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49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交车内的新型公交车扶手。
背景技术
目前,公交车内的扶手有两种,圆柱形的管状扶手和单个的一般呈三角式的拉环。对于呈三角式的拉环上端是不固定的,当车辆剧烈摇晃时人们会跟着摆动,不易站稳,并且吊环顶部的固定并不是很紧,存在了对乘客安全的隐患;对于圆柱形的管状扶手上面没有固定点,平时还能握住,一旦出现急刹车,就很难抓住,很容易摔倒,同样存在很多安全隐

■/Q1、O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由多个把手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把手单元均呈V字形;所述每两个把手单元相互交叉,分别与竖直平面形成一夹角;所述扶手固定在多个固定杆上。优选的,所述夹角为45。 60。。优选的,所述每个把手单元上均设有防滑条纹。优选的,所述每 个固定杆固定在每两个把手单元的连接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V形结构单元设计,使乘客方便抓握,即便急刹车,由于钢管时斜着的,也就不会顺着钢管滑动,非常安全可靠。因为每个V形结构单元相互交叉一定的角度,增加了空间面积,即便公交车很拥挤,乘客也得找到合适的扶手,非常简单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的立体结构示意 其中:1、把手;2、防滑条纹;3、固定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附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所述扶手由多个把手I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把手I单元均呈V字形;所述每个把手I单元相互交叉,分别与竖直平面形成60°前后夹角;所述扶手固定在多个固定杆3上;所述每个把手单元上均设有防滑条纹2,增加手与把手2间的摩擦力,防止手滑。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V形结构单元设计,使乘客方便抓握,即便急刹车,由于钢管时斜着的,也就不会顺着钢管滑动,非常安全可靠。因为每个V形结构单元相互交叉一定的角度,增加了空间面积,即便公交车很拥挤,乘客也得找到合适的扶手,非常简单实用。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由多个把手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把手单元均呈V字形;所述每两个把手单元相互交叉,分别与竖直平面形成一夹角;所述扶手固定在多个固定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45° 6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把手单元上均设有防滑条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固定杆固定在每两个把手单元的连接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由多个把手单元首尾连接而成;所述每个把手单元均呈V字型;所述每两个把手单元相互交叉,分别与竖直平面形成一夹角;所述扶手固定在多个固定杆上。本发明方案的一种新型公交车扶手,V型结构单元设计,使乘客方便抓握,即便急刹车,由于钢管时斜着的,也就不会顺着钢管滑动,非常安全可靠。因为每个V型结构单元相互交叉一定的角度,增加了空间面积,即便公交车很拥挤,乘客也得找到合适的扶手,非常简单实用。
文档编号B60N3/02GK103085698SQ2011103481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朱兴生 申请人:朱兴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