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644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紧机构,通过供给到筒部件内的气体的压力使移动部件移动,由此, 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通过向管(管形缸筒) 内供给气体,通过气体的压力使活塞(球塞)向一侧移动,从而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在此,在这种预紧机构中,考虑到循环使用性,优选管和活塞能够分解,在通过气体的压力使活塞向一侧移动后,当对管和活塞进行分解时,管内的气体自然地排出的话则更容易进行作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10-1807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41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如下的预紧机构在移动部件移动后,当对筒部件和移动部件进行分解时,能够在筒部件内的气体自然排出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作业。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紧机构具备安全带,该安全带能够约束车辆的乘坐人员; 筒部件,在规定的时机向该筒部件的内部供给气体;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筒部件内,且形成有连通该移动部件的一侧与另一侧的连通孔;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插入上述连通孔内从而封闭上述连通孔,通过供给到上述筒部件内的气体的压力使上述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从而上述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以及连通槽,该连通槽形成在上述连通孔与上述封闭部件之间,连通上述封闭部件的一侧和另一侧。对于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预紧机构,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上述连通槽形成为螺旋状。对于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紧机构,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上述封闭部件采用固定螺钉。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在移动部件形成有连通孔,连通孔连通移动部件的一侧与另一侧。进一步,封闭部件插入连通孔内,从而封闭连通孔。在规定的时机朝筒部件内供给气体,通过气体的压力使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从而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进一步,在连通孔与封闭部件之间形成有连通槽,连通槽连通封闭部件的一侧与另一侧。因此,在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之后,筒部件内的位于比移动部件靠另一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连通槽向比移动部件靠一侧的位置排出。在此,如上所述,由于封闭部件插入于连通孔内,因此,为了使封闭部件的一侧与另一侧连通,只要在连通孔与封闭部件之间形成连通槽即可,由此,能够减小连通槽的截面积。因此,当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时,能够抑制筒部件内的位于比移动部件靠另一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连通槽向比移动部件靠一侧的位置排出,能够抑制移动部件的朝向一侧的移动力降低,能够增加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进一步,在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之后,能够将筒部件内的位于比移动部件靠另一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连通槽向比移动部件靠一侧的位置缓慢地一边冷却一边排出。由此, 在分解筒部件和移动部件时,能够在筒部件内的气体自然排出后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作业。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由于连通槽形成为螺旋状,因此能够加长连通槽的长度。因此,在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筒部件内的位于比移动部件靠另一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连通槽向比移动部件靠一侧的位置排出,能够有效地抑制移动部件的朝向一侧的移动力降低。进一步,在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之后,能够有效地将筒部件内的位于比移动部件靠另一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连通槽向比移动部件靠一侧的位置缓慢地一边冷却一边排出。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预紧机构中,封闭部件为固定螺钉。因此,能够将封闭部件的整体插入连通孔内,能够抑制封闭部件阻塞连通孔。


