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853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客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具体讲是一种客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客车座椅的后背比较硬,特别是后背的顶部,当乘客的后脑靠在后背的顶部时,时间一长,后脑袋易感觉发酸、疼痛,如遇客车稍微颠簸一下,甚至有可能出现磕痛后脑袋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乘客靠在椅背的顶部时,使后脑袋感觉舒适、不易疼痛的客车座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客车座椅,它包括椅背,所述的椅背顶部设有与乘客后脑袋大小相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柔性软垫。所述的凹槽位于椅背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柔性软垫为硅胶垫,所述的硅胶垫的厚度为I 3mm。所述的硅胶垫粘覆在凹槽的内壁上。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的椅背顶 部设有与乘客后脑袋大小相配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内壁上设有柔性软垫,这样当乘客的后脑袋靠在椅背顶部的凹槽内时,乘客的后脑袋则可碰触到较软的柔性软垫,该柔性软垫的设置可避免乘客的后脑袋直接碰触到凹槽较硬的内壁,使乘客的后脑袋不易感觉发酸、疼痛,且在客车的颠簸过程中,柔性软垫可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后脑袋的碰撞力度,不易使后脑袋被德痛。作为改进,所述的凹槽位于椅背顶部的中间位置,更便于乘客将脑袋靠在该凹槽内。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柔性软垫为硅胶垫,所述的硅胶垫的厚度为I 3mm,硅胶垫柔软,缓冲力度大。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硅胶垫粘覆在凹槽的内壁上,粘接牢固,不易脱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座椅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椅背,2、凹槽,3、柔性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客车座椅,它包括椅背1,所述的椅背I顶部设有与乘客脑袋大小相配的凹槽2。[00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2位于椅背I顶部的中间位置。另外,为使更易乘客的脑袋靠在凹槽2内,凹槽与椅背I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软垫3粘覆在凹槽2的内壁上。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的柔性软垫3为硅胶垫,所述的硅 胶垫的厚度为
丄 3mm。
权利要求1.一种客车座椅,它包括椅背(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I)顶部设有与乘客后脑袋大小相配的凹槽(2),所述的凹槽(2)的内壁上设有柔性软垫(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2)位于椅背(I)顶部的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软垫(3)为硅胶垫,所述的娃胶垫的厚度为I 3mm。
4.根据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软垫(3)粘覆在凹槽(2)的内壁上。
专利摘要一种客车座椅,它包括椅背(1),所述的椅背(1)顶部设有与乘客后脑袋大小相配的凹槽(2),所述的凹槽(2)的内壁上设有柔性软垫(3)。本实用新型的客车座椅可方便乘客的后脑袋依靠在凹槽内,且柔性软垫的设置可使乘客的后脑袋不易感觉发酸、疼痛。
文档编号B60N2/44GK202518130SQ20122009377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
发明者彭巧辉 申请人:彭巧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