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698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行李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ー种汽车行李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多功能车型应运而生,进入市场并被消费者所接受。车主们也喜欢为自己的爱车追加各种个性化的配置,如汽车行李架。汽车行李架的主体支撑部位主要有铝合金以及高强度塑料两种制作材料,根据尺寸大小和特点,车顶行李架可以分为单层行李架、双层行李架、澳式行李架、豪华行李架等。 汽车行李架代表了ー种生活方式,它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以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以在你出游时派上大用场。它能承载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只要车主将货物固定到位,特别是在货物上加装上行李绳网的话,可以携带更多的东西。鉴于汽车行李架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它的结构也多种多祥。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27095.4)中公开了可调式汽车行李架。它的结构包括杆体、调节支脚和固定支脚,杆体一端连接在调节支脚上,另一端连接在固定支脚上,杆体为伸縮式双层套杆结构,杆体的一端通过销轴与调节支脚旋转连接,固定支教脚上设有纵向和横向的两个接ロ,杆体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固定支脚连接。该汽车行李架可以根据不同物品的装载需要,杆体可自由调节,既可以收缩后横向安装,也可以伸长后纵向安装,适应性强。但是当车主在室外需要通过汽车行李架搭建ー个凉棚时,该行李架虽然可以旋转,可是无法向车身两侧旋转,且单侧只有ー根杆体,无法搭建凉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搭建凉棚的汽车行李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条呈长条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汽车顶盖上表面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两条支撑短杆,所述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的一端通过ー固定件相固连,上述两条支撑短杆的另ー端分别铰接上述的汽车顶盖上,在两支撑短杆的铰接处分别设有当支撑短杆旋转一定角度将其固定在汽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长条状的支撑杆平行设置在汽车顶盖上表面的两侧,用来承载大件物品。一条支撑杆分成两条支撑短杆并通过固定件连接,固定件可以保证支撑杆承载物品时的机械强度,而支撑短杆铰接在汽车顶盖上,即保证机械强度,又可以360度旋转,旋转到一定角度后,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住,用来搭建凉棚。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一齿轮和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所述的齿轮固设在上述支撑短杆的铰接端并周向转动连接在轴套上,在轴套的外周壁上设有ー当齿轮在轴套上旋转一定角度将齿轮固定在轴套上的一条形卡接件。轴套与汽车顶盖可拆卸连接,使车主可以将行李架拆卸下来,满足车主的个性化需求。齿轮固定在支撑短杆上,保证机械強度,并铰接在轴套上,能360旋转,使支撑短杆既可以向车身外侧旋转以搭建凉棚,也可以向车身内侧旋转以形成横向行李架。支撑短杆旋转到一定角度后通过轴套上的条形卡接件固定住。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条形卡接件位于轴套的轴向位置上,该条形卡接件通过ー销轴铰接在上述轴套的外壁上,条形卡接件的一端与轴套之间设有一弹簧,另一端通过ー固定齿卡接在上述齿轮的外齿上。条形卡接件的中部铰接在轴套外壁上,通过杠杆原理,利用弹簧的回复カ使固定齿卡接在齿轮外齿上。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条形卡接件为ー扁平的条形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和固 定连接在支撑短杆上的旋转轴,所述轴套周向均布有四个定位孔,所述旋转轴上径向设有一个能与上述任一定位孔相对的连接孔,上述的轴套和旋转轴通过在上述的定位孔与连接孔中穿设ー螺栓一将两者相固定。旋转轴与轴套铰接,能够360度旋转,轴套上的4个定位孔使支撑短杆能在横向和纵向位置时,其中ー个定位孔与旋转轴上的连接孔对齐形成通孔,通过螺栓一固定。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固定件包括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一支撑短杆上,另一端固连在另一支撑短杆上。连接板呈条形,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ー支撑短杆侧面上,连接板能以铰接点为圆心旋转,另一端可以卡扣在另ー跟支撑短杆侧面的卡槽内。固定件还可以有另外ー种形式,包括分别固连在两条支撑短杆相互连接端侧面的连接块,连接块上沿着支撑短杆方向分别设有螺孔,当两条支撑短杆连接时,两个连接块上的螺孔对齐形成通孔,通过螺栓ニ固定。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轴套底端设有一能通过大气压强吸附在上述汽车顶盖上的吸盘,该轴套通过上述的吸盘固连在汽车顶盖上。吸盘可以拆卸下来,即支撑杆可以拆卸,使用方便。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相连接的连接端呈一能使两条支撑短杆对称旋转的圆弧端,两圆弧端相对接并通过上述的固定件相固连。两条支撑短杆对接即可以增加支撑杆的机械强度,也更加美观,对接端端面呈圆弧面,在支撑短杆旋转吋,为支撑短杆对接端端部提供位移空间,避免卡死状況。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支撑短杆内设有一能伸出与另ー支撑短杆相连一端的伸缩杆。在支撑短杆旋转到车身侧面时,伸縮杆从对接端端面伸出,可以增加凉棚的使用面积。在上述汽车行李架中,所述的支撑短杆上分别设有一能连接挂绳的挂环。遮阳布可以连接在挂环上。现有技术相比,本底盘测功机安全防护装置有以下优点I、由干支撑杆能形成两条支撑短杆,并旋转到车身侧面,所以能搭建凉棚。2、由于汽车顶盖上两侧的支撑短杆都能旋转,所以能搭建两个凉棚。3、由于支撑短杆能够360度旋转且具有固定装置,所以既可以做凉棚,也可以形成横向行李架。4、由于两条支撑短杆对接时通过固定件固定,所以支撑杆机械强度高5、由于伸缩杆能够伸出支撑杆杆体,所以搭建的凉棚面积大。

