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装置及吸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42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引装置及吸引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回收对象物吸引回收到箱内的吸引装置及搭栽有该 吸引装置的吸引车。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在建设作业现场及下水处理厂等中将污泥、砂 土、废液等回收对象物回收到箱内、将这些回收对象物运输到处理厂 等规定场所的吸引车(例如参照特开2006-272985号公报,以下称作专 利文献l)。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吸引车通过将箱内部减压而将回收对象物 吸引回收到箱内。在吸引车中,为了将箱内减压,设有鼓风机、和将 该鼓风机从箱内吸入的空气净化的集尘装置。
此外,为了降低通过鼓风机的动作产生的噪音,在鼓风机的上游 侧及下游侧设有消音器。
通过在鼓风机的吸引侧及吐出侧的两者设置消音器,能够将通过 鼓风机的动作产生的噪音某种程度地降低。但是,用户希望进一步的 噪音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鼓风机的吸 引侧及吐出侧设有消音器的吸引装置中、实现通过鼓风机的动作产生 的噪音的进一步的降低的吸引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也是提供一 种搭载有这样的吸引装置的吸引车。
作为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吸引装置如以下这样构 成。即,本发明的吸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接收箱,将回收对象物回收;鼓风机,用来将上述接收箱内的空气加减压;上游侧集尘装 置,连接在上述接收箱与上述鼓风机的吸入侧之间;上游側消音器, 连接在上述上游侧集尘装置与上述鼓风机的吸入侧之间;下游側集尘 装置,连接在上述鼓风机的吐出侧;下游侧消音器,连接在上述鼓风 机的吐出侧与上述下游侧集尘装置之间;排水路径,连通到上述下游 侧消音器内,用来将在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内凝集的水排出。
根据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装置,即使在下游側消音器内冷却水凝集, 凝集的冷却水也通过排水路径被向下游侧消音器的外部排出。由此, 能够防止下游侧消音器内的冷却水的滞留造成的消音效果的降低。此 外,由于能够抑制下游侧消音器内的冷却水的滞留,所以能够将下游 側消音器接近于鼓风机而设置,通过缩短它们的距离,能够得到更高 的噪音降低效果。
本发明的吸引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本发明的吸引装 置在上述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游側集尘装置具有储水部;上 述排水路径将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内与上述下游侧集尘装置的储水部连 通。
根据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装置,由于凝集在下游侧消音器内的鼓风 机的冷却水通过排水路径被输送到下游側集尘装置的储水部中,所以 能够实现冷却水的消耗的抑制。
本发明的吸引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本发明的吸引装 置在上述任一种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消音器在空气的入
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膨胀室;在上述膨胀室中,具备形成有多个孔并且 两端开口部分别面向上述空气的入口及出口的多孔筒体、巻绕在该多 孔筒体的外周面上的第1吸音材料片、和巻绕在该第1吸音材料片的
外周面上的第2吸音材料片;上述第1吸引材料片与上迷第2吸引材 料片的声音透过损失的频率特性不同。
根据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装置,能够在较大的频率区域中实现噪音 降低。
本发明的吸引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本发明的吸引装 置的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从上述多孔筒体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凸 缘,在它们之间以重合的状态巻绕着上述第1及第2吸音材料片。
