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355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储能装置,以便吸收并存储排气管排放的气体,用 于摩托车自动控制。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因其轻便、灵活等优点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 的喜爱。驾驶过摩托车的朋友都知道,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多种控制,如变 挡操作、制动操作、侧支架驻车等都是通过驾驶员用手或脚带动相应的机构运 转来完成的。这是因为摩托车自身发动机功率较小,如果将发动机产生的能量 分配去进行操作控制,对摩托车自身的性能影响较大,使用起来也不经济。而 摩托车采用人力控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
1、 操作复杂、费力。以侧支架驻车为例,驾驶员一手扶住车头, 一手扶住 车尾,然后采用金鸡独立的方式,以一只脚支撑自身及摩托车重量,用另一只 脚去拨动侧支架,使侧支架向下翻转。由于摩托车本身较重,对于年小体弱的 人来说,完成侧支架驻车相当困难,摩托车侧摔等事故时有发生。
2、 手动或脚动控制的准确性差。如在骑式摩托车的变挡操作中,驾驶员用 脚踩动变挡杆来进行变换挡位。众所周知,脚的灵活性远远比不上手,因此驾 驶员的经验非常重要,脚踩变挡杆的力度必须掌握好,否则易发生跳挡现象, 这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是相当危险的,如果换挡时突然跳到空挡,车轮突然失去驱动力,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通用性差。比如有级变速器变挡控制在骑式摩托车和弯梁摩托车上使用 较普遍,但对于踏板摩托车来说,因其自身结构的限制,难以实现自动变挡或 助力变挡,导致踏板摩托车的动力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储能装置,在不影响发动 机正常输出功率的条件下,能吸收并存储排气管排放的气体,用于摩托车自动 控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摩托车储能装置,包括排气管,其关键在于 在所述排气管的前部接有一条旁通管道,该旁通管道通过三元催化器与进气管 的一头连接,进气管的另一头与单向阀的进口相接,所述单向阀的出口安装在 气罐底部的进气口处,且单向阀的出口与气罐的内腔相通;在所述气罐的上部 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道。
排气管为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的一部分,排气管的前端与发动机的排气口相 接。摩托车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会在排气口附近产生0.2 0.5Mpa气压,然 后经过排气管及消声器排到大气中。本发明中气罐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并位 于摩托车排气消声器的前方,以便于散热及减小管道沿程损失。气罐通过管路 与排气管相连通,气罐出气口处连接的出气管道与摩托车控制机构如变挡机构、 制动机构或侧支架驻车机构等机构的气路相接,在摩托车上适合的位置设置有 与各控制机构气路控制相对应的按钮。
排气管内的部分高压气体由旁通管道引出,经过三元催化器治理消除有害 成分后,通过单向阀进入气罐内。单向阀起单向通气的作用,当气罐内的气压小于发动机排气口气压时,单向阀打开,使高压气体能进入气罐内,气罐内压 力逐步升高;当气罐内的气压大于发动机排气口气压时,单向阀关闭。这样气 罐内就储存了压縮空气,可以为摩托车的各种控制机构提供能量。如按动变挡 按钮,相应的变挡机构中的气路导通,气罐内的气体进入变挡机构的气路中, 并驱动变挡机构运作,以实现气动控制变挡,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准确性 好,能有效防止跳挡,消除了安全隐患。又比如按动侧支架驻车按钮,相应的 侧支架驻车机构中的气路导通,气罐内的气体进入侧支架驻车机构气路中,驱 动侧支架驻车机构运作,以实现气动控制侧支架驻车,这样大大降低了侧支架 驻车的难度,避免了摩托车发生侧摔。
在上述气罐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口,该泄压口位于单向阀的旁边,且泄压口 中装有泄压安全阀。泄压安全阀起防护的作用,当气罐内的压力超过设定的安 全压力时,泄压安全阀自动打开排气,以保障整个装置的安全。
