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5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套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手套箱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板零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套箱。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仪表板手套箱作为仪表板的一部分,它的储物功能、使用寿命和周边零件的间隙大小直接影响到顾客感受和仪表板整体的外观。对于两点锁式手套箱,参照图I所示,为了防止锁舌3运动将手套箱I 限位结构磨损,通常将锁舌限位处安装一个锁舌限位圈2并采用较硬耐磨材料,该锁舌限位圈2与锁舌3之间存在间隙,以保证锁舌3的正常滑动,但正是该间隙的存在,导致该处在行车或者开启手套箱过程中锁舌3与锁舌限位圈2磕碰形成异响,影响车辆的舒适度。实用新型内容[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消除汽车手套箱锁舌与锁舌限位圈之间磕碰产生的异响。[0005](二)技术方案[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套箱,其包括锁舌和供锁舌穿过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周边设置有锁舌限位圈,所述锁舌限位圈上设置有位于锁舌限位圈和锁舌之间且倾斜的弹性片。[0007]其中,所述弹性片具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锁舌限位圈与锁舌相对的表面上。[0008]其中,所述弹性片一端固定在所述手套箱内部,另一端朝向所述手套箱外部及所述锁舌表面倾斜。[0009]其中,所述弹性片由塑料制成。[0010](三)有益效果[0011]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套箱,通过在锁舌限位圈上设置弹性片,使弹性片位于锁舌和锁舌限位圈之间,依靠弹性片的变形消除锁舌与锁舌限位圈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防止异响的产生;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0012]图I是现有技术中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套箱锁舌限位圈的结构示意图。[0015]其中,I :手套箱;2 :锁舌限位圈;3 :锁舌;4 :弹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7]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手套箱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示,所述手套箱I包括锁舌3和供锁舌3穿过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周边设置有锁舌限位圈2,所述锁舌限位圈2上设置有位于锁舌限位圈2和锁舌3之间且倾斜的弹性片4,弹性片4能够依靠自身的弹力弥补锁舌3和锁舌限位圈2之间的间隙,避免锁舌3和锁舌限位圈2之间因磕碰而产生异响, 并且因弹性片4具有弹力,它也不会影响锁舌3在锁舌限位圈2中的正常滑动。[0018]参照图3所示,为锁舌限位圈2的结构示意图,锁舌限位圈2上的弹性片4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锁舌限位圈2与锁舌3相对的表面上。为了保证弹性片4不会对锁舌3的滑动带来不良影响,优选所述弹性片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手套箱I内部,即锁舌限位圈2朝向手套箱I内部的端部上,另一端朝向所述手套箱I外部及所述锁舌3表面倾斜。[0019]因弹性片4倾斜设置,所以其能够产生相应的弹力,其制作材料就没有特殊的局限性,可以为塑料。[0020]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舌限位圈上设置弹性片,使弹性片位于锁舌和锁舌限位圈之间,依靠弹性片的变形消除锁舌与锁舌限位圈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防止异响的产生;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可靠。[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手套箱,其包括锁舌(3)和供锁舌(3)穿过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周边设置有锁舌限位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限位圈(2)上设置有位于锁舌限位圈(2)和锁舌(3 )之间且倾斜的弹性片(4 )。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具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锁舌限位圈(2 )与锁舌(3 )相对的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一端固定在所述手套箱内部,另一端朝向所述手套箱外部及所述锁舌(3 )表面倾斜。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套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由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板零部件,公开了一种手套箱,所述手套箱包括锁舌和供锁舌穿过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周边设置有锁舌限位圈,所述锁舌限位圈上设置有位于锁舌限位圈和锁舌之间且倾斜的弹性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舌限位圈上设置弹性片,使弹性片位于锁舌和锁舌限位圈之间,依靠弹性片的变形消除锁舌与锁舌限位圈之间的间隙,可有效防止异响的产生;整体结构简单,使用可靠。
文档编号B60R7/06GK202806589SQ2012204600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0日
发明者阚长海, 陶冶, 李维增, 孙健强, 张志亮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