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54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结构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荧光粉在受到自然光、日光灯光、紫外光等照射后,把光能储存起来,在停止光照射后,再缓慢地以可见光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处,仍能看到发光,持续时间长达几小时至十几小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利用荧光粉长时间发光的特性,制成弱照明光源,把这种材料涂在航空仪表、钟表、窗户、机器上各种开关标志、门的把手等处,也可用各种透光塑料一起压制成各种符号、部件、用品(如电源开关、插座、钓鱼钩等)。这些发光部件经光照射后, 夜间或意外停电时它仍在持续发光,使人们可辨别周围方向,为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把夜光材料超细粒子掺入纺织品中,使颜色更鲜艳,小孩子穿上有夜光的纺织品,可减少交通事故。汽车内饰零部件通常采用在零件背面放置灯的方式来实现指示功能。这种方式需要在每个零件背面放置线路板和灯,成本高,设计复杂。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式实现—种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包括零部件主体,在零部件主体表面设置有吸收光线后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荧光材料层为印刷于零部件主体表面或粘贴于零部件主体表面的牢固贴合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内饰零部件发光结构可完全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线路板以及灯的方式发光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该汽车内饰零部件无需电源,不存在灯损坏而无法发光的现象,指示稳定可靠,并且该类汽车内饰零部件结构简洁,制作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揭示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是针对现有汽车内饰零部件采用电源供电、LED灯发光所存在缺陷而提出的改进方案,该方案无需使用电源,节能环保,制作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也很低。如附图I所示。具体而言,本方案设计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包括零部件主体1,在零部件主体I表面设置有吸收光线后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2,该荧光材料层2为印刷于零部件主体I表面或粘贴于零部件主体I表面的牢固贴合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汽车内饰零部件可以是汽车仪表板、汽车内部的按钮、汽车内部的旋钮、汽车内部的装饰条以及汽车内部的把手等零部件。本实施例中附图I中即为汽车内部的按钮。因各内饰零部件实现的结构原理均与附图I中一致,在此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包括零部件主体(I),其特征在于,在零部件主体表面设置有吸收光线后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2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材料层为印刷于零部件主体表面或粘贴于零部件主体表面的牢固贴合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内饰零部件表面发光结构,包括零部件主体,在零部件主体表面设置有吸收光线后能发出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内饰零部件发光结构可完全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线路板以及灯的方式发光的汽车内饰零部件,该汽车内饰零部件无需电源,不存在灯损坏而无法发光的现象,指示稳定可靠,并且该类汽车内饰零部件结构简洁,制作更加简单,成本也更低。
文档编号B60R13/00GK202782979SQ20122039024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杨育军, 孟祥玮, 高军 申请人: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