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553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供棘轮相对花毂顺畅卡抵及空转,且不易造成结构磨损的花毂棘轮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为当今社会普遍的代步工具兼具环保的特性,且更为休闲育乐、强身健体的主要选择,于户外骑车不仅可体验大自然的舒畅,且能锻炼体魄及怡情养性,而在自行车的传动系统中,花毂的设计对车轮转动时的顺畅性及动作时的效益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故近几年来成为业界所关注的研发重点。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示,其是现有的自行车花毂棘轮传动机构,其包括一花毂7、 一可与花毂7设有棘轮9 一端组设的棘轮座8及数个棘动件81,其中该棘轮座8 一端设有一与棘轮9对接的接合部82,该接合部82外周设有数个卡槽80 ;该棘动件81 —端枢设于卡槽80,另一端设有数个与棘轮9内壁棘齿91对应的斜齿810,如此,棘轮9相对花毂7 逆向转动时,斜齿810于棘轮9内壁滑抵且连续枢摆达到空转状态,棘轮座8相对花毂7顺向抵止转动时,斜齿810与棘齿91相互抵接,使棘轮座8与花毂7同步同向转动。然而,现有自行车花毂棘轮传动机构,请参阅图13所示,棘轮座8相对花毂7顺向抵止转动时,斜齿810与棘齿91连续磨抵,易造成斜齿810与棘齿91的磨耗,导致斜齿810 无法稳定啮合棘齿91,使斜齿810与棘齿91啮合强度减弱,且斜齿810与棘齿91互抵时, 棘齿91给予斜齿810正向作用力,而斜齿810枢设于卡槽80 —端给予反作用力,棘动件81 容易因长期处于两作用力挤压状态下而脱离毁坏,当棘动件81于棘轮9相对花毂7空转状态时,经常往复摆动棘动件81易相对卡槽80脱离,而造成使用寿命减少,或是操作上不顺畅的情形,其实用性相当有限,有必要加以研发棘轮座相对花毂空转状态下,可降低磨耗及具稳固的棘轮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可提供棘轮相对花毂顺畅卡抵及空转,且不易造成结构磨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包括一花毂、一组设于该花毂一端的棘轮座以及数个抵止柱,其中该该花毂一端设有一应力环;该棘轮座一端设有一容置于该应力环内的传动部;该传动部为多边状,传动部外周设有数个朝该应力环内壁延伸的挡止肋,传动部外周装设数个与该挡止肋错位的肋环,传动部外周设有一沟槽; 该抵止柱套设于该肋环;本实用新型数个支撑弹簧各包括一定位部、一往复部,该定位部组设于传动部内,该往复部位于沟槽外与该肋环内壁抵靠,该支撑弹簧施予肋环一往复力,避免抵止柱贴抵于挡止肋,造成棘轮座无法顺利抵止于花毂内,而使棘轮座相对花毂持续空转。本实用新型该数个挡止肋环设于一定位环上,该定位环组设该传动部。本实用新型该沟槽套设一环体,该环体环设该数个肋环。本实用新型抵止柱为圆柱,该挡止肋一侧为对应该抵止柱外周缘的弧形。本实用新型该数个抵止柱外周缘为平滑面,该应力环内壁为平滑面与该抵止柱互抵,使棘轮座与花毂同步同向转动。本实用新型该数个抵止柱外周缘设有数个抵止齿,该应力环内壁环设数个与抵止齿啮合的棘齿,使棘轮座与花毂同步同向转动。本实用新型该数个抵止柱设有数个滑抵斜面,该应力环内壁环设数个与滑抵斜面抵接的接合斜面,使棘轮座与花毂同步同向转动。如此,该传动部各顶点与该应力环内壁的间距小于周边上任一点至应力环内壁的间距,该棘轮座相对花毂逆向转动时,该抵止柱与该挡止肋靠合以达花毂相对棘轮座空转的状态,该棘轮座相对花毂顺向抵止转动时,该抵止柱借由离心力脱离挡止肋,该抵止柱沿该传动部外周边往应力环内壁靠近,抵止柱卡抵于传动部多边形平面与应力环弧面内壁形成的夹合空间内,同步带动棘轮座与花毂同向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提供棘轮相对花毂顺畅卡抵及空转,且不易造成结构磨损,改善现有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于空转状态时,棘动件与棘齿持续磨耗,造成啮合强度减弱及棘动件易相对卡槽脱离的缺点。

[0039]3环体30肋环[0040]4抵止柱40滑抵斜面[0041]41抵止齿5支撑弹簧[0042]50定位部51往复部[0043]6应力环60接合斜面[0044]61棘齿7花毂[0045]8棘轮座80卡槽[0046]81棘动件810斜齿[0047]82接合部9棘轮[0048]91棘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请参阅图I、图2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花毂I、一组设于该花毂I 一端的棘轮座2以及数个抵止柱4, 其中该花毂I 一端设有一应力环6 ;该棘轮座2 —端设有一容置于应力环6内的传动部20 ;该传动部20为多边状(如图示,该传动部20为正六边形),使该传动部20各顶点与该应力环6内壁间距小于传动部20周边上任一点至应力环6内壁的间距,传动部20组设一定位环21,该定位环21环设数个朝该应力环6内壁延伸的挡止肋211,定位环21外周缘设有一沟槽210,一环体3套设于沟槽210,该环体3环设数个与挡止肋211错位的肋环 30 ;该抵止柱4为圆柱,该抵止柱4套设于该肋环30上,该抵止柱4与应力环6内壁接触,该挡止肋211朝向逆向的一侧对应该抵止柱4的弧面,传动部20 ;另外,请参阅图3、图4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20装设支撑弹簧5的实施状态图,数个支撑弹簧5各包括一定位部50、一往复部51,该定位部50组设于传动部20内, 该往复部51位于沟槽210外与该肋环30内壁抵靠。