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393479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
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
技术 领域本发明涉及安全带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198757号所记载的在安全带上固定有舌片的安全带装置。该安全带装置中,对施加于安全带的腰带的张力、和施加于安全带的肩带的张力分别进行调整。该安全带装置具有为了提高腰带和肩带的拉出量及操作性而设置的肩带用卷收器和腰带用卷收器。肩带用卷收器安装在安全带的肩带侧的端部, 而且具有锁定机构。腰带用卷收器安装在安全带的腰带侧的端部,而且具有锁定机构。上述肩带用卷收器及腰带用卷收器固定在车身的中柱上。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安全带装置中,由于肩带用卷收器和腰带用卷收器固定在中柱上,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当车辆碰撞之际卷收器的锁定机构工作时,经由肩带及肩带用卷收器传递的力和经由腰带及腰带用卷收器传递的力便集中于中柱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作用力集中于支柱的安全带装置及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是用于约束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所述座椅能滑动地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上的,该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带,包含用于约束乘员的上半身的肩带以及用于约束该乘员的腰部的腰带;舌片,固定在所述安全带上,将该安全带划分为所述肩带和所述腰带;第一卷收器,以安装有所述肩带的端部的状态固定在车身的支柱上;支撑部件,以设于所述支柱下方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下边梁的内板上,并且将所述腰带能滑动地予以支撑;第二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腰带的端部,并且以比所述支撑部件更处于车辆前侧且比所述座椅导轨更处于下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上。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二卷收器固定在强度比固定第一卷收器的支柱高且与该支柱是不同的部件的下边梁上。因此,在车辆碰撞时施加于第一卷收器的力和施加于第二卷收器的力分别由不同的部件亦即支柱和下边梁所负担。这可以防止作用力集中于支柱,且无需提高支柱的刚性便可确保车身对安全带装置支撑的支撑强度。上述安全带装置中,较为个理想的是,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座椅导轨的支撑支架, 所述支撑支架接合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所述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下边梁中比所述支撑支架更处于车辆后侧的部分上,所述支撑支架具有让从所述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二卷收器延伸的所述腰带穿过的贯穿部。根据该结构,由于腰带穿过支撑支架上形成的贯穿部而从支撑部件向第二卷收器延伸,因此,安装有腰带的第二卷收器可以设置在座椅导轨的下方,此状态下,可以减少腰带与用于支撑座椅导轨的其他部件的干涉。
上述安全带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支架将所述座椅导轨支撑成该座椅导轨的车辆前侧的端部高于该座椅导轨的车辆后侧的端部从而该座椅导轨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姿势。根据该结构,可在座椅导轨的下方确保比较大的空间。这可确保尺寸较大的第二卷收器的设置空间。上述安全带装置中,较为理想实施的是,所述第二卷收器包括在车辆碰撞时限制所述腰带被拉出的锁定机构。根据该结构,在车辆碰撞时,第二卷收器的锁定机构限制腰带的拉出。因此,乘员得到切实保护。另外,上述安全带装置中,较为理想实施的是,所述第二卷收器包括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对所述腰带施加张力的预张紧装置。根据该结构,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由于第二卷收器的预张紧装置对腰带施加张力,因此,乘员得到切实保护。 