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5357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及通风系统,尤其是一种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系统是车内环境控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速列车不同于一般的旅客列车,其为了减少强烈的紊流和噪声,一般车厢内都采取了良好的密封措施,由于车内人员密度大,车内空间狭长,需要供应沿列车长度方向上的各个区域以等量的空气,从而实现均勻送风,但是现有的送风系统均无法满足均勻送风的要求;且由于车内空气环境控制的难度增大,则需要根据高速列车的车体结构提供一种适宜的送风系统,为旅客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以此来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通过采用外接式变截面均勻送风道,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均勻送风,提高送风均勻性和车厢内的气流合理分布,保证乘坐舒适性要求的空气参数及品质,且通过外接的螺旋风管实现送风区域选择的灵活性,特别适合应用在列车这种对空气品质和空间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且其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方式的组合,且占用车顶空间少;而且便于分散安装,能根据安装空间的实际情况作各方向的弯曲,容易安装和固定。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空调机组设置在车体的顶部,通风道包括独立设置在顶部的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二级风道、回风道和排风道;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一端连接空调机组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螺旋风管;螺旋风管与二级风道相连;二级风道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送风口 ;回风道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回风口,回风道的端部连接空调机组的进气端。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螺旋风管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单孔孔板调节装置。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设置在车体纵向中央一线位置处。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两个以上的二级风道设置在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纵向的两侧。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螺旋风管其管组的数量为一组或两组以上。螺旋风管为贴有隔热材的铝合金材料,其管组数量根据送风量和送风区域的长度确定。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二级风道上设置的送风末端采用散流器或直接罩在风道底部的多孔板。这样在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风道与空调机组相连,构成一个空调均勻送风系统,新鲜的空气与回风道中的空气混合进入空调机组,经过加热交换后依次经过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螺旋风管送至二级风道,经二级风道上的送风口排至车厢内部;为提高向车厢内送风的均勻性,在螺旋风管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的连接处设置单孔孔板调节装置,调节阻力系数,实现各区域的送风量相等;经过乘客的呼吸,车厢内部的空气最终经过回风口、回风道重新进入空调机组,或经过废排风道排除出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通过采用外接式变截面均勻送风道,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均勻送风,提高送风均勻性和车厢内的气流合理分布,保证乘坐舒适性要求的空气参数及品质,且通过外接的螺旋风管实现送风区域选择的灵活性,特别适合应用在列车这种对空气品质和空间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且其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方式的组合,且占用车顶空间少;而且便于分散安装,能根据安装空间的实际情况作各方向的弯曲,容易安装和固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车厢横向剖面图。图中,1为空调机组,2为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3为二级风道,4为回风道,5为螺旋风管,6为送风口,7为回风口,8为排风道,9为单孔孔板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所示,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和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空调机组1设置在车体的顶部,通风道包括独立设置在顶部的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 2、二级风道3、回风道4和排风道8 ;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端连接空调机组1的排气端, 另一端连接螺旋风管5 ;螺旋风管5与二级风道3相连;二级风道3上设有两个送风口 6 ; 回风道4上设有两个回风口 7,回风道4的端部连接空调机组1的进气端;螺旋风管5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的连接处设有单孔孔板调节装置9 ;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设置在车体纵向中央一线位置处;四个二级风道3设置在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纵向的两侧;螺旋风管5其管组的数量为四组;螺旋风管5为贴有隔热材的铝合金材料,其管组数量根据送风量和送风区域的长度确定;二级风道3上设置的送风末端采用散流器或直接罩在风道底部的多孔板。这样在工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风道与空调机组1相连,构成一个空调均勻送风系统,新鲜的空气与回风道4中的空气混合进入空调机组 1,经过加热交换后依次经过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螺旋风管5送至二级风道3,经二级风道3上的送风口 6排至车厢内部;为提高向车厢内送风的均勻性,在螺旋风管5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2的连接处设置单孔孔板调节装置9,调节阻力系数,实现各区域的送风量相等;经过乘客的呼吸,车厢内部的空气最终经过回风口 7、回风道4重新进入空调机组1,或经过废排风道排除出车外。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通过采用外接式变截面均勻送风道,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均勻送风,提高送风均勻性和车厢内的气流合理分布,保证乘坐舒适性要求的空气参数及品质,且通过外接的螺旋风管实现送风区域选择的灵活性,特别适合应用在列车这种对空气品质和空间有特殊要求的场合;且其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可根据要求进行各种方式的组合,且占用车顶空间少;而且便于分散安装,能根据安装空间的实际情况作各方向的弯曲,容易安装和固定。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权利要求1.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1)和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空调机组(1)设置在车体的顶部,通风道包括独立设置在顶部的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O)、二级风道(3)、回风道(4)和排风道(8);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 一端连接空调机组(1)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螺旋风管(5);螺旋风管( 与二级风道C3)相连;二级风道C3)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送风口(6);回风道⑷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回风口(7),回风道(4)的端部连接空调机组(1)的进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风管(5) 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O)的连接处设有单孔孔板调节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 设置在车体纵向中央一线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的二级风道C3)设置在变截面均勻主送风道( 纵向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风管(5) 其管组的数量为一组或两组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二级风道(3) 上设置的送风末端采用散流器或直接罩在风道底部的多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及通风系统,尤其是一种外接螺旋风管式变截面送风系统。包括空调机组和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空调机组设置在车体的顶部,通风道包括独立设置在顶部的变截面均匀主送风道、二级风道、回风道和排风道;主送风道一端连接空调机组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螺旋风管;螺旋风管与二级风道相连;二级风道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送风口;回风道上设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回风口,回风道的端部连接空调机组的进气端。其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均匀送风,提高送风均匀性和车厢内的气流合理分布,保证乘坐舒适性要求的空气参数及品质,其系统结构简单,重量轻,占用车顶空间少;而且便于分散安装,容易安装和固定。
文档编号B60H1/24GK202046176SQ2011201293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思娟 申请人:霍山东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