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流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73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行流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用蒸发器,具体说是一种平行流蒸发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蒸发器被用于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车内空气接触,通过 蒸发器内的制冷剂与车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来调节汽车内空气温度。
目前常见的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结构形式有三种管片式、管带式和层叠式,其中较 为流行并且技术比较先进的是层叠式蒸发器。它主要是由两片冲裁成复杂形状的铝板叠 在一起,形成夹板组成制冷剂通道,每两个夹板间放置带有开窗结构的波浪形散热翅片, 然后一层层叠置起来。由于铝板的加工方式为冲裁,使尺寸增加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大 换热量条件,使用范围有限;且冲裁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平行流蒸发器在这一领域内很有发展前景,它具有优越的制冷性能;紧凑、刚性的 结构和较强的耐腐性。但是其在应用中存在制冷剂流动分布不均的问题制冷剂在流道 内大部分时候为气液混合状态,在无均流结构的集流管内流动过程中易发生不均匀扩 散,最终造成部分散热面积浪费,影响了平行流蒸发器整体的制冷能力。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交换效率高的 平行流蒸发器。
技术方案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第四 集流管、多孔扁管、隔板、进液管和出气管;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根 多孔扁管连通;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连通;其中第一集流 管和第三集流管并行固定,第二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并行固定设置;在第一集流管的中 部设有隔板,在隔板左边的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液管,在隔板右边的第一集流管上设有 出气管,在第三集流管内设有与第三集流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多孔均流板。
所述的多孔均流板包括依次从左至右设置在第三集流管的右半段的一级均流板、二 级均流板和三级均流板,每个均流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其中,三级均流板上设置的通孔 的数量多于二级均流板上的通孔数量,二级均流板上的通孔数量多于一级均流板上的通 孔数量; 一级均流板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二级均流板上的通孔的孔径,二级均流板上的 通孔的孔径大于三级均流板上的通孔的孔径。
在一级均流板上设置一个通孔,二级均流板上设置三个通孔,三级均流板上设置有五个通孔,每个均流板上的通孔数量及通孔直径可以根据均流板横截面积、D型集流管 长度以及制冷剂流量等因素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均流效果。
所述的多孔均流板上的通孔为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或方形通孔,也可以为其他形 状的通孔。
所述的多孔均流板上的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阻力较小,且圆形通孔容易加工。
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二级均流板与三级均流板之间的间距,均 流板之间的位置排布可根据情况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所述的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的横截面均为D型,D 型横截面的集流管仅由一根即可形成流道,制造工艺简单,泄漏点少;而且D型集流管 可以制成任意长度,使得蒸发器的适用范围增广;而且D型管耐压能力较高。
进液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的左半段的中间,出气管设置在第一集流管的右半段的中 间,进液管和出气管设置在中间,使得制冷剂流动更加均匀。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在D型集流管中设置有多孔均流板,使制冷剂依次 通过各个均流板上的通孔,解决了平行流蒸发器制冷剂流动不均的问题,并且有效提高 散热面积利用率,增加了蒸发器的散热效率。(2)本实用新型与层叠式蒸发器相比结构 紧凑,重量轻;(3)本实用新型无需大型冲床和模具,加工成本小;换热面积可调,适 用范围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带有多孔均流板的第三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蒸发器包括第一集流管l、第二集流管2、第 三集流管3、第四集流管4、多孔扁管5、隔板6、进液管7和出气管8。第一集流管l 与第二集流管2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5连通;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通 过若干根多孔扁管5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1和第三集流管3并行固定,第二集流管2 和第四集流管4并行固定设置;所述的若干根多孔扁管5之间焊接有散热翅片。第一集 流管l、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均为D型横截面的集流管,每根 集流管的两端均设有堵帽进行密封。在第一集流管l的中部设有隔板6,隔板6的横截 面与第一集流管i的横截面相适配,即也为D型横截面。隔板6将第一集流管1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第一集流管l的左半段上设有进液管7,其中,最好将进液管7设置在 左半段的中间,这样可以使液体进入更均匀。在第一集流管1的右半段上设有出气管8, 其中,最好将出气管8设置在右半段的中间,使得制冷剂的流动效果更好。
