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716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变流装置,尤其是指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牵引供电的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装置采用的是二极管整流器,供电电压为750V或1500V。这种二极管整流器沿用至今已经有几十年历史,它的最大优点是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但在“节能减排”和“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提上日程的今天,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日益突显 1、能量不能双向流动;车辆制动时的能量不能回馈电网,造成能量的大大浪费; 2、无输出电压调节功能,输出电压波动大;交流输入电压的波动,以及车辆不同运行工况间的切换,都会导致直流电压的较大波动(500-900V),不利于车辆全功率可靠运行; 3、需要外加笨重制动电阻装置,不利于车辆轻型化。为了防止车辆制动能量导致直流电网电压超过限定值,目前普遍采用在车上配备制动电阻将制动能量以热能消耗掉; 4、对交流电网谐波污染较大。虽然通过增加二极管整流器的脉波数,可以大大减小输入电流谐波,但所需移相整流变压器设计复杂,所以目前二极管整流多采用24脉波。
PWM整流器具有能量双向流动,功率因数高,直流输出电压可调等诸多优点。因此,有人提出用PWM整流器简单替代现有牵引供电系统中二极管整流器,但是PWM整流器相对于二极管整流器电路结构和控制算法都非常复杂、成本大大增加、可靠性降低。此外,为了减小交流谐波,功率器件处于频繁的开关状态,若PWM整流器长期工作于大功率状态,能量损耗比较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牵引供电装置,该装置将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作为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控制上采用协调控制策略和等效调制频率倍增技术,使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的并联运行得以成功实现,并且大大提高整个供电装置性能,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包括二极管整流机组(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PWM整流机组(5)和中央控制器,二极管整流机组和PWM整流机组在交流侧和直流侧相连,构成并联关系,中央控制器通过CAN网络(9)与PWM整流机组中所有PWM整流器单元连接;中央控制器硬件包括五个传感器、一块信号调理板和一块CPU板,所述传感器包括2个交流电压传感器、2个交流电流传感器、一个直流电压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极管两相交流电网电压ua和ub,交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极管整流机组的两相交流电流ia和ib,直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直流电压Udc,传感器的输出接到信号调理板;信号调理板由RC低通滤波电路和比例放大电路组成,信号调理板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滤波,并转换到工作电压范围后送到CPU板;CPU板由微处理器和一个CAN通信接口组成,CPU板对输入信号进行AD采样后,计算出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的d轴和q轴电流给定值,并通过CAN网络传输到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实现对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进行协调控制;所有PWM整流器单元直流侧并联到一起,所述的PWM整流器单元(8)的控制部分由锁相环模块、坐标变换模块、PI调节模块、CAN网络通信接口模块以及脉冲产生模块组成,其中,锁相环模块、坐标变换模块、PI调节模块以及脉冲产生模块顺序连接,CAN网络通信接口模块与PI调节模块连接,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的电流给定值,锁相环采集PWM整流器单元的两相交流电压,获得同步角θ,然后将PWM整流器单元的交流电流转换到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再分别对d轴电流和q轴电流进行PI调节,并将其输出用于产生驱动脉冲。
所述的二极管整流机组采用24脉波二极管整流机组,其包括2台整流变压器(3)和4个二极管整流桥(4),上述两台整流变压器为三绕组的移相式整流变压器,并采用延边三角形接法。
所述PWM整流机组中变压器有一个原边绕组,一个或多个副边绕组;只有一个副边绕组时各PWM整流器单元的交流侧直接相连,有多个副边绕组时各PWM整流器单元交流侧分别连接到一个副边绕组上。
