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595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涉及ー种汽车座椅,特别涉及ー种透气性好、减震性好的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エ业发展迅速,在技术提高的同时还要追求人性化、舒适化,为了提高开车、乘车时的舒适度,已有汽车设置了透气性好的座椅,在人体和座椅接触时,可以进行较快的热交换以带走囤积的热量,提高舒适度。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ー种透气式座椅[申请号03209980. O ;授权公告 号CN2638542Y],其包括一靠背和设于座椅体上的座垫,座垫上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在座椅体上设置有与座垫相应的通孔,在座垫的面罩上设有与座椅体通孔相应的孔体,孔体上连接有管状管,并在管状管的下端设置有外径略大于座垫的通孔孔径的环体。上述的透气式座椅在座垫和座椅体上设置用来透气的通孔,这些通孔方便进行热交換,能带走人体和座椅之间的热量,使乘坐者感到清凉舒适,但是座椅的减震性能很差,遇到颠簸的路道时,座椅不能很好地减震,乘坐者极不舒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透气性好且减震性好的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架、坐垫和靠背,所述的坐垫置于坐垫支架上,所述的坐垫支架和坐垫均具有透气结构,所述的坐垫支架和坐垫之间设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用于支撑坐垫的减震件。本汽车座椅固定在车底板上,因为坐垫支架和坐垫均具有透气结构,所以能及时进行热交換,能带走人体和座椅之间的热量,使乘坐者感到清凉舒适,而且减震件保证了坐垫处良好的减震性,乘坐者坐在本汽车座椅上不会受颠簸路道影响,舒适度好。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坐垫支架包括坐垫托板、调节板和支撑柱,所述的坐垫托板位于调节板上方且坐垫托板的中心处固连有支撑柱的内端,所述的支撑柱的外端穿设有调节螺母且该调节螺母与调节板螺纹连接。需要调节坐垫托板和调节板之间的间距时,通过转动调节螺母,调节板沿支撑柱轴向方向移动以改变其与坐垫托板之间的间距。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坐垫托板和调节板由一透气护罩所包覆。透气护罩避免坐垫托板和调节板直接裸露在外界,使得本汽车座椅的外形美观。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减震件为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作用于调节板,另一端作用于坐垫托板。当调节板和坐垫托板的间距改变时,减震弹簧的压缩量得到了改变,因此减震效果也能调节,以满足不同乘坐者对舒适度的要求。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坐垫托板上具有凸块一,所述的调节板上具有与凸块一位置对应的凸块ニ,所述的减震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凸块一,另一端套设于凸块ニ。凸块一和凸块ニ的设置限定了减震弹簧的位置,使得减震弹簧在使用中不会乱窜。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透气结构包括坐垫托板、调节板、透气护罩和坐垫上具有的透气孔。透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透气孔起到良好的换气导流作用,方便热交換,以保证坐垫处的清凉。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坐垫支架和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一,所述的靠背与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ニ。坐垫本体和靠背为分离式结构,两者不是铰接在一起,各自的高度都可以调节,这样两者的装配和拆卸方便,而且坐垫本体和靠背的高度可调,能满足不同乘坐者的需要。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ー包括与车底板固连的气缸一,所述的气缸ー的活塞杆与所述的调节螺母固连且气缸ー上固定有调节手柄一。通过扳动调节手柄一,气缸ー的活塞杆能伸縮,当活塞杆将坐垫本体推至合适高度吋,松开调节手柄一,调节手柄一将活塞杆锁定,调节手柄一与活塞杆处的锁定等过程同普通液压座椅一致,在此不做赘述。在上述的汽车座椅中,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ニ包括与车地板固连的气缸ニ,所述的气缸ニ的活塞杆与靠背底部固连且气缸ニ上固定有调节手柄ニ。通过扳动调节手柄ニ,气缸ニ的活塞杆能伸縮,当活塞杆将靠背推至合适高度时,松开调节手柄ニ,调节手柄ニ将活塞杆锁定,调节手柄ニ与活塞杆处的锁定等过程同普通液压座椅一致,在此不做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具有以下优点I、本汽车座椅的透气性好,而且还设有减震件,能提高坐垫处的减震效果,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2、本汽车座椅通过转动调节螺母,可以调节减震件的压缩量,从而改变坐垫处的减震效果,满足不同乘坐者对减震效果的要求,适用范围广。3、本汽车座椅中坐垫和靠背为分离式结构,这样易拆卸、装配,而且坐垫的垂直高度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结构ー来调节,靠背的垂直高度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结构ニ来调节,能满足不同乘坐者对坐垫和靠背垂直高度的要求,进ー步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