根据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装置,由于上述第1及第2吸引材料片通过凸缘卡止在多孔筒体的外周面的规定位置上,所以能够防止因从外
部施加的振动等使第1及第2吸音材料片从多孔筒体的规定位置偏离、 损害消音效果的情况。
本发明的吸引装置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即,本发明的吸引装 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在空气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膨胀 室,在该膨胀室内具备立设为在上侧确保空气流路的同时从上述入口 流入的空气直接吹到的隔壁。
根据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装置,由于在下游侧消音器的膨胀室内设 有上述那样的隔壁,所以能够进一步实现消音效果的提高。
本发明的吸引车的特征在于,搭载有上述任一种吸引装置,根据 具备该结构的吸引车,能够发挥与已经叙述的吸引装置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l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车的左侧视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车的俯视图。
图3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车的后视图。
图4是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装置的配管系统图。
图5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游侧消音器的图。图5(a)
是俯视图,图5 ( b )是纵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游侧消音器的外筒的图。
图6 ( a )是俯视图,图6 ( b )是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上游侧消音器的多孔筒体的
图。图7(a)是俯视图,图7(b)是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下游侧消音器的图。图8(a)
是俯视图,图8(b)是后视图,图8(c)是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吸引车的外观说明
以下,参照

搭载有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装置的 吸引车。
图l是表示搭载有有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吸引装置l的吸引车2的左側视图,图2是表示上述吸引车2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上述吸 引车2的后视图。
在吸引车2中,在车辆的底盘框架3上设置有副框架4。在副框架 4上,在后部搭栽有将回收对象物回收的接收箱5。回收对象物例如是 污泥、砂土、废液等。
该接收箱5具备具有后端开口的主体51、和将上述后端开口开闭 的尾门53。尾门53经由铰链销52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主体51的上部 后端部上。进而,在主体51及尾门53之间配设有开闭缸54。通过使 该开闭缸54伸缩动作,尾门53将主体51的后端开口开闭。
在接收箱5的主体51的上部上连接着箱加减压配管7。在尾门53 的下侧,设有作为回收对象物的吸引口的带开闭阀的吸引口 8、和作为 回收对象物的排出口的带开闭阀的排出口 9。
接收箱5经由倾动销10倾倒自如地轴支承在副框架4 (车体)上, 在副框架4及接收箱5之间配设有倾倒缸11。通过使倾倒缸11伸缩动 作,接收箱5绕倾动销IO起立转动或倒伏转动。另外,箱加减压配管 7为了对应于上述接收箱5的转动动作,其一部分由柔性软管等挠性材 料构成。
在吸引车2将回收对象物吸引回收到其接收箱5内的情况下,将 接收箱5内的空气减压,通过连接在带开闭阀的吸引口 8上的未图示 的吸引软管从外部将回收对象物吸引到接收箱5内。
另一方面,在吸引车2将接收箱5内的回收对象物向规定的场所 (例如污泥处理厂等)排出的情况下,将接收箱5内的空气加压,通 过连接在带开闭阀的排出口 9上的未图示的排出软管将接收箱5内的 回收对象物向外部排出。此外,通过将尾门53打开、使接收箱5起立 转动,也能够将接收箱5内的回收对象物排出。
在驾驶室13与接收箱5之间,搭载有用来将接收箱5内的空气加 减压的鼓风机25、阀、其他配管类。
配管图
以下,基于图4所示的配管图对吸引车2搭载的吸引装置1进行 说明。
