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300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汽车各个电气系统都有独立的控制原理与模块。但是,这种传统结 构,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在汽车设计过程中,由于内部造型的变化,必然造成车内各个开关外形特征的 改变,但由于各种用电器的功率不同,对开关的要求也不同,容易造成各个开关成本都普遍 提尚;(2)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各个控制模块都必须有相应的独立安装位置,增加了布置 的难度,加长了生产节拍,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装配结 构复杂、费时费力与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以实现装配 结构简洁、省时省力、可模块化生产与成本低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包括集 成设置在汽车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控制单元, 所述转向报警灯单元与汽车的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所述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调 设备配合设置,所述前后雾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报警灯单元包括组合开关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保险管、集成 模块、门锁中控模块、报警灯开关与车灯,其中所述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集成模块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保险管,与集成模块连接;所述门锁中控模块,分别与集成模块的第六连 接端、车灯、以及警报灯开关的第六连接端连接;所述车灯与集成模块连接;所述集成模块 的第五连接端,与警报灯开关的第四连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灯包括左前位灯、左前转向灯、左后位灯、左后转向灯、左牌照 灯、左侧转向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左转向指示灯、右前位灯、右前转向灯、右后位灯、右后 转向灯、右牌照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其中在所述左前位灯、左后位灯、左牌照 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右前位灯、右后位灯与右牌照灯中,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连,第 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八连接端相连、并接地;在所述左前转向灯、左后转向 灯、左侧转向灯、左转向指示灯、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中, 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八连接端相连、并接地;在所述左前转向灯、 左后转向灯、左侧转向灯与左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 六连接端连接、并与门锁中控模块连接;在所述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右侧转向灯与右 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七连接端连接、与门锁中控模
4块、并与警报灯开关的第六连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第二组合开关控 制模块;所述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集成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组合开关控制模 块与集成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保险管包括第一保 险管与第二保险管;所述第一电源模块,通过第一保险管,与集成模块的第三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通过第二保险管,与集成模块的第四连接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控制单元包括空调E⑶、第一至三保险管、内外循环切换开关、 高低压开关、鼓风机继电器、鼓风机高速继电器、调速模块、后风窗除霜器、左外后视镜除霜 器、右外后视镜除霜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电机、位置门微电机、温度门微 电机与新风门微电机,其中所述空调ECU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保险管,与第一电源连 接;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保险管,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三保险管,与第三 电源连接;第四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五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正连接 端;第六连接端为温度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七连接端为温度变化信号的正连接端;第 八连接端与内外循环切换开关连接,第九连接端与高低压开关连接,第十连接端为AC开关 连接端,第十一连接端为后风窗除霜器请求端,第十二连接端为左外后视镜除霜器请求端; 所述空调E⑶的第十四连接端,与鼓风机继电器的开关固定端连接、与鼓风机高速继电器 中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并与电机的第一连接端连接,鼓风机继电器中电感的一端接地; 第十五连接端与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连接,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开关的 控制端与电机的第二连接端及调速模块连接、固定端接地;第十六至十八连接端,分别与调 速模块连接;所述空调E⑶的第十九连接端与第四十连接端,均接地;第二十连接端与新风 门微电机的正端连接;第二十一连接端及第二十二连接端,分别与新风门微电机的第一控 制端及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三连接端及第二十五连接端,分别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正端 及负端连接;第二十四连接端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 连接端,分别与温度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空调ECU的第二十六 连接端及第三十连接端,分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正端及负端连接;第二十八端与位置门微 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连接端,分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 端及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空调ECU的第三十一连接端及第三十二连接端,分别与室内温 度传感器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三连接端及第三十四连接端,分别与室 外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五连接端经右外后视镜除霜器接 地,第三十六连接端经左外后视镜除霜器接地,第三十七连接端经后风窗除霜器接地,第 三十八连接端为空调请求输出低电平端,第三十九连接端为空调请求输出高电平端。