图1的(A)以及(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示出预紧机构动作中的图,(B)是示出预紧机构动作之后的图。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绕装置的从车宽方向的外侧、且从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绕装置的、从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观察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绕装置的预紧机构动作后的图,是从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观察的侧视图。图5的(A)以及(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的活塞的主要部分的图,(A)是分解立体图,(B)是剖视图。图6的(A)以及(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A)是示出预紧机构动作中的图,(B)是示出预紧机构动作之后的图。标号说明26 安全带;36 预紧机构;66 缸筒(筒部件);82 封闭部件;86 螺纹槽(连通槽);88 活塞(移动部件);98 连通孔;100 预紧机构。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图2中用从车宽方向外侧且从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36的安全带卷绕机构10,图3中用从车辆前后方向一侧观察的侧视图示出安全带卷绕装置10。另外,在附图中,利用箭头OUT表示车宽方向外侧,利用箭头LO表示车辆前后方向一侧,利用箭头UP表示上方。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设置有作为主体部件的截面呈U字形的板状的框架12,在框架12设置有车宽方向内侧的背板12A、车辆前后方向一侧的脚板12B、以及车辆前后方向另一侧的脚板12C。框架12在背板12A处固定于车辆,由此,安全带卷绕装置10被设置于车辆。在脚板12B以及脚板12C分别贯通形成有圆形状的配置孔14以及配置孔16,配置孔14和配置孔16相互对置。在脚板12B、在配置孔14的上侧且是背板12A侧,贯通形成有长条矩形形状的第1卡止孔18,第1卡止孔18大致水平地配置。在脚板12B、在第1卡止孔18的正下贯通形成有长条矩形状的第2卡止孔20,第2卡止孔20与第1卡止孔18平行地配置,并且与第1卡止孔18连通。卷绕轴2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框架12的脚板12B(配置孔14)与脚板 12C(配置孔16)之间。在卷绕轴22设置有作为卷绕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24,长条带状的安全带 26(带)从基端侧开始卷绕于卷筒对。安全带沈从框架12向上侧延伸,安全带沈能够佩戴于落座在车辆的座椅(省略图示)的乘坐人员。并且,通过卷筒对向卷绕方向(图2以及图3中箭头A的方向)旋转,安全带沈被卷绕于卷筒M,并且,通过安全带沈从卷筒M 被拉出,卷筒M向拉出方向(图2以及图3中箭头B的方向)旋转。构成束力限制(force limiter)机构的作为能量吸收部件的扭转轴28同轴地插入于卷筒M内,扭转轴28的位于脚板12B —侧的一端28A从卷筒M的位于脚板12B —侧的一端面突出。扭转轴观的位于脚板12C —侧的另一端^B以不能相对于卷筒M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于卷筒M的位于脚板12C —侧的另一端内,从而扭转轴观能够与卷筒M — 体地旋转。在卷筒M的一端设置有作为旋转部件的大致圆柱状的锁止齿轮30,扭转轴观以与锁止齿轮30同轴的方式贯通锁止齿轮30。扭转轴观以不能相对于锁止齿轮30相对旋转的方式固定于锁止齿轮30,从而锁止齿轮30能够与扭转轴观一体地旋转。并且,在锁止齿轮30的外周整体形成有棘齿30A (外齿)。在锁止齿轮30的与卷筒M相反一侧的面,形成有构成离合机构的圆柱状的离合凹部32,离合凹部32的外周面的摩擦系数高。在框架12的脚板12C的外侧设置有作为施力构件的施力机构(省略图示),施力机构连结于卷筒24,并对卷筒M施加朝向卷绕方向的作用力。在配置孔14的附近,作为限制部件(锁止部件)的板状的锁止板3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框架12的脚板12B,且在锁止板34形成有锁止齿34A。锁止板34与作为限制构件(锁止构件)的锁止机构(省略图示)连接,在安全带沈从卷筒M急剧拉出或者车辆急减速时,锁止机构动作,锁止板;34转动,从而锁止齿34A与锁止齿轮30的棘齿30A 啮合(卡合)。由此,锁止齿轮30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锁止),从而卷筒对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允许卷筒M向卷绕方向旋转)。框架12的脚板12B的外侧设置有基于齿条小齿轮方式的预紧机构36。