图I是本汽车座椅的侧视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汽车座椅的主视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汽车座椅中坐垫托板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汽车座椅中调节板的结构俯视图。图中,I、坐垫支架;la、坐垫托板;lb、调节板;lc、支撑柱;2、坐垫;3、靠背;4、减震件;5、调节螺母;6、透气护罩;7、凸块一 ;8、凸块ニ ;9、透气孔;10、气缸ー ;11、调节手柄一 ;12、气缸ニ ;13、调节手柄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架I、坐垫2和靠背3,坐垫2置于坐垫支架I上,坐垫支架I和坐垫2均具有透气结构,坐垫支架I和坐垫2之间设有若干个具有弾性用于支撑坐垫2的减震件4。具体来说,如图I和图2所示,坐垫支架I包括坐垫托板la、调节板Ib和支撑柱Ic,坐垫托板Ia和调节板Ib由一透气护罩6所包覆,坐垫2置于坐垫托板Ia上,坐垫托板Ia位于调节板Ib上方且坐垫托板Ia的中心处固连有支撑柱Ic的内端,支撑柱Ic的外端穿设有调节螺母5且该调节螺母5与调节板Ib螺纹连接。减震件4为减震弹簧,坐垫托板Ia具有四个边角,每个边角处均具有凸块ー 7,调节板Ib上具有与凸块ー 7位置对应的凸块ニ 8,在每个边角处减震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凸块ー 7,另一端套设于凸块ニ 8,支撑柱Ic上还套设有ー减震弹簧,所有的减震弹簧一端作用于调节板lb,另一端作用于坐垫托板la。如图I、图3和图4所示,透气结构包括坐垫托板la、调节板lb、透气护罩6和坐垫2上具有的透气孔9,透气孔9的数量为多个,具体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I所示,坐垫支架I和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一,高度调节结构ー包括与车底板固连的气缸ー 10,气缸ー 10的活塞杆通过ー框架与调节螺母5固连且气缸ー 10上固定有调节手柄一 11。靠背3与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ニ,高度调节结构ニ包括 与车地板固连的气缸ニ 12,气缸ニ 12的活塞杆与靠背3底部固连且气缸ニ 12上固定有调节手柄ニ 13。坐垫2和靠背3为分离式结构,这样易拆卸、装配,而且坐垫2的垂直高度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结构ー来调节,靠背3的垂直高度可以通过高度调节结构ニ来调节,能满足不同乘坐者对坐垫2和靠背3垂直高度的要求,进ー步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性。本汽车座椅在使用时,透气孔9的布置起到良好的换气导流作用,方便热交换以保证坐垫2处的清凉,减震件的布置提高坐垫2处的减震效果,提高了座椅的舒适度,而且减震效果能够调节,具体操作如下通过转动调节螺母5,调节板Ib沿支撑柱Ic轴向方向移动能改变其与坐垫托板Ia之间的间距,此时减震弹簧的压缩量得到了改变,这里调节板Ib支撑所有减震弹簧,所以调节板Ib能保证所有减震弹簧的压缩量始終一致,减震弹簧的压缩量改变使得减震效果也得到改变,在调节到针对乘坐者自身舒适的减震效果后,松开调节螺母5完成调节。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坐垫支架I、坐垫托板la、调节板lb、支撑柱lc、坐垫2、靠背3、减震件4、调节螺母5、透气护罩6、凸块ー 7、凸块ニ 8、透气孔9、气缸ー 10、调节手柄一 11、气缸ニ 12、调节手柄ニ 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ー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ー种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架(I)、坐垫(2)和靠背(3),所述的坐垫(2)置于坐垫支架(I)上,所述的坐垫支架(I)和坐垫(2)均具有透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支架(I)和坐垫(2)之间设有若干个具有弾性用干支撑坐垫(2)的减震件(4)。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支架(I)包括坐垫托板(la)、调节板(Ib)和支撑柱(Ic),所述的坐垫托板(Ia)位于调节板(Ib)上方且坐垫托板(Ia)的中心处固连有支撑柱(Ic)的内端,所述的支撑柱(Ic)的外端穿设有调节螺母(5)且该调节螺母(5)与调节板(Ib)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托板(Ia)和调节板(Ib)由一透气护罩(6)所包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件(4)为减震弹簧,所述的减震弹簧一端作用于调节板(Ib),另一端作用于坐垫托板(l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托板(Ia)上具有凸块ー(7),所述的调节板(Ib)上具有与凸块ー(7)位置对应的凸块ニ(8),所述的减震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凸块ー(7),另一端套设于凸块ニ(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透气结构包括坐垫托板(Ia)、调节板(lb)、透气护罩(6)和坐垫⑵上具有的透气孔(9)。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支架(I)和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一,所述的靠背(3)与车底板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结构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ー包括与车底板固连的气缸ー(10),所述的气缸ー(10)的活塞杆与所述的调节螺母(5)固连且气缸一 (10)上固定有调节手柄一(1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ニ包括与车地板固连的气缸ニ(12),所述的气缸ニ(12)的活塞杆与靠背(3)底部固连且气缸ニ(12)上固定有调节手柄ニ(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座椅不透气、减震性能差等问题。本汽车座椅包括坐垫支架、坐垫和靠背,坐垫置于坐垫支架上,坐垫支架和坐垫均具有透气结构,坐垫支架和坐垫之间设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用于支撑坐垫的减震件。本汽车座椅具有透气性好和减震性能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N2/18GK202448787SQ20112054027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刘光裕, 刘强, 宋伟, 李莉, 潘雷, 赵福全, 马芳武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