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能量吸收装置的有效接合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24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能量吸收装置的有效接合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具有可安装到车辆保险杠的能量吸收
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隔板(bulk head )能够设置在由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的腔内。 在碰撞期间,隔板防止挤压壳自身塌陷。隔板能够包括中心部分和从 该中心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突片。突片能够相对于中心部分成角度。 隔板能够充分地装配入腔中,使得突片附接到能量吸收装置的内表面。 在隔板的中心部分上能够形成肋部。隔〗反能够包括从该中心部分以各 自角度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突片。第一和第二突片能够分别在第一挤压 表面和内轨表面处可操作地连接到能量吸收装置和车辆导轨。
0007] 至少一个螺栓能够将车辆导轨、能量吸收装置和隔板上 的第一和第二突片可操作地连接。第一加强板能够设置在由能量吸收 装置限定的腔内。第一加强板能够包括中间部分和至少一个侧部部分。 侧部部分能够相对于中间部分成角度。侧部部分能够在能量吸收装置 的内表面处附接到能量吸收装置。第二加强板能够连接到能量吸收装 置且设置在能量吸收装置的腔内。 本发明的前述特征和益处以及其它特征和益处从实施本 发明的最佳实例的后述详细说明结合附图显而易见。


0010] 图1A是从图4的线1A-1A截取的能量吸收装置的示意 性截面和部分平面6[OO"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1A的1B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从图4的线3-3截取的图2示出的能量吸收装置的 部分透视截面示意图; 图1A是能量吸收装置的平面截面示意图,能量吸收装置 本文称为挤压壳10。图1B是图1A的1B部分的放大图。图2是挤压 壳IO的部分透视示意图,而图3是挤压壳10的部分透视截面示意图。 图4是在图1A中示出的能量吸收装置的后部透视示意图。 第一加强板22设置在腔20内,如图2和3所示。第二 加强板24也被添加。加强板22、 24帮助保持通过挤压壳10的本体12 的恒定能量吸收率。如图2和3所示,第一和第二加强板22、 24分别 包括侧部部分22a、 24a,并分别包括中间部分22b、 24b。侧部部分22a、 24a分别相对于加强板22、 24的中间部分22b、 24b大致垂直定向。第 一加强板22的侧部部分22a焊接或机械地附接到挤压壳10的本体12 的内表面28,如图3最佳地示出。第二加强板24的侧部部分24a也类 似地附接到挤压壳10的内表面28。加强板22、 24能够由金属或任何 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第一和第二加强板22、 24的构造能够以任何适 合的方式变化。 第一、第二和第三突片54、 58、 56相对于中心部分60 成角度。可选地,突片能够相对于中心部分60大致垂直定向。隔板50 装配在腔20内,使得第一、第二和第三突片54、 58、 56(以及第四突 片)能够焊接或机械地附接到挤压壳10的本体12的内表面28 (在图 1A、 3和4示出)。中心部分60能够形成有用于使隔板50坚固的肋 部62。隔板50能够由金属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隔板50和突 片的构造能够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变化。图4示出了形成为本体12升高区域的第二挤压表面44, 贯穿挤压壳IO的本体12的周边63而延伸。可选地,第二挤压表面44 能够形成为仅在周边63的某些部分处的升高区域。挤压壳10的长度 Ll嵌套在电机舱导轨36内,如图1A和4所示。如前所述,为了清楚 起见,在图4中未示出电机舱导轨36。
0027螺栓能够用于将电机舱导轨36附接到挤压壳10和隔板 50。能够使用将电机舱导轨36、挤压壳10和隔板50相连接的任何其 它合适的方法,例如粘结剂、铆钉或其它机械紧固件。图4示出了在 电机舱导轨36—侧上的螺栓64a、 64b和在另一侧上的螺栓66a、 66b。 如图1A所示,螺栓66b穿过电机舱导轨36、挤压壳10 (在第一挤压 表面40处)和第一突片54。如图1A所示,螺栓64b穿过电机舱导轨 36、挤压壳10 (在第一挤压表面40处)和第二突片58。螺栓64a和 64b也在图2中示出,而螺64b和66b也在图3中示出。 在发生石並撞时,冲齐压壳IO吸收石並撞产生的能量。负载通 过能量吸收装置或挤压壳10的本体12被传递,并通过第一和第二挤 压表面40、 44直接施加给电机艙导轨36。大部分碰撞负载通过第二挤 压表面44被传递给电机舱导轨36的边缘表面46。在表面44、 46之间 没有中间板,从而形成有效负载通道。由于没有中间板,挤压壳10的 总质量减少,且挤压壳需要更少的包装空间。 在图5中示出具有挤压壳110的第二实施例。图5示出 了和图1B同样的视图,图1B是图1A的1B部分的放大图。在第二实 施例中,第二挤压表面144直接接触电机抢导轨136的边缘表面146, 它们之间无间距。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发生碰撞时挤压壳110的型面 能在第二挤压表面144处保持相同,因为第二挤压表面144已经与电 机抢导轨136的边缘表面146直接接触。因而,第二挤压表面144与 边缘表面146直接相接,在无碰撞或有碰撞时都是如此。挤压壳110 构造成将从碰撞接收的负载通过第二挤压表面144直接传递给电机抢 导轨136的边缘表面146。这形成挤压壳110的有效接合部。
虽然已经详细地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例,本发明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能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用于实践本发 明的各种可选i殳计和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保险杠的车辆,包括附接到所述保险杠的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车辆导轨,所述车辆导轨具有内轨表面和边缘表面,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附接到所述车辆导轨;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第一挤压表面,所述第一挤压表面与所述内轨表面相接;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第二挤压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构造成在发生碰撞时与所述边缘表面直接相接;和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构造成将来自所述碰撞的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挤压表面直接传递给所述车辆导轨的所述边缘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挤压表面构造成在 没有所述碰撞时与所述边缘表面直接相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构造成在所述碰撞期间压靠所述车辆导轨;和 其中,所述车辆导轨构造成比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强度更大且反抗所 述负载;藉此使得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变形。