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471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驱动转向装置,特别是货车、客车的驱动转向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都有前桥和后桥、前轮和后轮,由发动机驱动的前桥和/或后桥为驱动桥,转动并推动汽车前进的轮子为驱动轮。汽车驱动方式,一般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汽车驱动方式对整车的性能、外形及内部尺寸、重量、轴荷分配、制造成本及维修保养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科学合理地选择驱动型式是汽车总体设计的首要工作之一。所谓两轮驱动,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前驱动桥或后驱动桥上,通过前轮或后轮使汽车前进,两轮驱动是汽车的一种传统的驱动方式,特别是货车、客车都是采用后轮驱动的两轮驱动系统,两轮驱动承载能力小、安全与可靠性不强,当遇到凹凸不平以及潮湿与积雪的路面时易打滑,带来安全隐患。所谓四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发动机输出扭矩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四轮驱动汽车的行驶能力一般高于两轮驱动汽车的行驶能力。近年来,四轮驱动方式从越野车向一些高档轿车和豪华跑车逐渐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驱动能力强、工作可靠、操作稳定、平衡性好的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包括前桥、后桥、车轮、传动轴、发动机、减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驱动桥上设置减速器,减速器两侧的驱动桥端分别设有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发动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连接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半轴连接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减速器两侧的双万向传动装置连接方向机的横拉杆。所述半轴为弯曲式半轴。所述双万向转向机构为线形双万向节。所述前、后驱动桥上减速器的速比相同。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性能好。客、货车驱动能力强,工作可靠操作稳定,平衡性好等优点。前、后桥上分别设置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驱动连接车轮,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双万向传动装置克服角速度差,实现同速行驶,不存在前后桥、左右轮有差速现象,能很好解决转向与前进速度不受影响,全部钢性连接,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车辆的行走。在实际行驶过程中,发动机通过变速箱驱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旋转驱动减速器,减速器将旋转动力通过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驱动车轮转动。车辆拐弯时,通过方向机的横拉杆带动前桥两端的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完成同步拐弯动作。双万向节完成万向转动,消除角速度误差,保证转向的匀速性和转向性。线形双万向节和半轴构成的组合结构,传动效率100%,无动力损失。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传动轴、2减速器、3半轴、4车轮、5双万向传动装置、6横拉杆、7驱动桥。
具体实施例方式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由前桥、后桥、车轮4、传动轴1、发动机、减速器2等安装连接构成,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驱动桥7上设置减速器I,驱动桥7两端分别安装连接弯曲式半轴3、双万向传动装置5和车轮4,发动机通过传动轴I驱动连接减速器2,减速器驱动半轴3、双万向传动装置5和车轮4转动,减速器2两侧的双万向传动装置5连接方向机的横拉杆6。双万向转向机构采用线形双万向节,半轴3采用弯曲式半轴,构成双万向节和半轴组合结构,前、后驱动桥同速比,保证转向前轮角度的调节与速度不受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包括前桥、后桥、车轮、传动轴、发动机、减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前、后驱动桥上分别设置减速器,减速器两侧的驱动桥端分别设有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发动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连接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半轴连接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减速器两侧的双万向传动装置连接方向机的横拉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半轴为弯曲式半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双万向转向机构为线形双万向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前、后驱动桥上减速器的速比相同。
全文摘要
中型货车、客车四轮驱动机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前桥、后桥、车轮、传动轴、发动机、减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驱动桥上设置减速器,减速器两侧的驱动桥端分别设有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发动机通过传动轴驱动连接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半轴连接双万向传动装置和车轮,减速器两侧的双万向传动装置连接方向机的横拉杆。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前、后桥上分别设置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半轴、双万向传动装置驱动连接车轮,前桥和后桥均为驱动桥,双万向传动装置克服角速度差,实现同速行驶,不存在前后桥、左右轮有差速现象,能很好解决转向与前进速度不受影响,全部钢性连接,承载能力强,适用于复杂环境下车辆的行走。
文档编号B60K17/34GK103192705SQ20121042170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周明江, 黄继勇, 万春阳 申请人:周明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