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71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的零部件,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车内后视镜的功能,现从业者开发一种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可以配合一摄影机,将车外影像由车内后视镜上显现出来。现有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的组成结构大致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由一后罩壳、设于后罩壳内的一电子组件组(如液晶屏幕、控制机板、模块线组..等)、粘固封闭于后罩壳前侧并且夹制液晶屏幕的一镜片所组成;另一种方式是由一后罩壳、一前盖板、一设于前盖板内侧面的镜片、一夹制于镜片与后罩壳之间的电子组件组(如液晶屏幕、控制机板、模块线组..等),其特征是,该后罩壳与前盖板周缘相互钩设固定。
但是,电子产品容易损坏,当液晶屏幕失效而需要拆开检修时,前述镜片粘固于后罩壳前侧的车内后视镜,具有无法拆开维修的缺失;而后罩壳及前盖板相互钩设,虽然可以拆开维修,却需用工具撬开,或者强行拔开,在瞬间打开时,镜片及电子组件组便直接散落,进一步造成其它部位损坏。
因此现有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由于结构设计不良,有不方便拆开检修电子组件的缺陷,有必要进一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改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拆开维修且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包括设一包括液晶屏幕及线路模块的电子组件组;一本体,为一板体,所述电子组件组设于本体前侧,在板体上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以及多个第二结合孔,另外在板体上设有多个朝向前侧突出的软质抵压块;一后罩壳,包括一后侧面板、以及一由后侧面板周缘朝向前侧突出的封闭形周边,所述本体可设于封闭形周边所围成的范围内,在该后罩壳的后侧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以及多个第二结合孔,以分别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结合孔以及第二结合孔同轴对合,另设有多个分别穿置于后罩壳的第一结合孔并且螺合于本体的第一结合孔的螺栓;一前盖,其设有一四边形的封闭形边框,在边框朝前该端设有一相向突出的前挡缘,该边框朝后该端设有多个结合柱,在各结合柱上分别设有一结合孔,各结合孔可分别与所述第二结合孔同轴对合,另设有多个分别穿置于后罩壳及本体的第二结合孔,并且螺合于前盖的结合孔的螺栓;一镜片,相应设于前盖的边框所围成范围内,并且挡止于前挡缘,本体的软质抵压块压制于镜片后侧面。
实施上述技术手段以后,本实用新型可获得的具体效果为由于本体与后罩壳之间设有同轴对合的第一结合孔,因此可以预先以螺栓穿置结合成第一组装单元,而镜片则可以预先设于前盖内而结合成第二组装单元,再以螺栓将二个组装单元予以结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由后视观看的前盖与镜片组合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4-4剖面示意图,用以说明前盖与镜片组装的情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所示的5-5剖面示意图,用以说明设于前盖侧缘上的卡槽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所示的6-6剖面示意图,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四个组成构件的配合关系。
图中10前盖,11顶缘,12底缘,13侧缘,14前挡缘,15结合柱,150结合孔,16间距,17卡槽,20镜片,30本体,31、43第一结合孔,32、44第二结合孔,33卡钩,35软质抵压块,40后罩壳,41后侧面板,42周边,50液晶屏幕,100第一组装单元,200第二组装单元具体实施方式
定义说明以下所说的前、后、上、下方向,是以车内后视镜悬挂于汽车内部所定义,其朝向驾驶人一侧为前方,朝向上车顶一侧为上方,以此类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由前至后依序设有一前盖10、一镜片20、一本体30及一后罩壳40,并且在本体30与镜片20之间设有~包括液晶屏幕50、线路模块等的电子组件组,为了避免拆开车内后视镜时各构件的散落,因此,将液晶屏幕50等电子组件预先固定在本体30上,并且将本体30与后罩壳40相互结合成一个第一组装单元100,而镜片20与前盖10又结合成第二组装单元200,再将前盖10与后罩壳40予以锁固,因此拆开前盖10及后罩壳40时,会先拆开成两个独立的组装单元,并不至于使构件散落,再将液晶屏幕50拆卸。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概述,其详细结构如下首先,关于前盖10及镜片20的结构如图2、3所示,其中图3是镜片20已组装在前盖10上的后侧示意图,该前盖10设有以一顶缘11、一底缘12以及两侧缘13所构成的四边形周边,各周缘前侧设有一朝向所围成的空间延伸的前挡缘14,所述镜片20置于各周缘所围成的范围内,并且被所述前挡缘14挡止,并且在周缘朝后该端设有多个结合柱15,在各结合柱15内分别设有一结合孔150,用于与所述后罩壳40对应螺设,其中,位于同一周缘的结合柱15(本优选实施例是设于顶缘11的结合柱15)局部突出于前挡缘14后侧,并且如图4所示,与前挡缘14形成一间距16,以供所述镜片20插卡于该间距16当中,避免在拆开前盖10时,镜片20瞬间脱落。