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和所述车 辆导轨以平行于所述车辆前行方向的方向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在所述车辆导轨上形成的沟 槽;且其中,所述车辆导轨由附接在一起的两块金属板形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挤压表面大致绕所 述能量吸收装置的周边而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包括至少 一个凹部,所述凹部构造成在所述凹部处弱化所述能量吸收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三部分大致垂直定向;和 其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所述第三部分邻接所述内轨表面。
9. 根椐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还包括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由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的腔内,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中间部分和至少一个侧部部分; 其中,所述侧部部分相对于所述中间部分成角度;和 其中,所述侧部部分在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内表面处附接到所述能量吸收装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连接到所述能量吸收装置 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所述腔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由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的腔内;所述隔板 包括中心部分和/人所述中心部分延伸的至少一个突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片相对于所述中心部分成角度;和 其中,所述隔板被充分地装配到所述腔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突片 附接到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内表面。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在所述隔板的所述中心部 分上形成的肋部。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片包括 从所述中心部分以各自角度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突片;和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突片分别在所述第一挤压表面和所述内轨表面处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和所述车辆导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还包括至少一个螺栓,所述至少 一个螺栓将所述车辆导轨、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和所述隔板的所述第一 和第二突片可操作地连接。
15. —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保险杠和车辆导轨,所述车辆包括 附接到所述车辆的所述保险杠的至少 一个挤压壳; 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附接到所述车辆导轨,其中,所述车辆导轨具有内轨表面和边缘表面;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限定第一挤压表面,所述第 一挤压表面与所述 内專九表面相才妻;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限定第二挤压表面,所述第二挤压表面设置成 在发生石並撞时与所述边缘表面直4妄相接;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在 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部分之间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三部分成角 度;和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构造成将来自所述碰撞的负载通过所述 第二挤压表面直接传递给所述车辆导轨的所述边缘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挤压壳和所 述车辆导轨以大致平行于所述车辆的前行方向的方向延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车辆能量吸收装置的有效接合部。提供具有能量吸收装置的车辆,所述能量吸收装置可安装到车辆的保险杠。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附接到具有内轨表面和边缘表面的车辆导轨。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限定与内轨表面相接的第一挤压表面。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能量吸收装置限定第二挤压表面,所述第二挤压表面设置成在发生碰撞时与所述车辆导轨的所述边缘表面直接相接。所述能量吸收装置构造成将从所述碰撞接收的负载通过所述第二挤压表面直接传递给所述车辆导轨的所述边缘表面。这形成所述能量吸收装置的有效接合部。
文档编号B60R19/24GK101633348SQ20091016013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4日
发明者B·J·斯图尔特, R·U·纳亚克 申请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