在接收箱5上,连接着用来在将接收箱5内的空气加减压时送入 或吸引空气的箱加减压配管7。箱加减压配管7在中途位置分支为吸引配管21和加压配管22。另外,在吸引配管21的中途位置夹设有开闭 管路的阀VI,在加压配管22的中途位置,同样夹设有开闭管路的阀 V2。吸引配管21在下游端连接在上游侧捕集器(旋风集尘机)23的吸 入口 23a上。上游侧捕集器23的排出口 23b经由配管24连接在鼓风机 25的吸入側。在配管24的中途位置上夹设有上游侧消音器26。鼓风 机25的吐出側经由配管27连接在下游侧消音器28的空气入口 28a上。 另外,关于上游侧消音器26及下游侧消音器28在后面更详细地叙述。下游侧消音器28的第l外端口 (空气出口 )28b经由配管30连接 在下游側捕集器(旋风集尘机)31的吸入口 31a上。另外,在配管30 的中途位置上,夹设有开闭管路的阀V3。此外,在下游侧消音器28 的第2外端口 28c上连接着加压配管22。进而,在下游側消音器28的 第3外端口 28d上,经由泄压配管32连接着用来保护下游侧消音器28 免受异常压力损害的泄压阀33。下游侧捕集器31的大气旁通端口 31b经由配管34连接在配管24 的中途位置上。另外,在配管34的中途位置上,夹设有将管路开闭的 阀V4。上游侧捕集器26和下游侧捕集器28 —体地搭载在1个箱35中。 箱35内设有隔壁36,通过该隔壁36分别储存上游侧捕集器22及下游 侧捕集器31收集的粉尘、水滴等。以下,以隔壁36为边界,将箱35 的下游侧称作下游侧箱35a,将箱35的上游侧称作上游侧箱35b。鼓风机25与下游侧箱35a通过冷却水供给配管40连通。在冷却水 供给配管40的中途位置上夹设有开闭管路的阀V5,在阀V5打开的状 态下,储存在下游侧箱35a (下游侧捕集器28的储水部)内的冷却水 成为雾状而被向鼓风机25侧供给。接着,对上游侧消音器26及下游侧消音器28详细叙述。上游侧消音器26如图5所示,由外筒261、多孔筒体262、第1 吸音材料片263及第2吸音材料片264等构成,在空气入口 26a与空气 出口 26b之间,具有比这些出入口 26a、 26b及连接在上游侧消音器26 上的配管24流路截面积大的膨胀室26c。在该膨胀室26c中,设有多 孔筒体262、第l吸音材料片263及第2吸音材料片264。此外,上游 侧消音器26将空气入口 26a朝上而将空气出口 26b朝下而设置。如图6所示,外筒261由外筒主体261a、和形成在外筒主体261a 的空气入口侧的凸缘部261b构成。凸缘部261b对应于后述的多孔筒 体262的第1凸缘262a的尺寸。外筒主体261a由形成膨胀室26c的外 壳的大径部261al、比其小径且对应于配管24的直径的小径部261a2、 和作为连接在这些大径部261al及小径部261a2之间的膨胀室26c的空 气的出口侧端面壁的下游侧端面壁261a3构成。如图7所示,多孔筒体262是形成有多个孔的圆筒体等筒体,隔 开规定的间隙插入在上述外筒主体261a的大径部261al内。该多孔筒 体262的两端开口部面向空气出入口 26a、 26b而配置,形成有从其外 周面的两端部向外方突出的第1及第2凸缘262a、 262b。此外,形成 有从多孔筒体262的外周面的中间部同样向外方突出的第3凸缘262c。 将作为上游侧的第1凸缘262a重合在外筒261的凸缘部261b上,通过 未图示的螺栓、螺母等连结件经由衬垫265连结(参照图5)。在该第 1凸缘262a上,形成有对应于连接的配管24的直径的空气入口 26a。 另外,形成在下游侧的端部上的第2凸缘262b从外筒261的下游侧端 面壁261a3设置间隙而配置。此外,如图5所示,第1吸音材料片263在第1凸缘262a与第3 凸缘262c之间、以及第3凸缘262c与第2凸缘262b之间的共计两个 部位上,巻绕在多孔筒体262的外周面上。此外,第2吸音材料片264 分别巻绕在上述两个部位的第1吸音材料片263的外周面上。第1吸 音材料片263和第2吸音材料片264的声音透过损失的频率特性不同。 例如,可以采用某一种吸音材料片在规定频率以上的高频率区域中比 另 一种吸音材料片声音透过损失高、另 一种吸音材料片在不到上迷规 定频率的低频率区域中比一种吸音材料片声音透过损失高的结构。通 过这样将声音透过损失的频率特性不同的多个吸音材料片组合使用, 能够实现较大的频率区域中的噪音降低。如图8所示,下游侧消音器28具备具有流路截面积比连接在两端 上的配管27、 30大的膨胀室28e的主体筒281、固设在该主体筒281 内的隔壁282、和连通到主体筒281内的排水路径283。该下游侧消音 器28设置为,使得主体筒281内的空气流路的方向成为水平方向。在主体筒281的两端部上,形成有连接到上游側的配管27上的空 气入口 28a和连接到下游侧配管30上的空气出口 28b。此外,在空气出口 28b的附近的侧面上,设有连接到加压配管22的凸缘284、和用 来连接到泄压配管32上的凸缘285。隔壁282立设在主体筒281内,以在其上侧确保空气流路的同时 从空气入口 28a流入的空气直接吹到。此外,在隔壁282的上缘部上 形成有向空气入口 28a侧弯曲的弯曲部282a,在隔壁282的下部形成 有排水孔282b。排水路径283例如由连通到主体筒281内的底部的配管构成。排 水路径283将主体筒281内和下游侧箱35a连通。回收对象物的吸引处理l在上述配管结构中,对将接收箱5内的空气减压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情况下,阀V1、阀V3及阀V5被开放,阀V2及阀V4被关闭。