又如图5的剖面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盖10的两个相对侧缘13内周壁分别设有一凹入的卡槽17,以供所述本体30插卡定位。
所述镜片20是一由前方观看使用的镜子,但是在其对应于液晶屏幕50处设有液晶屏幕50并启用时,可由前方看到液晶屏幕50所显示的影像,当关闭液晶屏幕50时,则作为反射镜使用。
如图2所示,后罩壳40包括一后侧面板41、以及一由后侧面板41周缘朝向前侧突出的封闭形周边42,该后罩壳40可藉由其周边42与前盖10的各周缘呈凹凸配合,另外,所述本体30为一板体,其可相应设于后罩壳40的周边42所围成的范围内,所述液晶屏幕50以及电子组件安装于该本体30上。在后罩壳40的后侧面板41以及本体30上设有多个同轴对合的第一结合孔43、31,以分别供螺栓(图中未示)由后罩壳40后侧穿置于后罩壳40的第一结合孔43,并且螺设于本体30的第一结合孔31上,进而将本体30及后罩壳40结合成第一组装单元100,另外,在后罩壳40的后侧面板41以及本体30上设有多个可与所述前盖10的结合孔150同轴对合的第二结合孔44、32,当三者对合时,可分别以一螺栓穿置于对合的第二结合孔44、32而螺设于前盖10的结合孔150内。
同时参照图2、5及6,所述本体3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朝前突出的卡钩33,该卡钩33两侧与本体30之间分别设有一剖槽,使卡钩33具有可受力变形的弹性,当将结合完毕的本体30及后罩壳40,与前盖10组装时,即可相应插卡于前盖10的卡槽17内,并且在本体30上设有多个朝向镜片20突出的软质抵压块35,其可相应压制于镜片20,以进一步保护镜片20。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将前盖10及镜片20预先组装成第二组装单元200,而本体30及后罩壳40预先组装成第一组装单元100,再将两单元予以组装;欲拆卸时,也是先分开呈两个单元,再予以检修液晶屏幕50等电子组件,以改善现有瞬间施力打开时,内部构件散落的缺失。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包括液晶屏幕及线路模块的电子组件组;一本体,为一板体,所述电子组件组设于本体前侧,在板体上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以及多个第二结合孔,另外在板体上设有多个朝向前侧突出的软质抵压块;一后罩壳,包括一后侧面板、以及一由后侧面板周缘朝向前侧突出的封闭形周边,所述本体可设于封闭形周边所围成的范围内,在该后罩壳的后侧面板上设有多个第一结合孔以及多个第二结合孔,以分别与所述本体的第一结合孔以及第二结合孔同轴对合,另设有多个分别穿置于后罩壳的第一结合孔并且螺合于本体的第一结合孔的螺栓;一前盖,其设有一四边形的封闭形边框,在边框朝前该端设有一相向突出的前挡缘,该边框朝后一端设有多个结合柱,在各结合柱上分别设有一结合孔,各结合孔可分别与所述第二结合孔同轴对合,另设有多个分别穿置于后罩壳及本体的第二结合孔,并且螺合于前盖的结合孔的螺栓;一镜片,相应设于前盖边框所围成范围内,并且挡止于前挡缘,本体的软质抵压块压制于镜片后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盖上位在同一侧的结合柱与前挡缘之间设有间距。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朝向前盖突出的卡钩,而前盖两侧的内周壁上分别凹设一供卡钩卡扣的卡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两侧与本体之间设有剖槽。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后罩壳的周边与前盖边框之间呈凹凸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后罩壳的周边与前盖边框之间呈凹凸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隐藏式液晶屏幕的车内后视镜,车内后视镜由前至后依序设有一前盖、一镜片、一包括液晶屏幕的电子组件组、一本体及一后罩壳,该电子组件组预先固定在本体上,并且将本体与后罩壳相互结合成一个第一组装单元,而镜片与前盖又结合成第二组装单元,再将前盖与后罩壳加以锁固,所以在拆开前盖及后罩壳时,会先拆开成两个独立的组装单元,并不至于使构件散落,再对电子组件组进行检修。
文档编号B60R11/02GK2923428SQ20062012226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4日
发明者曾焕清 申请人:曾焕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