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骨式元件以及附件模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275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骨式元件以及附件模块装置的制作方法
脊骨式元件以及附件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中控台通常位于驾驶员和乘客席之间。如果不是全部,则在多数情况下, 车辆中控台典型地采用多个标准功能部件(feature),例如排挡头和手刹车杆。在高档车 辆中,中控台也可采用另外的功能部件,包括中央中控台室和扶手、用于将中控台内的 存储仓或存储室打开和关闭的铰接和/或滑动构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杯座、和/或用于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动力和信号连接机构。针对小规模和/或入门级车辆,为了保持低成 本,汽车制造商典型地提供粗糙的和缺乏许多这些附加功能部件的中控台。由此,典型 地,所述小规模和/或入门级车辆的使用者必须忍受缺乏所需适宜性的简易型中控台。此外,使用者通常在他们使用各种中控台功能部件上有所差异。例如,在车上 不饮用东西的使用者可能发现杯座与不同的中控台功能部件(例如存储室)相比几乎没 用。可替代地,一些使用者可能发现中控台存储室和/或扶手太压缩且不舒适,从而会 宁愿保持中控台功能部件至最小化。另外,偏好杯座的使用者可能发现,对于使用者体 型和大小而言,杯座的位置可能不理想。例如,杯座内的杯子可能阻碍接近排挡头和/ 或手刹,为了接触杯子和/或排挡头,这要求使用者以不便且潜在不安全的方式扭动或 操纵他们的臂。对于使用者在车辆内进行有效和舒适的互动而言,提供人类环境改造学特性并 采用更简易的臂运动是重要的。使用者的不便且不舒适运动会导致低操作效率,而且会 使驾驶员和乘客置于分心且不安全的情形下,这可能会导致事故、受伤等等。由此,在本领域中存在着对这样一种中控台的需求,所述中控台对于制造商而 已是成本有效的,且提供给使用者更适宜的人类环境改造学特性和偏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控台装置,所述中控台装置采用了将 中控台脊骨式元件设计成将一个或多个附件模块以这样的方式容置并固定于其上,即 保持低制造成本,但仍在为使用者可采用的所述附件模块的数量、位置和类型上具有灵 活性。本发明的所述中控台装置的一个重要考虑在于与制造采用中控台装置的车辆相 关的成本。所述中控台装置的可要求制造商提供的唯一元件是脊骨式元件。由此,与 具有采用附加功能部件的中控台的车辆的制造成本相比,制造采用所述中控台装置的车 辆的制造商的成本会潜在地显著降低。另外,通过制造和销售各种可连接至所述脊骨式 元件上的附件模块,制造商将会具有进行附加销售的潜力。实际上,在初始销售车辆之 后,通过设计和制造带有新的各种特征的附件模块,制造商具有可多年进行附加销售的 潜力。所述中控台可适于使用者的偏好,通过为脊骨式元件添加这种附件模块,例如 存储室、存储容器、杯座、扶手、电源和/或信号连接器、用于个人电子设备的扩展 坞、和/或其它附件。依据使用者的偏好,附件模块可沿着脊骨式元件来定位。例如,杯座附件模块可沿着脊骨式元件放置成允许使用者容易且安全地接触杯子。附件模块可 设计成当它们沿着脊骨式元件连接时,它们被紧邻放置并彼此对接,它们便光滑地彼 此结合。可考虑的是,附件模块可坐落在脊骨式元件的上表面之上、侧面或之下。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中控台装置包括脊骨式元件,具有沿 着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在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开的插孔及其相应孔;以及 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具有至少一个凸部。所述中控台装置操作为在至少一个凸 部和一个或多个插孔之间形成固定和贴合连接,从而所述凸部尺寸和形状形成为连接并 容置在所述多个插孔的一个或多个内,且允许使用者依赖于使用者的偏好而将使用者附 件模块沿着脊骨式元件的任一纵向方向位置定位。脊骨式元件可操作成提供静止不动且固定锚点,从而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 模块可被连接、且在车辆连续碰撞和运动时将不会移动或松动。所述凸部尺寸和形状形 成为以提供密合配合的方式顺从于所述插孔。所述密合配合构型设置成符合或超过依据 常规标准的负荷承载误差。在一些应用中,使用者附件模块可容易地被取下并由使用者 再连接,而无需专门工具。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插孔和所述凸部进一步由紧固结构来固定,所述紧固 结构可为快速扣件组件形式、且通过将所述凸部和所述插孔的底表面通过轴固定在一 起,所述轴具有第一可变形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当所述凸部放置在所述插孔中时,所 述轴和所述可变形止挡件被强制穿过所述凸部外底表面或所述插孔内底表面的孔,并通 过所述第一可变形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而贴合地保持在适当位置,直到使用者想将所述 附件模块拆下,即通过提供足够的力回拉所述轴和所述可变形止挡件穿过所述孔,从而 拉脱所述凸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种中控台装置包括脊骨式元件,具有延 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和从所述上表面上横向延伸的至少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以及 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具有至少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 面(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应的相对第一及第二相对侧表面接合)。所 述中控台装置操作成在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与所述腔体的相对第 一及第二侧表面之间形成密合连接,且允许使用者依据使用者的偏好将所述使用者附件 模块沿着所述脊骨式元件的任意纵向方向位置放置。所述腔体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以这样 的方式顺从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即提供抵抗车辆连续碰撞、振 动和运动且可被使用者容易地拉拽出的密合配合。所述密合配合构型可设计成符合或超 过依据常规标准的负载承载误差。可考虑的是,可分别从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上横向延伸相对第三及第四侧表 面。