在上述气罐的外表面分布有散热片,该散热片与气罐为一体结构。由于从 排气管引入到气罐内的气体温度较高,在气罐的外表面设置散热片,能够及时 散发热量,以降低气罐内气体的温度,消除因气体温度高而存在的消极影响。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摩托车发动机排气时在排气管前段产生的高压气 体进行分流、治理和冷却后,将其能量储存到气罐中,作为各种摩托车控制机 构(如变挡机构、制动机构、侧支架驻车机构等)的能量,使得各控制机构可 以采用气动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性好等特点, 可广泛运用于骑式摩托车、弯梁摩托车、踏板摩托车等各类摩托车上。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与变挡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排气管la、旁通管道2、三元催化器3、进气管4、 单向阀5、气罐6、出气管道7和泄压安全阀8等部件构成。其中排气管la的 前端与发动机(图中未画出)的排气口相接,排气管la的后端与消声器lb的 前端相连接,排气管la和消声器lb组装在一起,统称为排气消声器l。所述气 罐6为密闭罐状结构,在气罐6上部的侧壁上开有出气口,气罐6的底壁上开 有进气口和泄压口。其中气罐6的进气口位于底壁的中央,泄压口位于进气口 的旁边,且泄压口中装有泄压安全阀8。所述气罐6的进气口处安装单向阀5, 该单向阀5的出口位于气罐6的进气口内,并与气罐6的内腔相通,单向阀5 的进口与进气管4的一头相接,进气管4的另一头连接在三元催化器3的出气 口上。所述三元催化器3的进气口与旁通管道2的一头连接,旁通管道2的另 一头接在排气管la前部开设的旁通口上。
从图1中可知,在气罐6的外表面从上往下分布有散热片6a,该散热片6a 与气罐6为一体结构,散热片6a起及时散发热量的作用,以降低气罐6内气体 的温度。在所述气罐6上部的出气口处连接出气管道7,该出气管道7与摩托车 控制机构如变挡机构、制动机构或侧支架驻车机构等机构的气路相接,在摩托 车上适合的位置设置有与各控制机构气路控制相对应的按钮。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当气罐6内的气压小于发动机排气口气压时,单向 阀5打开,排气管la内的部分高压气体由旁通管道2引出,经过三元催化器3 治理消除有害成分后,通过进气管4和单向阀5进入气罐6内,气罐6内压力逐步升高;当气罐6内的气压大于发动机排气口气压时,单向阀5关闭。这样 气罐6内就储存了压縮空气,可以为摩托车的各种控制机构提供能量。
如图2所示,以气动控制变挡为例本发明中出气管道7与控制阀9的进 口相接,控制阀9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一导气管10与执行气缸11的无杆腔相接, 控制阀9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二导气管12与执行气缸11的有杆腔相接,执行气 缸11的活塞杆通过转臂13与发动机的变挡杆(变挡杆在图2中被控制阀9遮 挡)连接。当按动变挡机构的按钮,控制控制阀9的阀芯转动,使出气管道7 与第一导气管10相通时,气罐6内的压縮空气进入执行气缸11的无杆腔,推 动执行气缸11的活塞杆外伸,活塞杆通过转臂13带动发动机变挡杆顺时针旋 转,实现右转变挡;当按动变挡机构的按钮,控制控制阀9的阀芯转动,使出 气管道7与第二导气管12相通时,气罐6内的压縮空气进入执行气缸11的有 杆腔,推动执行气缸11的活塞杆回縮,活塞杆通过转臂13带动发动机变挡杆 逆时针旋转,实现左转变挡。由此可见,采用气动来控制摩托车的变挡或其它 操作,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准确性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储能装置,包括排气管(1a),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管(1a)的前部接有一条旁通管道(2),该旁通管道(2)通过三元催化器(3)与进气管(4)的一头连接,进气管(4)的另一头与单向阀(5)的进口相接,所述单向阀(5)的出口安装在气罐(6)底部的进气口处,且单向阀(5)的出口与气罐(6)的内腔相通;在所述气罐(6)的上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道(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罐(6) 的底部开设有泄压口,该泄压口位于单向阀(5)的旁边,且泄压口中装有泄压 安全阀(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罐 (6)的外表面分布有散热片(6a),该散热片(6a)与气罐(6)为一体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储能装置,在排气管(1a)的前部接有旁通管道(2),旁通管道(2)通过三元催化器(3)与进气管(4)的一头连接,进气管(4)的另一头与单向阀(5)的进口相接,单向阀(5)的出口安装在气罐(6)底部的进气口处,且单向阀(5)的出口与气罐(6)的内腔相通;在气罐(6)的上部还开设有出气口,该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道(7)。本发明通过对摩托车发动机排气时在排气管前段产生的高压气体进行分流、治理和冷却后,将其能量储存到气罐中,作为各种摩托车控制机构的能量,使得各控制机构可以采用气动来控制,降低了控制难度,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性好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骑式摩托车、弯梁摩托车、踏板摩托车等各类摩托车上。
文档编号B60K25/04GK101537793SQ20081006947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7日
发明者夏先明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