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包括多个锚定件的车辆中使用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370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在包括多个锚定件的车辆中使用的儿童约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披露涉及儿童约束系统,并且具体涉及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一个儿童携带架的儿童约束系统,该底座被配置为紧固在一台车辆上。更具体地说,本披露涉及一种底座,该底座包括用于将其紧固到车辆上的一种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一个儿童携带架。这种底座被配置为安装在一台车辆中以便将儿童约束系统连接到车辆上。儿童携带架被配置为与这种底座可移动地相连接。包括一个底座以及一个儿童携带架的儿童约束系统是本领域中现有的。然而,对于带有一个可以容易地安装到车辆上的底座的一种儿童约束系统存在着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在这些情况下,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为此,本披露提供了一种儿童约束系统,这种儿童约束系统包括一个儿童携带架以及一个底座。根据本披露的儿童约束系统可以包括一个儿童携带架、一个底座以及一个第一安全带。底座可以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儿童携带架上的一个携带架接收件以及被配置为将这个底座安装到车辆上的一个安装系统。第一安全带可以被配置为连接到包括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锚定件上、并且可以被连接到安装系统上以便将这个底座紧固到车辆上。这个安装系统可以包括沿着底座的一个第一侧接收第一安全带的一个弓I导板,并且这个弓I导板可以将第一安全带引导到底座的顶侧。安装系统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安全带锁,这个第一安全带锁被配置为阻挡第一安全带在相对引导板向后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安全带锁还可以选择性地释放第一安全带以便使其通过引导板在向后的方向上移动。第一安全带锁可以按以下朝向进行偏置,即阻挡第一安全带在相对于引导板向后的方向上的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安全带锁可以在阻挡第一安全带在向后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允许这个第一安全带在向前的方向上通过引导板移动。安装系统可以包括一个第一致动器按钮,这个第一致动器按钮被配置为由使用者操作以便释放安全带锁进而使得第一安全带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导向板自由地移动。儿童约束系统还可以包括一个第二安全带。第二安全带可以被配置为连接到包括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锚定件上、并且可以被连接到安装系统上。这个引导板可以沿着底座的一个第二侧接收第二安全带,并且可以将第二安全带引导到底座的顶侧。所考虑到的是,这个安装系统可以包括一个第一安全带锁以及一个第二安全带锁。第一安全带锁可以被配置为阻挡第一安全带在相对于引导板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选择性地释放第一安全带以使其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引导板而移动。第二安全带锁可以被配置为阻挡第二安全带在相对于引导板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且选择性地释放第二安全带以使其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弓I导板而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安全带锁以及第二安全带锁可以在阻挡第一安全带以及第二安全带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引导板移动的同时允许这个第一安全带以及这个第二安全带在向前的方向上通过弓I导板而移动。通过本披露的儿童约束系统提供了可以容易地安装到车辆上的一个底座。在考虑了对如目前所理解的、执行本披露的最佳模式进行举例说明的多个说明性实施方案之后,本披露的多个额外特征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清楚。

