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78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箱是把汽车空调的进气单元、鼓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制热单元、制冷单元、风量分配单元等包含其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一个装配体。其中,风量分配单元是与驾驶室出风口连接的部分。经过制冷或加热的空气最终按照要求的分配比例从汽车空调分配箱各个出风口被传送到汽车驾驶室内,进行温度、湿度的调节以及除霜、除雾来保证视野和行车安全。通常,汽车空调分配箱依靠各种风门的配合运动来实现风量分配和温度调节的功能。吹面、吹脚、除霜等模式的调节依靠调整模式风门的开度来实现。温度调节主要依靠混合风门的运动来实现。温度调节要求各出风口的温度能够随着混和风门的开度变化而线性或者接近线性变化,即随着混合风门的开度增大,各出风口的温度能够接近线性的单调上升。自动空调的控制单元的良好运行要求空调能够提供接近线性的温升曲线。此外,考虑到乘客的舒适性和除霜、除雾需要,各出风口的温度差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所以,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通常会在汽车空调分配箱内部的空气流通区域进行一些结构优化设计。除各出风口的出风温度要求之外,空调器的总风量也是汽车空调器的关键性能指标。空调各出风口的出风不但要温度合适,同时还要有足够的风量,才能满足舒适性的要求。图I所示的是一种现有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结构,其中箭头A代表热风,箭头B代表冷风,热风、冷风在汽车空调分配箱内的流动如图所示。吹脚风口 3与加热单元5距离近, 除霜风口 I与加热单元5距离远,与制冷单元6距离近。经过加热单元5加热后的热风大量地从吹脚风口 3吹出,有少量热风吹到吹面风口 2,几乎没有热风通过除霜风口 I吹出。另外,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现在多数汽车空调器的温度混合风门4都采用扇形风门结构。但此扇形风门结构的缺点是风门本身的结构将冷风与热风隔离开,形成冷风、热风分层的现象。 热风无法与温度混合风门4另一侧的冷风混合在一起,使得冷风和热风混合困难。吹脚风口 3被热风充满,冷风无法顺利地到达吹脚风口 3。前述原因导致吹脚风口 3的出风温度上升快速,而除霜风口 I和吹面风口 2的出风温度上升缓慢。图2示出了相关模式下的吹脚风口温升曲线C、除霜风口温升曲线D和吹面风口温升曲线E,以及理想温升曲线F,上述三种温升曲线都严重地偏离了理想温升曲线F。从图 2中可以看出,各个出风口的温升曲线之间温差很大,表明现有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温度调节不够均匀,因此温度上升情况无法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曾经在汽车空调分配箱中加入一些挡风板, 来促进冷风和热风的混合。但挡风板对风的流动的影响较大,会导致汽车空调分配器内的空气阻力增加,一方面噪音提高,另一方面风量明显减小。因此这种已有的改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佳。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包括箱体,加热单元和制冷单元;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除霜风口、吹面风口、吹脚风口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混合风门;所述温度混合风门的一侧还设置有低流阻导风件;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内部形成有内导风通道,所述内导风通道具有面对所述加热单元的导风入口、面对所述除霜风口的第一导风出口和面对所述吹面风口的第二导风出口 ;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具有低流阻外形,所述低流阻外形的迎风侧朝向所述制冷单元。较佳地,所述导风入口的形状为随着所述温度混合风门的开度增加而逐渐扩大的抛物线形。较佳地,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包括多个导风体,各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有外导风通道。较佳地,各所述导风体分别具有各自的导风入口、第一导风出口和第二导风出口。较佳地,所述导风体具有梭形结构外形。较佳地,各所述导风体之间为等间距设置。较佳地,各所述导风体之间为不等间距设置。较佳地,所述导风体为四个。较佳地,所述导风入口的进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较佳地,所述第一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更好地实现了汽车空调分配箱中冷风和热风的混合, 减小了各个出风口的温度差,同时,整个汽车空调分配箱内的空气流动阻力并没有明显增大,汽车空调的舒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具体地,本发明在汽车空调分配箱内加入了低流阻导风件。一方面,该低流阻导风件形成内导风风道,部分热风通过该内导风通道被引入到除霜风口和吹面风口,吹脚风口的热风减少,吹脚风口的出风温度降低,吹面风口和除霜风口的出风温度增高,减小了各个出风口的温度差,使得各个出风口的温度上升曲线更加接近理想的温度上升曲线,温度调节的均匀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该导风件具有低流阻的特点,整个汽车空调分配箱内的空气流动阻力并没有明显增大,改进后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各种性能更符合舒适性的要求。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I是现有的汽车空调分配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一具体实施例,主要包括箱体,加热单元5和制冷单元6。箱体上开设有除霜风口 I、吹面风口 2、吹脚风口 3,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混合风门4。本发明中,在温度混合风门4的一侧还设置有低流阻导风件7, 该低流阻导风件7具有比较低的风力流动阻力的特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低流阻导风件7包括四个导风体71、72、73、74以及连接件78。