所述PWM整流机组中PWM整流器单元主电路采用两电平或三电平拓扑。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1、利用了二极管整流器简单可靠、开关损耗低的优点,车辆牵引所需功率主要由二极管整流器提供,当所需牵引功率迅速增大时,PWM整流器输出功率进行补充,防止直流电压跌落;2、车辆制动能量能够通过PWM整流器回馈交流电网,抑制直流电压升高,节约能量;3、PWM整流器具有谐波无功补偿功能,以减小二极管整流器注入交流电网谐波和无功;4、PWM整流器自动在不同工况间切换,确保了直流电压只在较小范围波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式供电装置电路框图; 图2为24脉波二极管整流机组电路框图; 图3为PWM整流机组电路框图; 图4为PWM整流器单元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闭环控制原理图; 图5为传统PWM整流器双闭环控制原理图; 图6中央控制器电路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本实施例直流输出电压额定值为750V,整个供电装置由一个24脉波二极管整流机组、一个PWM整流机组和一个中央控制器组成。
图2是本实施例中24脉波二极管整流机组的电路图,其包括2台三绕组的移相式整流变压器和4个二极管整流桥。该整流变压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原边输入电压10kV,副边输出电压610V。变压器连接方式均采用Dy11d0,为了实现24脉波整流输出,两个变压器原边需采用延边三角形接法。
图3是本实施例中PWM整流机组的电路图。该PWM整流机组仅包括一台三绕组干式变压器和两个PWM整流器单元。
变压器采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一个原边绕组,两个副边绕组,原边输入电压为10kV,副边输出电压420V,变压器连接方式为Yd11d11。为了防止雷电干扰侵入供电装置,需要在变压器原边处加装防雷装置。
PWM整流器单元主电路结构采用传统的两电平电路拓扑,其构件包括6个功率开关管构成的三相桥电路、交流滤波电抗L、、直流侧支撑电容C、电压电流传感器,如图4所示。控制部分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块组成锁相环、数据采集、坐标变换、PI控制、脉冲产生和通信接口。
中央控制器硬件包括五个传感器、一块信号调理板和一块CPU板,如图6所示。传感器用于将高压大电流转换为低压小电流信号,传感器的输出接到信号调理板;信号调理板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滤波,并转换到0-3V电压范围内后送到CPU板;CPU板对0-3V信号进行AD采样后,执行控制算法。上述传感器包括2个交流电压传感器、2个交流电流传感器、一个直流电压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两相交流电网电压ua和ub,交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极管整流机组的两相交流电流ia和ib,直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直流电压Udc,传感器安装位置如图1所示。上述信号调理板主要包括RC低通滤波电路和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放大电路;上述CPU板包括一个微处理器和一个CAN通信接口。整个中央控制器的作用是对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进行协调控制,输出电流控制指令(d轴和q轴电流给定值),并通过CAN网络传到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
图4给出了单个PWM整流器单元的控制原理,其采用的是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解耦控制方法。具体工作步骤是采集交流电压和交流电流,利用锁相环获得同步角θ,然后将交流电流转换到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再分别对d轴电流和q轴电流进行PI调节,并将其输出用于产生驱动脉冲。d轴电流给定值id*和q轴电流给定值iq*都是经过CAN网络从中央控制器传来的。传统的PWM整流器控制方法除了上述电流环外,还包括一个直流电压外环,d轴电流的给定值由电压外环输出决定,如图5所示。电压外环的存在使得PWM整流器直流输出具有电压源特性,无法很好实现并联。本发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各PWM整流器单元上不设置直流电压外环,仅有电流内环,从而使得各PWM整流器单元直流输出具有电流源特性,易于并联。
下面对中央控制器完成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中央控制器检测两相交流电网电压ua和ub用于软件锁相环,得到电网同步角θ。然后将二极管整流器机组两相交流电流ia和ib转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得到id和iq,id中直流成分为id0,交流成分idh。事实上,id0代表的是二极管整流器机组传送的有功分量,idh+iq代表无功和谐波分量。设直流输出电压额定值为750V,允许±50V波动,PWM整流器机组d、q轴电流给定值id*、iq*计算如下 1.当直流电压Udc在允许范围700V~800V之间时,PWM整流器机组传输有功功率,只用于消除二极管整流器机组的谐波和补偿无功,因此PWM整流器机组d轴电流给定值q轴电流给定值为 2.当直流电压Udc低于下限值700V时,说明车辆处于启动或大功率牵引工况,PWM整流器机组需要工作在整流状态,输出功率抑制直流电压进一步跌落。具体方法是以700V作为电压目标值进行闭环PI控制,PI调节器的输出限定为正值,并作为PWM整流器机组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取0。
