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连杆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971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四连杆后悬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乘用车品牌的后悬架还主要以半独立悬架,或单纵臂式独立悬架等结构简单的悬架形式为主。该种悬架大多依靠其与车身连接的橡胶衬套的变形,实现外倾与前束的变化,同时橡胶衬套还起到吸收振动的作用;这使得整车操控性与舒适性相较四连杆悬架来说都大为降低。类似的国外中高级车的四连杆悬架,其纵臂与轮边装置多为一体的冲压焊接件形式。冲压焊接件的结构极为复杂,目前国内供应商的制造工艺水平难以满足要求。且四连杆悬架结构较为复杂,占用行李箱、油箱空间较多,牺牲了部分整车定义的指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四连杆后悬架,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它包括四连杆独立悬架的后转向节,后托架,后托架包括后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之间焊接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有后下横臂,后下横臂的另一端与后横梁连接,后横梁上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后下横臂之间设有弹簧;纵梁上连接有上横臂安装支架和下前横臂安装支架;上横臂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上横臂安装支架连接;下前横臂的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下前横臂安装支架连接;纵臂与后转向节刚性连接。所述前下横臂,上横臂,后下横臂依次前后排列;且前下横臂为三个横臂中最短的,后下横臂为最长的。所述后下横臂和前下横臂不在同一平面上,后下横臂与后转向节连接点低于前下横臂与后转向节连接点。所述后下横臂与后横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后横梁上开设的长孔,后横梁前后面的长孔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突起,凸轮螺栓的螺栓杆穿过后横梁长孔和后下横臂上的连接孔, 螺栓杆上连接偏心垫片,凸轮螺栓的凸轮设在后横梁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之间,偏心垫片设在后横梁另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之间。横向稳定杆固定在后托架的纵梁底部,绕过前下横臂下方,与纵臂挂接连接。后转向节为轮边支撑装置,为铸件,还用于安装轮毂轴承单元、制动卡钳等轮边零件;纵臂,通过衬套与车身柔性连接,上横臂为锻件,其余均为冲压(焊接)件。减振器与弹簧分开并行布置。弹簧设在弹簧座与后下横臂之间,此安装方式使悬架的结构更为紧凑,且有利于装车时的后悬架模块化分装。减振器布置在上横臂与弹簧之间,上端通过弹性支架连接于车身,下端通过长螺栓固定在后转向节上。本结构的四连杆后悬架结构紧凑,安装调整方便。
图1四连杆独立悬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图2图1去除后托架后的示意图;图3四连杆独立悬架的后转向节结构示意图;图4后下横臂与后横梁的连接结构的凸轮螺栓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四连杆独立悬架装置为左右对称结构,为了图示简洁起见,只显示了其左侧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后托架1主结构由后横梁la、前横梁lb、纵梁Ic三部分焊接而成。Id 为上横臂3安装支架,焊接在纵梁Ic上,其上还焊接有后托架中安装支架;If为前下横臂 4安装支架,焊接在前横梁Ib上;在后横梁Ia上焊接有弹簧上座Ig(图中未显示)。后托架与车身有两个安装位置位于前横梁的前安装点lbl,位于后横梁的后安装点Ial ;安装点均通过法兰螺栓刚性安装在车身上。刚性连接可以保证悬架与车身具有足够高的连接刚度,从而提高整车NVH性能与可靠性;一般来说刚性连接会影响整车舒适性,而本实用新型则采用安装于各个摆臂上的衬套来消减来自于路面的振动,以达到舒适性的要求。如图3所示,后转向节6为轮边支撑装置,为铸件。其一端安装轮毂轴承单元11 等轮边零件,同时设计有后下横臂安装臂6a,其中压装有橡胶衬套;上横臂安装臂6b ;前下横臂安装臂6c ;纵臂安装臂6d ;减振器下安装臂6e,其上设计有攻螺纹的盲孔。再回到图1、图2,后下横臂2的一端插入后转向节6的后下横臂安装臂6a的衬套内,通过法兰螺栓与后转向节6连接在一起。如图1、4所示,后下横臂2另一端通过偏心螺栓12与偏心垫片12a(如图4所示) 连接于后托架后横梁Ia上的A位置处。如图1所示A位置,后下横臂安装孔为长孔12b,在孔两边设计有两个突起12c ;该结构在后横梁Ia的前、后两侧对称设计。安装后下横臂时, 将后下横臂插入后横梁Ia中间,偏心螺栓12由后横梁Ia前端插入孔内,偏心头卡在两个突起之间;穿过后下横臂衬套,在后横梁Ia后部穿出,将偏心垫片1 沿凹槽穿入偏心螺栓 12中,同样卡在后横梁Ia后端的两个突起之间。通过旋转偏心螺栓12的头部,可以使螺栓杆沿着长孔左右运动,推动后下横臂2横向移动,从而达到调整外倾角的目的。如图4所示,凸轮螺栓12的螺栓杆穿过后横梁长孔12b和后下横臂上的连接孔 2a,螺栓杆12d上连接偏心垫片12a,凸轮螺栓的凸轮1 设在后横梁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 12c之间,偏心垫片设在后横梁另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之间(图中未示),在通过锁紧螺母连接。凸轮螺栓的螺栓杆12d上开设卡槽12f,偏心垫片12a的孔设有凸缘12g,凸缘12g 与卡槽12f连接。类似的,上横臂3为锻件,且两端压装橡胶衬套;一端插入上横臂3安装支架Id 内,通过法兰螺栓与后托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螺栓与后转向节的上横臂安装臂6b连接。下横臂4为冲压件,两端压装橡胶衬套;一端插入下横臂安装支架If内,通过法兰螺栓与后托架连接;另一端通过法兰螺栓与后转向节的下横臂安装臂6c连接。纵臂5为冲压件,前端压装橡胶衬套,衬套中间压装一板状支架fe,通过两个螺栓连接于车身;另一端为刚性连接,通过两螺栓安装于后转向节的纵臂安装臂6d上。