连接件78的主要功能是固定前述四个导风体,并将低流阻导风件7与空调分配箱壳体相固定。其锥形头形状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工艺装配(连接件78本身也可以是空调分配箱壳体的一部分,也就是把空调分配箱的部分壁面移给低流阻导风件7以达到联接和加强各个导风体的作用)。各导风体71、72、73、74的内部分别形成有内导风通道,各内导风通道分别具有面对加热单元5的导风入口 75、面对除霜风口 I的第一导风出口 76、面对吹面风口 3的第二导风出口 77。第二导风出口 77开设在导风体的侧面,为一椭圆形缺口。内导风通道用于引导来自加热单元5的热风在箱体内的流动。通过内导风通道向第一导风出口 76和第二导风出口 77引出的热风的比例直接影响到各出风口的温度,所以导风入口 75的形状,及导风入口 75与第一导风出口 76、第二导风出口 77的出风面积比例是本发明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图5所示,导风入口 75的形状为随着温度混合风门4的开度增加而逐渐扩大的抛物线形。导风入口 75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一导风出口 76的出风面积,第一导风出口 76的出风面积大于第二导风出口 77的出风面积。本实施例中,各导风体71、72、73、74之间等间距设置,其间形成有外导风通道。由于各导风体71、72、73、74具有梭形结构外形,梭形结构外形类似流线形,为一种低流阻外形,这样的形状设计有利于降低外导风通道的空气阻力。更具体地,梭形结构外形的迎风侧朝向制冷单元6。在其他实施例中,导风体的数量也可以是I个或2个或3个,或其他更大的正整数个。但其他数量的实施例,其实施效果一般不如上述导风体为4个的实施例。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箱体以及箱体内各部件的结构和位置关系的不同,各导风体之间也可以为不等间距设置。图6示出了温度混合风门4与低流阻导风件7之间的位置关系。温度混合风门4 的主风门板位于低流阻导风件7的下方,其具有部分或全部关闭内导风通道的导风入口 75 和各个导风件71、72、73、74之间的外导风通道的功能。温度混合风门4与低流阻导风件7 之间无装配联系,工艺上的装配顺序是先安装温度混合风门7,再安装低流阻导风件7。
在使用中,由于在空调分配箱内设置了低流阻导风件7,各个导风体71、72、73、74 的内导风通道将从加热单元5出来的一部分热风引入到现有结构中热风无法达到的位置, 从而提高了除霜风口 I和吹面风口 2的出风温度,缩小了各个出风口之间的温度差。如图 7所示,吹脚风口温升曲线C、除霜风口温升曲线D和吹面风口温升曲线E,都比较接近理想温升曲线F。因此本发明具有非常显著的有益效果。同时,对各个导风体之间的外导风通道来说,由于导风体的外形为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形结构,该结构迎风面窄小,使来风尽可能少地直接撞在导风体上,不增加横向流过导风体的空气的流动阻力,不会导致空调箱内空气流动阻力的显著增加。另外,导风体的背风部分也设计得较窄,以避免回流区的形成,避免了由低压而引起的阻力增加。因此,本发明避免了现有技术设置挡风板带来的阻力大、噪音高等负面效果。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包括箱体,加热单元和制冷单元;所述箱体上开设有除霜风口、吹面风口、吹脚风口 ;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混合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混合风门的一侧还设置有低流阻导风件;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内部形成有内导风通道,所述内导风通道具有面对所述加热单元的导风入口、面对所述除霜风口的第一导风出口和面对所述吹面风口的第二导风出口 ;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具有低流阻外形,所述低流阻外形的迎风侧朝向所述制冷单元。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入口的形状为随着所述温度混合风门的开度增加而逐渐扩大的抛物线形。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流阻导风件包括多个导风体,各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有外导风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风体分别具有各自的导风入口、第一导风出口和第二导风出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具有梭形结构外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风体之间为等间距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风体之间为不等间距设置。
8.如权利要求3至7任一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体为四个。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入口的进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导风出口的出风面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低流阻导风件的汽车空调分配箱,包括箱体,加热单元和制冷单元;箱体上开设有除霜风口、吹面风口、吹脚风口;箱体内设置有温度混合风门;温度混合风门的一侧还设置有低流阻导风件;低流阻导风件内部形成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具有面对加热单元的导风入口、面对除霜风口的第一导风出口和面对吹面风口的第二导风出口;低流阻导风件具有低流阻外形,低流阻外形的迎风侧朝向制冷单元。本发明由于上述结构设计,更好地实现了汽车空调分配箱中冷风和热风的混合,减小了各个出风口的温度差,同时,整个汽车空调分配箱内的空气流动阻力并没有明显增大,汽车空调的舒适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文档编号B60H1/24GK102582395SQ201210046188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7日
发明者崔凯 申请人:上海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