在预紧机构36设置有作为保持部件的树脂制且呈大致圆环状的齿轮箱38,齿轮箱38固定于脚板12B。齿轮箱38的外周部覆盖锁止齿轮30的外周部分,锁止齿轮30的离合凹部32配置在齿轮箱38内,并且,转轴28的一端28A贯通齿轮箱38的内部。在齿轮箱38的外周部一体地形成有规定数量的圆柱状的固定销40(剪断安全销),固定销40从齿轮箱38向与锁止齿轮30相反的一侧突出。在齿轮箱38的上部,一体形成有圆柱状的卡止销42 (剪断安全销),卡止销42从齿轮箱38向与脚板12B相反的一侧突出。在齿轮箱38的与锁止齿轮30相反的一侧配置有构成离合机构的作为离合部件的大致圆环板状的离合片44。在离合片44的外周边缘,形成有规定数量的半圆状的装配孔 46,规定数量的装配孔46沿着离合片44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齿轮箱38的固定销40 嵌入装配孔46,由此,离合片44被保持于齿轮箱38。在离合片44的内周一体地形成有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的L字形的板状的延伸部48,规定数量的延伸部48沿着离合片44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在延伸部48的末端一体地形成有柱状的啮入部48A,啮入部48A从延伸部48向齿轮箱38侧突出, 经由齿轮箱38的内侧插入锁止齿轮30的离合凹部32内。啮入部48A从离合凹部32的外周面离开,从而离合片44容许锁止齿轮30的旋转。在离合片44的内周侧设置有作为驱动部件的小齿轮50,扭转轴观的一端2名k同轴地、且以能够相对于该小齿轮50相对旋转的方式贯通小齿轮50。在小齿轮50的轴向的中间部分设置有齿轮52,在齿轮52的外周整体形成有小齿轮齿52A。进一步,在小齿轮50 的与锁止齿轮30相反一侧的部分同轴地形成有圆筒状的支承筒M。在小齿轮50的位于锁止齿轮30 —侧的部分,形成有构成离合机构的离合部56,离合部56插入到锁止齿轮30的离合凹部32内。在离合部56的外周面形成有规定数量(在本实施方式中为6个)的凸部56A,规定数量的凸部56A沿着离合部56的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并且,各自的突出高度形成为随着趋向拉出方向而突出高度逐渐增高。在离合部56, 离合片44的啮入部48A装配(压接)于各凸部56A的位于卷绕方向一侧的部分,由此,小齿轮50被保持于离合片44。在框架12的脚板12B的外侧设置有作为组装部件的金属制板状的盖板58,盖板 58通过多个固定螺钉60被固定(紧固)于脚板12B。盖板58从与锁止齿轮30相反的一侧覆盖齿轮箱38、离合片44以及小齿轮50。小齿轮50的支承筒M贯通盖板58,盖板58将小齿轮50支承为旋转自如。在小齿轮50的支承筒M、在比盖板58更靠脚板12B相反一侧的位置嵌合固定有从正面观察呈大致C字形状的K环62,K环62卡止于盖板58,从而限制小齿轮50从盖板58脱离。在盖板58的上部贯通形成有呈长条矩形状的第3卡止孔64,第3卡止孔64大致水平地配置,并且与脚板12B的第1卡止孔18以及第2卡止孔20对置。在框架12的脚板12B的上部与盖板58的上部之间,设置有作为筒部件的圆筒状的缸筒66,缸筒66从脚板12B以及盖板58向上侧延伸。在盖板58的上侧,缸筒66嵌合在截面呈大致U字形的板状的缸筒保持器68内, 缸筒保持器68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与脚板12B的上部卡合,从而被固定于脚板12B。由此, 缸筒保持器68限制缸筒66的朝向径向的移动,从而保持缸筒66。
在缸筒66的下端一体地形成有周缘部66A,周缘部66A在缸筒66的外周整体突出。周缘部66A嵌合在脚板12B的第1卡止孔18以及盖板58的第3卡止孔64的上侧部分。在缸筒66的正下,配置有作为止挡部件的大致矩形板状的活塞挡圈(piston stopper) 70,活塞挡圈70抵接于缸筒66的下端(包含周缘部66A),并且与脚板12B的第2 卡止孔20以及盖板58的第3卡止孔64的下侧部分嵌合。由此,活塞挡圈70的移动以及缸筒66的朝向轴向的移动被卡止,从而活塞挡圈70以及缸筒66被固定在脚板12B和活塞挡圈70之间。在活塞挡圈70贯通形成有矩形状的插入孔72,缸筒66内部经由插入孔72在小齿轮50的上侧开口。进一步,在活塞挡圈70和缸筒66的下端(包含周缘部66A)之间局部地形成有细微的间隙,缸筒66内部经由该间隙与缸筒66外部连通。在缸筒66内部的上端,嵌入且固定有作为驱动构件的大致圆柱状的气体发生器 80,气体发生器80阻塞缸筒66的上端。气体发生器80与车辆的控制装置(省略图示)电连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检测出车辆的碰撞时、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即规定的时机),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预紧机构36动作,气体发生器80瞬间产生高压的气体并供给到缸筒66 内的上端。在缸筒66内部设置有作为移动部件的活塞88,活塞88能够沿着缸筒66的轴向移动。在活塞88的上端设置有圆柱状的基部90,基部90与缸筒66大致同轴地配置。在基部90的正下方,在活塞88设置有圆板状的凸缘92,凸缘92与基部90同轴地配置,并且在基部90的外周整体突出。凸缘92的直径比缸筒66的内周面的直径略小,凸缘92的外周面与缸筒66的内周面大致嵌合。在基部90的外周,配置有作为密封部件的圆环状且截面呈X字状的X环94,X环 94为橡胶制等,具有弹性以及密封性。X环94以弹性变形的状态与基部90的外周面、凸缘 92的上表面以及缸筒66的内周面的整周接触,X环94对缸筒66与活塞88之间进行密封。在活塞88、在比凸缘92靠下侧的位置设置有大致矩形柱状的齿条96,在齿条96 的与背板12A相反一侧的部分形成有齿条齿96A。齿条96从缸筒66的下端突出,并且贯通活塞挡圈70的插入孔72,齿条齿96A卡止于齿轮箱38的卡止销42,从而齿条96的下端配置在小齿轮50的齿轮52的上侧附近。如图5的㈧以及⑶所示,在活塞88的基部90以及凸缘92贯通形成有圆形状的连通孔98 (排气孔),连通孔98的轴向与活塞88的移动方向(缸筒66的轴向)平行,且连通活塞88 (基部90以及凸缘92)的上侧(另一侧)和下侧(一侧)。连通孔98的上侧部分形成为圆柱状的大径部98A,并且,连通孔98的下侧部分形成为圆柱状的小径部98B,大径部98A的直径比小径部98B的直径大。连通孔98的大径部 98A与小径部98B之间的部分形成为圆台状的锥部98C,锥部98C形成为随着从大径部98A 侧趋向小径部98B侧而直径逐渐减小。大致圆柱状的封闭部件82的整体由作为压入构件的压入销84从上侧同轴地压入 (插入)于连通孔98内,封闭部件82抵接于连通孔98的锥部98C,并且无法从插入孔98 脱落。因此,连通孔98由封闭部件82封闭。
