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837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驾驶员及副驾驶座椅与地板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间,而这部分空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虽然部分车型的汽车座椅下部设计有开放式储物盒,但是这种储物盒一般只用于放置拖鞋等物品,储物能力有限,而且在汽车启动或刹车时,储物盒内的物品容易掉出,导致物品损坏,或给驾驶员、副驾驶员造成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完全封闭又便于使用的储物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座椅下部与地板之间的间隙,提高车内有效储物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物装置,该储物装置的箱体能够在座椅下自由滑动,从而充分利用座椅下部与地板之间的间隙,提高车内有效储物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储物装置,包括坐垫以及箱体,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下方的护板单元,所述护板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第三护板,所述箱体设于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三护板的下部,所述箱体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所述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第三护板的一端设有箱体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减震垫与所述箱体卡接。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一外板,所述外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第三侧壁上, 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板和箱体之间设置有锁机构,所述外板上设有控制所述锁机构开合的扣手,所述第三护板上设有与所述锁机构相锁合的锁孔。进一步的,所述锁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上。进一步的,所述锁机构通过一自攻钉安装于所述箱体上。进一步的,所述外板紧邻所述扣手的一端设有扣手减震垫。进一步的,所述扣手减震垫与所述外板卡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通过一自攻钉安装于所述箱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的第一、第二侧壁外侧分别设置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在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在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能够使箱体在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上自由滑动,方便储物,并且有效利用了座椅下部空间,提升驾驶室的储物能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物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扣手转动时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打开时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物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2和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物装置,包括坐垫1以及箱体2,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第一护板3、第二护板4、第三护板5,所述箱体2设于所述第一护板3、第二护板4和第三护板5的下部,所述箱体2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的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4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支架10 和第二滑轨支架11,第一滑轨支架10和第二滑轨支架11的作用是托住储物盒,并为箱体运动作支撑及限位,所述第一滑轨支架10和第二滑轨支架1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 8和第二滑轨9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12和第二座椅滑轨13,如图4所示,箱体可在第一座椅滑轨12和第二座椅滑轨13上自由滑动,这样有效利用了座椅下部空间,提升驾驶室的储物能力。如图2所示,优选的,可在所述箱体2靠近所述第三护板5的一端设置箱体减震垫 14,所述箱体减震垫14可与所述箱体2卡接,设置箱体减震垫14的作用是在箱体2关闭时减小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如图2和6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一外板15,所述外板15固定于所述箱体2的第三侧壁16上,所述第三侧壁16位于所述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之间。具体来说,外板15和箱体2可通过振动摩擦焊工艺焊接,采用这种工艺不仅使外板15和箱体2 焊接速度快,而且焊接牢固。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外板15和箱体2之间还设置有锁机构17,所述锁机构17 可通过自攻钉安装于所述箱体2上。所述外板15上设有控制所述锁机构17开合的扣手18, 所述第三护板5上设有与所述锁机构17相锁合的锁孔19,锁孔19可与锁机构17配合,将箱体2与护板15锁紧,这样箱体2就能完全无封闭,在汽车启动或刹车时,储物盒内的物品不会掉出。如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转动扣手18,使锁机构17打开,箱体2即可以抽出,方便放置或取出物品。优选的,所述外板15紧邻所述扣手18的一端还设有扣手减震垫20,所述扣手减震垫20与所述外板15卡接,设置扣手减震垫20的目的是避免在转动扣手18后,扣手18在回弹时与外板15碰撞产生噪音。[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可通过自攻钉安装于箱体2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储物装置具体是通过在箱体2的第一侧壁6、第二侧壁7外侧分别设置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在所述第一护板3和第二护板4的内侧分别设置第一滑轨支架10和第二滑轨支架11,在第一滑轨支架10和第二滑轨支架11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第一滑轨8和第二滑轨9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12和第二座椅滑轨13,能够使箱体2在第一座椅滑轨12和第二座椅滑轨13上自由滑动,方便储物,并且有效利用了座椅下部空间,提升驾驶室的储物能力。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储物装置,包括坐垫以及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下方的护板单元,所述护板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第三护板,所述箱体设于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三护板的下部,所述箱体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所述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第三护板的一端设有箱体减震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减震垫与所述箱体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一外板,所述外板固定于所述箱体的第三侧壁上,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和箱体之间设置有锁机构, 所述外板上设有控制所述锁机构开合的扣手,所述第三护板上设有与所述锁机构相锁合的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通过一自攻钉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紧邻所述扣手的一端设有扣手减震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减震垫与所述外板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通过一自攻钉安装于所述箱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物装置,包括坐垫以及箱体,所述储物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坐垫下方的护板单元,所述护板单元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以及第三护板,所述箱体设于所述第一护板、第二护板和第三护板的下部,所述箱体上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外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内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所述第一滑轨支架和第二滑轨支架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箱体在第一座椅滑轨和第二座椅滑轨上自由滑动,方便储物,并且有效利用了座椅下部空间,提升驾驶室的储物能力。
文档编号B60R7/04GK202180783SQ2011202411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8日
发明者贾诗晖, 陈立新 申请人:上海双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