在上述阀操作后,通过吸引车2的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旋转驱动 鼓风机25,从鼓风机1的吸入側吸入空气,从鼓风机l的吐出侧吐出 空气。于是,如图4的沿着配管的实线箭头所示,接收箱5内的空气 通过箱加减压配管7、吸引配管21被吸入到上游侧捕集器23中。上游侧捕集器23具备由圆筒状的圆筒室、和连接在该圆筒室的下 方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圆锥室构成的处理腔室23c。如果将含有粉尘等的 空气吸入到上游侧捕集器23中,则沿着处理腔室23c的内壁面产生螺 旋气流,大部分的粉尘等从圆锥室的下端开口向下方落下,尘埃等溶 入到储水于上游侧箱35b中的水中,被回收到箱35内。另一方面,被分离了粉尘等的空气在螺旋气流的中心上升,被从 处理腔室23c内的设在上侧的排出管23d向上游侧捕集器23的上方排 出。从上游侧捕集器23向上方排出的空气通过配管24及夹设在该配 管24的中途位置的上游侧消音器26被向鼓风机25的吸入侧吸入,祐: 从鼓风才几25的吐出侧吐出。此时,通过冷却水供给配管40对鼓风才几 25供给冷却水,冷却水成为雾状而混入到吸入空气中。从鼓风才几25的吐出侧吐出的含有冷却水的空气通过配管27、下游 侧消音器28、配管30被吸入到下游侧捕集器31中。下游侧捕集器31也具备具有圆筒状的圆筒室、和连接在圆筒室的 下方的大致圆锥形状的圓锥室构成的处理腔室31c。如果将含有粉尘、 冷却水等的空气吸入到下游侧捕集器31中,则沿着处理腔室31c的内壁面产生螺旋气流,大部分的粉尘、冷却水等从圓锥室的下端开口向下方落下,被回收到箱35内。另一方面,在下游侧捕集器31中,被分离了粉尘等的空气在螺旋 气流的中心上升,被从处理腔室31c内的设在上侧的排出筒31d向大 气排出。如果为了将回收对象物向接收箱5内吸引回收而鼓风机25动作, 则其动作噪音在鼓风机25的上游侧的配管24内及鼓风机25的下游侧 的配管27内传播。在鼓风机25的上游侧的配管24内传播的动作噪音进入到上游侧 消音器26中,在上游侧消音器26中被减弱。即,进入到上游侧消音 器26内的动作噪音(声波)首先通过进入到膨胀室26c中而被减弱。 进而,进入到膨胀室26c内的动作噪音通过依次通过多孔筒体262的 孔、第1吸音材料片263及第2吸音材料片264而被减弱。这里,通过 使第l吸音材料片263及第2吸音材料片264的声音透过损失的频率特 性不同,能够实现较大的频率区域中的噪音降低。例如,可以使第1 吸音材料片263的吸音材料片在规定频率以上的高频率区域中比第2 吸音材料片264声音透过损失高、第2吸音材料片264在不到上述规定 频率的低频率区域中比第l吸音材料片263声音透过损失高。此外,在鼓风机25与上游侧的设备(例如上游侧捕集器23)之间 产生的动作噪音的共鸣音也被上游侧消音器26减弱。另一方面,在鼓风才几25的下游侧的配管27内传播的鼓风机25的 动作噪音进入到下游侧消音器28内,下游侧消音器28中被减弱。即, 进入到下游侧消音器28内的动作噪音首先通过进入到作为膨胀室的主 体筒281中而被减弱。进而,进入到主体筒281内的动作噪音碰撞到 隔壁282上,在主体筒281内引起声波干涉而净皮减弱。此外,在进入到下游侧消音器28内的空气中较多地含有鼓风机25 的冷却水,在主体筒281中该冷却水凝集,但凝集的冷却水在主体筒 281内流下,被从排水路径283排出。即,流入到排水路径283中的冷 却水被向下游侧箱35a输送。这里,输送力通过水头差压进行借助下 游侧消音器28内的内压与下游侧箱35a的内压的差压的压送。此外,即使较多地含有冷却水的空气流入到下游侧消音器28中, 也能够以能够再利用该冷却水的形式从下游侧消音器28排出。结果,能够防止冷却水滞留在下游侧消音器28中带来的消音效果的降低,并 且能够实现装置整体中的冷却水的消耗量的降低。一般,在鼓风机的下游侧设置消音器的情况下,由于冷却水滞留 在消音器内而消音效果降低,所以消音器需要配置到尽量远离鼓风机 的空气流路上,但根据上述下游侧消音器28,由于凝集在内部的冷却 水通过排水路径283被向外排出,所以能够接近于鼓风机25而设置。 并且,如果将消音器接近于鼓风机25而设置,则能够得到较高的噪音 降低效果。I回收对象物的排出处理接着,在上述配管结构中,对将接收箱5加压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此情况下,阀V1及阀V3被关闭,阀V2、阀V4及阀V5被开放。在上述阀操作后,通过吸引车2的发动机的旋转驱动力旋转驱动 鼓风才几25,从鼓风4几25的吸入侧吸入空气,将空气从鼓风才几25的吐 出侧吐出。于是,如图4的沿着配管的虚线箭头所示,从下游侧捕集 器31的排出筒31d吸入大气,空气通过大气旁通端口 31b、配管34、 配管24及上游侧消音器26净皮向鼓风才几25的吸入侧吸入,^皮从鼓风机 25的吐出侧吐出。被从鼓风机25的吐出侧吐出的空气通过配管27、 下游侧消音器28、加压配管22、箱加减压配管7^皮供给到接收箱5内, 接收箱5内的空气净皮加压。如果为了将上述接收箱5内的空气加压而鼓风机25动作,则其动 作噪音在鼓风机25的上游侧的配管24内及鼓风才几25的下游侧的配管 27内传播。在此情况下,也如已经叙述那样,在鼓风机25的上游侧的 配管24内传播的动作噪音进入到上游侧消音器26内,在该上游侧消 音器26中被减弱。