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雾灯控制单元包括雾灯ECU、前雾灯与后雾灯,其中所述雾 灯E⑶的第一连接端为大灯开启信号端,第二连接端为小灯开启信号端,第三连接端为前 雾灯开启信号端,第四连接端为后雾灯开启信号端,第五连接端与后雾灯连接,第六连接端 与前雾灯连接。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由于包括集成设置在汽车仪表台中控 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控制单元,转向报警灯单元与汽车的 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调设备配合设置,前后雾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将各种单元的控制集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使用各独立单元 时的插接件及安装螺钉;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配结构复杂、费时费力与成本高的缺 陷,以实现装配结构简洁、省时省力、可模块化生产与成本低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 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 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气控制装置中转向报警灯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气控制装置中空调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汽车电气控制装置中前后雾灯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 图。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11-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12-第二组合开关控制模块;21-第一电源模块; 22-第二电源模块;3-集成模块;4-门锁中控模块;5-警报灯开关;6-空调ECU ;7-雾灯 ECU。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 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如图1-图3所示,本实 施例包括集成设置在汽车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 控制单元,转向报警灯单元与汽车的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 调设备配合设置,前后雾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这里,汽车电气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汽车开关总成,如空调系统控制总成、前雾灯 开关、后雾灯开关与报警灯开关等,其中,空调系统控制开关总成包括空调AC开关、空调循 环风模式开关、空调冷暖调节开关、空调风量调节开关等;控制系统在接收到转向开关或报 警开关开启信号时,相应的功能模块控制指定灯具按指定频率闪烁;当控制系统在接收到 转向开关或报警开关关闭信号时,相应的功能模块控制指定灯具停止工作;空调各控制开 关只负责给模块提供相关信号,具体控制结果由相应的功能模块按照开关的要求驱动各个 执行电机,从而达到空调系统控制的结果。可见,将上述各单元与开关总称进行集合,开关只负责导通或切断给模块的小电 流信号,具体控制结果由相应的功能模块处理后输出,可以大大降低对控制开关的要求,使 得开关的结构和原理尽可能简化,各个开关之间的互换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使仪表 板上的开关按键的大小设计更为灵活,便于新车型的开发和新造型的实现;另外,也可以实 现模块化、专业化生产,大大提高设计开发速度,降低成本,节省了生产投资,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汽车企业的利润。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转向报警灯单元包括组合开关控制模 块、电源模块、保险管、集成模块3、门锁中控模块4、报警灯开关5与车灯,其中组合开关控 制模块与集成模块3连接;电源模块通过保险管,与集成模块3连接;门锁中控模块4,分别 与集成模块3的第六连接端、车灯、以及警报灯开关5的第六连接端连接;车灯与集成模块 3连接;集成模块3的第五连接端,与警报灯开关5的第四连接端连接。这里,上述组合开关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11与第二组合开关控 制模块12 ;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11与集成模块3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组合开关控制 模块12与集成模块3的第一连接端连接。上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21与第二电源 模块22,保险管包括第一保险管F 1与第二保险管F2 ;第一电源模块21,通过第一保险管 F 1,与集成模块3的第三连接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22,通过第二保险管F2,与集成模块3 的第四连接端连接。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车灯包括左前位灯、左前转向灯、左后位灯、左后转向 灯、左牌照灯、左侧转向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左转向指示灯、右前位灯、右前转向灯、右后 位灯、右后转向灯、右牌照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其中在左前位灯、左后位灯、左 牌照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右前位灯、右后位灯与右牌照灯中,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 连,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3的第八连接端相连、并接地;在左前转向灯、左后 转向灯、左侧转向灯、左转向指示灯、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 中,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3的第八连接端相连、并接地;在左前转向灯、 左后转向灯、左侧转向灯与左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3的 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与门锁中控模块4连接;在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右侧转向灯与右 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3的第七连接端连接、与门锁中控 模块4、并与警报灯开关5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转向灯控制系统,报警灯控制系统,遥控寻车指示系统;从 不同针脚向模块输入左右转向开关信号,报警灯开关信号,中控盒寻车信号后,由集成模块 3根据不同的信号判断,使左右两边的转向灯按指定要求闪烁,频率在60次到120次每分钟。