例如,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可精确或几乎垂直于所述脊骨式元 件的上表面,而相对第三及第四侧表面以不同的角度(例如相对于脊骨式元件的上表面 成45度角)从第一及第二侧表面成延伸。所述腔体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以这样的方式顺从 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相对侧表面,即与这些多个相对侧表面接 触,一起起到进一步增强使用者附件模块稳定性的作用。还可考虑的是,可实施四个以 上的相对侧表面。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脊骨式元件的上表面和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之间的连接可为弧形或稍微倾斜。这种弧形和稍微倾斜连接起到的作用是,改善与使用者附 件模块的连接。此外,所述弧形连接起到的作用是,当没有任何使用者附件模块被连接 时,沿着所述脊骨式元件形成更舒适的表面。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腔体和所述侧表面可进一步由紧固机构来固定,所述 紧固机构可为快速扣件组件、螺钉组件(例如直角回转螺钉)、系链组件、封口按扣组件 或卡扣组件的形式,且所述紧固机构操作成将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和所述脊骨式元件固 定在一起,直到使用者想通过拉脱或销毁所述紧固件而脱下所述附件模块。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脊骨式元件可在相对于与水平基准面垂直的平面内沿 纵向方向成拱形,从而所述脊骨式元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升高。例如,所述脊 骨式元件的最接近车辆前部的部分可降低,而且由此不成为排挡头的障碍,且随后随着 所述脊骨式元件沿着纵向方向向车辆后部延伸而升高得越多。可考虑的是,所述脊骨式 元件的后部升高至这样合适高度,即在带有或不带有所述附件模块的情况下,允许使用 者将他/她的臂舒适地靠在所述脊骨式元件上。还可考虑的是,所述拱形脊骨式元件的升高部分提供了在所述脊骨式元件和所 述中控台底部之间的另外存储空间或其它功能。例如,当脊骨式元件被升高时,使用者 可容易地访问中控台底部中的另外存储容器。还可考虑的是,所述脊骨式元件以曲线方式在所述纵向方向上延伸为它离开与 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平面,从而所述脊骨式元件的定向为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定向是 有利的,当所述脊骨式元件将在中控台功能部件(例如手刹杆或排挡头)附近弯曲,以提 供另外的存储区域或改善审美特性。还可考虑的是,所述脊骨式元件可提供针对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和/或信号连 接器。通过使用导体和端子,电源和/或信号连接器可定位在所述脊骨式元件自身上或 者所述附件模块上。例如,便携式音乐设备可连接至车载音响系统,且通过将便携式音 乐设备扩展(docking)到所述附件模块中(这为具有电源和信号连接器扩展坞)。可以这 种方式连接的其它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制于移动电话、GPS导航设备、笔记本电脑、便 携式数据存储设备、电子书、以及数码相机。可替代地或另外地,所述脊骨式元件可结合于现有的中控台中。例如,所述脊 骨式元件的前部可结合到手刹杆壳体、变速杆壳体、现有的存储室或其它中控台功能部 件上。当在此结合随附


本发明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其它方面、特征、 优点等。

出于示例意图,附图中示出了目前优选的形式,然而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 制于所示出的精确布置和手段。图IA是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方面与车辆中控台结合的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图IB是在图IA的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图IC是沿图IB的装置的线1C-1C做出的剖视图;图2A是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方面与车辆中控台结合的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2B是在图2A的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图2C是沿图2B的装置的线2C-2C做出的剖视图;图3A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在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替代连 接机构的立体图;图3B是沿图3A的装置的线3B-3B做出的剖视图;图4A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替代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图4B是在图4A的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图4C是沿图4B的装置的线4C-4C做出的剖视图;图5A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替代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图5B是在图5A的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图5C是沿图5B的装置的线5C-5C做出的剖视图;图6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方面在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之间的连接机构的实 施例的剖视图;图7A是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可替代的脊骨式元件的立体图,脊骨式 元件具有系链紧固组件;图7B是沿图7A的装置的线7B-7B做出的剖视图;图8A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可替代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中控台 