此外,在鼓风机25的下游侧的配管27内传播的动 作噪音进入到下游侧消音器28内,在该下游侧消音器28中被减弱。本发明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或主要技术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各种 形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例在所有的方面都不过是单纯的例示,并 不限定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丝毫不受说明书约 束。进而,属于权利要求书的等价范围的变形及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 围内。工业实用性本发明能够应用在将回收对象物吸引回收到箱内的吸引装置及搭载有该吸引装置的吸引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箱,将回收对象物回收;鼓风机,用来将上述接收箱内的空气加减压;上游侧集尘装置,连接在上述接收箱与上述鼓风机的吸入侧之间;上游侧消音器,连接在上述上游侧集尘装置与上述鼓风机的吸入侧之间;下游侧集尘装置,连接在上述鼓风机的吐出侧;下游侧消音器,连接在上述鼓风机的吐出侧与上述下游侧集尘装置之间;排水路径,连通到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内,用来将在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内凝集的水排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游侧集尘装置具有储水部;上述排水路径将上述下游側消音器内与上述下游侧集尘装置的储 水部连通。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游侧消音器在空气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膨胀室; 在上述膨胀室中,具备形成有多个孔并且两端开口部分别面向上述空气的入口及出口的多孔筒体、巻绕在该多孔筒体的外周面上的第1 吸音材料片、和巻绕在该第1吸音材料片的外周面上的第2吸音材料 片;上述第l吸引材料片与上述第2吸引材料片的声音透过损失的频 率特性不同。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游侧消音器在空气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膨胀室; 在上述膨胀室中,具备形成有多个孔并且两端开口部分别面向上述空气的入口及出口的多孔筒体、巻绕在该多孔筒体的外周面上的第1 吸音材料片、和巻绕在该第1吸音材料片的外周面上的笫2吸音材料 片;上述第1吸引材料片与上述第2吸引材料片的声音透过损失的频 率特性不同。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从上述多孔筒体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凸缘,在它们 之间以重合的状态巻绕着上述第l及第2吸音材料片。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从上述多孔筒体的外周面向外方突出的凸缘,在它们 之间以重合的状态巻绕着上述第1及第2吸音材料片。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游侧消音器在空气的入口与出口之间具有膨胀室,在该膨胀室内具备立设为在上側确保空气流路的同时从上述入口流入的空气 直接吹到的隔壁。
8、 一种吸引车,其特征在于,搭载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 述的吸引装置。
9、 一种吸引车,其特征在于,搭载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引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在鼓风机的吸引侧及吐出侧设有消音器的吸引车中、实现通过鼓风机的动作产生的噪音的进一步的降低的吸引车。本发明的吸引装置具备接收箱(5),将回收对象物回收;鼓风机(25),用来将接收箱(5)内的空气加减压;上游侧捕集器(23),连接在接收箱(5)与鼓风机(25)的吸入侧之间;上游侧消音器(26),连接在上游侧捕集器(23)与鼓风机(25)的吸入侧之间;下游侧捕集器(31),连接在鼓风机(25)的吐出侧;下游侧消音器(28),连接在鼓风机(25)的吐出侧与下游侧捕集器(31)之间;排水路径(283),连通到下游侧消音器(28)内,用来将在下游侧消音器(28)内凝集的水排出。
文档编号B60P3/00GK101531159SQ20091012627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1日
发明者稻田俊昭 申请人:新明和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