如图3所示,在第三集流管3内设有与第三集流管3的横截面相适配的多孔均流板。 所述的多孔均流板包括:在第三集流管3的右半段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一级均流板9、 二级均流板IO和三级均流板11,每个均流板上设有若干通孔。三级均流板11上设置的 通孔的数量多于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数量,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数量多于一级均 流板9上的通孔数量; 一级均流板9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的孔 径,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三级均流板11上的通孔的孔径。其中的通孔可 以是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或其他多边形通孔,优选圆形通孔。在本实施例中, 一级均 流板9上设置一个圆形通孔,二级均流板10上设置三个圆形通孔,三级均流板ll上设 置有五个圆形通 L。 一级均流板与二级均流板之间的间距大于二级均流板与三级均流板 之间的间距。
多级圆孔均流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均流板的个数,如果集流管的长度较长,则可以 设置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数量的均流板,同时每个均流板上的圆孔数量、圆孔直径 也做相应的调整。
第二集流管2和第四集流管4的中部分别设有起导流作用的隔片,隔片的形状与集 流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第二集流管2和第四集流管4分别被分为左半段和右半段。 其中在第二集流管2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管壁上设有若干制冷剂流通的导流孔,导流 孔为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制冷剂以液雾状态由进液管7进入第一集流管1的左 半段,经由连通第一集流管1和第二集流管2的左半部分的多孔扁管5向下流,经过多 孔扁管5与散热翅片的散热作用进入第二集流管2的左半段;由于第二集流管2内的隔 片的导流作用,制冷剂经过第二集流管2左半段与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导流孔进入第四 集流管4的左半段;之后制冷剂经过连通第三集流管3与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左半部分 的多孔扁管5向上流动,并在流动过程中再次进行热交换,然后进入第三集流管3的左 半段;然后制冷剂依次经过设置在第三集流管3右半段内的多孔均流板,被均流后的制 冷剂经过连通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的右半部分的多孔扁管5,进入第四集 流管4的右半段;之后通过第四集流管4与第二集流管2之间的导流孔进入第二集流管 2的右半段内;之后制冷剂向上通过连通第二集流管2与第一集流管1的右半部分的多 孔扁管5进入第一集流管1的右半段,由出气管8以气体形式流出平行流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行流蒸发器的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 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份均可用 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第四集流管(4)、多孔扁管(5)、隔板(6)、进液管(7)和出气管(8);第一集流管(1)与第二集流管(2)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5)连通;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5)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1)和第三集流管(3)并行固定,第二集流管(2)和第四集流管(4)并行固定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的中部设有隔板(6),在隔板(6)左边的第一集流管(1)上设有进液管(7),在隔板(6)右边的第一集流管(1)上设有出气管(8),在第三集流管(3)内设有与第三集流管(3)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多孔均流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均流板包括依 次从左至右设置在第三集流管(3)的右半段的一级均流板(9)、 二级均流板(10)和 三级均流板(11),每个均流板上设有若干通孔;其中,三级均流板(11)上设置的通 孔的数量多于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数量,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数量多于一 级均流板(9)上的通孔数量; 一级均流板(9)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二级均流板10)上 的通孔的孔径,二级均流板(10)上的通孔的孔径大于三级均流板(11)上的通孔的孔 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在一级均流板(9)上设置 一个通孔,二级均流板(10)上设置三个通孔,三级均流板(11)上设置有五个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均流板上 的通孔为圆形通孔、椭圆形通孔或方形通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均流板上的通 孔为圆形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 一级均流板(9)与二级均 流板(10)之间的间距大于二级均流板(10)与三级均流板(11)之间的间距。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流管(1)、第二集流管(2)、第三集流管(3)和第四集流管(4)的横截面均为D型。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流蒸发器,其特征在于进液管(7)设置在第一集 流管(1)的左半段的中间,出气管(8)设置在第一集流管(1)的右半段的中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行流蒸发器,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连通;第三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之间通过若干根多孔扁管连通;其中第一集流管和第三集流管并行固定,第二集流管和第四集流管并行固定设置;在第一集流管的中部设有隔板,在隔板左边的第一集流管上设有进液管,在隔板右边的第一集流管上设有出气管,在第三集流管内设有与第三集流管的横截面形状相适配的多孔均流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D型集流管中设置有多孔均流板,使制冷剂依次通过各个均流板上的通孔,解决了平行流蒸发器中制冷剂流动不均的问题,并且有效提高散热面积利用率,增加了蒸发器的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B60H1/32GK201359464SQ20092003769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郭贞军 申请人: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