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950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驾驶室车门的设计领域,特指一种用于工程机械驾驶室的滑移门及具有该滑移门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滑移门可以更好地提供乘员出入性,可以大大减小车门开启后车身宽度尺寸,很好地改善车身受力状态,因此,滑移门在汽车和工程机械驾驶室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滑移门的结构通常采用三滑道的设计,即上、中、下三个铰链的布置形式,这种结构在机械结构上可总结为上导向、中旋转及下滚动系统。导轨需使用模具冲压或采用滚压的方式成型,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安装难度大。国内、外某些工程机械操纵室或者驾驶室已开始使用双轨道滑移门机构,其结构基本采用上部导向、下部旋转和承重的形式。为了满足造型要求,驾驶室对滑移门造型和结构的要求更加苛刻,如滑移门下部较窄而上部较宽,采用下部承重滑移门会造成重心偏移和运动不稳定等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加工安装简便、工作稳定可靠、外形美观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包括上导轨、下导轨以及设置于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并可滑动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与上导轨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上承重导向组件,所述门体与下导轨之间设有下导向组件,所述上承重导向组件包括上滑轮支架以及固定于上滑轮支架上的一个以上承重滚轮和一个以上用来与上导轨中导向槽配合的上导向轴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滑轮支架包括安装底座和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立板,所述承重滚轮固定于立板的侧面,所述上导向轴承固定于立板的顶部。所述立板的顶端设有用来安装上导向轴承的轴安装板,所述上导向轴承固定于轴安装板的顶部。所述两个以上承重滚轮以立板为中心线呈对称布置。所述上导轨上与承重滚轮配合面的下方设有上导轨加强筋。所述下导向组件包括下导向支架以及固定于下导向支架上与下导轨配合的下导向轴承。所述下导向支架包括安装板和筒形件,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通过筒形件以及穿设于筒形件中的螺栓连接于门体上,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上设有下导向轴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上靠近下导向轴承的一端上设有防跌落销。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均为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门为上述的悬挂式滑移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可以满足滑移门外形条件苛刻的要求,具有适用范围广、承重能力大、运动平稳、安全、可靠和拆装方便等优点;承重轮布置在滑移门上部,滚压痕迹隐藏在上导轨内,保证了整机外形的美观;2、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在下导向支架设置的防跌落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承重轮失效或导向轮脱离导轨而导致的滑移门跌落,且滑轮机构和导向机构均拆装简单,更换方便,便于维修保养;3、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上、下导轨均为直线导轨,直线导轨制作工艺简单,制造精度高,生产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上承重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下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以起重机为具体应用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装有本实用新型滑移门的驾驶室主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上导轨;2、上滑轮支架;3、门体;4、下导向支架;5、下导轨、6、驾驶室主体;7、上导轨加强筋;21、承重滚轮;22、承重滚轮安装轴;23、安装底座;24、轴安装板;25、上导向轴承;26、立板;27、纵向安装轴;41、安装板;42、筒形件;43、折弯板;44、防跌落销;45、导向轴承安装轴;46、下导向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5以及设置于上导轨1与下导轨5之间并可滑动的门体3,上导轨1和下导轨5分别设置于驾驶室主体6上,门体3与上导轨1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上承重导向组件,上承重导向组件集导向和承重于一体,门体3与下导轨5之间设有下导向组件,上承重导向组件包括上滑轮支架2以及固定于上滑轮支架2上的一个以上承重滚轮21和一个以上用来与上导轨 1中导向槽配合的上导向轴承2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滑轮支架2包括安装底座23和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立板沈,承重滚轮21固定于立板沈的侧面上,安装底座23通过螺栓组固定于门体3上,上导向轴承25固定于立板沈的顶部,立板沈的顶端设有用来安装上导向轴承25的轴安装板对,轴安装板M上安装有纵向安装轴27。