另外,本发明的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是用于约束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所述座椅能滑动地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上,该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步骤准备安全带、舌片、第一卷收器及第二卷收器,其中,所述安全带包含用于约束乘员的上半身的肩带以及用于约束该乘员的腰部的腰带,所述舌片以将所述安全带划分为所述肩带和所述腰带的状态固定在该安全带上,所述第一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肩带的端部,所述第二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腰带的端部;第一卷收器固定步骤,将所述第一卷收器固定在车身的支柱上;安装步骤,将支撑部件以设于所述支柱下方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下边梁的内板上,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将所述腰带能滑动地予以支撑;第二卷收器固定步骤,将所述第二卷收器以比所述支撑部件更处于车辆前侧且比所述座椅的所述座椅导轨更处于下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上;接合步骤,将具有让从所述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二卷收器延伸的所述腰带穿过的贯穿部且用于支撑所述座椅导轨的支撑支架,接合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根据该方法,在第一卷收器固定在支柱上,且第二卷收器固定在下边梁上时,从支撑部件向第二卷收器延伸的腰带穿过支撑支架的贯穿部。因此,腰带与其他部件的干涉得以避免,可容易地装配安全带装置。


图1是配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部的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下部的从车辆前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卷收器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车辆的结构进行说明。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图1是配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的车辆的车室内部的侧视图。图2是该安全带装置的下部的从车辆前方侧观察时的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车辆1包括两根下边梁3、No2横梁5、No2. 5横梁7、中柱9。 各下边梁3在车辆1的车宽方向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下边梁3分别具有互相接合的内板和外板。No2横梁5、No2. 5横梁7沿车宽方向延伸,并且连接两根下边梁3。中柱 9在车辆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从下边梁3向垂直方向延伸。在No2横梁5和No2. 5横梁7上设有乘员就座的前座椅11。前座椅11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座椅导轨13上。前座椅11可在座椅导轨13上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车辆1配备包含长条的安全带19的安全带装置21。安全带19具有肩带15和腰带17。肩带15约束就座在前座椅11上的乘员的上半身。腰带17约束乘员的腰部。安全带装置21具有舌片23、第一卷收器25及第二卷收器27、第一 D形环29、第二 D形环31。舌片23固定在安全带19上。第一卷收器25及第二卷收器27分别安装有安全带19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各端部。肩带15穿过第一 D形环29。腰带17穿过第二 D形环 31。第一卷收器25上安装安全带19的肩带15侧的端部。第一卷收器25卷绕肩带15。 第一卷收器25固定在中柱9的下部。第一 D形环29固定在中柱9的上部。肩带15从第一卷收器25沿中柱9向上延伸,并在第一 D形环29处折回而从第一 D形环29向下延伸。舌片23固定在安全带19上。舌片23将安全带19划分为肩带15与腰带17。在前座椅11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可与舌片23卡合的带扣33。第二卷收器27上安装安全带19的腰带17侧的端部。第二卷收器27卷绕腰带 17。第二卷收器27设置在前座椅11的下方,固定在下边梁3上。第二卷收器27位于中柱 9的车辆前方。第二 D形环31以设置在中柱9的下方的状态安装在下边梁3的内板上。第二 D 形环31位于第二卷收器27的车辆后方。第二 D形环31能够相对于下边梁3转动。第二 D 形环31具有可供腰带17穿过的开口部。第二 D形环31以腰带17穿过其开口部的状态, 将该腰带17可滑动地予以保持。这样,第二 D形环31发挥将腰带可滑动地予以支撑的支撑部件的功能。腰带17从舌片23延伸到第二 D形环31,再穿过该第二 D形环31后,向车辆前方延伸到第二卷收器27。安全带装置21从车辆前方开始依次具备第一支撑支架35及第二支撑支架37。第一支撑支架35及第二支撑支架37支撑座椅导轨13。第一支撑支架35通过螺栓固定在No2 横梁5的上部。第二支撑支架37通过螺栓固定在No2. 5横梁7的上部。第一支撑支架35 及第二支撑支架3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下边梁3的内板上。第一支撑支架35的上表面比第二支撑支架37的上表面高。