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空调控制单元包括空调E⑶6、第一至三 保险管、内外循环切换开关、高低压开关、鼓风机继电器、鼓风机高速继电器、调速模块、后 风窗除霜器、左外后视镜除霜器、右外后视镜除霜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电 机、位置门微电机、温度门微电机与新风门微电机。具体地,上述空调E⑶6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保险管,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二 连接端,通过第二保险管,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三保险管,与第三电源连 接;第四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五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正连接端;第 六连接端为温度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七连接端为温度变化信号的正连接端;第八连接 端与内外循环切换开关连接,第九连接端与高低压开关连接,第十连接端为AC开关连接 端,第十一连接端为后风窗除霜器请求端,第十二连接端为左外后视镜除霜器请求端;空调 ECU 6的第十四连接端,与鼓风机继电器的开关固定端连接、与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电感的 第一连接端连接、并与电机的第一连接端连接,鼓风机继电器中电感的一端接地;第十五连接端与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连接,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开关的控制端与 电机的第二连接端及调速模块连接、固定端接地;第十六至十八连接端,分别与调速模块连 接;空调E⑶6的第十九连接端与第四十连接端,均接地;第二十连接端与新风门微电机的 正端连接;第二十一连接端及第二十二连接端,分别与新风门微电机的第一控制端及第二 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三连接端及第二十五连接端,分别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正端及负端连接; 第二十四连接端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连接端,分别 与温度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连接;空调E⑶6的第二十六连接端及第三十 连接端,分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正端及负端连接;第二十八端与位置门微电机的控制端连 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连接端,分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 连接;空调ECU 6的第三十一连接端及第三十二连接端,分别与室内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连 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三连接端及第三十四连接端,分别与室外温度传感器的第 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五连接端经右外后视镜除霜器接地,第三十六连接端 经左外后视镜除霜器接地,第三十七连接端经后风窗除霜器接地,第三十八连接端为空调 请求输出低电平端,第三十九连接端为空调请求输出高电平端。在上述实施例中,空调AC开关只给空调E⑶6提供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的信号, 内外循环开关只给空调ECU 6提供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的信号,风门模式开关只给空调 ECU 6提供2个高电平或低电平的信号,温度调节开关只给空调ECU 6提供2个高电平或低 电平的信号。在上述实施例中,包括空调温度调控,空调出风模式调控,空调出风风量调控,空 调请求输入的判断和输出,后风窗除霜控制,左右后视镜除霜控制。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前后雾灯控制单元包括雾灯E⑶7、前雾 灯与后雾灯,其中雾灯ECU 7的第一连接端为大灯开启信号端,第二连接端为小灯开启信 号端,第三连接端为前雾灯开启信号端,第四连接端为后雾灯开启信号端,第五连接端与后 雾灯连接,第六连接端与前雾灯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雾灯E⑶7收到前雾灯、位置灯、远光灯或近光灯开启的信号 时,后雾灯开关才能控制后雾灯的开启,但后雾灯开关能独立控制后雾灯的关闭;后雾灯开 关只负责给雾灯ECU 7—个信号,当后雾灯处于关闭状态时,且后雾灯的开启条件成立的 时候,雾灯ECU 7接收到后雾灯开关开启的信号,则后雾灯开启;当后雾灯处于开启状态的 时候,后雾灯开启条件不成立或雾灯ECU 7收到后雾灯开关关闭信号,则后雾灯关闭。在上述实施例中,前雾灯开关只负责提供前雾灯开启或关闭指令,通过模块负责 给前雾灯提供电源和前雾灯的实际开关控制;只有当模块收到前雾灯、位置灯、远光灯或近 光灯开启的信号时,后雾灯开关才能控制后雾灯的开启,但后雾灯开关能独立控制后雾灯 的关闭;后雾灯开关只负责给模块一个信号,当后雾灯处于关闭状态时,且后雾灯的开启条 件成立的时候,模块接收到后雾灯开关的信号,则后雾灯开启;当后雾灯处于开启状态的时 候,后雾灯开启条件不成立或模块收到后雾灯开关信号,则后雾灯关闭。本实施例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对现有的汽车电气控制模块进行改进和整合,将 各种系统的控制集合到一起,减少了原来使用各自独立模块的插接件及安装螺钉,使得装 配简便、快速,实现模块化生产,大大提高设计开发速度,降低成本;该汽车电气控制装置结 构简单、装配简便、快速,可以实现模块化、专业化生产,大大提高设计开发速度,降低成本,
8不再需要独立设计控制原理,降低对各个开关的性能要求,节省了生产投资,降低了产品的 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汽车企业的利润;同时降低了对开关的要求,使得开关 的设计更加方便,随意,增加了各种不同造型实现的可能性,使得汽车内饰更富有个性化, 使得电气控制模块可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零部件数量,方便汽车生产厂家 进行零部件管理。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由于包括集成设置在汽车 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控制单元,转向报警灯单 元与汽车的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调设备配合设置,前后雾 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将各种单元的控制集合在一起,有利于减少使用 各独立单元时的插接件及安装螺钉;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配结构复杂、费时费力与 成本高的缺陷,以实现装配结构简洁、省时省力、可模块化生产与成本低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设置在汽车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控制单元,所述转向报警灯单元与汽车的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所述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调设备配合设置,所述前后雾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报警灯单元包 