如此,该棘轮座2相对花毂I逆向转动时,该抵止柱4与该挡止肋211靠合以达花毂I相对棘轮座2空转的状态,该棘轮座I相对花毂2顺向抵止转动时,该抵止柱4借由离心力脱离挡止肋211,抵止柱4沿传动部20周边靠近应力环6内壁,抵止柱4抵止于传动部 20多边形平面与应力环6弧面内壁形成的夹合空间内,同步带动棘轮座2与花毂I同向转动。请参阅图5所示,其是棘轮座2于设有支撑弹簧5下相对花毂I逆向转动的实施状态图,该抵止柱4靠合挡止肋211,该支撑弹簧5呈压缩状态,因此该花毂I与棘轮座2呈空转状态,而抵止柱4与应力环6内壁的接触面积极小,可降低棘轮座2相对花毂I逆向转动时的音量。请参阅图6所示,其是棘轮座2于设有支撑弹簧5下相对花毂I顺向抵止转动的实施状态图,该抵止柱4借由支撑弹簧5施予肋环30往复力,同步带动所有抵止柱4脱离挡止肋211,抵止柱4沿传动部20周边靠近应力环6内壁,抵止柱4抵止于传动部20多边形平面与应力环6弧面内壁形成的夹合空间内,同步带动棘轮座2与花毂I同向转动,借由扭转弹簧5的往复力可避免抵止柱4贴抵于挡止肋211上,造成棘轮座2无法顺利抵止于花毂I内,而使棘轮座2相对花毂I持续空转。请参阅图7、图8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中主要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下仅就不同结构叙述之,该抵止柱4外缘设有数个滑抵40斜面,该应力环6内壁环设数个与滑抵斜面40抵接的接合斜面60。请参阅图9、图10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其中主要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下仅就不同结构叙述之,该抵止柱4外缘设有数个抵止齿41,该应力环6内壁环设数个与抵止齿41啮合的棘齿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花毂、一组设于该花毂一端的棘轮座以及数个抵止柱,其中该花毂一端设有一应力环;该棘轮座一端设有一容置于该应力环内的传动部;该传动部为多边状,传动部外周设有数个挡止肋,传动部外周装设数个与该挡止肋错位的肋环,传动部外周设有一沟槽;该抵止柱套设于该肋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设有数个支撑弹簧,该支撑弹簧各包括一定位部、一往复部,该定位部组设于传动部内,该往复部位于沟槽外与该肋环内壁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组设一定位环,该定位环环设该数个挡止肋,该定位环外周设有该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套设一环体,该环体环设该数个肋环。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止柱为圆柱,该挡止肋一侧为对应该抵止柱外周缘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抵止柱外周缘为平滑面,该应力环内壁为平滑面与该抵止柱互抵。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抵止柱外周缘设有数个抵止齿,该应力环内壁环设数个与抵止齿啮合的棘齿。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抵止柱设有数个滑抵斜面,该应力环内壁环设数个与滑抵斜面抵接的接合斜面。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结构,包括一花毂、一组设于花毂一端的棘轮座以及数个抵止柱,其中花毂一端设有一应力环;棘轮座一端设有一容置于应力环内的传动部;传动部为多边状,传动部外周设有数个挡止肋,传动部外周装设数个与挡止肋错位的肋环,传动部外周设有一沟槽;抵止柱套设于该肋环;传动部设有数个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各包括一定位部、一往复部,定位部组设于传动部内,往复部位于沟槽外与肋环内壁抵靠传动部组设一定位环,定位环环设数个挡止肋,定位环外周设有沟槽;沟槽套设一环体,环体环设数个肋环;抵止柱为圆柱,挡止肋一侧为对应抵止柱外周缘的弧形。本实用新型可提供棘轮相对花毂顺畅卡抵及空转,且不易造成结构磨损。
文档编号B60B27/04GK202345283SQ201120415620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陈富胜 申请人:陈富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