装置具有封口按扣紧固组件;图8B是沿着图8A的脊骨式元件和附件模块的线8B-8B做出的剖视图;图9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可替代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中控台 装置具有卡扣紧固组件;图10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可替代脊骨式元件的立体图,脊骨式 元件具有可调整柱紧固组件;图11是一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一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 扶手和电子连接器;图13是一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 双杯座、扶手、以及实心侧面;图14是一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 单杯座、扶手/鞍袋以及敞开底部;图15是一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 的敞开室;图16是图4A的脊骨式元件和双杯座附件模块的沿线16-16做出的剖视图;图17是图4A的脊骨式元件和扶手附件模块的沿线17-17做出的剖视图;图18是图4A的脊骨式元件和扶手附件模块的沿线17-17做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出于说明本发明各个方面的意图,可利用车辆的Y-O中央中控台来进行说明。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在此说明和主张的中控台装置的各种实施例可以
中控台装置带有敞开底部、单杯座和扶手; 中控台装置带有软存储容器、双杯座、可调整
所述中控台装置与容纳的排挡头结合、且具有
所述中控台装置与容纳的排挡头结合、且具有
其中,脊骨式元件为曲线型且带有扶手和固定应用于其它领域,包括后部乘客席的中央部分、在其它车辆(包括卡车、厢式货车、半 挂车、公共汽车、船、摩托车等)中定位的各种中控台。具体地,本发明的中控台装置面向于降低汽车制造商的制造成本,并提供给使 用者另外可选项,以便依据他或她的偏好来配备车辆中控台。图IA是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方面的与车辆中控台100结合的中控台装置10的 立体图。如图所示,中控台装置10包括脊骨式元件200和附件模块300。中控台装置 10为拱形,其中,脊骨式元件200在与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平面内沿纵向方向延伸并 且相对于所述水平基准面沿所述纵向方向成拱形。脊骨式元件200的后部相对于脊骨式 元件200的前部更高,朝向排挡头120的底部向下成拱形并且还部分地包围排挡头120, 以便减少使用者对排挡头120的任何阻挡。中控台装置10的后部被抬高,这操作成向将 采用的可选扶手附件模块920或其它附件模块300提供足够的高度。通过采用下面将要 讨论的凸部和插孔连接组件,附件模块300贴合地在脊骨式元件200上保持就位。现在参照图IB和图1C,其中图IB是在图IA的脊骨式元件200和附件模块300 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图IC是沿图IB的装置10的线1C-1C做出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脊骨式元件200还包括上表面210,上表面210具有多个在相应孔230处敞开 的插孔220。所述插孔220的一个或多个插孔具有内侧壁表面240和内底表面260。附 件模块300包括可为实心或空心的至少一个凸部310 ;以及附件部340。在该实施例 中,附件部340为扶手。附件部340包括朝底表面360,凸部310从朝底表面360上延 伸。凸部310包括外侧表面320和外底表面330。通过将凸部310插入到插孔220中, 得到附件模块300与脊骨式元件200之间的密合连接。在多于一个的插孔220上延伸的 附件模块300可包括多于一个的凸部310,使得各凸部310插入到插孔220中并起到的作 用是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在附件模块300的整个长度上贴合。例如,扶手920示出为带 有两个凸部310,各凸部插入到相应插孔220中。通过将一个或多个凸部310插入到所述插孔220中的相应插孔中,附件模块300 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凸部310的侧表面320和外底表面330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装 配到插孔220中,并直接接触插孔220的内侧壁表面240和/或内底表面260,以形成密 合装配。附件部340的朝底表面360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顺从于脊骨式元件200的上表 面210。附件模块300和脊骨式元件200的不同表面之间的所述密合配合减少了附件模 块300在车辆运动时的任何移动或推撞,而且使得附件模块300稳定并对中在脊骨式元件 200上,并防止附件模块300翻倒、倾向或偏向一侧。所述密合配合也防止当使用者施加 压力或力于附件模块300上时产生移动或滑动。例如,当附件模块300为扶手920且使 用者使他或她的肘靠在附件模块300上来施加压力时,所述不同表面之间的密合装配沿 着与所述压力相对的方向阻止附件模块300移动。为了将附件模块300从脊骨式元件200上取下,通过施加足以分离并破坏上述讨 论的不同表面间的密合配合的力,使用者便可简单地卸下附件模块300。由此,附件模块 300的沿脊骨式元件200的多个使用者可限定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便可实现。再次参照图1A,中控台装置10可与车辆的Y-O中央中控台100结合,Y_0中 央中控台100定位在车辆的两个前座110和112之间。典型地,排挡头120和手刹杆140 沿着Y-O中央中控台100坐落。拱形中控台装置10可包括位于脊骨式元件200下的具有敞开底部150且带有软存储容器152的区域。如图所示,敞开底部150提供与中心中 控台100部分结合的额外存储空间。包括双杯座910和可调整扶手920的各种附件模块 300也示出为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现在参照图2A,其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方面与车辆中控台100结合的中控台 装置10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中控台装置10示出为具有脊骨式元件400,脊骨式元件 400包括上表面410和从上表面410横向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侧表面420和第二侧表面422。 通过采用形状和尺寸形成为与脊骨式元件400的上表面410和相对的第一侧表面420和第 二侧表面422顺从的腔体520 (图2B),至少一个附件模块500可贴合地在脊骨式元件500 上保持就位。