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机动车辆牵引装置的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487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固定机动车辆牵引装置的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机动车辆牵引装置的外壳,更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主要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面基部和与该基部一体形成的两个薄片(leaves)的外壳,这两个薄片大体上平行,各个薄片设置有孔。
背景技术
牵引装置、例如那些牵引环类型的牵引装置可以用在车辆的前部和后部上。目前,将牵引环装配到车辆后部所引起的问题不同于将牵引环装配在前部所引起的问题,其中牵引环穿过前售后(aftersales)碰撞横向构件。由于在售后碰撞中的堆叠限制非常严格,螺钉位于该横向构件中,并保持在其端部,没有外壳。这种构造对于承受由环的运动引起的动量来说,不是很理想。
当安装到后侧面构件上时,初始加强件以传统的方式焊接在侧面构件的内部,以形成车辆的后部纵向结构。然后将保持装置例如衬套作为用于牵引环的端部的固定装置焊接在该初始加强件的内部。这种类型的结构具有很多部件,当安装该设备的各种部件时,其具有需要大量操作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单个牵引环保持外壳集合到侧面构件中。
根据不同车辆制造商的这种不变的目的,本发明还旨在成本低廉和结构紧凑。
为满足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固定外壳,该外壳的特征在于,第一薄片由沿第一方向的基部的第一端部形成,基部的第一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被弯曲。
依照本发明的各种特征
-第二薄片由沿第一方向的基部的第二端部形成,基部的第二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被弯曲,使两个薄片大体上平行,而且两个孔大体上同轴;-外壳包括两个侧向设置并且垂直于平面基部的直立部分,第一薄片和第二薄片分别由第一和第二翼部的弯曲端部形成,以使各个薄片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平面基部的两侧上;-第二薄片采用肋盘加固,肋盘包含与第二薄片的孔对应的孔;-螺母固定于肋盘上,并与第二薄片的孔相对。
本发明还旨在保护用于机动车辆牵引装置的固定附件,所述固定附件包括依照本发明的外壳,其中,外壳焊接在侧面构件的内部,以形成车辆的结构。在这样的配置中,该外壳可以焊接在侧面构件的内部,以使第一薄片处于包含侧面构件的端部的平面内。
本发明还旨在保护这样一种附件,其中牵引装置由至少一个管形成,一牵引环安装在所述管的端部,而管的另一端形成螺纹,其与固定于外壳的第二薄片的螺纹装置接合,第一薄片具有一孔,该孔的大小允许所述管以少量的间隙穿过。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书,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为便于理解,读者可参照附图,其中-图1是从机动车辆后面观察的牵引附件的示意图,该牵引附件包括依照本发明集合到机动车辆侧面构件中的外壳;-图2是从机动车辆后面观察的图1中外壳和侧面构件的透视图;和-图3是从机动车辆前面观察的图1和图2中所示的外壳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依照本发明的外壳10由形成同一个部件的各个薄片制成,外壳10装配在机动车辆的后侧面构件20内部。
该侧面构件20可以是传统的U形形状,或者,例如可以是阶梯形状(step-shaped)。外壳10由大体上水平的基部12和至少一个大体上竖直的侧面直立部分14构成,所述基部12焊接在侧面构件的水平壁22上,所述直立部分14焊接靠在侧面构件的直立壁24上。外壳10以传统的方式点焊在侧面构件20的内部。
折叠两个薄片16、18,并与基部12和/或侧面直立部分14成直角地弯曲,这样,使薄片16、18平行,并设置在大体上竖直的平面中。各薄片16、18具有孔17、19,以相对于外壳10引导和保持牵引环30。
如图1和图2所示,一个薄片16由沿第一方向X的基部12的第一端部形成,基部12的第一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12弯曲。第二薄片18由沿该第一方向X的基部12的第二端部形成,基部12的第二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12弯曲,这样,使两个薄片16和18大体上平行,并且使两个孔17和19大体上同轴。两个侧面直立部分14被折叠并弯曲在基部12的翼部上,以与端部和基部12一起,形成顶部敞口的大致平行六面体形状的外壳10。
在一个特定实施例(未显示)中,外壳10的第一薄片16和第二薄片18可以分别由第一和第二侧面直立部分14的弯曲端部形成,以使各个薄片16、18沿第一方向X设置在平面基部12的两侧上。因此,外壳10通过折叠和弯曲该部件的不同部分,仍然具有顶部敞口的平行六面体的近似形状。
