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35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LED日间行车灯安装在车身前部的白天行驶灯,是使车辆在白天行驶时制造信号更容易被他人尽早发现自己的灯具。它的功效不是为了使驾驶员能看清路面,而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有一辆车开过来了。因此这种灯具不是照明灯,而是一种信号灯。固然,加装了白天行驶灯可使汽车看起来更酷,更炫,但白天行驶灯的最大功效,不在于美观,而是提供车辆的被辨识性。2011年前欧洲强制实施机动车日行灯,LED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于汽车。但是,现有汽车各种灯具(含日间行车灯)之间没有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各个灯具自动控制,如日间行车信号指示、转向、装饰于一体的多功能灯之间的自动控制。未能满足人性化的设计和驾驶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汽车各种灯具(含日间行车灯)之间没有相应的控制系统实现各个灯具自动控制,未能满足人性化的设计和驾驶需求。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I)、车辆点烟器插座(2)以及接收/功能控制盒(4),无线信号发射器(I)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无线信号发射器(I)在车辆处于ACC及以上状态时向接收/功能控制盒(4)发送开灯信号,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信号线连接和控制汽车各个灯具。进一步,还包括一光学传感器(5),所述光学传感器(5)收集光强度并将光强度信号发送至所述接收/功能控制盒(4),所述接收/功能控制盒(4)根据光强度信号或光强度信号的变化控制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关闭或不同颜色LED灯的开
启O进一步,光学传感器(5)设置在车辆前脸任意透光的栅格位置。进一步,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中设置的不同颜色的LED灯至少包含白灯、彩灯以及黄灯。进一步,所述接收/功能控制盒⑷还通过信号线分别与车辆右转向灯(9)和车辆左转向灯(10)连接,所述接收/功能控制盒(4)根据车辆右转向灯和/或车辆左转向灯亮灯信号相应控制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或日间行车右灯体(7)。进一步,接收/功能控制盒⑷左、右各有两组输出接口,两组输出接口分别提供车前灯和车后灯的扩展安装。进一步,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车辆蓄电池(3)直接供电。[0013]该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由于无线信号发射器在车辆处于ACC及以上状态时向接收/功能控制盒发送开灯信号,因而可以自动开启各个灯具电源,在处于ACC及以下状态时就自动关闭各个灯具。(2)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光学传感器,因而可以感知白天或夜晚的光强度自动点亮日间行车灯体中不同颜色的LED灯。(3)本实用新型由于接收/功能控制盒可以根据车辆右转向灯和/或车辆左转向灯亮灯信号相应控制日间行车左灯体和/或日间行车右灯体,因而可以实现日间行车灯与转向灯同步,甚至在转向灯双闪警示时,日间行车灯快闪警示,达到警示危险目的。(4)本实用新型光学传感器如果感受是夜间,则车辆熄火后;接收/功能控制盒指令日间行车左灯体和日间行车右灯体的彩灯熄灭,日间行车左灯体和日间行车右灯体的白灯点亮,并维持15-30秒之间自动熄灭,方便乘员下车照明回家的路口。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件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无线信号发射器;2_车辆点烟器插座;3_车辆蓄电池;4_接收/功能控制盒;5-光学传感器;6-日间行车左灯体;7-日间行车右灯体;8_接收天线;9_车辆右转向灯;10-车辆左转向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1、车辆点烟器插座2以及接收/功能控制盒4,无线信号发射器I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接收/功能控制盒4上设有接收天线8,无线信号发射器I与接收/功能控制盒4之间通过无线信号发送指令,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信号线连接和控制汽车各个灯具。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车辆蓄电池3直接供电。其工作方式如下1.1、自动开启和关闭灯具;本实用新型利用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的无线信号发射器1,向接收/功能控制盒4发送是否开灯信号。