现在参照图2B和图2C,其中图2B是在图2A的脊骨式元件400和附件模块500 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而图2C是沿图2B的装置10的线2C-2C做出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上表面410在横向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截面上为弧形,并光滑地连接相对的 第一侧表面420和第二侧表面422。附件模块500包括腔体520和附件部540。在该实 施例中,附件部540为扶手。腔体520还包括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530和第二侧表 面532,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530和第二侧表面532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顺从于脊骨 式元件400的上表面410和相对的第一侧表面420及第二侧表面422。通过将腔体520放置在脊骨式元件400上并向下施加压力来围绕脊骨式元件400 推腔体520,附件模块50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400。在所述连接定向中,在内侧相对的第 一侧表面530和第二侧表面523 (尺寸和形状形成为顺从于脊骨式元件400)直接接触上表 面410和相对的第一侧表面420及第二侧表面422,以形成密合配合。将考虑的是,附件模块500还包括沿着腔体520的横边522,横边522可稍向内 倾斜,使得当腔体520被强迫置于脊骨式元件400上时,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530和 第二侧表面532稍被推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确定需要形成足够压力来增强密合配合的 最佳稍向内角度。通过上表面410、相对的第一侧表面420及第二侧表面420与在内侧相对的第一 侧表面530及第二侧表面532之间的接触所形成的所述密合配合,有助于将附件模块500 稳定并对中于脊骨式元件400上,且防止附件模块500翻倒、倾向或偏向一侧。腔体520 的深度D(定义为从横边522至腔体520的最内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特定附件模块500 的稳定性要求而变化。越大的深度D导致附件模块500和脊骨式元件400之间的表面接 触越大,这继而用来提供更大的稳定性。例如,为扶手的附件模块500将从更大的深度 上获益,因为它提供了更大的稳定性,以抵消使用者施加在扶手上的压力。为了从脊骨式元件400上取下附件模块500,通过施加足以分离并破坏上述讨论 的不同表面间的密合配合的力,使用者便可简单地卸下附件模块500。再有,这使多个使 用者定义或者制造商定义的构型成为可能。再次参照图2A,中控台装置10可具有敞开底部150。如图所示,中控台装置10 示出成朝着排挡头120的底部向下拱,且也部分包围排挡头120,以减少使用者对排挡头 120的任何阻挡。中控台装置10的拱形还为待连接的扶手920或其它附件模块300提供 足够的高度。可考虑的是,脊骨式元件400可覆盖有由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 的材料(包括但不限制于皮革、织物、橡胶、硅、塑料、塑性树脂或其它合成柔性材料)制成的覆盖物/装饰物440,从而形成粘性或防滑表面,以改善附件模块500和脊骨式元 件400之间的连接。图3A至图3B示出脊骨式元件400和附件模块500之间的替代连接机构,其中 图3A为其立体图,而图3B为沿图3A的装置的线3B-3B做出的剖视图。如图所示,脊 骨式元件405包括上表面415、从上表面145横向延伸且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430及 432、分别从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430和432上横向延伸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 434及436。附件模块505包括腔体525和附件部545。在该实施例中,附件部545为扶 手。腔体525包括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550及552,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 第二侧表面550及552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顺从于脊骨式元件504的上表面145和相对的 第一及第二侧表面430及432。腔体525还包括分别从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 面550及552横向延伸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554及556。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 面554及556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分别顺从于脊骨式元件405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 434及436。在所述附加的第三及第四表面之间的接触还对通过附件模块505和脊骨式元 件405上的第一及第二表面的稳定性和对中效果进一步做出贡献,这是因为从运动着的 车辆和/或使用者施加在附件模块505上的压力和力可分布在更大表面积上和不同表面角 上。这样,在使附件模块505脱开或移动之前,更大的压力和力可施加在中控台装置10 上。通过将腔体525放置在脊骨式元件405之上、并向下施加压力来围绕脊骨式元件 405推腔体525,附件模块505连接至脊骨式元件405。在所述连接定向中,在内侧相对 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550及552和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554及556与上表面415、相 对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表面430、432、434及436直接接触,以形成密合配合。为了从脊骨式元件405上取下附件模块505,通过施加足以分离并破坏上述讨论 的不同表面间的密合配合的力,使用者便可简单地卸下附件模块505。再有,这使多个使 用者定义或者制造商定义的构型成为可能。现在参照图4A,其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与车辆中控台结合的中控 台装置10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中控台装置10包括脊骨式元件600,脊骨式元件600 具有上表面610和多个插孔640,插孔640带有相应孔630,且孔630的周界为曲线。