括组合开关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保险管、集成模块、门锁中控模块、报警灯开关与车灯,其 中所述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集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通过保险管,与集成模块连接; 所述门锁中控模块,分别与集成模块的第六连接端、车灯、以及警报灯开关的第六连接端连 接;所述车灯与集成模块连接;所述集成模块的第五连接端,与警报灯开关的第四连接端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包括左前位灯、左 前转向灯、左后位灯、左后转向灯、左牌照灯、左侧转向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左转向指示 灯、右前位灯、右前转向灯、右后位灯、右后转向灯、右牌照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 其中在所述左前位灯、左后位灯、左牌照灯、夜光总开关指示灯、右前位灯、右后位灯与右 牌照灯中,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连,第二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八连接端相 连、并接地;在所述左前转向灯、左后转向灯、左侧转向灯、左转向指示灯、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 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一连接端依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八连接端 相连、并接地;在所述左前转向灯、左后转向灯、左侧转向灯与左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 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六连接端连接、并与门锁中控模块连接;在所述右前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右侧转向灯与右转向指示灯中,各灯的第二连接端依 次相连、与集成模块的第七连接端连接、与门锁中控模块、并与警报灯开关的第六连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开关控制模块 包括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第二组合开关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集成 模块的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二组合开关控制模块与集成模块的第一连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 源模块与第二电源模块,保险管包括第一保险管与第二保险管;所述第一电源模块,通过第 一保险管,与集成模块的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通过第二保险管,与集成模 块的第四连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控制单元包括空 调ECU、第一至三保险管、内外循环切换开关、高低压开关、鼓风机继电器、鼓风机高速继电 器、调速模块、后风窗除霜器、左外后视镜除霜器、右外后视镜除霜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室 内温度传感器、电机、位置门微电机、温度门微电机与新风门微电机,其中所述空调ECU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保险管,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二连接端,通过第 二保险管,与第二电源连接;第三连接端,通过第三保险管,与第三电源连接;第四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五连接端为模式变化信号的正连接端;第六连接端为温度 变化信号的负连接端,第七连接端为温度变化信号的正连接端;第八连接端与内外循环切 换开关连接,第九连接端与高低压开关连接,第十连接端为AC开关连接端,第十一连接端 为后风窗除霜器请求端,第十二连接端为左外后视镜除霜器请求端;所述空调E⑶的第十四连接端,与鼓风机继电器的开关固定端连接、与鼓风机高速继 电器中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连接、并与电机的第一连接端连接,鼓风机继电器中电感的一端 接地;第十五连接端与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连接,鼓风机高速继电器中 开关的控制端与电机的第二连接端及调速模块连接、固定端接地;第十六至十八连接端,分 别与调速模块连接;所述空调E⑶的第十九连接端与第四十连接端,均接地;第二十连接端与新风门微电 机的正端连接;第二十一连接端及第二十二连接端,分别与新风门微电机的第一控制端及 第二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三连接端及第二十五连接端,分别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正端及负端 连接;第二十四连接端与温度门微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连接 端,分别与温度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空调ECU的第二十六连接端及第三十连接端,分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正端及负端 连接;第二十八端与位置门微电机的控制端连接;第二十七连接端及第二十九连接端,分 别与位置门微电机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二固定端连接;所述空调ECU的第三十一连接端及第三十二连接端,分别与室内温度传感器的第一连 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三连接端及第三十四连接端,分别与室外温度传感器的第 一连接端及第二连接端连接;第三十五连接端经右外后视镜除霜器接地,第三十六连接端 经左外后视镜除霜器接地,第三十七连接端经后风窗除霜器接地,第三十八连接端为空调 请求输出低电平端,第三十九连接端为空调请求输出高电平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雾灯控制单元包 括雾灯ECU、前雾灯与后雾灯,其中所述雾灯E⑶的第一连接端为大灯开启信号端,第二连接端为小灯开启信号端,第三 连接端为前雾灯开启信号端,第四连接端为后雾灯开启信号端,第五连接端与后雾灯连接, 第六连接端与前雾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包括集成设置在汽车仪表台中控面板上的转向报警灯单元、空调控制单元与前后雾灯控制单元,所述转向报警灯单元与汽车的转向及报警设备配合设置,所述空调控制单元与汽车的空调设备配合设置,所述前后雾灯控制单元与汽车的前后雾灯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汽车电气控制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配结构复杂、费时费力与成本高等缺陷,以实现装配结构简洁、省时省力、可模块化生产与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K37/06GK201694062SQ20102016404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张振宇, 张松峰, 李国华, 邵杰, 雷雨成, 黄灿 申请人:无锡同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