两个以上承重滚轮21以立板沈为中心线呈对称布置,承重滚轮21通过承重滚轮安装轴22固定于立板沈上,其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承重滚轮21为外圈带弧面的特制轴承,其适应性强,可以有效防止因制造误差而造成的单边受力的情况,延长滑移门的使用寿命。上导轨1上与承重滚轮21配合面的下方设有上导轨加强筋7,可以有效防止上导轨1因长时间承重而发生变形,坚实耐用。本实施例中,每个滑移门体3包含两个上承重导向组件,每个上承重导向组件中承重滚轮21为两个,这样所有四个承重滚轮21可以有效分担滑移门门体3的重量,承重能力强。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下导向组件包括下导向支架4以及固定于下导向支架4 上与下导轨5配合的下导向轴承46,下导向轴承46与下导轨5内壁一侧接触,滑设于下导轨5内。下导向支架4包括安装板41和筒形件42,安装板41的一端通过筒形件42以及穿设于筒形件42中的螺栓连接于门体3上,安装板41的另一端上通过导向轴承安装轴45设有下导向轴承46。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在安装板41的下方设有折弯板43,折弯板43上靠近下导向轴承46的一端上设有防跌落销44。防跌落销44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滑移门体3因承重滚轮 21失效或上导向轴承25和下导向轴承46脱离导轨而发生跌落。本实施例中,每个滑移门体3包含两组下导向组件,每组下导向组件的下导向支架4中包含两个下导向轴承46。本实施例中,上导轨1和下导轨5均为直线导轨,不存在变轨迹现象,上导轨1和下导轨5均可通过钢板折弯成型,成型工艺简单,制造精度高,生产成本低。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工程机械(以起重机为例),包括驾驶室,驾驶室的驾驶室主体6设有滑移门,该滑移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悬挂式滑移门。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5)以及设置于上导轨(1)与下导轨(5)之间并可滑动的门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3)与上导轨(1)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上承重导向组件,所述门体(3)与下导轨(5)之间设有下导向组件,所述上承重导向组件包括上滑轮支架(2)以及固定于上滑轮支架(2)上的一个以上承重滚轮(21) 和一个以上用来与上导轨(1)中导向槽配合的上导向轴承(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支架(2)包括安装底座(23)和沿着竖直方向布置的立板(26),所述承重滚轮(21)固定于立板(26)的侧面,所述上导向轴承(25)固定于立板(2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 (26)的顶端设有用来安装上导向轴承(25)的轴安装板(24),所述上导向轴承(25)固定于轴安装板(2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以上承重滚轮(21)以立板(26)为中心线呈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 (1)上与承重滚轮(21)配合面的下方设有上导轨加强筋(J)。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向组件包括下导向支架(4)以及固定于下导向支架(4)上与下导轨(5)配合的下导向轴承(4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向支架(4)包括安装板(41)和筒形件(42),所述安装板(41)的一端通过筒形件(42)以及穿设于筒形件(42)中的螺栓连接于门体(3)上,所述安装板(41)的另一端上设有下导向轴承 (4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 (41)的下方设有折弯板(43),所述折弯板(43)上靠近下导向轴承(46)的一端上设有防跌落销(44)。
9.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5)均为直线导轨。
10.一种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有滑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门为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滑移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驾驶室用悬挂式滑移门及工程机械,该滑移门包括上导轨、下导轨以及设置于上导轨与下导轨之间并可滑动的门体,门体与上导轨之间设有一个以上的上承重导向组件,门体与下导轨之间设有下导向组件,上承重导向组件包括上滑轮支架以及固定于上滑轮支架上的一个以上承重滚轮和一个以上用来与上导轨中导向槽配合的上导向轴承。该工程机械,包括驾驶室,驾驶室设有上述滑移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加工安装简便、工作稳定可靠、外形美观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J5/06GK202022081SQ20112007164
公开日2011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8日
发明者刘钊, 吴彩庭, 张召春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