定在锁紧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活动构件(54)具有一内指杆(74),当所述活动构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内指杆支承在舌状体(46)的一上部表面(46s)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通过互补形体的嵌入方式固定于所述中空主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在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覆盖所述中空主体(26)的至少一部分侧壁(26a)。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适于在其移动时,沿所述中空主体的侧壁(26a)纵向滑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26)具有一上部肋条和一下部肋条,所述上部肋条具有一上部槽(82),所述下部肋条具有一下部槽(80),当所述活动构件(54)沿所述中空主体(26)的侧壁(26a)滑动时,所述上部槽(82)和下部槽(80)引导所述活动构件(54)。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具有一凹口(86),所述凹口(86)与中空主体(26)的一指杆(84)互补,用于同所述指杆(84)相配合,以使所述活动构件(54)保持在其关闭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与所述中空主体(26)用相同的材料制成。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连接于所述中空主体。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结合权利要求25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适于通过其端部(54s)之一的断裂脱离所述中空主体。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构件(54)适于进行弹性变形,以便朝解锁位置驱动所述舌状体(46)。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体(46)实施在所述中空主体(26)的一侧壁(26a)上;所述活动构件位于所述舌状体的延伸部分上,适于脱离所述侧壁,以便露出一孔口,从而可操纵所述舌状体。
2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柱体具有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具有一“L”形槽(110,112,114),所述“L”形槽开在所述椎柱体(24)上,其大分支部(112)纵向定向,且通到所述椎柱体的前纵向端部,其小分支部横向定向;所述锁紧部件具有一滑块(116,118),所述滑块横向活动地安装在中空主体(26)内。
3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具有固定于所述擦拭器刷的一擦拭片(32,34,36)的固定部件(40,40i),所述固定部件布置在中空主体(26)的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片(32,34,36)的固定部件具有两个面对的纵向钩状体(40),其从中空主体的一下部水平壁朝下垂直延伸,每个钩状体的下端部(40i)朝另一钩状体横向延伸,紧固所述擦拭片的一垂直连接带(38)。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每个钩状体的内横向自由端(40i)具有卡爪(124),所述卡爪朝所述钩状体内横向延伸,且接合在擦拭片的连接带(38)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擦拭片的连接带(38)和所述中空主体都具有一横向孔(126,128),所述横向孔位于彼此的延伸部分上,接纳一互补的横向插头(130),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擦拭片相对于所述端部接头(20)纵向移动的方式实施锁紧。
33.根据权利要求32结合权利要求1至2且结合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状体从中空主体的一上部边缘朝下垂直延伸;所述舌状体的下端部支承所述横向插头(130)。
3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主体(26)的下部水平壁(42)具有一可弹性变形部分(132),所述可弹性变形部分的下部表面(132i)支承卡爪(134),所述卡爪接合在擦拭片的一上部背部(34)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端部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性变形部分(132)适于在所述擦拭片插入在所述下部钩状体(40)之间时,在所述柱形座腔(30)内进行弹性变形,然后,在所述椎柱体接合在所述柱形座腔中时,朝下进行弹性变形,以使所述卡爪(134)接合在所述上部背部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擦拭器刷的端部接头(20),其具有一中空主体(26)和锁紧部件(46,48),所述中空主体(26)接纳一椎柱体(24)的一纵向端部,所述锁紧部件(46,48)用于在所述椎柱体插入到柱形座腔中时,使所述椎柱体的端部锁定就位。锁紧部件(46,48)是可分离的,以便从所述椎柱体(24)的前端部拆卸所述端部接头(20)。
文档编号B60S1/38GK1953892SQ200580015630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7日
发明者J-M·雅拉松, F·布希科, X·布塞 申请人:瓦莱奥清洗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