中 控台装置10还包括附件模块700,附件模块700具有凸部710、腔体720和附件部740。 在该实施例中,附件部740为扶手。通过利用腔体720 (形状和尺寸形成为顺从于脊骨式 元件600)和凸部710 (形状和尺寸形成为接合插孔640),所述至少一个附件模块700可贴 合地在脊骨式元件600上保持就位。现在参照图4B和图4C,其中图4B是在图4A的脊骨式元件600和附件模块700 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而图4C是沿图4B的装置的线4C-4C做出的剖视图。插 孔640包括内侧壁表面642和内底表面644。脊骨式元件600包括从上表面610横向延伸 的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620及622和分别从所述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620及622 横向延伸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624及626。从腔体720延伸的凸部710包括外侧表面712和外底表面714。腔体720包括 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730及732,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730及 732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顺从于脊骨式元件600的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620及622。腔体720还包括分别从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620及622上横向延伸的相对的第 三及第四侧表面734及736,所述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734及736的尺寸和形状形成 为顺从于脊骨式元件600的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624及626。通过将腔体720放置在脊骨式元件600上、同时将凸部710插入到所述插孔640 的其中之一、并向下施加压力来围绕脊骨式元件600推腔体720并使凸部710进入到插 孔640中,附件模块70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600。在所述连接定向中,在内侧相对的第 一及第二侧表面730及732和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734及736直接接触相应的上表面 610、以及相对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表面620、622、624及626,以形成密合配 合。另外,在所述连接定向中,外侧表面712和外底表面714直接接触插孔640的内侧 壁表面642和内底表面644,以形成密合配合。将附件模块700从脊骨式元件600上取下 与前述类似。在另一实施例中,插孔640仅具有内侧壁表面642,而无内底表面644。还可 考虑的是,凸部710仅具有侧表面712而无外底表面714(如图16所示)。在该实施例 中,凸部710的侧表面712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装配到插孔640中并直接接触内侧壁表面 642,以形成密合配合。再次参照图4A,中控台装置10可包括敞开底部150和包括双杯座910和扶手 920的各种附件模块700。如图所示,中控台装置10示出成朝着排挡头120的底部向下 成拱形,以减少使用者对排挡头的阻挡。脊骨式元件600成拱形,这可操作成向将要采 用的扶手附件模块920或其它附件模块700提供合适的高度。如以上在图4A和图4B中所示,脊骨式元件的上表面610、相对的第一、第二、 第三及第四侧表面620、622、624及626之间的过渡和/或定向由各种角度来限定。还 可考虑的是,所述过渡可为光滑或者弧形,如图5A至图5C所示。图5A为依据本发明至少一个还有的方面的替代中控台装置的立体图,图5B是 在图5A的脊骨式元件600和附件模块700之间的连接机构的特写立体图,而图5C是沿 图5B的装置的线5C-5C做出的剖视图。上表面610光滑过渡到第一及第二相对侧表面 620及622。相应的在内侧相对的第一及第二侧表面730及732的形状和尺寸形成为顺 从于所述光滑过渡。脊骨式元件600可覆盖有由一种或多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材料 (包括但不限制于皮革、织物、橡胶、硅、塑料、塑性树脂或其它合成柔性材料)制成的 覆盖物/装饰物612,从而形成粘性或防滑表面,以改善附件模块700和脊骨式元件600 之间的连接。上述中控台装置10中的任一个中控台装置均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紧固机构来进一 步固定。所述紧固机构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快速扣件组件(push-nut assembly)、螺 钉组件(例如直角回转螺钉)、系链组件(tether assembly)、封口按扣组件(snap closure assembly)、卡扣组件(buckle assembly)、可调柱组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其它合适 组件。所述紧固机构起到的作用是,将附件模块300固定于脊骨式元件200,以抵抗附件 模块300从脊骨式元件200上不经意地脱开。在此说明的紧固机构可以快捷地紧固和松 开。所述紧固机构可抵抗车辆及使用者的推撞和运动导致的不经意的松开。如图6所示,一个这样的紧固机构包括快速扣件组件21。快速扣件组件21包括 轴800,轴800进一步包括柔性第一止挡件820和第二止挡件810。凸部310的外底表面330包括紧固孔312,而插孔220的内底表面260包括相应的紧固孔262。轴800和柔性 第一止挡件820的尺寸形成为装配穿过紧固孔312及262,同时第二止挡件810则不能穿 过紧固孔312及262。柔性第一止挡件820通过临时变形的方式装配穿过孔312及262。 施加中等推力,以使柔性第一止挡件820临时变形。第二止挡件810和柔性第一止挡件 820在轴800上坐落成使得当柔性第一止挡件820被迫穿过紧固孔312及262时,第二 止挡件810将防止轴800完全通过。柔性第一止挡件820和第二止挡件810之间沿着轴 800的距离可调整,从而保持凸部310的外底表面330和插孔220的内底表面260之间的 密合配合。这种紧固机构起到的作用是,将附件模块300固定至脊骨式元件200并防止 不经意的脱开。图7A至图7B示出采用系链组件的替代紧固机构,其中,图7A是脊骨式元件 200的立体图,而图7B是沿图7A的脊骨式元件200的线7B-7B做出的剖视图。在该实 施例中,附件模块(未示出)还包括柔性系链830,柔性系链830具有柔性挤压件832, 且脊骨式元件包括孔834。柔性挤压件832除非它临时变形,否则将不装配穿过孔834中 的一个孔。施加中等程度的推挤力,以使柔性挤压件832临时变形。