3.当直流电压Udc高于上限值800V时,说明车辆处于制动工况,PWM整流器需要工作在逆变状态,将制动能量反馈回交流电网,抑制直流电压继续升高。具体方法是以800V作为电压目标值进行闭环PI控制,PI调节器的输出限定为负值,并作为PWM整流器机组d轴电流给定值id*,q轴电流给定值iq*取0。
各PWM整流器单元d、q轴电流的给定值等于上述id*、iq*的1/N,N为PWM整流器单元的数量,本实施例N=2。
本实施例中两个PWM整流器单元调制频率均为2kHz,针对本实施例中两个PWM整流器单元并联的主电路结构,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PWM调制技术——等效调制频率倍增技术,其只需要在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基础上,以电网电压过零点为基准将两个PWM整流器单元矢量调制的时间点相互错开1/2个调制周期,就可以使本实施例中整个PWM整流机组等效调制频率变为4kHz,交流电流带宽增加,更容易对二极管整流部分低次谐波电流的消除和进行无功补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已,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同类组件的置换,以及基本原理与本发明所述控制方法相同的控制方法,皆属本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包括二极管整流机组(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PWM整流机组(5)和中央控制器,二极管整流机组和PWM整流机组在交流侧和直流侧相连,构成并联关系,中央控制器通过CAN网络(9)与PWM整流机组中所有PWM整流器单元连接;中央控制器硬件包括五个传感器、一块信号调理板和一块CPU板,所述传感器包括2个交流电压传感器、2个交流电流传感器、一个直流电压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极管两相交流电网电压ua和ub,交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二极管整流机组的两相交流电流ia和ib,直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直流电压Udc,传感器的输出接到信号调理板;信号调理板由RC低通滤波电路和比例放大电路组成,信号调理板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滤波,并转换到工作电压范围后送到CPU板;CPU板由微处理器和一个CAN通信接口组成,CPU板对输入信号进行AD采样后,计算出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的d轴和q轴电流给定值,并通过CAN网络传输到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实现对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进行协调控制;所有PWM整流器单元直流侧并联到一起,所述的PWM整流器单元(8)的控制部分由锁相环模块、坐标变换模块、PI调节模块、CAN网络通信接口模块以及脉冲产生模块组成,其中,锁相环模块、坐标变换模块、PI调节模块以及脉冲产生模块顺序连接,CAN网络通信接口模块与PI调节模块连接,接收来自中央控制器的电流给定值,锁相环采集PWM整流器单元的两相交流电压,获得同步角θ,然后将PWM整流器单元的交流电流转换到同步旋转的dq坐标系,再分别对d轴电流和q轴电流进行PI调节,并将其输出用于产生驱动脉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整流机组采用24脉波二极管整流机组,其包括2台整流变压器(3)和4个二极管整流桥(4),上述两台整流变压器为三绕组的移相式整流变压器,并采用延边三角形接法。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整流机组中变压器有一个原边绕组,一个或多个副边绕组;只有一个副边绕组时各PWM整流器单元的交流侧直接相连,有多个副边绕组时各PWM整流器单元交流侧分别连接到一个副边绕组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式牵引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WM整流机组中PWM整流器单元主电路采用两电平或三电平拓扑。
专利摘要能够提高整个供电装置性能、降低成本的混合式的牵引供电装置。技术方案是包括二极管整流机组(1),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PWM整流机组(5)和中央控制器,二极管整流机组和PWM整流机组在交流侧和直流侧相连,构成并联关系,中央控制器通过对二极管整流器机组的两相交流电压、两相交流电流、以及直流输出电压的检测,计算出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的d轴和q轴电流给定值,并通过CAN网络传输到PWM整流机组中各PWM整流器单元,实现对二极管整流器机组和PWM整流器机组进行协调控制。
文档编号B60L3/00GK201220603SQ2008200799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志刚, 钢 张, 沈茂盛, 赵明花, 卢西伟, 威 狄, 贾利民, 牟富强, 磊 王, 刁利军, 李哲峰, 林文立, 樱 梅, 罗荣娅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链奕通易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