且在本实例中,板状支架fe的螺栓孔径要大于安装螺栓的外径;该设计可以方便的横向、纵向调整纵臂前铰接点的位置,从而达到微调前束、轴距的目的。减振器7与弹簧8分开并行布置。弹簧8安装于后下横臂2的弹簧托盘与后托架弹簧托盘Ig之间,上下两端各设计有减振垫(图中未显示),以减小噪声传递。且此安装方式使悬架的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装车时的后悬架模块化分装。减振器7布置在上横臂3与弹簧8之间,上端通过弹性支架(图中未显示)连接于车身;下端为套筒结构,压装橡胶衬套,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在后转向节的减振器下安装臂 6e上。稳定杆9通过橡胶材料的固定支座(图中未显示)固定在后托架纵梁Ic底部,绕过前下横臂4下方,通过稳定杆吊耳10吊挂在纵臂上;稳定杆吊耳10两端均为球销结构。 在纵梁Ic本身为U型结构,在底部焊接稳定杆安装板,从而使纵梁截面呈口字型,提升了纵梁Ic的强度。由上所述的众多零件,构成了本实例的四连杆悬架。在本实例中,较佳的是从整车竖直方向看,前下横臂4,上横臂3,后下横臂2依次前后排列;且前下横臂 4为三个横臂中最短的,后下横臂2为最长的。且两个下横臂不在同一平面上,后下横臂2 与后转向节6连接点稍低于前下横臂与后转向节连接点。后下横臂2与后转向节6连接点在整车纵向看,比其与后托架1连接点靠前。该布置可以使悬架在跳动中,始终遵循较好的前束、外倾变化规律。就整车横向来看,前下横臂4衬套刚度最小,上横臂3衬套大于前下横臂衬套,而后下横臂衬套刚度最大。纵臂铰接沿整车横向和纵向的刚度较小,且远小于横臂铰接的刚度,从而使传递到车身的振动尽可能的小。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整车转弯受到侧向力的时候,侧向力通过后转向节6传递到三个横臂上。如上所述,前下横臂4衬套刚度最小,因而变形量最大,而后下横臂2衬套刚度最大,因而变形量最小,从而使车轮产生一个正的前束,导致车辆的转向不足,提高了转向稳定性。在整车制动的时候,车轮受到地面提供的沿整车向后的制动力,通过后转向节6 传递到纵臂与三个横臂上。如上所述,纵臂铰接整车纵向刚度较小,从而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引起车轮向后运动。此时,三个横臂则绕着各自与后托架1的连接点相应地向后旋转。 上述后下横臂2最长,且其与后转向节6连接点较与后托架1连接点靠前,故该点产生较大的向外的变形量;类似地,前下横臂4与后转向节6连接点产生较小的向外的变形量;使车轮产生一个正的前束,提高了制动时的稳定性。由上述介绍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增加了行李箱、油箱的可用空间;且有良好的性能设计,在提高了车辆操控性、舒适性的同时,改善了车辆的NVH性能。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较好的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它包括四连杆独立悬架的后转向节,后托架,后托架包括后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之间焊接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有后下横臂,后下横臂的另一端与后横梁连接,后横梁上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后下横臂之间设有弹簧;纵梁上连接有上横臂安装支架和下前横臂安装支架;上横臂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上横臂安装支架连接;下前横臂的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下前横臂安装支架连接;纵臂与后转向节刚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前下横臂,上横臂,后下横臂依次前后排列;且前下横臂为三个横臂中最短的,后下横臂为最长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后下横臂和前下横臂不在同一平面上,后下横臂与后转向节连接点低于前下横臂与后转向节连接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后下横臂与后横梁的连接结构包括后横梁上开设的长孔,后横梁前后面的长孔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突起,凸轮螺栓的螺栓杆穿过后横梁长孔和后下横臂上的连接孔,螺栓杆上连接偏心垫片,凸轮螺栓的凸轮设在后横梁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之间,偏心垫片设在后横梁另一面的两个限位突起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凸轮螺栓的螺栓杆上开设卡槽, 偏心垫片的孔设有凸缘,凸缘与卡槽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横向稳定杆固定在后托架的纵梁底部,绕过前下横臂下方,与纵臂挂接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四连杆后悬架,它包括四连杆独立悬架的后转向节,后托架,后托架包括后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前横梁之间焊接连接纵梁,其特征在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有后下横臂,后下横臂的另一端与后横梁连接,后横梁上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与后下横臂之间设有弹簧;纵梁上连接有上横臂安装支架和下前横臂安装支架;上横臂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上横臂安装支架连接;下前横臂的一端与后转向节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下前横臂安装支架连接;纵臂与后转向节刚性连接。本结构的四连杆后悬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文档编号B60G3/20GK201951198SQ2010206800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
发明者张健, 朱永胜, 杨彦鼎, 王坤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