当附件模块300以 密合配合定向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上时,使用者推柔性挤压件832,以接合脊骨式元件 200上的相应孔834。图8A至图8B示出了采用封口按扣组件23的另一可替代紧固机构。脊骨式元 件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孔844,而附件模块300包括按扣件840和止挡件842,止挡件842 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孔844中的一个或多个孔接合。图8B是沿着图8A的装置的 线8B-8B做出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按扣件840与附件模块300为一体。一旦附 件模块300以密合配合定向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则使用者推并调整按扣件840,从而 止挡件842接合脊骨式元件200上的相应孔844,且止挡件842起到的作用是,将附件模 块300以密合配合定向保持于脊骨式元件200。图9示出了采用卡扣组件24的另一紧固机构。脊骨式元件200包括插脚 (prong) 852,而附件模块300包括卡扣件850,卡扣件850尺寸和形状形成为容置一个或 多个插脚852。在该实施例中,卡扣件850与附件模块300为一体。一旦附件模块300 要以密合配合定向方式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则使用者将卡扣件850推到相应插脚852 上,从而插脚852贴合地接合于脊骨式元件200上的卡扣件850,且插脚852起到的作用 是,将附件模块300以密合配合定向方式锁定于脊骨式元件200。图IOA至图IOB示出了采用可调柱组件25的再一紧固机构。脊骨式元件200包 括可调柱组件25,如图IOB最佳所示。脊柱组件200包括一个或多个孔860,具有止挡 件864的柱夹862设置在所述孔860中。附件模块(未示出)包括柱子866,柱子866的 尺寸和形状形成为接合柱夹862。柱子866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开的柱槽868,柱槽868 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接合止挡件864。通过沿某一定向放置柱子866而使得柱子866与脊 骨式元件200上的柱夹862接合、并提供向下的力直到期望的柱槽868接合于止挡件864 并紧紧地被止挡件864保持就位,所述附件模块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柱子866被紧紧 地保持就位,且柱子866起到的作用是,以密合配合定向方式将附件模块300锁定于脊骨 式元件200。依据上述实施例的附件模块300、500、505及700包括各自的附件部340、540、545及740,所述附件部设计成执行至少一个所需功能,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执行多个 功能。例如,附件部340、540、545或740可包括例如杯座、带盖或不带盖的存储室、 鞍袋、扶手、电连接器、信号连接器、以及用于电子设备的扩展坞。可考虑的是,一个 或多个附件模块300、500、505或700可附接至脊骨式元件200、400、415或600,且起 到的作用是,提供给使用者在将附件模块300、500、505或700组合和将它们放置在脊骨 式元件200、400、415或600上方面有更大范围的选择。还可考虑的是,附件模块300、 500、505或700可设计成当它们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400、415或600上时,相邻 附接的附件模块300、500、505或700可结合并做得看起来像一个连续附件模块一样。图11至图15示出了不同附件模块300、500、505或70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200、 400、415或600的各种实施例。如图所示,附件模块300、500、505或700在脊骨式元件 200、400、415或600上的类型和布置取决于使用者(或制造商)的偏好。例如,图11示 出了中控台装置10,中控台装置10包括单杯座830和折叠式扶手(fold-overarmrest)950。 参照图12,中控台装置10包括双杯座910、存储室(包括电输出和/或信号连接器940) 和可调扶手920。如图13所示,中控台装置10包括实心侧表面990且包括双杯座910和 折叠式扶手950。图14示出了一中控台装置10,中控台装置10具有单杯座960和多功能折叠式扶 手及鞍袋模块970。至于附件部340相对于脊骨式元件200的定向,图14所示的单杯座 960与图11所示的单杯座930不同。可考虑的是,附件部340可相对于脊骨式元件200 定向在上方、侧面、下方或它们的组合。参照图15,抬高的扶手980定向在脊骨式元件200之上。如图所示,脊骨式元 件200沿着纵向方向为曲线,且起到的作用是提供改善的存储空间和审美特性。图16至图18是图4A的装置的剖视图,其示出与脊骨式元件600连接的附件模 块700的密合配合定向。图16是图4A的装置10沿线16-16做出的剖视图,其中,附 件模块700 (即双杯座附件模块91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600。在该构型中,仅具有外侧 壁表面712的凸部710与插孔640的内侧壁表面642贴合顺从,而对于腔体720,在内侧 相对第一及第二侧表面730及732和相对的第三及第四侧表面734及736直接接触上表面 610、相对的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侧表面620、622、624及626。插孔640的内底表 面644不接触凸部710。图17是图4A的装置10沿线17-17做出的剖视图,其中附件模块700 (即扶手附 件模块95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600。通过使紧固机构接合于紧固孔,附件模块700进一 步固定于脊骨式元件600,紧固机构包括但不限制于如上所述的快速扣件组件21、0.25圈 螺钉卡或类似物。图18是图4A的装置10沿线17-17做出的剖视图,其中,附件模块700(即扶 手附件模块950)通过紧固机构连接至脊骨式元件600,紧固机构采用卡连接组件(clip attachment assembly) 870。卡连接组件870包括至少一个非一体式柔性按扣配合卡(flexible snap-fit clip) 872,柔性按扣配合卡872连接至附件874,附件874从附件模块700的凸部 710的外底表面714上延伸。为了将附件模块700连接至脊骨式元件600,附件模块700 放置在插孔640上,从而当施加中等程度推挤力来使柔性按扣配合卡872临时变形时,柔 性按扣配合卡872通过临时变形方式接合并装配穿入卡孔876。柔性按扣配合卡872在其正常形态下形成密合界面顺从性。这种紧固机构起到的作用是,将附件模块700固定 于脊骨式元件600上,并防止不经意脱开。为了将柔性按扣配合卡872从卡孔876上脱 下,使用者利用合适的力提起附件模块700,以使柔性按扣配合卡872临时变形,从而它 密接穿过卡孔876并可被提出。 