图I是本汽车行李架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汽车行李架中采用条形卡接件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汽车行李架中采用连接板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汽车行李架中伸缩杆伸出支撑短杆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ニ中采用定位孔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中采用连接块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汽车行李架搭建成凉棚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支撑杆;11、支撑短杆;12、固定件;13、挂环;14、吸盘;15、固定装置;16、圆弧端;17、伸缩杆;21、卡槽;22、连接板;23、螺栓ニ ;24、连接块;51、齿轮;52、轴套;53、弹簧;54、条形卡接件;55、固定齿;56、螺栓ー ;57、定位孔;58、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条呈长条状的支撑杆1,支撑杆I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汽车顶盖上表面的两侧,用来承载大件物品,支撑杆I包括两条支撑短杆11,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11的一端通过ー固定件12相固连,以增加支撑杆承载物品时的机械强度,两条支撑短杆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汽车顶盖上,能够以铰接点为圆心360度旋转,在两支撑短杆11的铰接处分别设有当支撑短杆11旋转一定角度将其固定在汽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15,通过该固定装置15可以增加支撑短杆11旋转到该位置时的机械强度。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15包括ー齿轮51和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52,轴套52是通过底端设有的一个能通过大气压强吸附在汽车顶盖上的吸盘14来连接的,由于吸盘14可以拆卸下来,即支撑杆I可以拆卸,使用方便。齿轮51固设在上述支撑短杆11的铰接端并周向转动连接在轴套52上,能360旋转,使支撑短杆11既可以向车身外侧旋转以搭建凉棚,也可以向车身内侧旋转以形成横向行李架。在轴套52的外周壁上设有一当齿轮51在轴套52上旋转一定角度将齿轮51固定在轴套52上的一条形卡接件54。条形卡接件54为ー扁平的条形杆,位于轴套52的轴向位置上,该条形卡接件54通过ー销轴铰接在上述轴套52的外壁上,条形卡接件54的一端与轴套52之间设有ー弹簧53,另ー端通过ー固定齿55卡接在上述齿轮51的外齿上。扁平的条形卡接件54通过杠杆原理,利用弹簧53的回复カ使固定齿55卡接在齿轮51外齿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固定件12如图3所示,包括一块呈条形的连接板22,连接板22的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一支撑短杆11侧面上,连接板22能以铰接点为圆心旋转,另ー根支撑短杆11侧面设有一个卡槽21,连接板22的另一端可以卡扣在卡槽21内。如图4所示,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11相连接的连接端呈一能使两条支撑短杆11对称旋转的圆弧端16,两圆弧端16相对接并通过上述的固定件12相固连。两条支撑短杆11对接即可以增加支撑杆I的机械强度,也更加美观,对接端端面呈圆弧面,在支撑短杆旋转时,为支撑短杆11对接端端部提供位移空间,避免卡死状況。支撑短杆11内设有一能伸出与另ー支撑短杆11相连一端的伸缩杆17。在支撑短杆11旋转到车身侧面时,伸缩杆17从对接端端面伸出,可以增加凉棚的使用面积。支撑短杆11和伸缩杆17上分别设有一能连接挂绳的挂环13,遮阳布可以连接在挂环13上。当车主需要使用凉棚时,手动旋转连接板22,使连接板22脱离卡槽21,一只手按住条形卡接件54设有弹簧53的一端外表面,另ー只手握住支撑短杆11向车身外侧旋转到需要的位置并使条形卡接件54的固定齿55与齿轮51的ー个齿槽对齐,松开条形卡接件54,使固定齿55与齿槽啮合。手动将支撑短杆11杆体内的伸缩杆17拉出到需要的长度,然后将遮阳布系到挂环13上,凉棚搭建完毕。如果需要使用横向行李架吋,以同样的过程使支撑短杆11向车身内侧旋转,当汽车顶盖两侧同一端的支撑短杆11对齐后,旋转连接板22,使连接板22的一端卡扣在卡槽21内。实施例ニ 该汽车行李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5所示,本汽车行李架的固定装置15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52和固定连接在支撑短杆11上的旋转轴58,旋转轴58铰接在轴套52上井能周向转动,轴套52周向均布有四个定位孔57,使支撑短杆11能够在横向和纵向四个位置固定,旋转轴58上径向设有一个能与上述任一定位孔57相对的连接孔,轴套52和旋转轴58通过在上述的定位孔57与连接孔中穿设ー螺栓ー 56将两者相固定。支撑短杆11旋转到需要位置并使连接孔与ー个定位孔57对齐形成通孔,通过螺栓一 56固定。当车主需要使用凉棚时,其他操作过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在旋转支撑短杆11之前,先手动将轴套52上的螺栓ー 56拧下,待支撑短杆11旋转到需要位置后,使定位孔57与连接孔对齐,再将螺栓一 56拧入定位孔57与连接孔形成的通孔。需要使用横向行李架时,只是支撑短杆11的旋转方向不同,其他操作过程相同。