封闭部件82采用所谓的固定螺钉(set screw),在周面形成有作为连通槽的螺纹槽86,螺纹槽86为螺旋状,以相对于封闭部件82的轴向(连通孔98的轴向)倾斜的方式配置,并连通封闭部件82的上侧与下侧。螺纹槽86的截面积在能够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形成的范围内尽可能小(例如,使螺纹槽86的深度在0. 2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Imm以下)),并且比能够在活塞88最小地贯通形成的贯通孔的截面积小。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以上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中,在安全带沈被佩戴于落座在车辆的座椅的乘坐人员时,施力机构对卷筒M作用有朝向卷绕方向的作用力,从而除去安全带沈的松弛。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安全带沈从卷筒M急剧地被拉出或者车辆急减速,锁止机构动作,锁止板34的锁止齿34A与锁止齿轮30的棘齿30A啮合。由此,锁止齿轮30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并且卷筒M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由此,安全带沈的从卷筒M的拉出被限制,安全带沈约束乘坐人员。进一步,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预紧机构36动作,由此,气体发生器80瞬间产生高压的气体且供给到缸筒66内的上端。因此,缸筒66与活塞88之间通过X环94被保持在密封状态,并且活塞88 (基部90以及凸缘92)以及X环94从上侧承受该气体的压力,由此,用于卡止活塞88的齿条96(齿条齿96A)的齿轮箱38的卡止销42 通过齿条齿96A被折断,活塞88以及X环94向下侧移动。由此,活塞88的齿条96 (齿条齿96A)与小齿轮50的齿轮52 (小齿轮齿52A)啮合,从而小齿轮50向卷绕方向旋转。在小齿轮50向卷绕方向旋转时,离合片44的啮入部48A从小齿轮50的离合部56 的凸部56A的卷绕方向侧部分向拉出方向侧部分移动,从而离合片44的延伸部48向离合片44的外周侧变形移动,同时,啮入部48A向锁止齿轮30的离合凹部32的外周面侧移动。 因此,啮入部48A啮入(卡止)在离合部56 (凸部56A的周面)与锁止齿轮30 (离合凹部 32的外周面)之间,从而小齿轮50、离合片44、锁止齿轮30、扭转轴28以及卷筒M能够一体旋转。由此,嵌入于离合片44的装配孔46的齿轮箱38的固定销40通过装配孔46的周缘被折断,离合片44对齿轮箱38的保持被解除,从而小齿轮50、离合片44、锁止齿轮30、扭转轴观以及卷筒M —体地向卷绕方向旋转。因此,安全带26被卷绕于卷筒M,安全带沈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如图4所示,在活塞88的凸缘92与活塞挡圈70抵接时,活塞88以及X环94的朝向下侧的移动停止,预紧机构33的动作结束。此时,缸筒66与活塞88之间被维持在由 X环94密封的状态,并且,在凸缘92与活塞挡圈70之间的一部分形成有间隙。然而,在活塞88的连通孔98中压入有封闭部件82从而连通孔98被封闭,封闭部件82的周面的螺纹槽86连通封闭部件82的上侧和下侧。在此,由于封闭部件82被压入连通孔98,因此,为了使封闭部件82的上侧和下侧连通,只要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形成螺纹槽86即可,由此,能够减小螺纹槽86的截面积。 并且,由于螺纹槽86呈螺旋状,且以相对于封闭部件82的轴向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加长螺纹槽86的长度。因此,如图I(A)所示,在预紧机构36动作从而活塞88以及X环94向下侧移动时, 能够抑制缸筒66内的位于比活塞88(凸缘9 靠上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螺纹槽86向比活塞88(凸缘9 靠下侧的位置排出,能够抑制活塞88的朝向下侧的移动力降低,能够增加安全带沈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之后,如图I(B)所示,在预紧机构36的动作结束之后(活塞88以及X环94的朝向下侧的移动停止之后),能够将缸筒66内的位于比活塞88(凸缘9 靠上侧的位置的气体经由螺纹槽86向比活塞88 (凸缘92)靠下侧的位置缓慢地一边冷却一边排出。因此,缸筒66内的位于比活塞88(凸缘9 靠上侧的位置的气体在其热量由螺纹槽86的周围的活塞88以及封闭部件82长时间吸收的状态下向比活塞88 (凸缘9 靠下侧的位置排出。由此,能够将向比活塞88 (凸缘92)靠下侧的位置排出的气体在有效地冷却的状态下,经由凸缘92和活塞挡圈70之间的间隙,从活塞挡圈70的插入孔72以及活塞挡圈70与缸筒66 的下端(包含周缘部66A)之间的间隙向缸筒66外部排出。因此,在分解缸筒66与活塞88时,能够在缸筒66内的气体自然排出后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作业。