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60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及车辆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及车辆,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汽车的换档手柄总成功能单一,只能用来换挡操作;而通常在普通轿车中 没有救生锤,当遇到突发大雨积水没车等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和乘客难以从车内破窗逃生。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其将救生锤集成在换挡手柄杆 上,在紧急情况下可卸下来,用于从车内破窗逃生,在不增加随车工具和汽车零部件的情况 下,解决了从车内破窗逃生问题。[000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包括[0006]换挡操纵器;[0007]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柄使用的换挡手柄杆,其下端与所述换挡操纵器可拆卸地连 接;[0008]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使用的换挡手球,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 端,其一侧设置有金属尖头。[0009]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手球包括[0010]换挡手球壳;和,[0011]设置于所述换挡手球壳内部的金属芯体,所述金属芯体一侧设有所述金属尖头, 且所述换挡手球壳在与所述金属尖头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金属尖头自所述穿孔穿 出所述换挡手球壳外。[0012]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下端与所述换挡操纵器采用螺纹连接。[0013]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与所述换挡手球采用螺纹连接。[0014]进一步的,所述换挡手柄杆下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换挡操纵器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 螺纹结构;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换挡手球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结 构;且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的拧紧方向相反。[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具有上述换挡手柄总成的车辆。[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0017]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是将救生锤与换挡手柄总成集成在一起,在发生紧急 情况时,换挡手柄杆连同换挡手球可方便地从换挡操纵器上拆卸下来,换挡手柄杆作为救 生锤的锤柄,而换挡手球具有金属尖头,可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从而换挡手柄杆与换挡手球 共同作为救生锤使用,在不增加随车工具和汽车零部件、不影响换挡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了 从车内破窗逃生的问题。


[0018]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的换挡手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其包括[0022]换挡操纵器100 ;[0023]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柄使用的换挡手柄杆200,其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可拆卸 地连接;以及,[0024]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使用的换挡手球300,可拆卸地连接在换挡手柄杆200的 上端,其一侧设置有金属尖头301。[0025]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是将救生锤与换挡手柄总成集成在一起,在发生紧急 情况时,换挡手柄杆200连同换挡手球300可方便地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卸下来,换挡手 柄杆200作为救生锤的锤柄,而换挡手球300具有金属尖头301,可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从 而换挡手柄杆200与换挡手球300共同作为救生锤使用,在不增加随车工具和汽车零部件、 不影响换挡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了从车内破窗逃生的问题。[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换挡手球300包括[0027]换挡手球壳302;和,[0028]设置于换挡手球壳302内部的、带有金属尖头301的金属芯体303,且换挡手球壳 302在与金属尖头301相对应位直开设有芽孔,金属尖头301自芽孔芽出换挡手球壳302 外。采用金属芯体303的换挡手球较重,更方便作为锤头破窗使用。金属尖头301的位置 可在换挡手球300的前面或左侧,不影响换挡手感、不影响档位标示。[0029]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方便地将换挡手柄杆200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 卸下来,换挡手柄杆200的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0030]为了在将换挡手柄杆200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卸下来时,保证换挡手柄球与换 挡手柄杆200不转动,即换挡手柄球不会从换挡手柄杆200上松动脱落,本实施例中,优选 的,换挡手柄球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设计为正螺纹。而换挡手 柄上端与换挡手球300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设计为与第一螺纹结构拧紧方向相反的 反螺纹(相应地,换挡手球300上设计正螺纹,以与第二螺纹结构配合),或者,换挡手柄上端 与换挡手球300之间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接等方式。[0031]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换挡手柄杆200与换挡操纵器100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 接方式,比如卡接等方式。[0032]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可以用于所有带换挡手柄总成的车辆,包括自动挡和 手动挡车型。[00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换挡手柄总成,该换挡手柄总成包括[0034]换挡操纵器100 ;[0035]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柄使用的换挡手柄杆200,其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可拆卸地连接;以及,[0036]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使用的换挡手球300,可拆卸地连接在换挡手柄杆200的 上端,其一侧设置有金属尖头301。[0037]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将救生锤与换挡手柄总成集成在一起,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换挡手柄杆200连同换挡手球300可方便地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卸下来,换挡手柄杆200 作为救生锤的锤柄,而换挡手球300具有金属尖头301,可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从而换挡手 柄杆200与换挡手球300共同作为救生锤使用,在不增加随车工具和汽车零部件、不影响换 挡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了从车内破窗逃生的问题。[003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换挡手球300包括[0039]换挡手球壳302;和,[0040]设置于换挡手球壳302内部的金属芯体303,金属芯体303 —侧设有金属尖头 301,且换挡手球壳302在与金属尖头301相对应位直开设有芽孔,金属尖头301自芽孔芽 出换挡手球壳302外。金属尖头301的位置可在换挡手柄球前面或左侧,不影响换挡手感、 不影响档位标示。[0041]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为了方便地将换挡手柄杆200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 卸下来,换挡手柄杆200的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0042]为了在将换挡手柄杆200从换挡操纵器100上拆卸下来时,保证换挡手柄球与换 挡手柄杆200不转动,即换挡手柄球不会从换挡手柄杆200上松动脱落,本实施例中,优选 的,换挡手柄球下端与换挡操纵器100进行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设计为正螺纹。而换挡手 柄上端与换挡手球300进行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设计为与第一螺纹结构拧紧方向相反的 反螺纹(相应地,换挡手球300上设计正螺纹,以与第二螺纹结构配合),或者,换挡手柄上端 与换挡手球300之间采用其他可拆卸连接方式,如卡接等方式。[0043]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换挡手柄杆200与换挡操纵器100也可以采用其他可拆卸连 接方式,比如卡接等方式。[0044]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换挡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挡操纵器; 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柄使用的换挡手柄杆,其下端与所述换挡操纵器可拆卸地连接;以及, 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使用的换挡手球,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其一侧设置有金属尖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球包括 换挡手球壳;和, 设置于所述换挡手球壳内部的金属芯体,所述金属芯体一侧设有所述金属尖头,且所述换挡手球壳在与所述金属尖头相对应位置开设有穿孔,所述金属尖头自所述穿孔穿出所述换挡手球壳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挡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下端与所述换挡操纵器采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挡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与所述换挡手球采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挡手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手柄杆下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换挡操纵器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螺纹结构; 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具有用于与所述换挡手球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结构; 且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的拧紧方向相反。
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换挡手柄总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手柄总成以及车辆,所述换挡手柄总成包括换挡操纵器;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柄使用的换挡手柄杆,其下端与所述换挡操纵器可拆卸地连接;用于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使用的换挡手球,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换挡手柄杆的上端,其一侧设置有金属尖头。本实用新型的换挡手柄总成是将救生锤与换挡手柄总成集成在一起,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换挡手柄杆连同换挡手球可方便地从换挡操纵器上拆卸下来,换挡手柄杆作为救生锤的锤柄,而换挡手球具有金属尖头,可作为救生锤的锤头,从而换挡手柄杆与换挡手球共同作为救生锤使用,在不增加随车工具和汽车零部件、不影响换挡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了从车内破窗逃生的问题。
文档编号B60R21/02GK202834025SQ2012204627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丛玉利, 郑素云, 褚笑天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