实施例三该汽车行李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如图6所示,本汽车行李架的固定件12包括分别固连在两条支撑短杆11相互连接端侧面的连接块24,连接块24上沿着支撑短杆11方向分别设有螺孔,当两条支撑短杆11连接时,两个连接块24上的螺孔对齐形成通孔,通过螺栓ニ 23固定。当车主需要使用凉棚时,其他操作过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在使用前需先将连接块24中的螺栓ニ 23拧下,同样如需使用横向行李架时,待支撑短杆11旋转到位并使两个连接块24上的螺孔对齐形成通孔,然后将螺栓ニ 23拧进该通孔中。实施例四该汽车行李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汽车行李架的固定装置15采用实施例ニ中的结构,而固定件12采用实施例三中的结构。因此车主使用凉棚时需分别拧下连接块24的螺栓ニ 23以及轴套52上的螺栓ー 56,待支撑短杆11旋转到位后再拧上轴套52上的螺栓ー 56。使用横向行李架时,待支撑短杆11旋转到位后,连接块24的螺栓ニ 23与轴套52上的螺栓ー 56都需要拧上。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支撑杆I、支撑短杆11、固定件12、挂环13、吸盘14、固定装置15、圆弧端16、伸缩杆17、卡槽21、连接板22、螺栓ニ 23、连接块24、齿轮51、轴套52、弹簧53、条形卡接件54、固定齿55、螺栓ー 56、定位孔57、旋转轴5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
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行李架,包括两条呈长条状的支撑杆(I),所述支撑杆(I)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汽车顶盖上表面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I)包括两条支撑短杆(11),所述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11)的一端通过ー固定件(12)相固连,上述两条支撑短杆(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上述的汽车顶盖上,在两支撑短杆(11)的铰接处分别设有当支撑短杆(11)旋转一定角度将其固定在汽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1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15)包括ー齿轮(51)和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52),所述的齿轮(51)固设在上述支撑短杆(11)的铰接端并周向转动连接在轴套(52)上,在轴套(52)的外周壁上设有ー当齿轮(51)在轴套(52)上旋转一定角度将齿轮(51)固定在轴套(52)上的一条形卡接件(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卡接件(54)位于轴套(52)的轴向位置上,该条形卡接件(54)通过ー销轴铰接在上述轴套(52)的外壁上,条形卡接件(54)的一端与轴套(52)之间设有ー弹簧(53),另一端通过ー固定齿(55)卡接在上述齿轮(51)的外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条形卡接件(54)为ー扁平的条形杆。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15)包括可拆卸连接在汽车顶盖上的轴套(52)和固定连接在支撑短杆(11)上的旋转轴(58),所述轴套(52)周向均布有四个定位孔(57),所述旋转轴(58)上径向设有一个能与上述任一定位孔(57)相対的连接孔,上述的轴套(52)和旋转轴(58)通过在上述的定位孔(57)与连接孔中穿设ー螺栓将两者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件(12)包括ー块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的一端铰接在一支撑短杆(11)上,另一端固连在另一支撑短杆(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套(52)底端设有一能通过大气压强吸附在上述汽车顶盖上的吸盘(14),该轴套(52)通过上述的吸盘(14)固连在汽车顶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干,所述的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11)相连接的连接端呈一能使两条支撑短杆(11)对称旋转的圆弧端(16),两圆弧端(16)相对接并通过上述的固定件(12)相固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短杆(11)内设有一能伸出与另ー支撑短杆(11)相连一端的伸缩杆(1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短杆(11)上分别设有一能连接挂绳的挂环(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行李架,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行李架可以旋转,但是不能搭建凉棚的问题。本汽车行李架,包括两条呈长条状的支撑杆,支撑杆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汽车顶盖上表面的两侧,支撑杆包括两条支撑短杆,汽车顶盖上表面单侧的两条支撑短杆的一端通过一固定件相固连,两条支撑短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上述的汽车顶盖上,在两支撑短杆的铰接处分别设有当支撑短杆旋转一定角度将其固定在汽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本汽车行李架能形成两条支撑短杆并旋转到车身一侧,从而可以搭建凉棚。
文档编号B60R9/045GK202448868SQ20122001761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乐志国, 刘宗巍, 姜凤春, 赵福全, 郑昊霖, 陈迪锋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