详细的说明具体参照附图,其中图1是一个儿童约束系统的透视图,这个儿童约束系统包括一个儿童携带架、以及被支持在车辆座椅上并且通过一对安全带连接到车辆中所包括的多个锚定件上的一个底座;图2是图1的儿童约束系统的透视图,示出了与底座相分离的儿童携带架;图3是图1和图2的底座的部分分解视图,示出了包括在底座中的一个安装系统,这个底座与包括在底座中的一个携带架接收件被分离开;图4是图1至图3的底座的透视图,示出了包括在安装系统中的一个盖板,这个盖板被一个盖板拴锁保持在一个关闭的位置中;图5是图4的底座的透视图,示出了盖板拴锁被从盖板上枢转离开,这样使得盖板可以被枢转到一个打开的位置上从而暴露出这对安全带的末端以及一对致动器按钮;图6是图5的底座的透视图,示出了这对安全带可以被拉过这个底座的安装系统以便与包括在车辆中的这些锚定件一起将底座绑紧;图7是图6的底座的剖开视图,示出了安装系统在绑紧的过程中与这对安全带的交互作用;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细节视图,示出了一个安全带锁,这个安全带锁运作以阻挡这对安全带之一通过这个安全带锁滑动回来;图9是图5的底座的透视图,示出了这对致动按钮可以被使用者按下以便释放这对安全带来使其滑动通过安装系统从而将底座从这些包括在车辆中的锚定件上松开;图10是图9的底座的剖开视图,示出了安装系统在松开的过程中与这对安全带进行交互作用;图11是图10的一部分的细节视图,示出了一个安全带锁对这对安全带之一进行释放这样使得这个安全带能够通过安全带锁滑动回来;并且图12是图1的儿童约束系统的概略图,示出了这对安全带通过安装系统的路径,并且示出了这些安全带与包括在车辆中的这些锚定件的相互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建议的,一个儿童约束系统10可操作来将一个儿童约束在车辆12中。儿童约束系统10说明性地包括被配置为支撑一个儿童(未示出)的一个携带架14以及用于将儿童约束系统10固定并且绑紧到车辆12上的一个底座16。如图2所示,可选的是将携带架14从底座16上分开,这样使得由携带架14支撑的一个儿童可以被举起并且在携带架14中被举出车辆12。例如,如图1所示,底座16通过一个左侧安全带20L以及一个右侧安全带20R连接到包括在车辆12中的一个左侧锚定件18L以及一个右侧锚定件18R上以便将儿童约束系统10紧固到车辆12上。如图1所示,车辆12说明性地包括多个锚定件18L、18R以及一个车辆座椅22。虽然概略性地示出了锚定件18L、18R,但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它们可以是空心铆钉、螺钉、钩子、或其他适合与安全带20L、20R连接的结构。车辆座椅22说明性地包括一个座椅底部M以及从座椅底部M向上延伸的一个座椅靠背沈,如图1所示。座椅底部M被安排为位于儿童约束系统10之下并且支持这个系统。座椅靠背沈被安排为接合底座16以便阻挡儿童约束系统10响应于加速度突然改变而进行的转动。安全带20L、20R说明性地在座椅底部M与座椅靠背沈之间延伸通过座椅22。如图2所示,携带架14包括一个座椅斗观以及一个手柄30。座椅斗观形成了一个通道32,该通道的大小被确定为接收并且支撑一个儿童。手柄30包括一个握把34、一个左侧杠杆36L、以及一个右侧杠杆36R。使用者操作杠杆36L、36R来释放手柄30以使其在一个存放位置(如图2所示)与在通道32上延伸的一个携带位置(未示出)之间枢转。底座16包括一个安装系统40以及一个携带架接收件42,例如像图4所示。安装系统40接收安全带20L、20R并且将它们紧固到底座16上。安装系统40还允许使用者相对于车辆12的车辆座椅22将底座16绑紧或松开。携带架接收件42被配置为接收并且选择性地与携带架14配合。安装系统40包括安全带调节器44、一个盖板46、以及一个盖板拴锁48。安全带调节器44被配置为引导安全带20L、20R通过安装系统40并且调节安全带20L、20R的张力由此来将底座16相对于座椅22绑紧或松开。盖板46可以在一个关闭的位置与一个打开的位置之间移动,这个关闭的位置选择性地阻止对安全带调节器44的接触以便防止对安全带20L与20R进行不希望的调节,这个打开位置允许对安全带调节器44的接触这样使得安全带20L与20R可以被调节。盖板拴锁48被配置为在关闭位置中保持盖板46、但是可操作来释放盖板46从而使其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安全带调节器44包括一个引导板50、左侧和右侧安全带锁52L、52R、以及左侧和右侧致动器ML、MR。引导板50接收安全带20L、20R并且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将它们紧固。安全带锁52L、52R选择性地阻挡安全带20L、20R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移动从而导致底座16从车辆座椅22上松开。由使用者操作致动器ML54R来将安全带锁52L、52R释放,这样安全带20L、20R就在向后的方向上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而自由移动。例如,如图3所示,引导板50连接到携带架接收件42上并且被形成为包括一个左侧槽缝56L、一个右侧槽缝56R、一个左顶部槽缝58L、以及一个右顶部槽缝58R。引导板50接收沿着底座16的一个左侧16L通过左侧槽缝56L的左安全带20L、并且弓|导左安全带20L通过在底座16的顶侧16T上的左顶部槽缝58L。引导板50还接收沿着底座16的一个右侧16R通过右侧槽缝56R的右安全带20R、并且引导右安全带20R通过在底座16的顶侧16T处的右顶部槽缝58R。例如,如图5所示,顶部槽缝58L、58R大致定位在底座16的左侧16L与右侧16R之间的中间位置上,这样使得安全带20L、20R从底座16的两侧16L、16R被引导到底座16的大致中点处。