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75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一段铁路运输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的轨道电路,属信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电路是以一段铁路线路的钢轨为导体构成的电路,用于自动、连续检测这段线路是否被机车车辆占用。传统轨道电路的结构如


图1所示,它包括两端设置有钢轨绝缘的两根钢轨及通过钢轨相连接的送电和受电设备,在
图1中,送电电池BI和限流电阻R构成送电设备,信号灯电池B2、继电器GJ、红灯Lr和绿灯Lg构成受电设备。当轨道电路区段无车时,电流从送电电池BI经由限流电阻R和钢轨6流经继电器GJ的控制线圈,使继电器GJ励磁吸起,其常开触点闭合,点亮绿灯Lg,表示该线路区段空闲。当有列车驶入该区段时,列车车轴将继电器GJ的控制线圈短路,于是继电器GJ的衔铁落下,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点亮红灯Lr,表示该线路有车。但在粉尘污染严重或作业量少的区域,常常因钢轨积尘或生锈导致列车车轴与钢轨接触不良,造成轨道电路灵敏度下降,不能可靠检测铁路运输线路的占用情况,致使电气集中设备的联锁功能失效,操纵台显示失真,进而给接发列车和调车作业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彻底消除因车轴与钢轨接触不良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威胁。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它包括两端设置有钢轨绝缘的两根钢轨、通过两根钢轨相连接的送电设备和受电设备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根钢轨内侧且与钢轨平行的两根接触轨,所述钢轨通过垫板固定在铁路的枕木上,所述接触轨通过其内侧的角钢挡板固定在垫板上并与对应钢轨上的火车车轮的内侧面滑动接触,每根接触轨通过接续线与对应钢轨电连接。上述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所述送电设备包括送电电池和限流电阻,二者串联连接后接于两根钢轨之间,所述受电设备包括继电器、信号灯电池、红灯和绿灯,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接于两根钢轨之间,所述红灯经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信号灯电池,所述绿灯经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信号灯电池。上述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在接触轨与角钢挡板之间设置有垫片和调整垫块。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轨道电路的基础上增设了与火车车轮通过侧面滑动接触且与钢轨电连接的接触轨,由接触轨与钢轨共同实现与火车车轮的电连接,由于立面不易积尘,滑动接触面不易存锈,大大提高了火车车轮与钢轨电连接的可靠性,确保了轨道电路的灵敏度,从而有效避免了车轴与钢轨接触不良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威胁。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轨道电路的电原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图3是钢轨和接触轨的安装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枕木;2、垫板;3、螺纹道钉;4、弹条扣件;5、接续线;6、钢轨;7、火车车轮;8、接触轨;9、垫片;10、调整垫块;11、六角螺栓;12、角钢挡板;13、卡轨槽;14、钢轨绝缘;R、限流电阻;B1、送电电池;B2、信号灯电池;GJ、继电器;Lr、红灯;Lg、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60kg/m、50kg/m、43kg/m的钢轨,下面以50kg/m的钢轨为例,其它型号钢轨安装方法与此相同。参看图2和图3,本装置由垫板2、钢轨6、接触轨8、接续线5、角钢挡板12、送电设备、受电设备等组成。安装时将特制垫板2放置在枕木I上,利用螺纹道钉3将垫板2固定在枕木I上,将钢轨6放置在垫板2上,利用弹条扣件4将钢轨6左侧(外侧)固定,钢轨右侧(内侧)通过垫板2上的卡轨槽13固定,在钢轨6与接触轨8上分别打9. 8mm的孔,将接续线5钉在钢轨6与接触轨8上,接续线5每隔5米设置一个;将一根43kg/m的接触轨8(如在曲线处安装,用弯轨器将钢轨弯曲一定角度)、角钢挡板12放置在垫板2上,利用六角螺栓11将接触轨8与角钢挡板12连接固定,利用螺纹道钉将角钢挡板11与垫板2连接固定。本装置的安装位置为两个道岔之间的无受电分路曲线位置,安装长度60米。工作原理轨道电路区段无车时,电流从送电电池BI经由限流电阻R和钢轨6流经继电器GJ的控制线圈,使继电器GJ励磁吸起,其常开触点闭合,点亮绿灯Lg,表示该线路区段空闲。有车时,火车车轮7内侧与接触轨8侧面相摩擦,车轴将两接触轨8电连接,接触轨8与钢轨6相连,由于车轮和车轴的电阻比继电器GJ的线圈电阻小得多,所以继电器GJ的线圈被可靠短路,这时流经继电器GJ控制线圈的电流很小,不足以使衔铁保持吸起状态,于是衔铁落下,常开触点断开,后常闭触点闭合,点亮红灯Lr,表示该线路有车。经过计算,钢轨6与接触轨8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42mm,以利于火车车轮7通过,若距离太小就有可能将火车车轮7挤住,使本装置遭到破坏或使车轮脱轨。垫板2的长度为500mm,最大厚度45mm、最小厚度16mm。对于60kg/m及43kg/m的钢轨,轨道电路的安装与本实例一致,只需通过调整垫板2的高度即可完成。与传统轨道电路测试数据的对比焦场29/3IDG改造前轨道电路电压测试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其特征是,它包括两端设置有钢轨绝缘(14)的两根钢轨(6)、通过两根钢轨(6)相连接的送电设备和受电设备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根钢轨(6)内侧且与钢轨(6)平行的两根接触轨(8),所述钢轨(6)通过垫板(2)固定在铁路的枕木(I)上,所述接触轨(8)通过其内侧的角钢挡板(12)固定在垫板(2)上并与对应钢轨(6)上的火车车轮(7)的内侧面滑动接触,每根接触轨(8)通过接续线(5)与对应钢轨(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电设备包括送电电池(BI)和限流电阻(R),二者串联连接后接于两根钢轨(6)之间,所述受电设备包括继电器(GJ)、信号灯电池(B2)、红灯(Lr)和绿灯(Lg),所述继电器(GJ)的控制线圈接于两根钢轨(6)之间,所述红灯(Lr)经继电器(GJ)的常闭触点接信号灯电池(B2),所述绿灯(Lg)经继电器(GJ)的常开触点接信号灯电池(B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接触轨(8)与角钢挡板(12 )之间设置有垫片(9 )和调整垫块(10 )。
专利摘要一种高可靠性的轨道电路,属信号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两端设置有钢轨绝缘的两根钢轨、通过两根钢轨相连接的送电设备和受电设备以及分别设置在两根钢轨内侧且与钢轨平行的两根接触轨,所述钢轨通过垫板固定在铁路的枕木上,所述接触轨通过其内侧的角钢挡板固定在垫板上并与对应钢轨上的火车车轮的内侧面滑动接触,每根接触轨通过接续线与对应钢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传统轨道电路的基础上增设了与火车车轮通过侧面滑动接触且与钢轨电连接的接触轨,由于立面不易积尘,滑动接触面不易存锈,大大提高了火车车轮与钢轨电连接的可靠性,确保了轨道电路的灵敏度,从而有效避免了车轴与钢轨接触不良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的威胁。
文档编号B60M1/30GK202879274SQ2012204692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5日
发明者付永红, 庞晓菲, 牛志华, 王建栋, 王国臣 申请人: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