依照本发明的外壳10可以在没有添加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形成,其直接焊接到侧面构件20上,由此确保牵引环30所穿过的两个孔17和19的极好的同轴性。这有助于确保很好地抵抗动量,不需要在第一薄片16上提供比所需更大的孔17,因而,可以更好地控制环30的屈曲。此外,通过在基部周围折叠单片金属板形成外壳10,使更加经济、更轻的构造成为可能。
如图2所示,相对车辆形成外壳10前端的第二薄片18由肋盘40加固,一螺母42连接到该肋盘40上,以接合牵引环30的螺纹端32。肋盘40的作用是减少由牵引环30引起的屈曲。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10以传统的方式点焊在侧面构件20的内部,以使外壳10的第一薄片16处于包含侧面构件20的自由端的平面内。应当理解,如果这类外壳10在具有不同车辆基部的车辆上使用,第一薄片16可以从侧面构件20的端部突出,或者相反,第一薄片16处于由侧面构件20限定的体积内部。
应当注意到,使用依照本发明的外壳10可以不再使用侧面构件20上的电弧焊焊缝,而这是过去安装衬套时所必有的。全部焊接操作都由点焊来进行,这降低了成本,改善了质量和可重复性。如图3所示,已经形成了多个第一焊点50,以将薄片16和18焊接到侧面直立部分14上(或者,如果这些薄片16和18通过弯曲侧面直立部分14的端部而制成,可以焊接到基部12上),以及将肋盘40焊接到第二薄片18上。然后,在侧面构件20的底部22与基部12之间以及侧面构件20的直立壁24与外壳10的侧面直立部分14之间的接触点上形成多个第二焊点60。
如图所示,牵引环30和相关的固定外壳10设置在车辆的左手侧。然而,应当理解,这样的环30可以位于车辆的右边,所以,外壳10必须具有适于安装在任一个车辆侧面构件20中的形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和所示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仅作为例子。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固定机动车辆牵引装置(30)的外壳(10),其包括至少一个大体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面基部(12)和与该基部(12)一体形成的两个薄片(16,18),这两个薄片(16,18)大体上平行,各个薄片(16,18)设置有孔(17,19),该外壳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薄片(16)由沿第一方向的基部(12)的第一端部形成,基部(12)的第一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12)被弯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二薄片(18)由沿第一方向的基部(12)的第二端部形成,基部(12)的第二端部大体上垂直于该基部(12)被弯曲,这样使得两个薄片(16,18)大体上平行,并且使两个孔(17,19)大体上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个侧向设置并且垂直于平面基部(12)的直立部分(14),第一薄片(16)和第二薄片(18)分别由第一和第二翼部(14)的弯曲端部形成,以使各个薄片(16,18)沿第一方向设置在平面基部(12)的任一侧上。
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第二薄片(18)采用肋盘(40)加固,肋盘(40)包含螺纹孔。
5.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螺母(42)连接在肋盘(40)上。
6.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牵引装置(30)的固定附件,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外壳(10),其中,外壳(10)焊接在侧面构件(20)的内部,以形成车辆的结构。
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附件,其特征在于,外壳(10)焊接在侧面构件(20)的内部,以使第一薄片(16)处于包含侧面构件(20)的端部的平面内。
8.如权利要求6和7中任一所述的附件,其中,牵引装置(30)由至少一个管形成,一牵引环安装在所述管的端部,而管的另一端(32)形成螺纹,该附件的特征在于,第二薄片(18)具有能够与牵引装置(30)的螺纹端(32)相接合的螺纹孔,第一薄片(16)具有一孔(17),该孔(17)的大小允许所述管以少量的间隙穿过。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机动车辆牵引装置(30)的外壳(10),其包括至少一个大体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面基部(12)和与该基部(12)一体形成的两个板片(16,18),这两个板片(16,18)大体上平行并设置有孔(17,1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板片(16)沿第一方向由基部(12)的第一端部形成,基部(12)的第一端部大体上被弯曲的垂直于该基部(12)。
文档编号B60D1/14GK101056771SQ200580038592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
发明者S·库索, F·维韦洛 申请人:雷诺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