安全带锁52L、52R被连接到引导板50上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阻挡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向后移动,这样使得底座16可以被固定并且绑紧到车辆座椅22上。左安全带锁52L与右安全带锁52R基本上类似,并且因此以下对左安全带锁52L的说明适用于右安全带锁52R。例如,如在图3中所示,左安全带锁52L包括一个板件60、一个棘爪62、一个销轴64、以及一个弹簧66。板件60连接到引导板50上。如图8所示,棘爪62包括多个有角度的齿63以及一个枢转平台65。棘爪62围绕一个轴线62A相对于板件50枢转,这样使得有角度的齿63响应于施加到枢转平台65上的力而从板件60上移动离开。销轴64将棘爪62连接到板件60上并且沿轴线62A延伸。弹簧66围绕销轴64延伸并且与板件60和棘爪62相接触以便将棘爪62朝向板件60偏置。安全带锁52L、52R在一个接合位置(如图8所示)与一个释放位置(如图11所示)之间移动。在这个接合位置中,安全带锁52L、52R的多个棘爪62与安全带锁52L、52R的多个板件60合作以便允许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向前移动,这样使得底座16被绑紧到车辆座椅22上。而且,在这个接合位置中,安全带锁52L、52R的多个棘爪62与安全带锁52L、52R的多个板件60合作来阻挡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向后移动,这样使得底座16在安全带锁52L、52R接合时不会从车辆座椅22上松开。在这个释放位置中,棘爪62被从板件60上移开,这样使得安全带锁52L、52R允许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向后移动并且底座16可以从车辆座椅22上松开。安全带锁52L、52R被安全带锁52L、52R的多个弹簧66朝向这个接合位置偏置。例如,如图10所示,致动器ML、MR被连接到引导板50上并且可操作来移动左安全带锁52L的和右安全带锁52R的棘爪62,这样使得安全带锁52L、52R被独立地移动到释放位置中。如图8所示,在盖板46阻挡了安全带调节器44时,致动器ML、54R被盖板46隐藏。致动器ML、54R说明性地是可枢转地连接到引导板50上的多个按钮。如图3所示,盖板46由一个杆70连接到引导板50上并且围绕一个轴线46A相对引导板50枢转。如图4所示,在关闭位置中,盖板46阻挡对致动器ML54R以及对安全带20L、20R末端的接触。如图5所示,在打开位置中,盖板46允许使用者接触致动器ML54R以及安全带20L、20R的末端。如图3所示,盖板拴锁48包括一个卡扣72以及一个杠杆74。如图3所示,盖板拴锁48由一个销轴73连接到引导板50上并且围绕一个轴线48A相对引导板50枢转。卡扣72被一个紧固件76以及将紧固件76保持在位的一个螺母78连接到杠杆74上。盖板拴锁48围绕轴线48A在一个阻挡位置与一个释放位置之间枢转,这个阻挡位置抵抗盖板46从如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这个释放位置使盖板46自由移动到打开位置上,如图5示出的箭头46M所建议的。例如,如在图3中所示,携带架接收件42说明性地包括一个下壳体80、一个上壳体82、以及一个回弹杆84。下壳体80被支持在座椅22的座椅底部M上。上壳体82连接到下壳体80上。回弹杆84被紧固到下壳体80以及上壳体82上。回弹杆84被配置为抵抗底座16响应于车辆12的加速度改变而进行的转动。通过打开盖板46实现了对安全带调节器44的接触。为了打开盖板46,使用者首先将盖板拴锁48从如图4所示的阻挡位置枢转到如图5所示的释放位置。使用者然后将盖板46从如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枢转到如图5中的箭头46M所建议的释放位置。如图5所示,当盖板46在打开位置中时,使用者就可以使用安全带20L、20R的末端以及致动器按钮 54L、54R。通过如图5中的箭头20F所建议地在向前的方向中拉动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完成了将底座16绑紧到车辆座椅22上。如以上讨论的,安全带锁52L、52R被偏置到接合位置中,其中这些安全带锁允许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移动而阻挡安全带20L、20R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向后移动。因此,拉动安全带20L、20R末端的使用者可以将底座16与座椅22以及锚定件18L、18R绑紧,而在使用者释放安全带20L、20R时安全带20L、20R不会向后移动并松开底座。从座椅22上松开底座16是通过按照箭头54P所建议地按压致动器按钮ML、MR从而将安全带锁52L、52R移动到释放位置来完成的。如以上讨论的,当安全带锁52L、52R被移动到释放位置时,安全带20L、20R就如图9中箭头20R所描述的在向后的方向中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而自由移动。如图9示出的这些松开的安全带20L、20R所建议的,当安全带20L、20R在向后的方向中通过安全带调节器44移动时,底座16被从座椅22上并且从锚定件18L、18R上松开。