尽管在此已参照特定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是 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由此,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由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所述示范性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并构思出其它设置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装置,包括中控台,其用于在车辆内部中设置在至少两个座椅之间,所述中控台包括 脊骨式元件,其包括 上表面,其沿纵向方向延伸;以及多个插孔,其在纵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脊骨式元件以彼此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与在所述 上表面处的相应孔连通;以及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其包括从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上延伸的至少一 个凸部,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所述插孔中的至少 一个插孔联接并容置于该插孔内,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操作成沿所述纵向 方向在多个使用者定义位置中的任一位置处连接至所述脊骨式元件。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孔中的至少一个插孔与所述凸部的尺寸 和形状形成为使得所述凸部贴合地接合所述插孔,以便将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 保持就位。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孔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底表面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壁表面; 所述凸部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底表面以及一个或多个侧壁表面;以及 所述凸部与所述插孔的相应侧壁表面和相应底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彼此接触,以便形 成密合构型。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包括从所述上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相对的至少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至少一个腔体限定了在内侧 相对的至少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面向 所述凸部的一个或多个侧壁表面;以及所述插孔的相应侧壁表面和所述凸部彼此接触,且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对的第一侧 表面及第二侧表面和所述腔体的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彼此接触,以便 形成密合构型。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还包括分别从所述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第 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所述腔体还包括分别从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第 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以及所述腔体的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应 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接合。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腔体的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至少部分 地向内指向彼此。
7.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操作成防止所述凸部 从所述插孔脱开,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固定至所述脊骨式元件。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孔和所述凸部的底表面均包括对应的紧固孔,所述紧固孔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接收所述紧固机构,使得所述紧固机构防止所述 凸部从所述插孔脱开。
9.依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紧固机构包括轴,其尺寸和形状形成为延伸穿过对应的紧固孔;以及第一止挡件及第二止挡件,其设置在所述轴的相应端部,并阻止所述紧固机构从所 述插孔和所述凸部脱开。
10.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止挡件在其被迫穿过相应紧固孔时 是可变形的,并且一旦穿过相应紧固孔就达到阻止所述紧固机构从所述插孔和所述凸部 脱开的静止构型。
11.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在与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 平面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
12.依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相对于所述水平基准面在所 述纵向方向上成拱形。
1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以曲线方式在所述纵向方向 上延伸,使其离开与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平面。
1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的所述上表面沿与所述纵向 方向成横向的方向成弧形。
