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7865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轮胎。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慢速车辆使用,其轮胎的胎体设计一般趋向轻量、舒适的特性,因此,现行绝大多数的自行车轮胎胎体为一层帘纱,并卷到胎冠部位,帘纱外侧设置胎面胶的结构。采用该结构的轮胎,胎体较薄,安全性不足,实际使用时胎体帘纱极易被外物破坏,致使轮胎过早报废,无法使用。为了避免轮胎被外物破坏,一般现有的防刺自行车轮胎在胎面胶与帘纱层间设置防刺层。一种常用的防刺自行车轮胎结构如图I所示,在胎冠10’部位胎面胶与帘纱层20’间增加一层防刺层50’,但此结构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到胎冠10’,无法兼顾到两侧胎边30’。因此,业界逐渐出现了在整个胎体设置防刺层的设计。请参看图2,该结构的防刺层50”由一侧胎边30”在胎面胶与帘纱层20”间延伸到另一侧胎边30”,使胎 冠10”及两侧胎边30”同时具有防止外物穿刺的作用,达到轮胎全面防刺功效又增加胎体强度,确实具有进步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若干缺陷,分析如下(1)、由于防刺层50”的两端分别贴合在胎体两侧的胎唇40”,即防刺层50” 一体包覆住整个胎体,防刺层50”不易伸张致使轮胎胎体太硬,弹性不足,影响骑行时的滚动阻力及舒适性能;(2)、该结构或许可以抵挡较小的外物,但遇到较大、较长的尖锐物时,与地面接触的胎冠10”部分防刺层50”还是有可能被刺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具有加强胎面防刺性能,同时兼顾胎边的保护和保持舒适性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在胎面胶与帘纱层间设有防刺层;两侧的胎边各设一个防刺层,每一防刺层在本侧胎边的端头位于轮胎安全线至胎唇之间、另一端覆盖在胎冠部且与另一侧防刺层在胎冠的部分在胎冠中心处对称重叠。自行车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其接地面积主要在胎冠中心处,因此胎冠被破坏的机率高。本实用新型防刺自行车轮胎在轮胎的胎面胶与帘纱层间设置两层防刺层,两层防刺材料的一端在胎冠对称重叠,另一端向胎唇部延伸。两层防刺层交叠设置在轮胎胎冠中心处,加强保护轮胎最容易被穿刺的部位,该结构提升了胎冠防刺性能。同时交叠结构伸张性能较好,不会使胎体过于僵硬,而又不影响轮胎弹性及前进时的舒适性。另一方面,轮胎的胎边在充气后会膨胀,在比较复杂的路况中亦是容易被刮损的部位。两层防刺层另一端延伸覆盖胎边,两层防刺层又可分别保护胎边耐刮损。如此设置,不仅增加胎边强度,提升耐切割性能。所述两个防刺层在胎冠中心处的交叠宽度为胎面宽度的30%_80% ;优选为胎面宽度的40%_70%。若交叠宽度设置过小,无法达到保护胎冠的作用,实用性不佳;若交叠宽度设置过大,则使胎面刚性太强会导致舒适性降低,且轮胎会增加太多的重量。[0007]所述每一防刺层在本侧胎边的端头至胎唇之间的高度等于或小于胎边高度的30%。若防刺层该端延伸太短即设置太高,容易在走行时因曲饶变形而与胎体帘纱剥离,造成破坏。防刺层该端过于靠近胎唇,则该防刺层不易伸张致使轮胎胎体太硬,弹性不足,影响骑行时的滚动阻力及舒适性能。本实用新型防刺自行车轮胎,两层防刺层的一端分别交叠设置在轮胎胎冠中心处,加强保护轮胎最容易被穿刺的部位。两层防刺层的另一端向胎唇部延伸又可分别保护胎边耐刮损。该结构提升胎冠防刺性能,保护胎边耐刮损,同时交叠结构伸张性能较好,而又不影响轮胎弹性及前进时的舒适性。另一方面,不仅增加胎边强度,提升耐切割性能。下表所示为通过将图I、图2两种现有防刺自行车轮胎结构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防刺自行车轮胎进行试验、比较所得的结果。其中,采用指标值作为评价基准,数值越大,性能越好。
权利要求1.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在胎面胶与帘纱层间设有防刺层;其特征在于两侧的胎边各设一个防刺层,每一防刺层在本侧胎边的端头位于轮胎安全线至胎唇之间、另一端覆盖在胎冠部且与另一侧防刺层在胎冠的部分在胎冠中心处对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防刺层在胎冠中心处的交叠宽度为胎面宽度的3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防刺层在胎冠中心处的交叠宽度为胎面宽度的40%-70%。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防刺层在本侧胎边的端头至胎唇之间的高度等于或小于胎边高度的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刺自行车轮胎,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它在胎面胶与帘纱层间设有防刺层;两侧的胎边各设一个防刺层,每一防刺层在本侧胎边的端头位于轮胎安全线至胎唇之间、另一端覆盖在胎冠部且与另一侧防刺层在胎冠的部分在胎冠中心处对称重叠。它具有加强胎面防刺性能,同时兼顾胎边的保护和保持舒适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B60C9/02GK202703140SQ20122031732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8日
发明者陈秀雄 申请人: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