第一支撑支架35及第二支撑支架37将座椅导轨13支撑成该座椅导轨13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比该座椅导轨13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高从而该座椅导轨13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姿势。在第二支撑支架37的车宽方向外侧部上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切除部 39。切除部39与下边梁3的车宽方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形成供腰带17沿车辆前后方向穿过的贯穿部。这样,第二支撑支架37具有让腰带17从中穿过的贯穿部。贯穿部沿着下边梁3的内板的车宽方向内侧面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贯穿部的高度比腰带17的宽度方向尺寸长。腰带17穿过第二 D形环31后,穿过贯穿部,延伸到第二卷收器27。这样,由于腰带 17穿过在第二支撑支架37上形成的贯穿部,因此,腰带17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地向前方延伸。图3是表示第二卷收器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卷收器27具有锁定机构41、 卷绕盘43、小齿轮45、齿条47、充气机49。卷绕盘43将腰带17进行卷绕。小齿轮45与卷绕盘43的驱动轴连接。齿条47与小齿轮45啮合。充气机49驱动齿条47。

锁定机构41限制碰撞时腰带17的拉出。锁定机构41具有夹持部件51、电磁线圈 53。夹持部件51可夹住腰带17。电磁线圈53驱动夹持部件51,使夹持部件51夹住腰带 17。第二卷收器27的卷绕盘43、小齿轮45、齿条47、以及充气机49构成预张紧装置, 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对腰带17施加张力。在充气机49起爆的情况下,齿条47与小齿轮45 互相啮合,齿条47驱动小齿轮45。若小齿轮45被驱动,则卷绕盘43向卷绕方向旋转驱动腰带17,对腰带17施加张力。另外,第二卷收器27也可以是配备锁定机构41和预张紧装置中的任意一者的结构。图4是表示安全带装置21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4所示,安全带装置的控制系统具有碰撞传感器55、距离传感器57。碰撞传感器55是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的碰撞。 距离传感器57检测车辆与位于该车辆的前方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而且,碰撞传感器55 以及距离传感器57分别与控制器59连接,各传感器55、57的检测结果被输入控制器59。距离传感器57例如具有向车辆前方发送检测波(红外线或毫米波等)的发送器、以及接收基于检测波碰到车辆前方的障碍物而反射回的反射波的接收器。距离传感器 57计测从发送器发送检测波到接收器接收反射波的时间,基于该计测结果检测车辆与车辆前方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控制器59根据由距离传感器57检测的车辆与该车辆前方的障碍物的距离,判断车辆的碰撞可能性。控制器59在障碍物进入预定的距离内的情况下,预测要发生车辆碰撞。控制器59在预测到车辆碰撞的情况下,向第二卷收器27的充气机49输入起爆信号, 使预张紧装置工作,以对腰带17施加张力。或者,控制器59在车辆碰撞时,驱动锁定机构 41的电磁线圈53,以锁定腰带17。接下来详细说明安全带装置21装配到车身上的装配方法。首先,安装第一卷收器 25、第二卷收器27、以及两个D形环29、31,并且将预先固定有舌片23的安全带19安装到车身上。具体而言,第一卷收器25固定在中柱9的下部。第一 D形环29安装在中柱9的上部。第二 D形环31安装在下边梁3的内板中的位于中柱9下方的部分。第二卷收器27 固定在下边梁3的内板上比第二 D形环31更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亦即两根横梁5、7之间的部分。接下来,在两根横梁5、7上定位两个支撑支架35、37,这些支架35、37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5、7上。腰带17穿过由第二支撑支架37的切除部39形成的贯穿部。然后, 在两个支撑支架35、37上安装座椅导轨13,并且在座椅导轨13上安装座椅11。另外,第一支撑支架35也可以通过焊接与No2横梁5接合。这样,本实施方式中,在安全带19安装于车身后,将两个支撑支架35、37安装在车身上。因此,可大幅确保用于安装尺寸比较大的第二卷收器27的空间。这可大幅确保第二卷收器27的尺寸,并且使第二卷收器27的安装操作容易进行。另外,这还实现了将第二卷收器27设置在不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的座椅导轨13与底板之间的位置特别是,由于支撑支架35、37将座椅导轨13前高后低地予以支撑,因此在座椅导轨13的下方确保了比较大的空间。接下来,详细说明安全带装置21的作用。控制器59若预测到要发生车辆碰撞,便向充气机49发送起爆信号,使充气机49 工作。充气机49工作后,齿条47与小齿轮45啮合,卷绕盘43对腰带17施加张力。据此, 对乘员的腰部施加约束力,防止乘员的身体向前方移动。或者,控制器59若检测到车辆碰撞,便使锁定机构41工作,锁定腰带17。据此,限制腰带17的拉出。若乘员由于碰撞时的惯性力而向前方移动,则张力(作用力)便施加于肩带15及腰带17。此时,固定在下边梁3上的第二卷收器27经由第二 D形环31接受施加于腰带17的张力。