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锚定件的车辆中使用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约束系统包括一个儿童携带架,一个底座,所述底座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儿童携带架上的一个携带架接收件以及被配置为将所述底座安装到车辆上的一个安装系统,以及一个第一安全带,所述第一安全带被配置为连接到包括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锚定件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安装系统上,以便将所述底座紧固到车辆上,其中,所述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引导板,所述引导板沿所述底座的一个第一侧接收所述第一安全带并且将所述第一安全带引导到所述底座的一个顶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安全带锁,所述第一安全带锁被配置为阻挡所述第一安全带在相对于所述引导板的一个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释放所述第一安全带以使其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引导板而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带锁朝向阻挡第一安全带在相对于所述引导板的所述向后的方向上移动的方位偏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带锁在阻挡所述第一安全带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移动的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安全带在一个向前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引导板而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系统包括一个第一致动器按钮,所述第一致动器按钮被配置为由使用者操作以便释放所述安全带锁进而使得所述第一安全带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导向板而自由移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约束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二安全带,所述第二安全带被配置为连接到包括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锚定件上并且连接到所述安装系统上,并且所述引导板沿所述底座的一个第二侧接收所述第二安全带并且将所述第二安全带引导到所述底座的顶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安全带锁以及一个第二安全带锁,所述第一安全带锁被配置为抵抗所述第一安全带在相对于所述引导板的一个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释放所述第一安全带以使其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中通过所述引导板而移动,所述第二安全带锁被配置为抵抗所述第二安全带在相对于所述引导板的所述向后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被配置为选择性地释放所述第二安全带以使其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中通过引导板而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带锁以及所述第二安全带锁在抵抗所述第一安全带以及所述第二安全带在所述向后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引导板移动的同时允许所述第一安全带以及所述第二安全带在一个向前的方向上通过所述引导板而移动。
专利摘要在此披露了用于在包括多个锚定件的车辆中使用的一种儿童约束系统。该儿童约束系统包括一个儿童携带架、一个底座、以及一个第一安全带。该底座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儿童携带架上的一个携带架接收件以及被配置为将该底座安装到车辆上的一个安装系统。该第一安全带被配置为连接到包括在车辆中的至少一个锚定件上,并且被连接到该安装系统上以便将该底座紧固到车辆上。该安装系统包括一个引导板,该引导板沿该底座的一个第一侧接收该第一安全带并且将该第一安全带引导到该底座的一个顶侧。
文档编号B60R22/10GK202319975SQ2011202827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日
发明者纳森·海瑟 申请人:克斯克管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