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097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报警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
窒息智能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各种公立和私立的幼儿园数量总计约有14万所,在园婴幼儿数量约为2700万,但是这只占我国目前适龄入园婴幼儿数量的一半多一点,因此为了加强孩子的早期教育,国家已经规划今后将大力增加幼儿园数量,提高适龄婴幼儿的入园率。婴幼儿基本无自理能力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成人每天接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绝大多数的幼儿园都配备了每天接送婴幼儿的校车,这极大地减轻了婴幼儿家长每天接送的负担,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但目前在我国,校车事故发生比较频繁,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近期我们也看到国务院正在督促相关部门制定校车安全规范。在校车事故中有一类就是由于校车司乘人员的疏忽,在到达目的地后将校车熄火、车门和车窗关闭并离开校车前,因为没有仔细检查车厢内是否仍然还驻留有婴幼儿,造成婴幼儿被闷在校车内窒息受伤甚至死亡的事件,迄今为止,全国已经发生多起类似校车事故。研究表明,在车门窗紧闭的情况下,10分钟内,车内的温度会迅速提升6 TC。而在相同环境下,婴幼儿体温升高速度比成人快3 5倍,车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可能导致婴幼儿出现体温飙升、脱水、窒息等症状,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而婴幼儿的无自理能力也决定了他们在被困时无法自救。现在,在我国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绝大多数的年轻夫妇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对家庭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从媒体、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当孩子被闷在校车内而窒息死亡后,孩子的父母和亲人们都悲痛欲绝,这不仅给许多家庭造成严重创伤甚至造成一个家庭的毁灭,另一方面,在责任的追究问题上,幼儿园也面临严重的刑事责任、民事赔偿和道义问题,这也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的麻烦。虽然现在有些主管部门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从而严令每个幼儿园在校车每次送孩子下车后,要仔细检查车内是否还有婴幼儿驻留,但那毕竟需要校车司乘人员的一贯细心、坚持不懈才可能做到,而另一方面,婴幼儿在校车行驶过程中因为车身的摇晃而容易入睡,又因为他们的体型很小,在座位上入睡时因为座椅靠背的遮挡而不易被发现,因此司乘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将孩子闷在车内,造成惨剧的发生。综上所述,克服现在人工检查婴幼儿驻留校车容易产生疏漏的弊端,研究出一种婴幼儿驻留车内智能报警装置从而防止婴幼儿被闷在校车内窒息伤亡事故的发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克服现在人工检查婴幼儿是否驻留校车容易产生疏漏的弊端,研究出一种婴幼儿驻留车内智能报警装置从而防止婴幼儿被闷在校车内窒息伤亡,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子控制单元、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汽车点火开关线、扬声器线。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相连,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与汽车点火开关相连,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的扬声器线与外接扬声器相连,所述人体感应器被固定在所述感应器底座上。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为所有能够探测到人体存在的电子装置。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汽车点火开关处于关断位置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就立即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接通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人体感应器被供电后,此时如果车厢内有人体存在时,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就控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外接扬声器鸣音报警。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底座在被供电后做机械运动,从而带动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上的所述人体感应器做同样的机械运动。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与多个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相连。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底座被安装于车厢内车顶壁上。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汽车点火开关处于关断位置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接通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的持续时间可以被设定,超出这个设定时间,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断开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的供电。在本发明中,当汽车到达目的地、乘客从侧门下车后,驾驶员在将乘客一侧车门关闭并将点火开关断开、汽车熄火时,电子控制单元立即控制点火开关线接通车载蓄电池给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使整个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如此时车厢内仍然滞留有人员,人体感应器就会探测到有人体存在,因而立即启动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扬声器线驱动外接扬声器鸣音报警,从而提醒驾驶员车厢内仍然有人员驻留。为防止当车子在车厢内人员已经全部下车、正常熄火并长时间驻车期间,因为报警装置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因而当有行人紧贴车身行走时导致误报警现象的发生,电子控制单元被设定一个给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的持续时间,当车子熄火后超过这个时间,电子控制单元将断开车载蓄电池对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的供电,使整个报警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在本发明中,为克服人体感应器在探测不移动人体例如熟睡中人体的不敏感性从而造成漏报警的缺陷,为此将人体感应器固定在一个感应器底座上,当整个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电子控制单元驱动感应器底座做机械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在感应器底座上的人体感应器做同样的机械运动,这样就保持了对不移动人体例如熟睡中人体的相对运动从而确保了探测的高灵敏度,杜绝了漏报警现象的发生。当汽车点火开关处在接通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点火开关线断开车载蓄电池对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的供电,此时整个报警装置处于不工作的休眠状态。