1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孔为圆形、卵形、椭圆形、曲线形、方形、矩形或多角形的形状;和所述插孔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凸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为细长的。
1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为单杯座、双杯座、敞开式存储室、带盖存储室、扶手、鞍袋 或它们的组合;和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还包括用于将电源或电信号提供给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的电源 或信号连接器。
17.—种装置,包括中控台,其用于在车辆内部设置在至少两个座椅之间,所述中控台包脊骨式元件, 所述脊骨式元件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和从所述上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相对的至少 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以及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腔体,所述至少一个腔体限定了在内侧 相对的至少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的尺 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应的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接合,使得 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操作成沿所述纵向方向在多个使用者定义位置处连接至 所述中控台的所述脊骨式元件。
18.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的所述上表面为平的和/或弧形;以及所述腔体包括位于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之间的与所述脊骨式 元件的所述上表面接合的互补成形面。
19.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还包括分别从所述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第 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所述腔体还包括分别从所述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第 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以及所述腔体的所述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 相应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接合。
20.依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腔体的第三侧表面及第四侧表面至少部 分地向内指向彼此。
21.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操作成防止所述使 用者附件模块从所述脊骨式元件脱开。
22.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在与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 平面内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
23.依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相对于所述水平基准面在所 述纵向方向上成拱形。
24.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脊骨式元件以曲线方式在所述纵向方向 上延伸,使其离开与基本水平基准面垂直的平面。
25.依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为单杯座、双杯座、敞开式存储室、带盖存储室、扶手、鞍袋 或它们的组合;和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还包括用于将电源或电信号提供给所述使用者附件模块的电源 或信号连接器。
26.—种装置,包括中控台,其用于在车辆内部设置在至少两个座椅之间,所述中控台包括脊骨式元件,其包括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上表面和从所述上表面横向地延伸的相对的 至少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多个插孔,其在纵向方向上沿着所述脊骨式元件以彼此间隔关系设置并且与在所述 上表面处的相应孔连通;以及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其包括至少一个腔体,其限定了在内侧相对的至少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凸部,其从所述腔体延伸,其中,所述腔体的在内侧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的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 述脊骨式元件的相应的相对的第一侧表面及第二侧表面接合,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凸部的 尺寸和形状形成为与所述脊骨式元件的所述插孔中的至少一个插孔联接并且接收在该插 孔中,使得所述至少一个使用者附件模块操作成沿所述纵向方向在多个使用者定义位 置中的任一位置处连接至所述脊骨式元件。
全文摘要
一种供车辆使用的中控台装置,所述中控台装置将另外可选附件固定,所述附件起到的作用是提供个人用品、食品、液体和/或扶手的存储空间,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附件模块和脊骨式元件,所述脊骨式元件用于容置、固定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附件模块并减少由于人员或运动车辆的运动导致所述一个或一个以上附件模块的碰撞或移动。
文档编号B60R7/04GK102015369SQ20098011434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5日
发明者D·R·范德斯勒伊斯, R·C·菲茨帕特里克 申请人:佛吉亚汽车内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