另外,固定在中柱9上的第一卷收器25经由第一 D形环29接受施加于肩带15的张力。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装置21,施加于安全带19的张力分散传递至下边梁3及中柱9。因此,可确保车身的支撑安全带装置21的支撑强度。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结构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通常的带状的安全带19,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具备空气带的安全带装置,该空气带上固定有舌片,在碰撞时通过所提供的气体而膨胀。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装置,用于约束就座于座椅的乘员,所述座椅能滑动地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上,该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带,包含用于约束乘员的上半身的肩带以及用于约束该乘员的腰部的腰带; 舌片,固定在所述安全带上,将该安全带划分为所述肩带和所述腰带; 第一卷收器,以安装有所述肩带的端部的状态固定在车身的支柱上; 支撑部件,以设于所述支柱下方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下边梁的内板上,并且将所述腰带能滑动地予以支撑;第二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腰带的端部,并且以比所述支撑部件更处于车辆前侧且比所述座椅导轨更处于下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座椅导轨的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接合于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所述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下边梁中比所述支撑支架更处于车辆后侧的部分, 所述支撑支架具有让从所述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二卷收器延伸的所述腰带穿过的贯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将所述座椅导轨支撑成该座椅导轨的车辆前侧的端部高于该座椅导轨的车辆后侧的端部从而该座椅导轨前高后低地倾斜的姿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卷收器包括在车辆碰撞时限制所述腰带被拉出的锁定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卷收器包括在预测到车辆碰撞时对所述腰带施加张力的预张紧装置。
6.一种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该安全带装置用于约束就座于座椅的乘员,所述座椅能滑动地设置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导轨上,该安全带装置的装配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准备步骤,准备安全带、舌片、第一卷收器及第二卷收器,其中,所述安全带包含用于约束乘员的上半身的肩带以及用于约束该乘员的腰部的腰带,所述舌片以将所述安全带划分为所述肩带和所述腰带的状态固定在该安全带上,所述第一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肩带的端部,所述第二卷收器安装有所述腰带的端部;第一卷收器固定步骤,将所述第一卷收器固定在车身的支柱上; 安装步骤,将支撑部件以设于所述支柱下方的状态安装在所述车身的下边梁的内板上,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将所述腰带能滑动地予以支撑;第二卷收器固定步骤,将所述第二卷收器以比所述支撑部件更处于车辆前侧且比所述座椅的所述座椅导轨更处于下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内板上;接合步骤,将具有让从所述支撑部件向所述第二卷收器延伸的所述腰带穿过的贯穿部且用于支撑所述座椅导轨的支撑支架,接合于所述下纵梁的所述内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装置及其装配方法,该安全带装置(21)包括安全带(19),包含用于约束乘员的上半身的肩带(15)以及用于约束该乘员的腰部的腰带(17);舌片(23),固定在所述安全带上,将该安全带划分为所述肩带和所述腰带;第一卷收器(25),以安装有所述肩带的端部的状态固定在车身的支柱(9)上;第二D形环(31),以设于所述支柱下方的状态安装在车身的下边梁(3)的内板上,并且将所述腰带能滑动地予以支撑;第二卷收器(27),安装有所述腰带的端部,并且以比所述第二D形环更处于车辆前方侧且比座椅(11)的座椅导轨(13)更处于下侧的状态固定在所述下边梁的内板上。由此,能够防止作用力集中于支柱。
文档编号B60R22/24GK102205831SQ20111007475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宫岛阳一, 竹下弘明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