并且,封闭部件82采用固定螺钉,且整体压入于活塞88的连通孔98。因此,能够防止封闭部件82将连通孔98完全阻塞。第2实施方式图6的㈧以及⑶中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100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100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基本相同, 在以下方面有所区别。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预紧机构100中,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未形成螺纹槽86, 而在连通孔98的大径部98A的周面形成有螺纹槽86,螺纹槽86呈螺旋状,以相对于连通孔 98的轴向(封闭部件82的轴向)倾斜的方式配置,并且连通封闭部件82的上侧和下侧。 螺纹槽86的截面积在能够在连通孔98的周面形成的范围内尽可能小(例如,螺纹槽86的深度设为0. 2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 Imm以下)),且比能够在活塞88最小地贯通形成的贯通孔的截面积小。在此,采用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发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或者连通孔98的周面形成螺纹槽86的结构,但也可采用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以及连通孔98的周面形成螺纹槽86 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封闭部件82的周面的螺纹槽86与连通孔98的周面的螺纹槽86 的螺距比(在螺纹槽86的轴向上的槽的间隔之比)可以是1 1而相等,或者,也可以是 2 1或者1 2等而不同。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将螺纹槽86形成为螺旋状且以相对于封闭部件82以及连通孔98的轴向倾斜的方式配置的结构,但也可采用将螺纹槽86与封闭部件82 以及连通孔98的轴向平行地配置的结构。进一步,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通过压入销84将封闭部件82压入于连通孔 98内的结构,但是也可采用不使用压入销84而将封闭部件82压入于连通孔98内的结构。例如,也可在封闭部件82的上表面形成工具槽(例如,从正面观察呈+状或者-状的嵌合槽),在将工具(例如螺丝刀)嵌合到工具槽的状态下,通过工具的旋转使封闭部件 82 一体地旋转,从而将封闭部件82插入(压入)于连通孔98内。
并且,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采用活塞88 (移动部件)在缸筒66 (筒部件)内移动,从而将安全带26卷绕于卷筒M的结构,但是,与上述专利文献2同样,也可采用球(移动部件)在管(筒部件)内移动,从而将安全带26卷绕于卷筒M的结构。进一步,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安全带卷绕装置10,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使安全带沈的支承部移动的移动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预紧机构,该预紧机构具备安全带,该安全带能够约束车辆的乘坐人员; 筒部件,在规定的时机向该筒部件的内部供给气体;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筒部件内,且形成有连通该移动部件的一侧与另一侧的连通孔;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插入上述连通孔内从而封闭上述连通孔,通过供给到上述筒部件内的气体的压力使上述移动部件向一侧移动,从而上述安全带对乘坐人员的约束力增加;以及连通槽,该连通槽形成在上述连通孔与上述封闭部件之间,且连通上述封闭部件的一侧和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槽形成为螺旋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紧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闭部件采用固定螺钉。
全文摘要
提供预紧机构。在移动部件移动后,当分解筒部件与移动部件时,能在筒部件内的气体自然排出后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作业。在预紧机构(36)中,将封闭部件(82)压入活塞(88)的连通孔(98)而封闭该连通孔,在封闭部件(82)的周面形成螺纹槽(86)以连通封闭部件(82)的上侧与下侧,能减小螺纹槽(86)的截面积。因此,活塞向下侧移动时,能减小缸筒(66)内的位于比活塞靠上侧的位置的气体经螺纹槽(86)向比活塞靠下侧的位置排出,能抑制活塞的朝向下侧的移动力降低。之后,活塞的朝向下侧的移动停止后,缸筒(66)内的位于比活塞靠上侧的位置的气体能经由螺纹槽(86)向比活塞靠下侧的位置缓慢地一边冷却一边排出。
文档编号B60R22/46GK102336174SQ20111017742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朝雾佳规, 永田智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