如果此时车辆处于ACC及以上状态,发射器I即得电并发送开灯信号,接收/功能控制盒4收到发射器I开灯信号,即点亮车辆的灯具(如日间行车灯或其他装饰灯等);如果车辆处于LOCK或泊车状态,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的无线信号发射器I失电,不能发送任何信号,接收/功能控制盒4将接收不到发射器I的信号而指令车辆灯具(如日间行车灯或其他装饰灯等)关闭。1. 2、白天自动白光作为日间行车灯,夜间自动切换成彩灯作为装饰灯;光学传感器5收集当前光强度,接收/功能控制盒4根据光强数据,如果是白天,将对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白灯输送电压,白灯点亮;如是夜间,接收/功能控制盒4将对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彩灯输送电压,彩灯点亮。从而完成日间行车灯和夜间装饰灯的自动切换。1. 3、夜间会车自动示宽;根据上述1. 2原理,夜间为日间行车灯的彩灯点亮,如果遇到对方来车,光学传感器5将感受到对方车灯的照射强度以及强度突然的变化,当光强达到起控点时,接收/功能控制盒4对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白灯输送电压,白灯在会车期间点亮。[0031 ] 当车辆会车结束时,光学传感器5感受光强变弱,接收/功能控制盒4对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彩灯输送电压,即示宽结束。1. 4、同步转向,转向时自动亮黄灯;车辆右转向灯9和车辆左转向灯10的信号线向接收/功能控制盒4提供转向信号。如果接入车辆右转向灯9有信号,则接收/功能控制盒4指令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黄灯点亮,其点亮频率与车辆转向灯同步。如果接入车辆左转向灯10输出信号到接收/功能控制盒4,原理相同。1. 5、双闪警示时快速闪烁;当车辆处于双闪示警危险状态时,接入车辆右转向灯9和接入车辆左转向灯10同时向接收/功能控制盒4提供信号,接收/功能控制盒4分向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白灯输出快速断续的电压,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灯交替快速闪烁,达到警示危险目的。1. 6、夜间“伴我回家”功能(即熄火后延迟关闭白灯);光学传感器5如果感受是白天,则车辆熄火后;接收/功能控制盒4关闭所有灯光。光学传感器5如果感受是夜间,则车辆熄火后;接收/功能控制盒4指令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彩灯熄灭,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的白灯点亮,并维持15-30秒之间自动熄灭,方便乘员下车照明回家的路口。1. 7具备前灯和后灯扩展。接收/功能控制盒4左、右各有两组输出接口,分别可以提供车前灯的车后灯的扩
展安装。如图2所示,光学传感器5设置在车辆前脸任意透光的栅格位置,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设置在车子的前脸左右。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I)、车辆点烟器插座(2)以及接收/功能控制盒(4),其特征在于无线信号发射器(I)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信号线连接和控制汽车各个灯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光学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光学传感器(5)设置在车辆前脸任意透光的栅格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日间行车左灯体(6)和日间行车右灯体(7)中设置的不同颜色的LED灯至少包含白灯、彩灯以及黄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 功能控制盒(4)还通过信号线分别与车辆右转向灯(9)和车辆左转向灯(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功能控制盒(4)左、右各有两组输出接口,两组输出接口分别提供车前灯和车后灯的扩展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车辆蓄电池(3)直接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车辆蓄电池(3)直接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启和关闭汽车灯具的控制系统,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1)、车辆点烟器插座(2)以及接收/功能控制盒(4),无线信号发射器(1)插在车辆点烟器插座(2)上,无线信号发射器(1)在车辆处于ACC及以上状态时向接收/功能控制盒(4)发送开灯信号,接收/功能控制盒(4)通过信号线连接和控制汽车相应灯具。本实用新型由于无线信号发射器在车辆处于ACC及以上状态时向接收/功能控制盒发送开灯信号,因而可以自动开启相应灯具电源,在处于ACC及以下状态时就自动关闭各个灯具。
文档编号B60Q1/26GK202863246SQ201220452220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余登健 申请人:余登健, 陈彩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