本发明克服了现在时有发生的幼儿园校车因司乘人员疏忽导致婴幼儿窒息伤亡的缺陷,实现了当汽车在停车熄火后,如仍然有人员例如婴幼儿驻留在车厢内就立即报警的功能,整个装置耗电量极小,设计巧妙,易于实施。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作任何限定。在本发明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中,包括有电子控制单元103,与电子控制单元103相连的人体感应器105和感应器底座104,与电子控制单元103相连的人体感应器107和感应器底座106,人体感应器105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104上,人体感应器107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106上,电子控制单元103与汽车点火开关线108 —端相连,汽车点火开关线108的另一端与汽车点火开关“关断”触点相连,电子控制单元101与扬声器线109 —端相连,扬声器线109的另一端与外接扬声器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一台在幼儿园校车中比较常用的一型中巴客车,在中巴乘客车厢101内,电子控制单元103被固定于车顶壁102上,汽车点火开关线108的另一端与汽车点火开关“关断”触点相连,扬声器线109的另一端与被固定于前发动机舱内的外接扬声器相连。人体感应器105和107的探测方向为车顶壁102的下方区域。为防止人体感应器105或107因为座椅靠背对人体的遮挡而产生漏报警现象,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依据中巴乘客车厢101的有效空间尺寸为5米(长)Χ2.6米(宽)X2米(高)、乘客座椅靠背的最高点110距离车顶壁102的垂直高度为0.9米、人体感应器105和107内所配的菲涅耳透镜的最大有效探测角度为120°、最远探测距离为6米,容易计算出任一个人体感应器105或107在乘客车厢101内的有效探测范围为下方直径3.1米的圆形区域,这可以覆盖乘客车厢101的2米的宽度,但由于乘客车厢101长为5米,因此将感应器底座104固定于车顶壁102中轴线距离乘客车厢101最前端1.2米处,将感应器底座106固定于车顶壁102中轴线距离乘客车厢最后端1.2米处,这样虽然增加了人体感应器的使用数量,但是却保证了分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104和106上的人体感应器105和107对乘客车厢101内探测范围的全覆盖。在本实施例中,当汽车到达目的地、乘客从侧门下车后,驾驶员判断车厢内已无乘客而将乘客一侧车门关闭并将点火开关断开、汽车熄火瞬间,电子控制单元103立即控制点火开关线108接通车载蓄电池给人体感应器105、107和感应器底座104、106供电,整个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如此时客车车厢101内仍然滞留有人员,人体感应器105或者107在探测到有人体存在时,立即启动电子控制单元103通过扬声器线109驱动外接扬声器鸣音报警,从而提醒驾驶员车厢内仍然有人员驻留。为防止当车子在客车车厢101内已无人而正常熄火并长时间驻车期间,因为报警装置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因而当有行人紧贴车身行走时导致误报警现象的发生,电子控制单元103被设定一个给人体感应器105、107和感应器底座104、106供电的持续时间,当车子熄火后超过这个时间,电子控制单元103将断开车载蓄电池对人体感应器105、107和感应器底座104、106的供电,使整个报警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本实施例这个延迟时间被设定为10分钟。在本实施例中为克服人体感应器105、107在探测不移动人体例如熟睡中人体的不敏感性从而造成漏报警的缺陷,因此将人体感应器105固定在一个感应器底座104上,将另一个人体感应器107固定在另一个感应器底座106上。当整个报警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电子控制单元103分别驱动感应器底座104、106做机械运动,从而带动分别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104、106上的人体感应器105、107做同样的机械运动,这样就保持了对不移动人体例如熟睡中人体的相对运动从而确保了探测的高灵敏度,杜绝了漏报警现象的发生。当汽车点火开关处在接通点火位置时,电子控制单元103控制点火开关线108断开车载蓄电池对人体感应器105和107、感应器底座104和106的供电,此时整个报警装置处于不工作的休眠状态。本发明克服了现在时有发生的因幼儿园校车司乘人员疏忽导致婴幼儿窒息伤亡的缺陷,实现了当汽车在停车熄火后,如仍然有人员例如婴幼儿驻留在车厢内就立即报警的功能,整个装置耗电量极小,设计巧妙,易于实施,是本发明一个既实用又新型的技术改进。
权利要求
1.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电子控制单元、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汽车点火开关线、扬声器线。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相连,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与汽车点火开关相连,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的扬声器线与外接扬声器相连,所述的人体感应器被固定在所述感应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体感应器为所有能够探测到人体存在的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汽车点火开关处于关断位置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就立即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接通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人体感应器被供电后,此时如果车厢内有人体存在时,所述的人体感应器就控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驱动外接扬声器鸣音报警。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底座在被供电后做机械运动,从而带动被固定在感应器底座上的所述人体感应器做同样的机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与多个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底座被安装于车厢内车顶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汽车点火开关处于关断位置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接通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供电的持续时间可以被设定,超出这个设定时间,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的汽车点火开关线断开车载蓄电池给所述人体感应器和感应器底座的供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防止婴幼儿被滞留在熄火的汽车内从而造成婴幼儿窒息伤亡的电子产品的校车防婴幼儿驻留窒息智能报警装置。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包括有电子控制单元、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汽车点火开关线、扬声器线。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人体感应器、感应器底座相连,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汽车点火开关线与汽车点火开关相连,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扬声器线与外接扬声器相连,所述人体感应器被固定在所述感应器底座上。本发明实现了汽车熄火后如仍有婴幼儿驻留车内就立即报警的功能,既可用于现有校车改造,又可用于新型安全校车批量生产,适用于电子产品行业。
文档编号B60Q11/00GK103085713SQ20111038787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9日
发明者孟祥玉 申请人:孟祥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