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

文档序号:383200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交通成为制约各个城市发展主要的瓶颈之一,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各个城市都制定了优先发展公交的战略。这就要求有大量高可靠性,性能优越,多拉快跑的公交车。现有客车底盘的进排气支架多单独布置,结构复杂,需分别进行设计,且稳定性差,不适合作为公交客车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纵梁、横梁和斜撑组成的三角形框架;其中,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连接板,斜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空气滤清器的第二连接板。上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减震橡胶块。上述纵梁、横梁和斜撑之间首尾相焊接组成三角形框架;所述横梁与第一连接板相焊接,斜撑与第二连接板相焊接。上述纵梁、横梁和斜撑均为空心型钢。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1、本发明采用焊接,呈三角形结构,稳定性高,增加了整个进排气支架的强度和刚度,不易发生震动和变形。2、用于固定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连接板和用于固定空气滤清器的第二连接板均设置于三角形框架上,呈一体化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型容易,生产效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节省了原材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斜撑、2.纵梁、3.横梁、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涉及两级踏步、三级踏步公交客车底盘。参见图1,本发明的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由纵梁2、横梁3和斜撑I组成的三角形框架;其中,横梁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连接板4,斜撑I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空气滤清器的第二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上还可设置有减震橡胶块。本发明中的三角形框架可采用将纵梁2、横梁3和斜撑I之间首尾相焊接的方式构成,稳定性高。本发明中的横梁3与第一连接板4之间,以及斜撑I与第二连接板5之间均可采用相焊接的方式连接。本发明中的纵梁2、横梁3和斜撑I可均为空心型钢,空心型钢的规格具体可为40X30X3。本发明在使用时,将本发明焊接于车架上,将空气滤清器安装于卡箍上,卡箍与进排气支架连接板之间垫有减震橡胶块。
权利要求
1.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纵梁(2)、横梁(3)和斜撑(I)组成的三角形框架;其中,横梁(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连接板(4),斜撑(I)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空气滤清器的第二连接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4)与第二连接板(5)上设置有减震橡胶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横梁(3)和斜撑(I)之间首尾相焊接组成三角形框架;所述横梁(3)与第一连接板(4)相焊接,斜撑(I)与第二连接板(5)相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横梁(3)和斜撑(I)均为空心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2)、横梁(3)和斜撑(I)均为空心型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排气支架的设计方法,包括由纵梁、横梁和斜撑组成的三角形框架;其中,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排气消声器的第一连接板,斜撑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空气滤清器的第二连接板。具有稳定性好、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K13/04GK103171422SQ2011104614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海燕, 屈驰 申请人: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